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利用蒸发和惰性气体冷凝法及其在非晶衬底上的淀积,能够获得离子化合物LiF的纳米尺寸颗粒.通过透射电子显微术和电子衍谢的观察,发现颗粒自组织集聚,形成尺寸范围R=100μm的很大的分形簇。不同的衬底温度下,颗粒的尺寸、晶体结构形式和凝聚状态有较大的不同,并在衬底上形成不同的分形聚集状态.这种大范围聚集体(分形簇)即使在keV电子束辐照下,仍保持稳定.实验表明,通过对气相生长条件的控制,可以形成具有不同分形结构和特性的聚集体.  相似文献   

2.
利用蒸发和惰性气体冷凝法及其在非晶衬底上的淀积,能够获得离子化合物LiF的纳米尺寸颗粒,通过透射电子显微术和电子衍射的观察,发现颗粒自组织集聚,形成尺寸范围R=100μm的很大的分形簇,不同的衬底温度下,颗粒的尺寸,晶体结构形式和凝聚状态有较大的不同,并在衬底上形成不同的分形聚集状态,这种大范围聚集体(分形簇)即使在keV电子束辐照下,仍保持稳定,实验表明,通过对气相生长条件下的控制,可以形成具有  相似文献   

3.
采集柴油机在不同工况下和排气管不同位置处的碳烟颗粒,通过透射电镜对碳烟颗粒形貌进行观测,采用image-pro plus软件统计分析碳烟颗粒的形貌特征参数,得到碳烟颗粒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随着平均有效压力的升高,碳烟颗粒的分形维数和尺寸增大,其形貌从简单的链状和支状向复杂的簇状和网状发展;在相同的平均有效压力下,采样点2处的碳烟颗粒的分形维数大于采样点1处,表明当碳烟颗粒在排气管中运动时,仍在通过碰撞、聚合和破碎等物理过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采用AGG模型(AggregationGenerationbyGenerationModel)在3种不同的近邻条件下和5种不同尺寸的网格中分别模拟了三维分形聚集体的生长过程,并计算了相应的逾渗阈值和分形维数。计算结果表明,分形聚集的逾渗阈值仅取决于空间维数和近邻条件,与模型的网格大小无关,是分形系统固有的临界属性。生长概率等于逾渗阈值时,聚集体可以无限生长并保持分形维数恒定;此时,分形维数只是空间维数的函数。  相似文献   

5.
采用基于磁控等离子体团簇束流源的低能团簇束流沉积制备不同形态的Pb纳米颗粒薄膜。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颗粒的尺寸、数密度进行表征分析,建立磁控等离子体团簇源及低能团簇束流沉积过程的可调参数——溅射气流、缓冲气流、溅射电压电流、沉积时间等与颗粒尺寸、数密度的对应关系,并通过对参数的调整优化获得Pb纳米颗粒薄膜中颗粒尺寸和数密度的独立调控。  相似文献   

6.
利用气相蒸发技术成功的制备了两个CuCl团簇薄膜样品.CuCl团簇被沉积到单晶Si和石英衬底上,然后覆盖一层NaCl以防氧化.通过透射电镜和选区衍射观察得知,两个样品主要由CuCl纳米晶和少量的Cu聚集体构成,其中CuCl纳米晶的直径分别约为3nm和6nm;通过室温下测得的光吸收和荧光光谱,发现CuCl激子吸收峰并未出现,而荧光峰向低能方向移动,这可能是激子声子强相互作用引起的结果.在77K温度观察到由激子声子耦合而展宽的荧光峰,其峰值近似与量子限制模型的计算结果一致,同时观察到来自陷阱态的宽峰.通过比较300K温度下激子荧光峰的展宽和红移量,发现团簇尺寸小的薄膜样品(3nm)中激子声子相互作用更强,这与理论预测定性一致  相似文献   

7.
张芳  张小玲 《中国科学(G辑)》2009,39(12):1710-1715
对室温下C60在不同有机溶剂中所形成分散体系的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有机溶剂中3种聚集状态的C60构成了3个荧光发射中心,其中440nm区域的蓝色荧光是由体系中C60纳米颗粒发出的;575nm区域的黄绿色荧光是由体系中C60纳米颗粒团簇发出的;700nm区域的橙红色荧光是由体系中C60微晶发出的.溶剂分子与C60分子的特殊相互作用是C60在不同溶剂中形成不同聚集状态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磁控溅射法生长ZnO薄膜的结构和表面形貌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Si(111)和玻璃基片上制备ZnO薄膜.研究衬底温度和基片类型对薄膜结构、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显示,所有ZnO薄膜沿c轴择优生长,同种基片类型上生长的薄膜,随着衬底温度升高,(002)衍射峰强度和表面粗糙度增高;相同衬底温度下生长的ZnO薄膜,Si基片上制备的薄膜(002)衍射峰强度和表面粗糙度小于玻璃片上的.基片类型影响薄膜应力状态,玻璃片上制备的ZnO薄膜处于张应变状态,Si基片上的薄膜处于压应变状态;对于同种基片类型上生长的ZnO薄膜,衬底温度升高,应力减小.Si衬底上、300℃下沉积的薄膜颗粒尺寸分布呈正态.  相似文献   

9.
超微粒聚集体在粒径,形态和熔化特性上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在制备过程中存在基元过程的逐次迭代,超微粒聚集体在粒径、形态和熔化特性上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超微粒聚集体的粒径分布偏离传统的正态分布而呈具有分形特征的奇异分布,它所包含的粒子数在对粒径的变化上也具有自相似性;描述超微粒聚集体几何拓扑形态的诸多方法中,从分形理论出发的几何生长模式法最能反映超微粒在形态上的本质特征;超微粒聚集体的熔点公式由一组分形指数来描写,它不仅依赖于粒径,还与制备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10.
针对语音情感线性参数在刻画不同情感类型特征上的不足,将多重分形理论引人语音情感识别中.通过分析不同语音情感状态下的多重分形特征,提取多重分形谱参数和广义hurst指数作为新的语音情感特征参数,并结合传统语音声学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对其进行语音情感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系统的准确率和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非线...  相似文献   

11.
利用能谱仪得到了硅气凝胶的K壳层电子能谱,测定的硅气凝胶Si在1s的电子电离能为1.711-1.762keV,并随颗粒尺寸的增大而升高,因而确认硅气凝胶的电子能谱也具有尺寸效应。依据量子化学原理,建立了聚硅酸钠米粒子簇模型,利用从头算方法,在HF/3-21G的水平上,用解析梯度技术全优化得到了纳米粒子簇的几何构型。根据Koopmans定理,计算了纳米粒子簇的分子轨道能级,得到了电子能谱峰的位置,理论计算Si在1s的电子电离能为1.862-1.875keV,其尺寸效应与实验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2.
阳极弧放电等离子体制备镍纳米粉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阳极弧放电等离子体方法制备金属纳米粉末的基本物理原理,运用自行研制的实验装置制备得到镍纳米粉,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相应选区电子衍射(ED)等测试手段对制得的样品的化学成分、形貌、晶体结构、粒度及其分布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镍纳米粉的晶格结构与相应的块物质相同,为fcc相结构.平均粒径为47nm,粒径范围在20~70nm,纯度高.  相似文献   

13.
在室温条件下,通过溶液的双扩散法于AAO模板中制备AgX纳米线,利用XRD,SEM和TEM等分析手段对纳米线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合成的AgX纳米线阵列分布均匀,取向性极好,直径50nm,与AAO模板的孔径一致.通过纳米线阵列膜对罗丹明B的降解情况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AgX纳米线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Ru/AC催化剂上不同取代苯液相加氢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制的Ru/AC催化剂,以异丙苯作反应物系统考察了反应条件:时间、温度、氢压、催化剂用量、底物浓度等对苯环加氢反应的影响,并与不同供电子与吸电子基团的取代苯加氢反应活性进行了比较.用XRD和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带供电子基团的取代苯的加氢活性高于带吸电子基团取代苯.带供电子基团取代苯的加氢活性顺序如下:叔丁基苯>异丙苯>乙苯>甲苯>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带吸电子基团取代苯的加氢活性顺序为:苯酚>对氯苯胺>氯苯>硝基苯.该催化剂呈微晶状态,粒度很小,经氢气还原后表面上钌主要为Ru0,它们对供电子基团取代苯有很高的芳环加氢活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微粉化处理、悬浮稳定制备出了一种磁响应性强、粒径小且分布均匀的纳米磁性微粒,为磁共振造影提供了一种新型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微粒的形态和大小,磁强计检测微粒的磁响应性,显示该法制备的磁性微粒多呈球形,其粒径为纳米级。在外加场强为10^4Oe、外部温度为18℃的条件下微粒的磁响应强度为26.0±1.1emu/g,撤除磁场时剩磁为零,说明微粒具有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16.
Silica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prepared from tetraethylorthosilicate dissolved in ethanol followed by base-catalyzed condensation.Earlier works reported that at least four parameters,namely concentrati...  相似文献   

17.
低温合成TiO2/Fe3O4磁载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的磁性纳米Fe3O4为磁核,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在较低温度下合成了TiO2/Fe3O4磁性光催化剂。利用XRD、TEM、SEM-EDX等分析方法对合成催化剂的相组成、形貌、粒度、元素分布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焙烧温度及TiO2/Fe3O4比例对降解罗丹明B光催化活性及磁分离回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300和450 ℃焙烧温度下磁性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依次降低,较低温度(100 ℃)制备的催化剂具备较高的催化活性;当TiO2质量分数处于67.3%~73.0%时,催化剂既具有较高的光催化降解活性也具有较好的磁分离回收性能;光催化剂TiO2/Fe3O4(100 ℃,TiO2质量分数70%)在循环使用5次后,在降解75 min时仍能达到对罗丹明B 99%的脱色率和90%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8.
非化学配比对BaTiO_3缺陷及晶粒大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原子分数为0.25%的La掺杂的具有不同Ba和Ti原子数配比R的BaTiO3材料,通过正电子寿命测量和电镜观测,研究了R对材料缺陷及晶粒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Ba过量明显地使材料中的Ti空位增多而使晶粒变小,Ti过量使材料中Ba空位增多,同时使晶粒变大,但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19.
以ZnCl2和Na2 S2 O3为前驱物在二氯苯/水溶液界面上,在超重力为1000/g的条件下水热合成了高密度的ZnS 纳米陶瓷微球,研究了前驱物浓度、温度和超重力大小对ZnS 纳米陶瓷微球性能的影响。采用FE-SEM,TEM, XRD,FT-IR, UV-Vis和BET对样品的形貌、微结构、物相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发现,ZnS纳米陶瓷微球是由尺寸为2-20 nm的ZnS晶粒组成的直径为300-500 nm的微球,其密度与施加的超重力大小有关。随着超重力的增大,晶粒粒度减小,制得的ZnS纳米陶瓷微球的密度就增大。在120℃,1000/g超重力的条件下,在二氯苯/水溶液界面上反应30 min制备得到的ZnS纳米陶瓷微球具有高分散性和较高的密度。  相似文献   

20.
化学合金法研制Co-Fe-Ce-B非晶合金磁性纳米粒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化学合金法,得到了Co-Fe-Ce-B系多元钴基非晶合金磁性纳米粒子.通过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以及物理吸附仪,对其组分比例、粒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在较温和的试验条件下,利用化学合金,能实现纳米粒径的Co-Fe-Ce-B非晶态合金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