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眼金枪鱼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世界大眼金枪鱼最近10年总渔获量以及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各渔区渔获量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对大眼金枪鱼洄游分布,渔期变化及其海洋环境条件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对今后合理利用、保护大眼金枪鱼资源在生产决策、渔场渔期选择以及加强对大眼金枪鱼中心渔场与海洋环境关系的科学研究方面提出了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蓝鳍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选择性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技术(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分析了采自日本九州海域蓝鳍金枪鱼(Thunnus thynnus)和台湾海域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表明:9 对选择性引物在 2 种金枪鱼中共扩增出675个位点(100~750 bp),其中蓝鳍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多态位点分别为388个和368个.蓝鳍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的多态位点比例、Shannon 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57.48%和54.52%,0.330 1和0.301 8.AMOVA分子方差分析显示:种间遗传分化中,83.79%的遗传变异由种间贡献,而16.21%的变异分布于种内个体之间.同其他鱼类比较,2 种金枪鱼显示了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其种质资源处于较好的水平.研究结果将为我国蓝鳍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的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金枪鱼类仔鱼的分布和产卵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鉴定的八种金枪鱼仔鱼:鲔Euthynnus Yaito Kishinouye,扁舵鲣Auxis thazard(Lacepede)圆舵鲣Auxis fapeinosoma Bleeker舵鲣属Auxis sp(Cuvier),青干金枪鱼Neothunnus tonggol(Bleeker),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Bonnaterre)金枪鱼Thunnus thynnus(Linne),和鲣Katsuwonus pelamis(Linnaeus)等.它们分布在本渔场的台湾堆及外科渔场周围,分布区水温22.5—29.2℃,盐度22.9—34.7‰,根据仔鱼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期推算其产卵期:鲔4—9月,扁舵鲣3—9月,圆舵鲣4—8月,舵鲣属4—7月,青干金枪鱼3—7月,鲣6月,黄鳍金枪鱼4月,金枪鱼6、7月’金枪鱼为黑潮指标种,它的出现可作为黑潮暖流支梢流入本渔场的佐证。根据八种仔鱼的分布区及棲息水深、水温和盐度,可作为探索金枪鱼渔场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金枪鱼渔业是以金枪鱼类为捕捞对象的渔业。金枪鱼类种类繁多,主要有三大类,即金枪鱼类,旗鱼、箭鱼类和小金枪鱼类。现主要利用的种类有长鳍金枪鱼、肥壮金枪鱼、黄鳍金枪鱼和鲣鱼等。金枪鱼是高度洄游性鱼类,洄游范围遍及世界各大洋区和沿岸水域,是真正意义上的远洋渔业资源。由于金枪鱼经济价值较高,世界上许多远洋渔业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对金枪鱼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于1988年在太平洋揭开了金枪鱼生产的序幕。但由于金枪鱼的捕捞、冷藏及加工对设备和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7-2008年的调查监测资料,对浙江省舟山市灯光敷网渔业利用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灯光敷网渔业的作业渔场范围为27°~32°30'N、123°~128°E之间海域,渔获量较高的海区集中在舟外渔场、鱼外渔场和鱼山渔场;渔期一般为每年的4-12月,盛渔期为5月、6月和9月;渔获组成以鸵鲣、头足类、鲐鱼、带鱼与单角革鲍为主,合计占总渔获量的93.58%;针对灯光敷网作业实际情况提出了休渔时间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南太平洋公海长鳍金枪鱼延绳钓钓捕技术及生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9年7-9月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延绳钓探捕数据,对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钓捕技术、南太平洋的海上环境、渔获组成和长鳍金枪鱼的的生物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影响渔获产量的因素、渔获冷藏加工、渔获销售相关情况进行了总结,针对生产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今后在该区域长鳍金枪鱼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监测资料和浙江省沿海各县、市的渔业统计资料,对2008年度浙江深水灯光围网产量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浙江深水灯光围网的产量主要分布于27°~29° N、123°~127°E之间海域;作业渔场主要为浙南渔场与浙北外海渔场,其中又以浙南渔场为主;渔期主要为夏、秋、冬三季,其中秋季占全年总渔获量的近50%;各季各渔场的产量重心有所变动,其中,浙北外海渔场与浙南渔场的产量重心在纬度方向上呈逐季向北推移的趋势.建议对浙江深水灯光围网的船组数量进行适当控制,并对2009年开始施行的东海区围网休渔期进行适当调整,以促进浙江省围网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及鲐鲹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近10年来拖虾调查和虾类资源动态监测资料,分析了拖虾渔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根据虾类资源种类多,分布区域性明显,主要种类的渔场渔期不同,繁殖期、幼虾的时空分布不同等特点,提出设立拖虾休渔期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9.
所罗门群岛海域长鳍金枪鱼的垂直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10年8-11月在中西太平洋所罗门群岛海域金枪鱼延绳钓作业,研究了长鳍金枪鱼的垂直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所罗门群岛海域,长鳍金枪鱼的最适水层为130.00~160.00 m,最适水温范围为22.00~24.00℃,最适盐度范围为35.70~35.80;长鳍金枪鱼活动较频繁的水层范围为130.00~190.00 m,水温范围为20.00~26.00℃,盐度段为35.60~35.90。  相似文献   

10.
2000-2009年舟山市蟹笼渔业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2000-2009年舟山市蟹笼渔业的捕捞力量与产量、产值的发展概况,主要生产渔场、渔期及渔获物组成的变化。分析研究了10年来蟹笼渔业产量变化的缘由,探讨了蟹笼渔业对三疣梭子蟹资源衰退的影响,并对舟山市蟹笼渔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浙江蟹笼渔业现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蟹笼渔业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捕捞作业,目前已成为我国东海区和浙江省海洋捕捞的重要作业方式之一。着重介绍了浙江蟹笼渔业渔具的规格及特点,近年来浙江蟹笼渔业的发展概况,蟹笼作业主要生产渔场、渔期及渔获物组成。分析研究了蟹笼渔船的经济效益和劳动力构成,并对当前浙江蟹笼渔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东海北部、黄海南部刺鲳的资源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对5艘深水流网资源信息船1998年8月~2001年3月连续渔捞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刺鲳是本海域深水流网渔业的三大优势种之一(方头鱼占首位,刺鲳和白姑鱼年间变动量相互交替),占年总渔获量的8.68%~27.16%;周年数量分布集中在夏、秋季,全年数量最高值出现在夏末初秋.渔获物重量分布以舟外渔场最多,为49.71%,其次是鱼山、鱼外、沙外、江外等渔场.  相似文献   

13.
黄海南部、东海北部小黄鱼的年龄与生长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从吕泗渔场和舟山渔场随机采取样品400尾,OU得了小黄鱼体长、体重、纯重、年龄等数据,结合调查所得的相关资料对小黄鱼的年龄结构与生长规律进行论述,并作了历史比较,揭示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休渔的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休渔措施下水生生物种群的动态.一年中生产积累大于捕捞积累时,种群持续生存;反之,种群趋向灭绝.休渔期越长,种群规模越大.  相似文献   

15.
介绍梭子蟹定刺网渔具结构特点、渔具装配,渔船要求,主要渔场以及捕捞操作程序和技术要点,分析该作业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跨世纪东海渔业资源利用和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近几年调查研究和监测资料,对世纪之交东海渔业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作出了分析和评价,并较系统地分析、阐述了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和应采取的相应对策。针对目前东海渔业管理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合理、科学和持续利用东海渔业资源的角度考虑,提出了延长伏季休渔时间、实施拖虾休渔期、规范电脉冲捕捞和管理、完善张网休渔管理、加强梭子蟹资源保护、严格渔具标准、限制作业调整范围等渔业管理方法、措施和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7.
可捕量的制订方法国内外无统一的标准。本文根据带鱼亲体和补充量关系,以留足每年夏汛的亲体数量、确保正常繁殖并获得较大补充量为前提,探讨东海带鱼可捕量的制订方法。分别给出了在资源正常年份夏、冬汛带鱼捕捞死亡系数和可捕量、资源量的关系,并用开发种群可捕量估算方法计算了年可捕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