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敏  张昊  陈茜雯 《河南科学》2020,38(1):128-137
基于国内1988—2018年专利数据,从我国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数量、专利申请趋势、专利技术特征、专利申请地域分布、专利申请主体等多个维度分析了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研发态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专利数量申请速度逐年加快;技术研发方向主要集中在电动汽车领域;技术重点集中分布在电池、电控、电机和智能终端等动力装置领域;专利主要申请主体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主;专利申请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均衡特征.通过S曲线法来分析新能源汽车技术生命周期发现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正处于技术生命周期的快速发展阶段,产业生态结构逐渐完善,技术发展格局初步奠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政府应积极推动建立技术创新市场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同时给予技术创新财政补贴,建立区域技术资源共享平台,引导相关行业实现创新、共享发展.  相似文献   

2.
利用专利计量方法对全球再生铜产业相关技术专利进行检索统计,从申请趋势、研究机构、研究团队、技术地域分布、技术领域分布、重点专利等维度进行了专利现状及趋势分析和解读,为国内再生铜产业相关企业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专利分析理论为基础,以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相关专利文献为分析对象,围绕专利申请趋势、技术领域、地域分布、专利申请人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技术追踪策略、专利合作策略和专利布局策略,从而对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根据专利地图的理论和方法,通过专利检索系统对大数据产业领域的专利检索分析。并绘制了我国大数据产业领域的专利申请趋势图、专利地区分布图、专利IPC分布图、专利技术生命周期图等。根据绘制的专利地图对我国大数据产业的专利申请状况,技术发展状况进行了剖析,揭示大数据产业专利主要区域分布状态及主要技术方向,为有关企业、科研单位及政府部门了解大数据产业发展动向、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万象云专利信息搜索及情报服务平台对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相关专利数据进行检索,运用专利计量方法深度挖掘专利信息,从专利发展趋势、专利保护类型、国内外专利市场布局、研发重点及热点和技术引领者5个维度对1997—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专利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态势较好,已经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三省以及鄂豫皖5个技术性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密切相关,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状态与关键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相关"3个结论,进而提出新的产业规划应当加大对关键技术研发支持,鼓励发明和技术原始创新、激励车企参与国际技术竞争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以江苏省为实例分析我国在新能源领域中太阳能利用、洁净煤气化技术两方面的专利情况 ,客观评价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优势 ,以提出形成产业优势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能源电动车的兴起,该文从全球范围隔膜整体发展情况,结合市场上占有率前两名的企业,着重对比了双方在技术分布,目标市场的布局情况,从而对国外公司在隔膜领域的专利战略分布进行研究,从而给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以及专利布局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基于创新驱动背景下,以2005—2017年广东环保产业技术领域专利数据为研究对象,从专利发展情况、时空分布、技术领域和主要申请人等方面开展比较分析。运用Fisher-Pry模型研究广东环保产业技术15个领域发展趋势,考察广东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预测广东环保产业15个技术领域在2020—2030年处于快速成长期。结合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和专利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提升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美国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从专利申请的年度趋势、技术生命周期、技术领域、服务模式、部署模式、国家分布、申请人和发明人等角度进行了专利信息分析。依据专利视角的分析结果,为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甘肃省疫苗产业发展情况,通过专利计量的方法对甘肃省疫苗产业专利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利用incopat专利数据库进行专利数据检索,分析了甘肃省疫苗产业相关专利的申请趋势、申请人、法律状态、技术领域、专利布局和专利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前各类专利分类法不能较好地满足专利分析中的专利技术分类问题。以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专利文献为研究对象,针对限定领域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文献的内容特征,研究了专利技术分类的人工构建方法,并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机器学习作为其关键核心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揭示机器学习技术发展趋势、发掘核心技术热点、识别重要申请人,基于IncoPat数据库对全球机器学习技术专利进行计量分析.从专利的申请/公开趋势、全球竞争情况分布、中国竞争情况分布、中美专利对比分析等维度进行剖析,分析得出机器学习专利处于快速增长期,全球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计算机系统、电数字处理、数据识别等方向.美国在机器学习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竞争优势明显.在中国大陆地区,地区经济状况对机器学习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影响,腾讯公司是机器学习领域较为优质的中国企业.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机器学习作为其关键核心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揭示机器学习技术发展趋势、发掘核心技术热点、识别重要申请人,基于IncoPat数据库对全球机器学习技术专利进行计量分析.从专利的申请/公开趋势、全球竞争情况分布、中国竞争情况分布、中美专利对比分析等维度进行剖析,分析得出机器学习专利处于快速增长期,全球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计算机系统、电数字处理、数据识别等方向.美国在机器学习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竞争优势明显.在中国大陆地区,地区经济状况对机器学习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影响,腾讯公司是机器学习领域较为优质的中国企业.  相似文献   

14.
以福建省生物与新医药产业专利活动情况为研究目标,通过检索该产业的专利申请公开情况,从专利总体趋势、专利区域分布、技术广度分布、技术集中度、技术构成分布、技术生命周期和主要申请人等角度对产业专利信息进行分析,揭示福建省该产业专利技术态势,总结福建省该产业专利活动特点,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推动福建省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从而为政策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有的放矢地支持和引导产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家能源基地的内蒙古,煤炭产量、可利用风能、太阳能分别占全国1/4、1/2、1/5以上。2021年内蒙古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率先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事实上,内蒙古一直重视新能源的发展,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激励产业创新。以内蒙古新能源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1987-2022年内蒙古新能源产业专利的基础数据,从专利结构分析的视角对内蒙古新能源产业创新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内蒙古新能源产业创新以实用新型专利为主,申请量占比为73.33%,发明专利仅为26.67%;专利申请集中于智能电网产业,占比达49.80%,其次依次为风能占比14.93%,太阳能、生物质能及其他以及核电产业分别占比14.21%、13.84%和7.22%;在总体申请人类型中,国家电网申请数量位列首位,占前10位申请总数的20.71%,其次为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内蒙古新能源产业专利申请存在较高的集中度。此外,内蒙古新能源产业创新还存在地区差异显著、专利有效性不足、专利转让率较低等问题。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文章提出内蒙古应当立足自身能源禀赋,提升专利...  相似文献   

16.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基于我国当前国情,通过宏观的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总体分析及其微观的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年度分布,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键技术问题,绘制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正确把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11中国有效专利年度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2011年我国有效专利的统计数据,使用国内外分布、专利权人类型分布、维持年限、技术领域、地区分布等不同维度对当前有效专利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我国有效专利的主要特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9年我国有效专利的统计数据,使用国内外分布、专利权人类型分布、维持年限、技术领域、地区分布等不同维度对当前有效专利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我国有效专利的主要特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纳米技术是目前全球最受关注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纳米技术的专利数据能够直接反映纳米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以InteCovery在线专利信息分析系统收录的2009年~2019年间,辽宁省化工领域申请的纳米技术专利为研究对象,通过趋势分析、技术构成、专利类型分析、申请人分布、主要申请人技术分布等方面的计量分析,揭示辽宁省化工领域纳米技术创新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科研项目决策机构、科研实施单位与企业制定科技发展计划、开展相关技术研发等提供决策支持与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药产业是一个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基于专利分析,从专利总体态势、技术生命周期、热点技术领域、重点申请机构和主要发明人等角度,对我国中药产业技术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总结我国中药产业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