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MBL 13-U、植物乳杆菌(Lp)和嗜热链球菌(St)混合发酵牛骨粉,制备牛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肽。通过正交试验,以胶原多肽质量浓度为指标,确定最佳菌种体积比为V(B.cereus MBL 13-U)∶V(Lp)∶V(St)=1∶1∶1,蔗糖添加量(质量分数)为2.5%,骨粉添加量(质量分数)为3.5%。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ACE抑制率为指标,确定最佳发酵工艺条件:接种量(质量分数)为4%,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42 h,发酵液初始p H值为7.0。经验证试验,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多肽液的ACE抑制率最高为(51.73±0.65)%。针对牛骨ACE抑制肽的特性,得到混合菌种发酵牛骨粉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
为从牛骨中提取出抗菌肽以及探究发酵过程的最优工艺条件,以牛骨为原料,采用混合发酵法制备牛骨抗菌肽。混合发酵的菌株选用嗜酸乳杆菌(LA)、嗜热链球菌(ST)和经筛选安全无毒的蜡样芽孢杆菌(BC MBL13-U)。通过正交试验,以胶原多肽质量浓度为指标,确定最优培养基组分为:菌种配比V(BC MBL13-U)∶V(LA)∶V(ST)=1∶2∶1,蔗糖添加量(质量分数)2.0%,骨粉添加量(质量分数)4.0%。在正交试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试验,以抑菌率作为指标,确定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质量分数)4%,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40 h,初始p H 7.0。经验证试验,在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下,多肽液的抑菌率最高为(95.03±0.55)%。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牛骨抗菌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筛选出细菌培养基为水产下脚料发酵用菌的混合培养基。以培养液的OD值为指标,考察培养液初始p H、接种量、培养温度、转速4个因素对菌种混合培养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L9(43),确定菌种混合培养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按0.2%,初始培养液的p H 7,培养温度30℃,转速210 r/min。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芯酶解液为原料,接种黑曲霉、米根霉、酿酒酵母进行协同发酵,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菌种配比、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多菌协同发酵生产低醇玉米芯饮品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总接种量的体积分数为0.68%,其中设定酿酒酵母为总接种量的70%、黑曲霉与米根霉接种量配比为1:2,发酵...  相似文献   

5.
采用玉米秸秆为原料,先氢氧化钠进行预处理后,再加入纤维素酶与酵母进行乙醇发酵。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酵母菌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发酵p H四因素对乙醇的最佳影响程度。再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确定发酵的最佳组合条件。结果表明,乙醇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接种量6环、发酵时间36 h、温度38℃、p H=4.8,此时乙醇浓度值为12.5432 mg/m L。  相似文献   

6.
使用果胶酶对浑浊、易沉淀的枸杞浸榨汁进行澄清处理试验。以透光率检验其澄清效果 ,并且对处理前后的枸杞汁做了理化分析。同时对一些影响因素 (如温度、时间、p H值、加酶量 )进行了正交试验分析 ,并结合实验结果确定了影响因素主次顺序及最佳的酶解条件 ,即 p H值 ( 3.5)、温度( 4 5℃ )、酶量 ( 0 .0 2 % )、时间 ( 90 min)。由此 ,通过最后实验获得稳定性较好的枸杞汁。  相似文献   

7.
以真姬菇(Hypsizigus marmoreus)下脚料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在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 H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纤维素酶添加量为0.57%、酶解温度为57.98℃、酶解时间为3.70 h、酶解pH为5.15,在此条件下,真姬菇SDF提取率达到10.20%。  相似文献   

8.
对桔绿木霉(Trichoderma citrinoviride)XE-13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法,研究固体发酵条件下最适培养基组成、料水比以及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 H、培养时间、接种量等条件对产酶的影响.确定培养基组成为:碳源(m(麸皮)∶m(玉米芯)=4 g∶6 g);氮源(NH_4)_2SO_4;碳∶氮=(m(C)∶m(N)=1 g∶0.05 g);料∶水=1 g∶1.5 mL.最适合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值6.0、培养时间72 h、接种量1.0×10~7个/mL孢子悬液/培养基干料=0.3 mL/10 g.在此条件下,木聚糖酶活力可达391.5 U/g.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辅助酶法优选花生芽中白藜芦醇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生芽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超声波复合处理从花生芽中提取白藜芦醇,结合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酶的酶解温度、酶添加量、p H值、酶解时间和超声波对样品的处理温度、处理时间、乙醇浓度(体积分数)、料液比等8个因素对花生芽中白藜芦醇提取量的影响,并且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花生芽中白藜芦醇最优提取工艺为花生芽粉为1.000g,酶解温度为60℃,酶添加量为0.2g,p H值为4.8,酶解时间为2.0h,超声波处理温度为60℃,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40,超声波处理时间为50min,在此条件下花生芽中白藜芦醇的最大提取量为7.39mg/g,比传统的乙醇回流法提高了大约4.6倍。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发酵生产柠檬酸中玉米粉原料预处理最佳的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系统分析了液化温度、液化p H、加酶量等因素对残渣淀粉含量、清液总糖含量、DE值、酶解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液化温度的上升,DE值、残渣淀粉含量的变化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过滤速度呈现加快的趋势。95℃液化温度对改善DE值、过滤速度和残渣淀粉含量最有利,90℃时酶解效率最高。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发酵产柠檬酸玉米原料预处理最佳条件为液化温度95℃、调浆p H 5.4、淀粉酶加量0.5 kg/t,该预处理条件能有效提高粮食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以牛骨为原料提取酸溶胶原蛋白(acid soluble collagen,ASC)和酶溶胶原蛋白(pepsin soluble collagen,PSC),分别测定其热变性温度并分析其氨基酸组成与分布。再以牛骨PSC为对象,研究了胶原所处溶剂环境(含水量、离子强度和p H值)对胶原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牛骨ASC和PSC的热变性温度分别为70.30℃和69.93℃,均接近标准品,且在氨基酸组成与分布上相似。胶原蛋白中的亚氨酸和碱性氨基酸质量分数越高,胶原的热稳定性越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胶原含水量的增加,其热稳定性降低。在离子强度较低的体系范围内,胶原的热变性温度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溶剂体系p H值为6.0时,胶原热稳定性最强。随着p H值继续升高或降低,热稳定性均降低。当p H值过高或过低时,热变性峰呈变小甚至消失趋势,胶原发生变性。  相似文献   

12.
以琼胶酶活力为主要指标,采用单因素与响应面相结合的方法,对降解琼胶的海洋弧菌NTi(Vibrio natriegens NTi)发酵产琼胶酶的摇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α-乳糖对菌株产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NH+4不利于菌株生长和产酶。培养基分别以3. 3 g/L琼脂、6. 33 g/L酵母膏为唯一碳源及氮源,添加20 g/L的Na Cl,发酵海洋弧菌V. natriegens NTi产琼胶酶的效果最佳。发酵过程中的p H值、接种量、装液量、温度、发酵时间最优值分别为6. 5、2%、32 m L、27℃和24 h。优化后,该菌产琼胶酶活力达到2. 81 U/m L,比优化前增加了230%。  相似文献   

13.
对酶解法提取草鱼鱼鳞胶原蛋白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以胶原蛋白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选择选择酶解温度、pH值、加酶量、酶解时间作为考察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方案为A2B2C3D1,即酶解温度30℃,pH值4,加酶量2%,酶解时间1h.在该条件下草鱼鱼鳞胶原蛋白提取率为92.28%.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得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从采集的海泥中筛选得到20株具有一定产碱性蛋白酶能力的菌株,经过复筛得到5株产酶能力较高的菌株,其中菌株SDL9产碱性蛋白酶能力强、pH耐受范围广。考察了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温度、培养时间、装液量、接种量等单因素对菌株SDL9产酶能力的影响,然后进行正交试验分析,得出该菌的较佳发酵条件为pH值9.0、发酵时间18 h、20 mL培养液/50 mL三角瓶和接种量3%。影响产酶的强弱顺序为:pH值、培养时间、接种量、装液量,菌株SDL9在较佳发酵条件下的发酵液的最大酶活力达197.58 U/mL。本研究表明从秦皇岛海域可以获得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丰富了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为了开发一种富含葛根黄酮的益生菌饮料,采用协同酶解和多菌种混合发酵的方法分别进行葛根酶解和醋饮料发酵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葛根酶解的最优条件为料液质量比1∶20,p H 5.0,纤维素酶加量1 mg·g-1,中温α-淀粉酶加量20 mg·g-1,糖化酶加量10 mg·g-1,50℃下酶解1 h,在此条件下,葛根异黄酮提取率达到7.51%,溶液中的还原糖含量达到20.76%;葛根醋饮料多菌种混合发酵的最优条件为乳酸菌、醋酸菌和酵母菌质量比2∶2∶1,菌种接种量为原料的0.5%,料液质量比1∶12,大米蛋白肽添加量为0.2 g·g-1,30℃发酵5 d,在此条件下可得发酵醋饮料总酸含量为17.90 g·L-1,葛根异黄酮量6.59 g·L-1.  相似文献   

16.
罗非鱼鳞胶原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用胃蛋白酶从罗非鱼鳞中提取胶原蛋白的工艺。根据测定水解液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计算胶原蛋白提取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胃蛋白酶水解鱼鳞制备胶原蛋白的适宜酶解条件。结果表明,采用底物质量分数7%,胃蛋白酶酶解罗非鱼鳞制备胶原蛋白的适宜温度、pH、加酶量、时间分别为65℃、2.0、2%、2 h。在适宜工艺条件下,胶原蛋白提取率可达94.24%。  相似文献   

17.
采用响应面法对酶解提取鳊鱼鱼鳞胶原蛋白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实验设计的原理,以酶解温度、pH值、酶解时间为自变量,以胶原蛋白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结果表明:设定的3个影响鱼鳞胶原蛋白提取效果的因素,其影响大小依次为pH值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优化分析获得鱼鳞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31.32℃、pH值4.24、酶解时间1.95 h、加酶量1.5%,胶原蛋白的含量为883.64 mg/g。为了方便实际操作,将鱼鳞胶原蛋白的最优工艺条件修正为:酶解温度31℃,pH值4.2,提取时间2 h、加酶量1.5%,实际得到胶原蛋白含量为881.78 mg/g,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吻合,说明模型的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果胶高效降解菌株,结合HC比值(透明圈H与菌落直径C的比值)和果胶酶活力测定,从桔子园土壤和腐烂的水果等处筛选得到1株产果胶酶活力较强的菌株M3,结合菌株形态特征观察和IT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聚多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经发酵产酶试验可知,该菌株的最适发酵产酶条件为培养温度30℃,初始pH4.5,接种量(体积分数)7%,培养时间4 d.在该条件下发酵,果胶酶活力可达42.01 U.mL-1.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玉米粉液化条件对柠檬酸发酵的影响,玉米经过粉碎后,进行调浆、液化、添加菌种发酵生产柠檬酸,其中玉米粉碎粒度的大小、液化温度、液化时间、液化起始p H值、液化加酶量均对柠檬酸发酵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作为甲醇蛋白生产菌种,探究甲醇作为糖类替代碳源时毕赤酵母对甲醇的利用情况,并对甲醇蛋白发酵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和优化.依据试验结果,初步确定了摇瓶水平发酵各因素的最优条件为接种量9%,发酵温度采用30℃,初始p H值为5.0,装液量为40 m L/250 m L摇瓶,转速为210 r/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甲醇蛋白最高产量(细胞干质量)为1.63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