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公平理论对我国基尼系数偏大现象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全国居民基尼系数早已于2000年开始越过0.4的国际警戒线标准,对于其所反映的贫富差距过大问题,目前我国经济学界存在着两种迥异的观点。笔者从公平理论角度论证了我国基尼系数偏大而目前社会环境基本稳定的原因,也指出了或许表现出逆转性破坏力量的可能。希望两种存在分歧的观点在达成一致认识的前提下形成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的合...  相似文献   

2.
基尼系数是国际公认的测定收入分配差距状况的经济指标.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通过对山西和我国基尼系数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基本断定山西省基尼系数过大,分析了山西省基尼系数增长和贫富差距加大的原因,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13,(3):10
1基尼系数十年首发彰显中国缩小贫富差距决心1月1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03年至2012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这是官方首次公布十年来基尼系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过去10年基尼系数最高点出现在2008年,达到0.491,之后虽然逐年回落,但依然高于0.4的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中国基尼系数"超标",意味着中国面临贫富差距较大的现实,这也彰显了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4.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家庭或国家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之一. 本文选取了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代表物价变动的CPI和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三大指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量化三者对我国恩格尔系数的影响. 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能清晰地了解我国恩格尔系数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了解我国居民的生活现状,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恩格尔系数分析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恩格尔系数分析白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和生活水平,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从社会稳定的角度透视投资环境的优劣.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指标,通过该指标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收入分配的差距大小.本文从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基尼系数日益扩大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提出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周莉 《科技信息》2008,(33):172-173
从大学到社会,从学生到普通百姓,贫富现象随处可见,本文运用了基尼系数分析社会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并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过程中分析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现象,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运用恩格尔系数分析白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和生活水平,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从社会稳定的角度透视投资环境的优劣。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收入达不到洛伦兹函数均值的人口比例,以及这个比例和基尼系数的关系,探讨它所反映的贫富差距的信息,并通过模拟洛伦兹函数确定了参数取值与基尼系数在一定范围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是城乡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根据2015年、2016年《山西省统计年鉴》中1990年~2015年的数据,采用分析比较法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观念三个方面对城镇与乡村居民进行对比,发现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对落后,消费结构与消费观念有待改善.同时,从人均收入、交通条件、消费环境方面着重探讨造成差异的原因,相对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较低,同时受到交通和环境的制约,最终导致差异的形成.为了进一步缩小山西省现存的消费差异、促进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必须采取提高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完善农村交通系统、开发农村市场、建立科学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实现城镇和乡村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方法,对2000—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差异程度进行了测算.把农村居民收入的总体差距分解为地区结构差距和收入结构差距.在地区结构的分解中发现区域间的差距是构成总差距主体,但从时间序列看,区域内对总差距的影响程度逐步扩大,东部地区内部省际农民收入的差异对区域内差距影响最大.在收入来源的结构分解中,发现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总差距的决定因素,但其对总差距的贡献度在不断降低,提高落后地区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降低差距的有效途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对总差距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应继续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新疆统计年鉴》中1990~2010年的数据,通过多元回归的方法从经济发展、农村收入结构、产业结构、政策体制、资源因素等五个方面对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以城乡收入差距比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了8个解释变量,分别是人均GDP、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农村家庭经营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重、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财政支农比重、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人均播种面积、城乡教育水平等。得出各个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大小:农村经营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最大、财政支农比重排第二位、城乡二元对比系数排第三位、人均播种面积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3.
以重庆市1990—2010年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第三产业GDP及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为样本,考察第三产业发展对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第三产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这3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且第三产业发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单向Granger因,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的加大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4.
运用平均值、加权变异系数以及泰尔指数对2000-2009年西部地区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进行分析,发现西部地区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低、增长速度快;西部城乡间居民财产性收入以及西部城镇居民内部财产性收入差距是影响西部居民总体财产性收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收敛性分析,发现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每年以4.5%的速度在扩大.同时,基于该原因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进行了分解,发现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大部分来自于组间收入差距,而组内的收入差距在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6.
基于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和二元经济机构理论,采用1985—2008年的24组基尼系数、人均GDP和城乡收入比数据建立回归分析模型,试图找到我国经济增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收入分配不均等之间的关系。计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基尼系数总体确实呈上升趋势。这说明伴随着经济不断增长,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等现象在日趋加重。相对于经济增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导致我国收入分配不均的更为重要的因素。根据我国收入分配不均等性的事实及其不断恶化趋势,提出了若干促进与保障收入分配平等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考虑基尼系数存在缺陷的情况下,用余期望系数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居民收入差异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