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动态差示扫描量热法( D S C) 和 X 射线衍射法( X R D) 研究了快淬 Nd Fe B合金的晶化行为。非晶态 Nd8 .5 Fe86 B5 .5 合晶化由三个过程组成,各转变有效晶化激活能分别为4 .8e V、15 .2e V 和5 .4e V。非晶态 Nd7 .5 Dy1 Fe85 B45 Ga2 合金直接由非晶态转变为α- Fe和 Nd2 Fe14 B 相,有效晶化激活能为5 .8e V。  相似文献   

2.
添加Dy和Nb的纳米复合Pr2Fe14B/α-Fe永磁合金结构和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添加Dy和Nb对纳米复合Pr2Fe14B/α-Fe永磁合金形成,组织结构及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r9Fe85B6非晶带的晶化过程,在α-Fe相初始晶化之后,出现Pr2Fe23B3亚稳相,最终形成Pr2Fe14B+α-Fe两相组织.而添加Dy或同时添加Dy和Nb后晶化过程不出现亚稳相.添加Dy和Nb元素显著地提高了纳米复合永磁合金的磁性能。最终获得了磁性能为Hci=702.4kA/m,Br=1.03T,(BH)max=132.6kJ/m3的纳米晶复合Pr8Dy1Fe84Nb1B6永磁材料。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添加Dy和Nb对纳米复合Pr2Fe14B/α-Fe永磁合金形成,组织结构及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r9Fe85B6非晶带的晶化过程,在α-Fe相初始晶化之后,出现Pr2Fe23B3亚稳相,最终形成Pr2Fe14B+α-Fe两相组织,而添加Dy或同时添加Dy和Nb后晶化过程中不出现亚稳相,添加Dy和Nb元素显著地提高了纳米复合永磁合金的磁性能,最终获得了磁性能为Hci=702.4kA/m,Bt  相似文献   

4.
纳米复合(NdDy)2(FeNb)14B/α—Fe永磁合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单辊急冷法并晶化退火制备了高剩磁,高矫顽力和高磁能积的(NdDy)2(FeNb)14B/α-Fe纳米复合永磁合金,其最佳磁性能分别为Br=1.02T,Hei=702kA/m(BH)max=134kJ/m^3,合金的组织结构由硬磁相(NdDy)2(FeNb)14B和软磁相α-Fe在纳米级范围内复合而成,两相的平均晶粒尺寸为30nm,该咱合金优异的磁性能起源于纳米晶硬磁相和软磁相之间的磁交换耦合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Nd-Fe-B合金的组织与组成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对Nd-Fe-B合金各主要组成相在纯水和NaCl溶液中电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E(富Nd相)<E(基体相)<E(富B相)。Nd-Fe-B合金的腐蚀特征是晶界处的富钕相优先腐蚀,然后向晶粒内Nd2Fe(14)B基体相扩展。环境腐蚀试验结果表明,Nd-Fe-B合金中加入Dy后,耐蚀性提高;加入Al后,则耐蚀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Nd—Fe—B合金的组织与组成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Nd-Fe-B合金的组织与组成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对Nd-Fe-B合金各主要组成相在纯水和NaCl溶液中电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E(富Nd相)<E(基体相)<E(富B相)。Nd-Fe-B合金的腐蚀特征是晶界处的富钕相优先腐蚀,然后向晶粒内Nd2Fe14B基本相扩展。环境腐蚀试验结果表明,Nd-Fe-B合金中加入Dy后,耐蚀性提高;加入Al后,则耐蚀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对Dy2(Fe1-xGax)17化合物的磁性和Mssbauer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Ga对Fe的有序替代导致化合物的居里温度的变化,并且在Ga浓度x=0.2时有极大值.Mssbauer谱分析表明,化合物内禀性质的变化与Ga原子择优占据结构中12j,4f,6g晶位有关.  相似文献   

8.
利用X-射线衍射,磁性测量及测量等手段研究了溅射态氧化物薄膜Bi_2DyFe_5O_(12-x)的结构,磁性及晶化过程,得到了一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高能量(〉15keV)、脉冲氮离子束增强沉积(IBED)Fe-N磁性薄膜。合成了含有α-Fe、α″-Fe16N2、γ'-Fe4N和ε-Fe2 ̄3N相的纳米多晶薄膜。Fe-N薄膜的磁性取决于膜层的相结构及微观形貌。纳米尺度的α″-Fe16N2和α-Fe相的混合物膜层的饱和磁性强度可达245emu/g。多元IBED Fe-Co-N合金薄膜与相同制备条件下合成的Fe-N薄膜相比,其相结构相似,但饱和  相似文献   

10.
采用玻璃晶化法制备适合磁记录用的Co-Ti替代型钡铁氧体BaFe_(12-2x)Co_xTi_XO_(19)(x=0,0.5,0.6,0.7,0.8,0.85,0.9)微粉。动态(变温)X射线衍射和DTA曲线分析表明,在非晶薄片基体的晶化过程中,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首先晶化出BaB_2O_4和Ba_2B_2O_7相,随后出现钡铁氧体相;温度到达850℃后,非磁性相消失,仅剩有磁性的钡铁氧体相.晶化过程为先成核而后长大。有关晶化条件对钡铁氧体微粉粒子尺寸及分布的影响、对形貌的影响也作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测量了新型SMC材料SOMALOYTM500在二维旋转磁场作用下的磁性能,介绍了测量原理、测试系统和铁耗计算,分析和讨论了测量结果.测量结果表明,新型材料适合于结构复杂的三维磁场电机制造.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低磁纬度地区化极存在的误差,研究了磁异常数据的模拟退火反演方法,以立方体单元剖分网格充填磁场参数后模拟磁界面,同时反演磁界面,并结合模拟退火非线性算法的特点,研究易于加入约束条件的、方式灵活的建模方法,设计磁异常结构较复杂的模型.通过模型试验和实际资料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电度表用磁力轴承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该文采用有限元法编写的ANSYS软件对磁轴承的核心零件尺寸进行了计算,通过计算得出磁环的最佳尺寸参数,实验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偏差很小.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并制造了一种全新的磁悬轴承,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针对智能循迹中磁条在不同的安装方式下导航测量的磁条部位会有所不同,为了确定磁检测传感器系统在磁条不同安装方式下对其精确有效的测量位置,提出了基于磁感式传感器的磁条空间磁场分布测量。采用了PNI(Pacific Nanotechnology Incorporated)磁感式传感器对磁条空间的磁场分布大小进行测量,在基于QT5的RS232串口上位机界面上,对使用的传感器在不同参数设置的情况下进行了工作性能的检测与分析,选取合适的测量参数设置。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测量磁条横截面360°的变化磁场的结果是稳定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核磁共振成像仪是先进的诊断仪器,磁场装置是该仪器的关键部分,采用钕铁硼和铁氧体的混合结构,可以提高磁场的稳定性,降低成本,该文采用计算机模拟磁体装置的优化设计,可使磁路结构合理,磁能充分利用,这对于实际建造该仪器设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静磁场理论,建立了磁编码器多极磁鼓的表露场分布均匀磁化模型,得到了磁编码器多极磁鼓的表露场分布表达式,为多极磁鼓的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个闭合磁路,对内磁扬声器用NdFeB作永久磁体,选用A3低碳钢作导磁材料时,考虑了磁路气隙中磁场强度随NdFeB永磁体厚度,A3钢导磁体厚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A3钢在内磁扬声器磁路中的导磁行为。结果表明,气隙大小,导磁片厚度,永磁体厚度对气隙处磁感应强度大小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磁性骨水泥是一种能兼顾骨修复和肿瘤热疗的新型磁感应热疗介质.为了获得性能优良的磁性骨水泥,本研究选择7 种微米级金属介质,分别对其形貌、升温能力、磁学性能进行筛选,筛选出性能优良的磁性介质.优选出的磁性介质与磷酸钙骨水泥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制备出不同配比的磁性骨水泥.通过测试凝固时间、抗压强度、体外升温等指标,进一步确定了磁性骨水泥的最优配比,为其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电磁推力轴承磁路计算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限元法对同向和反向偏流输入情况下各种结构布置形式的电磁推力轴承系统按整体模型进行磁场和承载力的计算,分析了不同结构型式对磁通分布和电磁力大小的影响。以磁路的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为基础,将电磁推力轴承的整体磁场模拟为等效的电路网络,探讨了不同磁路的磁阻计算方法,然后通过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分析,算出整体磁场中的磁通分布和电磁力值,其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相一致。确认了等效网路法对电磁轴承考虑漏磁影响的整体结构设计计算的适用性,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Fe3O4为磁核,采用反相悬浮交联技术合成了磁性壳聚糖微球,并利用数码光学显微成像仪、激光粒度仪、傅立叶红外光谱对磁性微球的形态、大小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磁天平和可调磁场对其磁响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磁性壳聚糖微球粒径在50~200μm之间,基本呈圆球形,表面比较光滑,且内部均匀分布着磁性介质Fe3O4;当磁性微球粒径小于280μm时,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微球的磁化率与沉降速度都随着微球粒径的增大而增大.这表明所制备的磁性壳聚糖微球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