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己内酰胺生产中环己酮肟重排工艺进行了动态模拟,建立了重排反应器和中和反应器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反应装置物料流动方式的分析,结合反应动力学、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建立了重排反应器和中和反应器的全混流动态数学模型,并选用序贯模块法计算。对动态模拟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比较结果证明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2.
对克劳斯法硫磺回收生产工艺进行了动态模拟,建立了燃烧炉反应器和转换反应器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反应装置物料流动方式的分析,结合反应动力学、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建立了燃烧炉反应器的全混流数学模型以及转换反应器的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并选用序贯模块法计算。通过对动态模拟的数值与实测值结果比较,证明了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环己醇脱氢反应器的类型及物料的流动方式进行分析,依据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关系式,结合在铜锌催化剂下脱氢反应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环己醇脱氢反应器的一维拟均相动态数学模型,得到了环己醇转化率及温度沿轴长的分布。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过程相符,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环己酮肟二段重排工艺的分析,对其进行了合理的假设,结合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和反应动力学,建立了两个全混流反应器串联的动态数学模型,并使用序贯模块法求解。模拟计算结果与工厂实测数据的比较证明了动态模拟符合实际过程,所建立的反应器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5.
对羟胺制备和肟化反应器的类型和物料的流动方式进行了分析。根据物料衡算及能量衡算的关系式,结合磷酸羟胺(HPO)法制备环己酮肟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羟胺制备反应器的全混流和羟胺肟化反应器的活塞流动态数学模型,得到了环己酮转化率。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过程相符,表明建立的模型可以准确的模拟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6.
理想置换反应器是两种最重要的理想反应器之一。经过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建立了进行变容反应的理想置换反应器反应体积、温度分布和转化率分布的一般计算式,并举例比较了等温、绝热、传热速率恒定和传热系数恒定等四种条件下反应器的体积。  相似文献   

7.
间歇釜反应器热衡算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新审视似已“定论”的反应器热衡算关系式 ,探求反应器热计算的热力学理论 ,提出科学热衡算反应器的方法 ,给出了理想间歇釜反应器热衡算微分方程和过程方程的精确解 .  相似文献   

8.
根据处理反应器的一般原则,推导出了非稳态非等温过程的摩尔衡算通式、能量衡算通式.将其与速率方程、化学计量关系式、参数计算式等配合就能解算活塞流反应器(PFR).对其加以各种特定的限制,还可解决各种稳态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环管反应器冷却能力的计算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求解聚丙烯环管反应器的物,热衡算微分方程组,重点讨论了反应器冷却能力对生产能力的影响,得到了相应的关联式,对实际生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分批式反应釜内无空间变化,但其中的反应过程是非稳态过程。从釜式反应器的瞬时能量衡算通式出发,导出了分批釜操作的能量衡算式。它与摩尔衡算式、速率定律、化学计量关系结合,可以数值解算分批式反应釜。对常数热容或平均热容,还可求出分析解。  相似文献   

11.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反应器数学模型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尚未成熟,对SCR反应器中主要的化学反应建立了集总参数动态数学模型,其中分别建立了催化剂表面NH,的吸附-解吸附质量平衡模型、反应器中各气体成分的质量平衡模型以及总体能量平衡模型.利用MATLAB仿真语言工具开发了SCR反应器的动态仿真模型,进行了模型的稳态计算.并在仿真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NO;浓度、温度扰动下的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趋势正确,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推导了任意荷载激励下三角形板单元考虑局部效应的精确的动力计算公式,建立了三角形单元局部效应的计算模型,从而为复杂界结构的动力精确计算提供了一简便可行的方法,通过对一悬臂板进行结构动力时程分析发现:在忽略局部效应的情况下,所得动内力与理论值相差较大,因此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局部动力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能量的人体动力学平衡评价指标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了解人体平衡机理 ,对人的疾病诊断和康复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分析的人体动力学稳定区域的评价指标。以人体两刚体倒立摆模型为例 ,利用优化方法 ,计算了其动力学稳定区域的前后边界 ,分析了动力学稳定区域与肢体动力学特征之间的能量关系。该方法更适合人体质心有较大位移及速度运动时的稳定性分析。分析了人体踝关节力矩对其稳定区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 :踝关节力矩的减弱会导致稳定区域的明显减少 ,而且对稳定区域前边界的影响较后边界更明显 ,即踝关节肌肉力矩的减弱会导致更多的向前跨步来保持平衡。这与临床观察到的老年人跨步平衡特征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对300 kt合成氨厂炭黑回收系统进行了过程分析,建立了单元设备物料和热量衡算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对石脑油气提塔进行逐板计算的简化模型。运用序贯模块法对该系统进行了稳态模拟;计算了灰分在系统中的分配,并在微量组分分析的基础上,计算了液相pH值。结果同设计值和工厂测定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老年人行走过程滑跌现象的频繁发生,提出了利用改进的所需最大摩擦因数及COM(center of mass)波动值来分析滑跌过程的方法.该方法以基于Kane方程的仿生下肢行走动力学模型为基础,能够实现行走过程动力学参数值的快速检测,能对行走过程的任一瞬时平衡状态进行分析,并据此判断和验证滑动和跌倒过程的临界值,建立了老年人滑跌步态的理论基础.通过肌力正常与肌无力老年人的行走步态实验数据比较,下肢肌力不足的老年人,因其神经肌肉控制力下降,步态姿势趋于不稳定,发生滑倒的概率更高.步态分析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法能够对滑跌过程进行准确描述.  相似文献   

16.
从模拟移动床分离C8芳烃过程的机理出发,建立某石化厂的Parex过程的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应用具有时频局部性的Haar小波的一次逼近,将分布参数模型化为对时间的微分方程。通过数值求解的方法,获得当进料浓度发生阶跃变化时该模型的暂态响应  相似文献   

17.
研究并建立了贫化电炉动态模糊优化决策模型,克服了以物料平衡和热平衡为基础的静态模型难以适应动态生产过程这一缺陷.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于对实际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决策,达到节能降耗、提高有价金属回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织物动态热湿舒适性能的评价及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织物动态热湿传递过程复杂、动态热湿舒适性能难以评价的问题,研究服用织物的动态热湿舒适性能.对8种不同纤维的织物在动态实验中接触模拟出汗皮肤时其内外两面的温湿度实时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提取了两项动态特征值用于表征织物的动态热湿舒适性能.同时,结合织物稳态参数的测试和灰色系统理论,研究了动态特征值与稳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最终建立了预测模型,在预测织物动态热湿舒适性能方面取得了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