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善于听解的编辑都十分注重话语听解的艺术 ,能够做到专心致志地听 ,积极主动地听 ,并能对话语作出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成人母语教学应以提高言语能力为主.言语听辨能力是言语能力重要和基本的内容.它可以被分解为对听话角色的感知能力,对说话角色的推断能力,对话语本义的听解能力和对话语用意的辨识能力.成人应发展对非听话角色和特殊听话角色感知能力,从社会身份、相互关系、自我状态、参与度和知识背景等方面系统推断说话角色的能力,对大段话语、有同音词语的话语、含生词语的话语和病句等本义的听解能力以及对话语的零用意、空用意和多层用意的辨识能力.  相似文献   

3.
成人母语教学应以提高言语能力为主。言语听辨能力是言语能力重要和基本的内容。它可以被分解为对听话角色的感知能力,对说话角色的推断能力,对话语本义的听解能力和对话语用意的辨识能力。成人应发展对非听话角色和特殊听话角色感知能力,从社会身份、相互关系、自我状态、参与度和知识背景等方面系统推断说话角色的能力,对大段话语、有同音词语的话语、含生词语的话语和病句等本义的听解能力以及对话语的零用意、空用意和多层用意的辨识能力。  相似文献   

4.
话语标记语是口语交际中特有的语用机制。在话语生成过程中,话语标记语具有为说话者合理组织并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促使交际顺利进行的功能。依据Sperber&Wilson(1995)所提出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语用学角度分析其在话语生成和理解过程中的语用功能,并结合实际阐明:在话语生成过程中,话语标记语有助于说话者对听活者的话浯处理能力、语境信息等加以控制;有助于说话者在话语生成时更加灵活地组织语篇以达交际意图。教师在英浯u语孜学中,应高度重视话语标记语的重要性,并将其语用功能列入教学大纲有计划地讲授,以期有效交际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5.
讨论语境对话语含义的影响,特别探讨了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以及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对话语含义的影响,说明语境对听读者理解话语含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话语理解包括话语正解、误解和曲解。话语正解就是接受者对话语形式作符合表达者意图的理解,以此为标准可以甄别“一语多解”中的正解,诠释种种“话语变体”现象,揭秘“错传正解”等等。人们唯有坚持话语主体原则、话语形式原则、话语语境原则才能达到话语正解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奥赛罗》听苔丝德梦娜,由一名挑战权威的斗士向一名委曲求全的“天使”的转化过程。苔丝德梦娜并非天生懦弱的女人,而是被男权社会及男性话语所淹没,所刻意驯化而成的一名自我牺牲的“天使”。她在成就了关于天使(男性的奉献者、牺牲者)的神话的同时,遗憾地延续了女人作为他者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刘明建 《科技资讯》2006,(23):225-225
厦门市政府网站的“政策解答”栏目依托网络优势,以网络、电话为载体,为广大市民构筑答疑解惑的网络平台。“政策解答”栏目不仅加深市民对于政府各项政策法规和各职能部门的了解,而且为市民提供便捷广泛的信息服务,很好地体现了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困的栏目宗旨。  相似文献   

9.
对如何运用预测技巧,帮助提高听解能力,从预测的依据、方法、训练、作用等几方面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听力教学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解过程是语言知识与非语言知识相结合的过程。根据听力理论框架,对于外语学习来说,语言知识是根本和关键,尤其是学习的词汇量、语流切分能力是提高听力水平的关键。因此,在听力教学中,应结合具体的听力材料,既要向学生讲授语言知识,加强基本功训练,又要传授化等非语言知识,并对较长的听力材料做恰当的语流切分,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听解效果。  相似文献   

11.
崔珊妹 《科技信息》2007,(17):206-206
课堂语言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工具,它是知识、心理和情感互相交织、互相促进的一种综合交流。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形式也是多样话的,它是音乐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造核心。尤其是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爱听老师清晰明快的语言,从中获得快乐;爱听老师亲切温和的话语,从中得到温馨,留下回味;爱看老师优美、和谐,有动感的肢体语言,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2.
语域理论是系统功能语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功能之一是预测语篇结构。本文将语域的预测功能应用到英语听力理解中,根据问题从话语范围、话语方式和话语基调三个方面对听力材料进行预测,首先在头脑中对听力材料形成一个大概框架,然后在听的过程中可以做到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相似文献   

13.
“连类举似”和“互映相发”,作为钱锺书文学批评的一种阐释策略,指的是通过对具有互文关系的文本(话语)的发掘、呈现与思考,来进行意义的解释与抉发。这种以现象的聚合来最大程度地显现意义的做法,具体而言可分为自显自明、以诗解诗、互文归纳、修辞分析等类型,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完全可以和西方互文性理论的互文阐释思想相互比照与对话。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批评的话语是“道学”系统:而西方诗学话语则是“人学”系统,五四文学本体论的建构就是在反“道学”话语系统与引进“人学”话语系统中完成的.五四文学本体论中的各种重要观点,都直观地反映了中西文学批评话语的差异性.而五四文学本体论的西化倾向,既反映了西方文学与文学批评的“人学”话语的现代性优势,也反映出了五四反传统对文学本体论建构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有声有色的网络问政 为更好地听民意、解民忧、聚民智、惠民生,保障市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青岛市政府定于2010年8月组织开展市政府部门负责人与市民年中“网络在线问政”活动。  相似文献   

16.
论女性诗歌中的性别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诗人女性意识的觉醒使她们深刻地认识到男权话语对她们的压抑,女性诗歌通过女性意识的表达来反抗男权世界,反对男权话语,而这种反抗因为男性话语的中心位置又使女性诗人处于尴尬的地位,她们通过躯体写作来做最后的反抗,通过营造黑夜的世界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周哲良 《奇闻怪事》2010,(5):29-30,27
有计划有目的的抓听的训练,把读与听、说与听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听、说、读相互促进,而且也有利于写。因此,听的训练应受到所有语文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听的能力是一种领会能力。从面上看,听的语言活动是理解和吸收的过程,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过程。实质上,人们在听的过程中并不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和简单地重复反映信息,而是利用语音、语调、语法、意义、修辞和观察非语言手段进行积极主动地思考、假设、猜测意义、预计情节内容的发展,从而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听话人来说,话语的速度,使用的语言材料的难易程度,以及表达思想内容的深浅,确实是由说话人来选择和决定的,听话人不能自由选择。正是由于这一点,它给听话人造成了听力上的难度。就这一点而论,听力吸收难于说话表达能力。因此,听话人需要提高积极主动思考,重组语言材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常见的教学策略。教师课堂提问的话语、形式、内容、质量都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这次,我们随省教科所到一所学校听了两节推门课,这是两节真实的常规课。我们对这两节课的课堂提问进行了观察、记录,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听是人获取信息的主要认知方式,听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听话人在听的过程中必然运用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而获取足够多的言语信息和掌握说话人的话语意图,实现交际。第二语言学习中,听是四项言语技能中最为困难的一种。因此,对以听的认知途径作出理性的阐释和认知的分析,并探讨在二语听的教学中进行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训练,是提高二语学习者听的能力的一种尝试,从中可获得运用策略的听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