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添加剂对C3S和C4A3S矿物形成及共存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纯化学试剂配料,研究ZnO及ZnO与CaF2复合对C3S和C4A3S矿物形成及共存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量的ZnO可改善配合料的易烧性,促进C3S及C4A3S矿物的形成,有利于其在熟料中的共存;当同时添加ZnO与CaF2时,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纯化学试剂配料,研究ZnO和ZnO与CaF2复合对C3S和C4A3S^-矿物形成及共存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量的ZnO可改善配合料的易烧性,促进C3S及C4A3S^-矿物的形成,有利于其在熟料中的共存;当同时添加ZnO与CaF2时,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纯化学试剂配料 ,研究了CaF2 对C3S和C4 A3S矿物形成及共存的影响。结果表明 ,掺加适量的CaF2 可改善配合料的易烧性 ,促进C3S及C4 A3S矿物的形成 ,有利于其在熟料中的共存  相似文献   

4.
以纯化学试剂配料 ,研究ZnO及ZnO与CaF2 复合对C3S和C4A3S矿物形成及共存的影响。结果表明 ,一定量的ZnO可改善配合料的易烧性 ,促进C3S及C4A3S矿物的形成 ,有利于其在熟料中的共存 ;当同时添加ZnO与CaF2时 ,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用化学纯试剂为原料,研究了CaF2对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熟料矿物形成过程及水泥性能的影响。实验设计将具有早强性能的硫铝酸钡钙矿物引入到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体系中,并取代其中的C3A矿相。实验表明:适量的CaF2能改善熟料的易烧性,促进f-CaO的吸收和熟料矿物的形成。CaF2质量掺量为0.5%~1%时,有利于提高水泥的早期力学性能。CaF2质量掺量超过1.5%时,生成氟铝酸盐C11A7.CaF2,且不利于C3S和硫铝酸钡钙矿物形成。XRD和SEM-EDS分析表明,在该矿物体系中,含有阿利特、贝利特和少量硫铝酸钡钙矿物。这说明硫铝酸钡钙矿物能够和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复合并共存。  相似文献   

6.
以纯化学试剂配料,研究了微量元素氟化钙(CaF2)、温度以及液相(本文取铁铝酸四钙)等不同条件下对硅酸三钙(C3S)和硫铝酸钡钙(CBAS,本文取化学计量为2.75CaO.1.25BaO.3Al2O3.SO3,简写为C2.75B1.25A3S)矿物形成及共存的影响。运用了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以及游离氧化钙的测定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适量CaF2的存在可以有效促进系统中游离氧化钙(f-CaO)的吸收,改善生料的易烧性,使硅酸三钙的形成较为充分;由X射线衍射分析及带能谱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知,少量液相的存在可以改善配合料的易烧性,利于CBAS矿物的形成,拓宽水泥中两种主要强度矿物的温度共存范围;两种强度矿物适宜的共存温度范围应在1 360℃左右。  相似文献   

7.
借助化学分析法测定了水泥熟料中C4A3S矿物的含量和Cu2 离子在熟料中的浸出率,用X射线内标法测定了水泥熟料中C3S含量;用X射线衍射和差热分析研究了矿物形成过程;并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别研究矿物形貌和C3S晶体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生料中掺入一定量的CuO,能降低水泥熟料的烧成温度,促进C3S和C4A3S两种矿物相互共存.过高的CuO亦会降低C4A3S矿物的分解温度.  相似文献   

8.
不同CuO掺量下C3S矿物形成的等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化学分析和X射线衍射相分析,应用等温煅烧的方法对CuO掺量(质量分数)为0,0.5,1.0,1.5,2.0,3.0的c3s矿物形成动力学进行了系统探讨.通过拟合得到了C3S矿物形成的动力学模型,并根据该动力学模型对不同CuO掺量下C3S矿物形成的速率常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1450℃,不同CuO掺量下,C3S矿物形成由三维球形对称扩散动力学模型f(α)=(1-√1-α)^2=Kt控制;C3S矿物形成的速率常数随CuO含量的增加而增加;CuO的加入有利于C3S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构建基于S3C2440A的JPEG XR图像采集系统,实现对采集的RGB24格式原图进行编码并存储.根据S3C2440A自身的体系结构特征,系统设定S3C2440A工作在ARM状态,采用32位总线宽度和32位小端方式的存储空间格式,还给出数据块定义和存储空间分配方案,并进行基于S3C2440A的汇编级优化.内部图像为YUV4:4:4格式,码流结构采用频率模式,对编解码代码定制.最终将定制并优化的JPEC,XR编码代码交叉编译为32位ARM指令代码,移植到S3C2440A上,实现JPEG XR图像采集并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二水石膏、600℃、800℃、1000℃煅烧石膏对C2S浆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膏的掺入,能提高C2S浆体的强度,煅烧石膏比二水石膏更能提高C2S浆体的强度.证明了石膏不仅对硅酸盐水泥中C3A的水化产生影响,同时亦对硅酸盐矿物的水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 XRD、TMS-GLC(三甲基硅烷化)等方法,对 C_3S-CaSO_4·2H_2O-H_2O、C_3S-CaSO_4-H_2O、C_2S-CaSO_4·2H_2O-H_2O、C_2S-CaSO_4-H_2O 四个系统的水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结合水生成量、Ca(OH)_2生成量、[SiO_4]四面体聚合度及浆体的强度。结果表明:适量的煅烧石膏或二水石膏均能促进 C_3S 和 C_2S 的水化,但两类石膏的促进效果相近;指出了同二水石膏相比,煅烧石膏提高硅酸盐水泥强度机理的研究,应从它对水泥中铝酸盐矿物的水化和浆体结构形成过程的影响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2.
以纯化学试剂配料, 研究了 Mg O 对 C3 S C2 S C4 A3 S C4 A F Ca S O4 五元系统中 C3 S和 C4 A3 S两种矿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适量的 Mg O 可促进 C3 S及 C4 A3 S矿物的形成,有利于其在熟料中的共存; Mg O 可显著降低 C3 A 的形成量并可增加 Si O2 在中间相中的固溶量。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U-Boot在S3C44B0上的移植环境,阐述了U-Boot的启动原理和启动流程,剖析了U-Boot阶段1和阶段2的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定水化产物中的Ca(OH)2含量、化学结合水,借助X线衍射分析(XRD)、热重-差热分析(TG-DSC)、红外光谱分析(IRS)和量热分析,研究CaCO3对硅酸三钙(C3S)水化速度和水化产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aCO3促进硅酸三钙(C3S)早期水化,阻碍C3S的后期水化;CaCO3的加入并未导致水化产物新相的生成而主要使C3S水化速度发生改变,使C3S水化的第一放热峰比纯C3S的放热峰明显增高、前移和变窄,CaCO3加快C3S的放热速度;CaCO3掺量愈高,C3S早期水化愈快。  相似文献   

15.
欧明  魏臻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17):4307-43104315
ZigBee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各种无线网络技术中,ZigBee技术具有组网灵活、设备成本低、电池寿命长等优势。文中介绍了ZigBee技术以及一款Samsung公司使用ARM920T处理器内核开发的嵌入式处理器S3C2410的性能,阐述了该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平台设计方案,并利用该处理器构建一个嵌入式无线系统,满足目前人们对于低功率、低成本无线通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对Bootloader技术以及目前流行的U-Boot 2009.11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并针对U-Boot的2个启动阶段,从代码角度讨论了其启动过程及原理.U-Boot第1阶段处理与硬件较为紧密的部分,用汇编语言编写,第2阶段的代码由C语言编写,完成较为上层的初始化部分.还介绍了将U-Boot 2009.11移植到基于S3C2440的开发板上的过程与方法,通过加入开发板支持,中断处理、控制寄存器及分频系数设置等,最终成功实现了U-Boot在S3C2440上的运行.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以嵌入式芯片S3C2410为核心的最小嵌入式系统构建方法,给出了S3C2410的复位电路、电源电路、存储器电路和串口电路等硬件组成.还介绍了在ADS环境下自制的最小Boot loader程序开发和调试方法.  相似文献   

18.
I2C总线是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嵌入式微控制器与外围设备的数据通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在研究嵌入式Linux驱动程序的基本结构,分析I2C总线工作时序及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基于隐藏硬件内部细节实现统一接口的思想,采用嵌入式Linux驱动程序设计方法,针对Samsung公司S3C2410处理器进行I2C总线驱动程序的设计。同时,以CAT1025设备为例进行I2C总线驱动程序的实现。通过实验,验证了基于S3C2410的I2C总线驱动程序设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首次合成了新型配位化合物(FeCp2)0.13[Ni(C3S5)(C3S7)],配体为具有12个S原子的杂戊烯,通过EA、ICP、IR、1HNMR、UV对这种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变温四探针法对其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链增长及二茂铁阳离子的引入使配合物的宣温导电性能有了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描述了将Linux移植到基于S3C2440处理器的目标板上的方法与过程。首先介绍了如何搭建嵌入式交叉编译环境,然后着重讨论了在该开发板上bootloader的设计实现以及Linux内核的移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