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扫描电镜( SEM)和能谱( EDS)联用分析技术,研究了铀在植物—微生物共生体系满江红中的分布,结果发现,铀在蕨类植物满江红和微生物满江红鱼腥藻中均有分布,满江红鱼腥藻中铀含量略高于蕨类植物满江红,表明了蕨类植物满江红和微生物满江红鱼腥藻都参与了去除水体中铀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集水生或者喜水植物12种,进行铀富集特性对比研究.对含铀废水的净化结果表明:满江红鱼腥藻对铀的富集能力最强,在修复25 d时,体系中铀的去除率达到97.7%,达到国家允许排放的标准;香蒲草在修复进行20 d以后,铀的去除率也超过92%.对铀富集特性的principal co-ordinates amalysis(PCo A)分析表明,满江红鱼腥藻和香蒲草、碎米沙草和白鹤芋、合果芋和水莎草、大薸和水葫芦对铀的富集特性是相似的.植物对铀毒害的耐受性监测表明,满江红鱼腥藻、合果芋和香蒲草等对铀的耐受性比较强.  相似文献   

3.
通过室内污染暴露实验,研究了不同污染水平下,受试污染物硝基苯在水生生物(藻、水丝蚓、鲫鱼)体内的富集、分布及其释放规律.结果表明:硝基苯在藻体和水丝蚓体内富集和释放均比较迅速,不易积累.在鲫鱼各部位(鳃、内脏、肌肉)生物富集速率较快,各部位的富集能力有一定差异,表现为鳃>内脏>肌肉.不同浓度下,同一生物的生物富集因子有一定的差异:低浓度组的生物富集因子比高浓度组的高;生物富集达到峰值的时间也不同,暴露于高浓度组的生物先于低浓度组达到富集峰值.  相似文献   

4.
低浓度镱暴露对鲫鱼肝脏多种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选择重稀土元素镱(Yb)和幼体鲫鱼为材料,研究了稀土元素低浓度长期(40d)暴露对鲫鱼幼体(Carassius auratus)肝脏所产生的生理生化反应。在实验剂量范围内,镱对鲫鱼肝脏内过氧化氢酶(CAT)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谷丙转氨酶(GP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在低浓度时表现为诱导作用,高浓度时抑制,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表现为诱导。过氧化氢酶(CAT)对镱最为敏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水生生态系统中镱的生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利用土培方式研究芥菜在重金属镉与稀土镧的单一和复合作用下生理生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镉在低浓度(小于4 mg/kg)时对芥菜生理活性影响不大,甚至有轻微的促进作用,而在高浓度时表现出强的胁迫作用;一定浓度范围的稀土镧能较好地促进芥菜的各项生理指标,且对镉的逆境胁迫有缓解作用。在镉的胁迫下,芥菜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下降,Pro含量上升;在稀土镧的作用下,芥菜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上升,Pro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6.
为减轻土壤镉污染对萝卜生产的危害,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皿水培方法,观测了不同浓度镉(Cd)、硒(Se)和镉硒互作对萝卜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d和不同价态的se在低浓度时均能促进萝卜种子萌发,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促进苗与幼根的生长,CA和Se分别在5mg·L-1和0.5mg·L-1时促进作用达到最大,高浓度时对萝卜的发芽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不同价态Se相比,Se4+的促进作用大于Se6+,而Se时的抑制作用大于Se4+,萝卜的根和苗相比,根对高浓度离子的敏感性比苗更强。不同浓度镉硒互作的效应不同,在低浓度(1mg·L-1)镉条件下,任何浓度的硒对镉都有桔抗作用,即硒降低了低浓度镉对萝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但高浓度硒和高价硒(Se6+)比低浓度硒和低价硒(Se4+)表现明显;中浓度(10mg·L-1)镉和高浓度(50mg·L-1)镉浓度下,低浓度(0.5mg·L-1)Se4+表现出拮抗作用,即硒减轻了镉对萝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抑制,而其他组合处理都表现出协同抑制的效应,即加重了镉对萝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不同价态硒相比,Se4+表现出更强的缓解镉毒害的能力,并且这种现象在中、高镉浓度下表现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对分离自山仔水库的铜绿微囊藻和黏伪鱼腥藻间是否存在化感作用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了添加滤液和混合培养两种方法,探究两种藻在正常条件下,营养限制条件下以及光限制条件下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的滤液对黏伪鱼腥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且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强.添加体积分数100%的滤液后,黏伪鱼腥藻的比生长速率从0.142 d-1(一次添加)和0.151 d-1(连续添加)分别上升到0.169 d-1和0.182 d-1;生物量分别提高了73.2%和73.7%.在混合培养的时候,铜绿微囊藻同样表现出了对黏伪鱼腥藻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N、P限制或光限制3种条件下,N限制更能诱导铜绿微囊藻对黏伪鱼腥藻生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温度对鱼腥藻形态和生理的影响,研究了鱼腥藻FACHB-82在10、25、35和40℃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和光合特性、群体形态的变化及其响应机制.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鱼腥藻的光合活性和生长速率增加.与对照组25℃相比,低温(10℃)条件下鱼腥藻群体尺寸变小,藻丝变长,单个藻细胞变宽,具有更小的藻丝和细胞比表面积;而高温(35、40℃)条件下鱼腥藻形态变化趋势相反.对多糖含量分析发现,鱼腥藻在低温条件下胞内多糖含量减少,胶被多糖含量显著增加,表明鱼腥藻倾向于积累胶被多糖以抵抗低温胁迫;而在高温条件下,鱼腥藻累积胞内多糖,溶解态多糖与胶被多糖比值较高,胶被结构松散,表明鱼腥藻形态调节更多的是依赖胶被物质而不是胞外溶解性多糖.由此可见,鱼腥藻FACHB-82的胶被结构在温度胁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在高温条件下鱼腥藻以快速生长的方式使群体尺寸变大,胶被结构变得松散进而可能影响热传导以适应高温环境.  相似文献   

9.
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Roxb)Nabai]又称红萍,是水生蕨类与满江红鱼腥藻(Anabaena azollae Strasb.)的共生体,是良好的绿肥和饲料,目前已在我省农村广泛推广.过去国外对满江红属的分类和形态解剖的研究工作,曾有一些报道,但对我国广泛分布的满江红,据我们所知,尚无有关解剖方面的报道.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满江红的营养器官的构造,并与模式种——细满江红(A、filiculoides Lam.)的营养器官进行比较,了解满江红结构上的特点,为今后在满江红养殖利用和研究满江红固氮机理上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La及其EDTA配合物在藻体中的富集和对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稀土元素La3+和La-EDTA配合物在小球藻中富集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以及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La3+和La—EDTA配合物在小球藻中富集的动力学过程均可用一指数形式的方程来拟合,热力学过程均可用Freundlish方程来描述.结果还表明:La3+在低浓度(0.1~1.0ppm)时对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时有抑制作用,而La—EDTA配合物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0.1~2.0ppm)内对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透射电镜观察NPTⅡ(新霉索磷酸转穆酶Ⅱ eomycin phosphotransferase Ⅱ)在满江红鱼腥藻染色体gI-LA(谷氨酰氪合成酶基因)位点定点整合后藻细胞内颗粒体的变化.转基因后的满江红鱼腥藻细胞内的代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快速适应和自我调节这一变化.细胞内的储藏颗粒处在积聚与解积聚的动态转化过程中.通过了解储藏颗粒的结构变化,可为研究转基因藻细胞光合同氮及生理生化的变化提供物质结构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镧的溴邻苯三酚红配离子与亚甲蓝形成沉淀的最佳条件,测定了沉淀的组成和溶度积,研究了该三元离子对体系的吸光性质,可作为沉淀、分离、高灵敏协同显色反应测定微量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镧与龋病的关系。方法:利用电子期刊文献查阅检索。结果:镧可提高牙齿的抗龋能力。结论:微量元素镧对龋病的发生发展及防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硝酸镧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采用简单低温沉淀法成功制备了氢氧化镧纳米降.利用X射线衍射(XRD)、热分析(TG-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纳米棒的相结构和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氢氧化镧纳米棒的生长机制以及温度对其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六方相氢氧化镧沿C轴方向组装成棒状.且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氢氧化镧纳米棒的长径比增大。结晶更完整.  相似文献   

15.
环保型二聚酸稀土PVC热稳定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复分解法制备了二聚酸镧,并通过红外光谱检测证明了其结构;采用刚果红试纸法研究了二聚酸镧的热稳定作用及变色情况;并与其他热稳定剂二聚酸钙、二聚酸锌、硬脂酸镧、硬脂酸钙、硬脂酸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二聚酸镧属于长期型热稳定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作用,且无毒环保.二聚酸镧与其他热稳定剂具有广泛的协同作用,二聚酸镧与硬脂酸锌并用可有效改善其抑制PVC初期着色的效能.  相似文献   

16.
以乙酸镧、柠檬酸和苹果酸为原料,采用低温固相反应制备了柠檬酸镧和苹果酸镧,并通过FT-IR、XRD和SEM等手段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及形貌进行了研究。FT-IR和XRD结果表明,将反应物研磨1 h后,在室温下晾干或者100℃烘干均可得到柠檬酸镧和苹果酸镧产物。SEM图谱表明柠檬酸镧样品在升高烘干温度后颗粒度明显增大,而苹果酸镧样品在不同烘干条件下形貌变化不大。所提方法工艺简单、反应时间短、能耗低,反应不使用溶剂对环境污染小,有望应用于其他稀土有机酸盐体系的可控合成。  相似文献   

17.
 通过热失重、氧化诱导期、流变分析和热重-红外联用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氧化镧对LLDPE热氧分解行为的影响。在添加氧化镧后,LLDPE的5%和50%失重温度可大幅提高。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氧化镧的存在并不能阻止LLDPE在热氧分解时的氧化反应和交联反应。在LLDPE的初始分解阶段,氧化镧的存在不改变分解所形成的产物,但氧化镧对LLDPE高温阶段的断链反应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由于氧化镧通过与氧的配位作用而减缓了氧分子在LLDPE热氧化形成的交联结构中的扩散速度,从而阻碍了交联链的热氧分解反应和断裂。  相似文献   

18.
La(OH)3超微粒的制备及其结构,形态与粒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La(OH)_3超微粒.即先制得草酸镧沉淀后,将其焙烧而得La(OH)_3超微粒.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观察了在不同焙烧温度下焙烧1h所制备的微粒结构形态、粒度与分布.结果表明,在T=900℃~1000℃下焙烧1h,经自然吸潮,可得到平均粒径小于0.1μm的球形La(OH)_3超微粒.  相似文献   

19.
以3种单细胞海洋藻类:新月菱形藻、亚心形扁藻、湛江叉鞭金藻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几种外界因子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二脘基氨基乙醇羧酸酯(DA-6)、盐度、铬等对其生长、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叶绿素合成及SOD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DA-6和6-BA对藻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超过一定浓度,则有抑制作用.在一定的盐度范围内,藻类的增长随着盐度的加大而加快,而超过一定范围,则盐度越大,生长越慢,盐度对藻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叶绿素合成的影响也大致如此.而铬则明显地抑制藻类叶绿素的合成,降低酶活,对藻类有很大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20.
The effects of lanthanum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n the related photosynthetic activities of Hill reaction, Mg^2+-ATPase and Ca^2+-ATPase in spinach chloroplast were studi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lanthanum can increase all the activities at suitable concentration (15-30 mg· L^-1), however, it behaves toxically on them when over used (60 mg. L^-1). To get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lanthanum effects on the photosynthesis of spinach, the different subcomponents in the chloroplast of the cultured spinach were isolated, and the content of lanthanum in each subcomponent was determined by ICP-MS. The results obtained indicated that among these different subcomponents, about 90% out of the total chloroplast lanthanum was located in photosystem Ⅱ (PS Ⅱ) while there was little lanthanum in photosystem Ⅰ (PS Ⅰ). Moreover, size exclusio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SE-HPLC) coupled with online UV and ICP-MS detections was novelly used for locating lanthanum binding sites in PS Ⅱ proteins for the first time. It was found that lanthanum has two binding sites in PS Ⅱ: La associates with chlorophyll together with magnesium in PS Ⅱ by partly replacing magnesium and also shares the common binding sites of PS Ⅱ proteins together with the inorganic cofactors of calcium and manganese, influencing the process of photosynthe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