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培养液初始pH值、培养温度、摇床转速、培养时间、初始接种量、不同的培养基等6个方面对四株石油降解微生物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探明它们的各自适宜实验室培养条件及这些微生物的普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该四种石油降解微生物有各自的培养适宜条件,它们的适宜条件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共性.对于初始pH值、培养温度、摇床转速、培养时间、初始接种量、不同的培养基的敏感性不一,但普遍适宜于温度范围为30℃~35℃、pH值范围为6.5~8.0、转速为150 rad/min、接种量范围为0.4~1 ml、培养时间范围为18~24 h.这些研究成果有利于对石油降解微生物的进一步筛选和培养,也为进一步研究石油污染的微生物降解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一株海洋石油烃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嘉庚公园旁的码头,从受污染的海水中筛选出乙恢昴芤柴油为唯一碳源的石油降解菌JMUXMS-100,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实验研究了时间、底物浓度、pH值和温度对该菌生长和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着底物浓度的上升而降低.最佳初始pH值为7.0,最适生长温度为28 ℃.经3 d培养,对质量浓度为100~500 mg/L的柴油降解率为38.7 %~57.2 %.  相似文献   

3.
以高铁酸钾作为氧化剂对卡马西平(CBZ)进行氧化降解,分别考察了高铁酸钾投加量、CBZ初始浓度、温度和pH对高铁酸钾降解CBZ的影响,并进行了反应动力学计算.采用响应面法拟合了高铁酸钾对CBZ降解率与反应条件之间的回归方程.实验结果表明,高铁酸钾降解CBZ的反应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增加高铁酸钾浓度可以有效提高CBZ降解率.提高CBZ初始浓度增加了氧化降解的CBZ总量,但降低了CBZ降解率.升高温度促进CBZ降解.pH是高铁酸钾降解CBZ的关键因素,pH低于7.0时CBZ降解的初始反应速率较高,但降解率比较低;pH高于7.0时CBZ降解的初始反应速率低,但降解率比较高.高铁酸钾降解CBZ的主要反应途径为高铁酸根对烯烃双键的氧化.  相似文献   

4.
以渤海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著石油烃降解菌群的筛选与分离,为港口海域石油污染以及海洋溢油事故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从天津渤海湾原油污染沉积物中采用富集培养法筛选分离菌株;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及分子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同时结合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采用超声-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菌株对石油的降解效果.分离得到一株能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菌株,命名为D12,初步鉴定为戈登氏菌(Gordoniasp.).菌株D12降解原油的环境条件分别为:初始原油浓度为0.9%,N/P为7:1,接种量为11%;p H值为9.0时原油的降解率可高达43.98%.  相似文献   

5.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固定化灵芝漆酶(Lac)降解氨基黑10B脱色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分析.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获取反应体系中6个影响脱色率因素的最佳值;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选取的6个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确定主要影响因素为ABTS浓度和Lac酶量;再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ABTS浓度和Lac酶量2个主要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并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确定2个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值.优化后的氨基黑10B脱色200μL反应体系为:pH值4.6、温度30℃、ABTS浓度0.07mmol·L-1、硫酸铜浓度1.75mmol·L-1、Lac酶量6.23mg、初始底物浓度100mg·L-1.该反应体系氨基黑10B脱色率可达60.02%,比单因素法脱色率提高了44.46%.  相似文献   

6.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高产淀粉酶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评价了不同温度、pH值、时间、碳源浓度、氮源浓度和摇床转速等6个因素对菌株产淀粉酶含量的影响.对蛋白胨质量分数、玉米粉质量分数、pH值和温度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分析结果为pH值对产酶影响显著,最佳培养条件为pH值为6.5,玉米粉质量分数为0.3%、蛋白胨质量分数为0.5%、培养温度为35℃、培养时间为30 h.  相似文献   

7.
固定化微生物去除地下水中氯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去除地下水氯苯的最佳条件,采用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为包埋剂,培养了含氯苯的菌泥驯化培养的微生物,以制备固定化微生物小球,处理地下水中的氯苯.本研究从机械强度,传质性,氯苯降解率等方面综合考虑,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制备固定化微生物小球的最佳条件,并对固定化微生物和游离微生物降解氯苯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另外,还对固定化微生物降解地下水中氯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氯苯初始浓度大于20mg/L,固定化微生物降解氯苯效果好于游离微生物的.当小球粒径为1mm,菌液接种量为8%,氯苯初始浓度为80mg/L,pH值为7.0左右,盐度低于1.5%,控制培养温度为10℃,摇床转速为120r/min时,固定化微生物降解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高效石油降解菌种,以原油为唯一碳源,从油水混合物中分离筛选出菌株.研究不同的温度、转速等对菌体生长情况和石油降解率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2株优势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对石油的降黏率可分别高达28.5%、51.5%.偏酸或偏碱环境均不利于菌体生长,培养温度对2株菌体生长和石油降解率影响较大,最佳温度是35℃.在高矿化度条件下,菌株对原油仍有降解作用,降黏率为40%以上.原油组分分析结果表明,菌种在以原油为碳源培养后,使原油组分中沥青质、非烃及芳烃类含量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克雷伯氏菌ZY-B降解双酚A的降解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利用KlebsiellaZY-B菌降解双酚A(BPA),通过摇瓶实验考察了接种量、初始pH值、温度对KlebsiellaZY-B降解BPA的影响,用HPLC跟踪降解过程,得出适宜的降解条件如下:接种量为1.5%,初始pH值为7.0,温度为35℃。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细菌KlebsiellaZY-B降解BPA的条件进行优化,得到优化降解条件:pH值为6.67,接种量为1.75%,温度为33.5℃,在此优化的条件下进行2次验证实验,KlebsiellaZY-B在54 h内可将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BPA降解完全。  相似文献   

10.
两株石油降解菌的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利用正交试验法对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ZL13和产碱菌Alcaligenes sp.ZL21两株原油生物降解菌株的降油影响因素和最优降解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气质联用方法分析两株菌对原油不同组分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影响两株菌降解的重要因素是原油浓度和温度;在最优降解条件下,菌株ZL13和ZL21的7d原油降解率分别为72.68%和73.10%;菌株ZL13和ZL21对原油大多数组分都有较高的降解能力,ZL21的降解效果要略优于ZL13。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降解废水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超声波作用于废水中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试验,讨论了辐照时间、溶液温度、溶液初始浓度、pH值、外加H2O2等因素对DBS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BS的降解率随辐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溶液温度在低于60℃时,DBS的降解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高于60℃降解率随温度的升高反而降低;溶液初始浓度增大降解率增加;溶液pH对降解率影响不大;外加H2O2可明显提高DBS降解率。  相似文献   

12.
利用响应面法(RSM)对原位掺硫活性炭活化过硫酸盐生成硫酸根自由基(SO-4·)降解对氯苯酚进行了研究。选择溶液初始pH值、反应温度及过硫酸钾/对氯苯酚物质的量比为考察因素,对氯苯酚拟一级降解速率常数(Y)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设计方法(BBD)建立了以对氯苯酚拟一级降解速率常数为响应值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拟一级降解速率常数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所选取的3个因素中温度对拟一级降解速率常数的影响最为显著,且最佳反应温度为55℃,过硫酸钾/对氯苯酚物质的量比为25.64,溶液初始pH值为4.51.在该条件下,对氯苯酚拟一级降解速率常数的试验值为0.192 94min~(-1),与模型预测值偏差0.003 26min~(-1),说明响应面方法能够有效优化对氯苯酚的降解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以阴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对果胶酶进行固定化分析,探讨了温度、pH值、时间、加酶量、戊二醛浓度、交联温度、交联时间对果胶酶固定化效果的影响,同时对固定化果胶酶的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果胶酶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温度为40℃,pH值为5.5,固定化6 h,加酶量为0.75 mL/g树脂,戊二醛体积分数为0.1%,交联温度为4℃,交联时间4 h.在此条件下,固定化果胶酶的酶活回收率可达到80%以上.酶学特性试验表明,固定化果胶酶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值为4.0,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氯苯高效降解菌固定化小球的制备及其降解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大连瑞泽农药公司的活性污泥中新分离到的1株氯苯高效降解菌作为研究对象,以海藻酸钠(SA)为包埋剂,以氯化钙(CaCl2)为固定剂制成固定化小球.通过研究不同包埋条件对固定化小球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固定化参数:海藻酸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氯化钙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交联时间为10 min.此外还研究了固定化小球在不同氯苯浓度、温度、pH和摇床转速下对氯苯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氯苯浓度为120 mg/L、温度为30℃、pH为7.0、摇床转速为120 r/min时,固定化小球对氯苯的降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介孔SiO2固定化漆酶降解2,4DC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NH2-SiO2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固定化漆酶,研究2,4-DCP(2,4-二氯苯酚)浓度、溶液酸度、温度对固定化漆酶降解2,4-DCP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漆酶降解2,4-DCP最佳条件为:当2,4-DCP质量浓度为5mg.L-1,溶液pH为5.5,温度为30℃时,降解去除率为42.28%.固定化漆酶具有最大活性时的溶液pH值相比于自由酶的最佳pH向碱性偏移;与自由漆酶相比,固定化漆酶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16.
为对低温海域石油烃污染修复提供优良菌源,采用红外分光仪和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对北极耐冷石油降解菌BJ1、BJ9和BJ19的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除BJ1-9外,其他混合菌群的降解率均大于单一菌株的降解率,盐度、pH、温度、初始油质量浓度、营养盐对石油降解率均有较大影响;BJ1、BJ9和BJ19以及混合菌群对柴油总烃的降解效率分别为55.25%、49.37%、50.76%和63.44%;BJ1、BJ9和BJ19以及混合菌群在单因素最好条件下对柴油芳香烃的降解效率分别为32.22%、19.87%、15.73%和7.33%;菌株在低温下优先降解短链烷烃,在7d内C18后的长链烷烃未被降解;BJ1、BJ9、BJ19和混合菌群对汽油和海燃油降解效果明显,而对原油和燃料油等降解效果较差.研究表明,该三株菌能够利用多种石油烃组分作为碳源生长并可降解多环芳烃,对碳源的利用具有广谱性.  相似文献   

17.
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从苏北某油田油污土壤中分离出14株石油降解菌,其中石油降解率达到40%以上的有两株,定名为YJ003和YJ004;对YJ003和YJ004进行降解条件优化,其适宜生长条件为:温度33℃,pH7.2,原油投加量为90μL。根据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YJ003为假单胞菌属,YJ004为邻单胞菌属。  相似文献   

18.
酚降解性活性污泥的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实验确定了以聚乙烯醇(PVA)为包埋剂固定化活性污泥的最佳条件,制备得到了固定化降解苯酚的活性污泥.最佳条件为:PVA质量浓度为100 g/L,交联剂pH值为7.0.固定化后活性污泥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缩短或消除了活性污泥降解苯酚的延滞期,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高降解率,对于质量浓度为1 500g/L的含酚废水,前5日的降解率可达98.3%.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茶叶废弃物吸附模拟废水中苯酚进行了优化,研究过程中选取温度、茶叶量、初始苯酚浓度和吸附反应时间为四个影响因素,苯酚吸附率为响应值。响应面法优化的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35.65℃,茶叶量0.59 g,初始浓度210.76 mg·L-1,反应时间67.42 min。在最优化的条件下,响应面模型的预测吸附率为9.90%,实测的苯酚吸附率与预测值基本符合,其值为9.58%,偏差为3.23%。  相似文献   

20.
采用"river-die away"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在上海市普陀区李湾河黑臭水体中的降解.探究不同的温度、pH、LAS初始浓度、葡萄糖和曝气条件对LAS生物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由10℃升至30℃, LAS降解半衰期由6.5 d降至2.5 d;表面活性剂在pH值为8.5±0.2时的降解性能优于pH值为7.5±0.2和pH值为9.5±0.2的降解性能;各实验组降解半衰期随着LAS初始浓度增大而增大(由2.9 d增至3.4 d);添加葡萄糖会抑制LAS生物降解,连续曝气会促进LAS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