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高校科技企业的蓬勃发展,证监会积极鼓励高校科技企业特别是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型公司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以及“新三板”上市。面对这种形势,高校科技企业应积极做好上市准备工作,特别是要做好上市过程中涉及的国资管理和规范化建设,科学合理地为科技成果产业化获取资金、打造品牌、赢得声望。  相似文献   

2.
本在收集、整理当所有场上已发生案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技企业买壳上市中选壳融资等方面的特点,总结了一些具有高校特色的买壳方法、模式;指出了我国高校企业买壳上市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中国企业在新加坡上市的利与弊,介绍了中国企业在新加坡上市的基本情况,提出了中国企业在新加坡上市的条件、程序以及途径。  相似文献   

4.
苏州南大苏富特科技有限奢司成立于2002年11月,注册资金11507.;元,是江苏南大苏富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母公司既是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8045),也是江苏省第一家软件上市企业,并且是江苏省唯一一家高校上市企业。  相似文献   

5.
胡琼 《遵义科技》2008,36(1):12-17
针对我企业R&D人员缺乏的现实,借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就是一条重要途径。市政府早在几年前就陆续启动了这项工作,分别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签订了市校合作协议。在以产学研为主要内容的合作创新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高校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但要将此制度引入高校,并在高校企业中建立,却并非易事。本从提高对高校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认识、摸索校办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经验,掌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技巧三方面对高校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上市融资作为内涵式资本运作,将是中小型出版企业今后经营发展的希望之路,但是现阶段出版企业资本运作的现状不佳,尚未达到企业上市融资的基本条件与要求,中小型出版企业上市的前景不容乐观,为此需要对照上市条件做好中长期规划,积极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与确立,重视数字出版新媒体的创新业务拓展。  相似文献   

8.
推陈出新可谓企业生生不息的制胜之道。一个没有新产品,一味啃老本的企业只会“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然而,推出新产品却具有相当大的风险,如何降低和规避风险,是各个企业无法逃避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校办企业的改制应依法规范改制,加强对有关法律问题的保护,减少高校办企业的风险,有效规避高校经营企业的经济和法律风险,促进高校科技、教育、产业的快速、稳定、协调发展。 近年来,校办企业改制工作在我国高校相继开展。校办企业改制是强化资产管理、发挥资产效益、明晰产权关系、增强校办企业活力、保证高校资产保值增值的必然举措。企业改制的目标,就是逐步实现产权明晰、责权明确、事企分开、管理科学,  相似文献   

10.
校企改革之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止到2002年底,我国高校创办了2216家科技企业,总资产达947.05亿元,其中所有权益450.75亿元,销售收入559.08亿元,实现净利润25.57亿元。中国高校创办的科技企业,早已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社会大众对于许多高校企业及其产品耳熟能详。然而,有关中国高校办企业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支持不少,反对亦有之。  相似文献   

11.
刘毅 《广东科技》2013,(20):2-3
为得到广东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粤高企)的创新情况,基于2011年企业年报和专利等数据源,从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等角度,以江苏和浙江两地作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并从如何引导广东高企发展的角度给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校办企业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比如功能定位不清晰、产权归属不清晰、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对于发展困难的相对劣势的校办企业,应审时度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对于那些发展得不错的高校校办企业,要通过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以更好地适应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定位与市场经济的需要,走出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校园[VS]企业的文化联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企业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形式,很多知名高校都有自己的企业,比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清华紫光、南开戈德、天大天财等。它们普遍都是高科技公司:它们的主要优势在于人才丰富,对于产、学、研进行有机结合,有着先天的优势。此外,高校企业还有一个特点,它们企业化往往与校园化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解决科技和教育体制上存在的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的问题。”要“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与企业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关系,但很多高校校企合作还停留在科技成果的转让,一次性的科技服务等初级阶段,高校的服务很难满足企业的需要,如何提高高校对企业的吸引力,是高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亟待研究的课题。一、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客观必然性高校之所以…  相似文献   

15.
高校校办企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20年来,高校企业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单位,如北京大学的北大方正和联想集团、清华大学的清华同方、上海交大的南洋实业和昂立股份、复旦大学的复华实业、同济大学的同济科技等等。他们中有的不仅是高校企业的优秀代表,也是上市公司中的佼佼。上海的高校企业,1997年完成43.27亿元营销额,利润达4.49亿元;利润超百万元的高校有30家,  相似文献   

16.
近日,素来大手笔的史玉柱、烧钱3000万(美金)换取企业上市的吴植辉等一干业界“大佬”们不约而同地纷纷鼓吹“没有巨资,就别碰……”从“网络游戏”到“在线旅游”,素来以“草根发家”为精神图腾的互联网创业,似乎眨眼间就变成了“有钱人的游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竞争和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背景下,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共赢的战略意识以及内在需要是企业资本与高校科技资源的整合的现实可能性。企业资本与高校科技资源的整合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进一步落实企业资本与高校科技资源的整合的实践路径与操作机制,方能实现企业资本与高校科技资源的整合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8.
从多个角度简要地分析了湖北省高校科技企业发展的优势,探讨了高校科技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如何发展湖北乃至全国的高校科技企业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校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是其社会化的必然逻辑,产权改造是高校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核心。从高校、校办企业和企业员工三个利益主体出发,分别有三种法律关系正在发生着一场静悄悄的革命。[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企业海外上市,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进行直接融资,是我国利用外资的重要渠道之一,这不仅能弥补企业改革的短缺资金,而且可使公司结构通过海外上市而获得国际认同的规范化,转换经营管理机制,在更大范围内接触国际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和评估企业业绩的标准,促进企业早日实现国际化经营。此外,还能使国内监管机构、中介机构经受很大的锻炼,在与国际标准融合方面实现跨越性进步,进而有利于国内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自1993年,我国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至目前为止,我国已有43家公司在海外上市,共筹集资金100余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