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对江西江背萤石成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进行了分析,认为成矿作用与区内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震旦纪及白垩纪地层有密切联系。矿区位于南岭东西构造带所属的兴国-石城构造带与武夷山所属的于山构造带复合部位,江背花岗岩体内接触带,与中酸性-酸性岩浆岩有关。矿体赋存燕山期似斑状中粒黑云母花岗岩中,成矿作用受区内主干断裂及与其有关的次级断裂控制,主要分布于F1断裂带东侧附近及300 m范围次级构造中。查明区内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对今后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华南地区铀成矿及构造控制的分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南地区是我国铀矿资源的主要产区,华南主要铀矿床皆受北东-北北东向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华南地区断裂构造及铀矿床分布的分形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区域断裂构造与区域铀矿的分布均具有分形特征.整个区域断裂构造分维值D=1.414 2,显示该区断裂作用成熟度较高,十分有利于流体活动和铀成矿作用;铀矿床分布的分维值D=1.052 7,说明铀矿床分布的复杂性要小于断裂构造的分布;三个分区分析结果显示断裂的分布与局部区域铀矿分布具有正相关,断裂构造复杂且分维值高的区域铀矿分布的分维值越高,铀矿分布也越多.导致矿床分形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分形断裂构造体系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以北东向深大断裂为界,湘东北地区被分割成了一系列由花岗岩、新元古代地层组成的断隆和由白垩系组成的断陷盆地,构成典型的盆岭构造。长沙-平江断裂带(长平断裂带)即为这类北东向深大断裂之一,且在断裂中发育有铜、钴、金等多金属矿床(点)。然而,对于长平断裂带的活动期次及其与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仍然存在着争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选取了到湾—风水坳地区作为研究区,通过详细的区域及矿区构造填图,认为长平断裂带经历了三期构造演化:第一期发生左行错动,第二期发生大规模拆离断层性质的活动,第三期发生小规模的右行逆断层性质的活动。其中,第二期构造演化与多金属成矿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泽库县瓦勒根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分析,结合瓦勒根金矿的地质特征,初步认为瓦勒根金矿受地层岩性、中酸性岩浆岩和断裂构造的复合控制。隆务河群c岩组2岩段泥质细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建造含金背景值较高,是本区金矿形成的主要矿源层;矿体受层间断裂构造控制,层控性及构造控矿明显;区内印支晚期石英闪长岩体、石英斑岩体不仅为成矿作用提供热液,也为本区金成矿提供了深部矿源。  相似文献   

5.
东营凹陷辛镇构造带构造变形的物理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东营凹陷辛镇构造带底辟动力机制及"负花状"断裂形成的主控因素一直存有争议。通过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析,结合地层组合特征,设计含塑性层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开展辛镇构造带构造沉积演化研究。根据构造带的地质特征及构造物理模拟结果,分析其深部底辟构造的动力机制,探讨伸展构造背景下塑性层的变形特征及其与上覆岩层的相互作用。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在盆地伸展构造背景下,坡坪式基底断层活动导致上盘岩层的地势起伏,后期同构造沉积产生的差异沉降诱发底辟发育;(2)辛镇构造带"负花状"断裂是底辟和区域伸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塑性层为断裂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滑脱条件。  相似文献   

6.
康县大坪里金矿位于扬子板块北缘西段,东、西秦岭褶皱带接壤处南侧,文县东-康县震旦纪、燕山-喜山期锰金(钼钴)重晶石成矿带,区域性断裂加之次级构造的迭加影响,致使区内构造极为发育,成为本区金及多金属等矿产的主要控矿、容矿构造。Au、Sb重砂异常和Au、Sb、Ag、Zn、Mn、Cu、Pb、As、Co、Hg水系沉积物异常,形态多呈椭圆形状,展布方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反映了该区矿化与构造有关,显示出该区化探异常能为找矿提供信息。已发现的矿(化)体均受北东向断裂控制,断裂破碎带既是成矿作用中含矿热液的运移通道又是矿物质沉淀富集的理想场所。泥盆系铁山组地层中Au、As、Pb、Bi等元素的高背景值为成矿作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7.
韧性剪切带是地壳中深层次呈带状展布的高应变的韧性断层.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以卡拉麦里断裂带附近发现的与韧性剪切带型相关的金矿床(金矿点)为研究对象,解剖了韧性剪切带的成矿特征研究,主要从剪切带的构造成因机制、组构特征、剪切带的变形与成矿的关系、金矿与剪切带的关系、成矿模式与成矿预测做了一个深入的分析.大型深剪切断裂应变特征和构造演化控制着金的成矿作用,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构造叠加和区域构造转换在剪切带长期演化过程中,使得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性和复杂性,多种有利累加效应使得成矿作用规模不断提高,从而形成大型剪切金矿带或金矿集中区.  相似文献   

8.
采用岩石破坏过程分析系统 (RFPA2D) ,通过对断裂应力场数值模拟分析 ,表明构造应力场条件下含断裂岩体的声发射的能量最大值和累计值都远大于重力场 ,说明构造应力场条件下岩体应力大大高于重力场 .通过对北票矿区浅源地震的分析 ,认为现今构造应力场和断裂对矿震等地质动力灾害的发生起控制作用 .一般说来 ,断裂的活动性及应力场性质不同 ,地质动力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度也不同 .图 4,表 2 ,参 6 .  相似文献   

9.
常克明  许红艺 《科技资讯》2009,(22):102-103
小秦岭地区的金矿床与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剪切带如同一个黄金的“天然生产车间”,其应变特征和构造演化控制着金的成矿作用,不同方向的断裂中元素富集规律不同,构造带中流体是十分活跃的。成矿元素主要来源于太华群,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级断裂是本区的主要客矿构造和找矿标志。小秦岭的构造格架为复合型间隔式脆韧性剪切带,由一系列大体平行,近于等间距分部的二级脆韧性剪切断裂所组成,这些二级脆韧性剪切断裂带及其派生的三级断裂是本区的主要容矿构造和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
黔东地区位于华南成矿区的天柱-黎平成矿亚带,是贵州重要的黄金产出地。以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特征为基础,结合以往研究资料和野外实地调查资料,应用金矿成矿过程中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的相关理论,对研究区构造与脉体的关系、构造与金成矿作用、流体与金成矿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构造和流体耦合作用与金成矿作用在时空分布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徐松  李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8):4330-4335
滇西老厂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南段昌宁-孟连裂谷盆地内,是最重要的大型矿床之一。虽然前人对该矿床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成矿机理、成矿规律和矿床成因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从以往的工作中不难发现,前人对Ⅳ矿体群的研究较为薄弱,而Ⅳ矿体群正是产于主控矿断裂中贯通矿区深部及浅部的矿体群,因此对该矿体群的研究是探讨矿床成因的又一切入点。通过对矿区北西部新发现的Ⅳ(S)矿体进行基础地质研究,同时综合以往与老厂矿床相关的地质资料,认为老厂矿床应属多复成因,其成因主要与海西晚期的岩浆热液及燕山晚期—喜山早期隐伏花岗斑岩体有关。  相似文献   

12.
江武义金(银)-萤石矿床,属燕山晚—末期成矿作用的产物。成矿期构造活动的多期次脉动特征,导致了成矿的多期、多阶段性的演变特征与规律。这一新类型金(银)矿的发现与研究,对指导金(银)-萤石矿床的找矿实践和矿产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两当县金厂沟微细浸染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从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入手,阐明了研究区的金矿化特征和伴生元素特征,进而从地层、岩性、构造、成矿热液等方面分析了该区的金成矿地质条件。最后初步探讨了金矿成因,提出了金的成矿模式,指出了金厂沟金矿为微细浸染型金矿,并总结了本区的找金标志。  相似文献   

14.
金-碲化物型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金矿类型。本文通过对全球各主要金-碲化物型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赋矿围岩、控矿构造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类综合研究,阐明了全球金-碲化物型矿床的分布规律与主要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在深入研究黔东南从江地虎金银多金属矿成矿地质背景及构造特征的基础上,从构造地球化学方面对黔东南从江地虎金银多金属矿构造特征进行研究,进行了变形、破裂实验,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实验和压力溶解、韧性流动模拟实验,并进行宏观及微观构造对比。实验结果初步验证了地虎金银多金属矿的构造特征,为该区构造控制金矿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材料,同时为研究该区的找矿提供了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16.
新疆西天山西段位于哈萨克斯坦 -伊犁板块的东南部边缘 ,包括伊犁石炭纪裂谷、那拉提地块、哈尔克早古生代被动陆缘褶皱带。主要已知矿床 (点 )按其容矿围岩可分为镁铁 -超镁铁岩型、斑岩型、花岗岩型、矽卡岩型、陆相火山岩型、陆相沉积岩型、浅变质含碳碎屑岩型。根据区内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 ,区内以找金矿主 ,兼顾铜镍矿等。金矿以穆龙套型和火山岩型金矿为主 ,同时注意卡林型和中 -酸性侵入岩内外接触带型 ;铜矿以镁铁 -超镁铁岩型和火山岩型为主。地质与成矿条件与中亚成矿域具有可比性 ,因此 ,新疆西天山西段金铜成矿带应为中亚成矿域东延部分  相似文献   

17.
探讨沂沭断裂带中段及其西侧金矿床的成矿类型及成矿作用,为金矿勘查提供依据。研究区金矿床类型包括岩浆期后热液型和绿岩带型,其中岩浆期后热液型又分为矽卡岩型、隐爆角砾岩型和潜火山热液石英脉型。选取铜井金铜矿床和化马湾金矿床作为岩浆期后热液型和绿岩带型金矿类型的典型代表,从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成矿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岩浆作用是岩浆期后热液型矿床成矿主导因素,控矿构造是其空间展布形式;区域变质作用是绿岩带型金矿成矿的主导因素。该地区寻找与燕山期侵入杂岩体有关的火山热液型金矿床是下一步找矿的重要方向,其中次火山侵入杂岩体分布区、爆破角砾岩筒、断裂构造交汇部位以及化探异常与地质标志相对应地段均是找矿勘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作者发现金矿(化)点20余处,包括4个类型:(1)受花岗岩中相关剪切带控制的黄铁绢英岩金矿;(2)多金属硫化物石英型脉型金银矿;(3)陆相含炭岩系沉积改造层控金矿;(4)陆相砾岩金矿。(1)、(3)两种类型金矿具工业规模。黄铁绢英岩金矿主要赋存在以胶东群为交代基体的重熔花岗岩或交代花岗岩的构造蚀变带中心。这类构造蚀变带是遭受长期构造应力作用并叠加后期构造破裂经热液蚀变形成的。成矿热液为中温碱性溶液,金多呈金氯络合物形式被活化搬运。该类型金矿与强绢英岩化蚀变关系密切,在韧性剪切带基础上发育的蚀变糜棱岩化花岗岩带上等间距成群出现。陆相含炭岩系沉积改造层控金矿,为缓倾斜层状、似层状、透镜状矿体,受下白垩统莱阳群一段上、下含炭岩系控制。金矿在上、下含炭岩系中多层出现。此类矿床为晚元古代胶北地体隆起为陆,风化剥蚀产物沉积在中生代断陷盆地陆相湖泊基底堆积物中,由于盆地底部丰富的有机质及粘土对古风化产物中分解的自然金的富集作用形成了富金矿源层,AU:14-800ppb。在燕山晚期强烈构造变动影响下,成矿热液活动,有机炭在矿床改造过程中进一步富金作用,形成工业矿床。这是一新类型金矿。  相似文献   

19.
鸡街金矿属典型的卡林型金矿,与邻区广南老寨湾金矿、富宁革档大中型金矿具可比性,为构造中低温热液渗滤成因,加里东不整合面长期的地层缺失和风化剥蚀为金的初步富集以及后期成矿提供了前提条件,控制了金矿体的形成。通过对鸡街金矿曼龙沟矿段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对矿石及围岩微量元素的测定分析,认为金的主要物质来源为D1PS1、O1n地层,并总结加里东不整合面对矿床形成的作用及矿床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金厂峪金矿床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其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成矿温度为中高温热液环境,成矿流体为低盐度,同位素显示物质来源具有深源的特征.稀土-微量元素特征显示金成矿作用具有排斥稀土元素的作用,Bi可作为富矿指示剂.矿床体的石英大脉和复脉赋存特征及成因机制显示金厂峪金矿床主要赋存于韧性剪切活动后期的脆性构造-挤压片理化带内,成矿空间为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后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