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卷积的微分与积分递推公式的分析及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信号与系统教材中卷积的微分与积分递推公式的分析,指出该公式的应用条件,推导出适合于任何函数求卷积的推广公式,并用两种方法证明了该推广公式,还给出了实例验证.该推广公式对目前国内外信号与系统教材中有关卷积的微分与积分逆推公式的分析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适合于计算含有直流分量的函数的卷积.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函数与冲击函数或阶跃函数的卷积性质,卷积微分积分性质应用,傅立叶变换时域微分、积分特性的应用,在"信号与系统"教学中的三个问题,作了探讨,使得这三个问题易于被学生理解掌握,在应用时避免产生错误。  相似文献   

3.
卷积积分是计算连续时间系统零状态响应的数学工具.指出在利用由卷积微分性质和积分性质所得推论简化求解卷积运算时,参与卷积的两个函数都要受到条件限制.通过理论分析并用实例论证了由卷积微分性质和积分性质所得推论的局限性,进一步推导证明:该推论的应用条件是参与卷积的两函数都应在-∞处收敛.还利用理论分析结果对一个具体的连续时间系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中卷积原理及其内涵,从建模分析到Matlab实现,逐步引导学生利用卷积知识自制一个回音系统,加深了学生对卷积、冲激响应、系统的物理意义及本质的理解。采用Matlab自制回音系统仿真方法,以声音信号作为系统的激励和响应,使学生在现场就能听见自制的回音系统对自己声音的反馈,更深刻地体会了回音系统的含义,加深了对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耦合信号微分后对双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区分和分析相近工作状态的振动信号,提出了基于时间序列进行微分再求其双谱的方法以放大相似信号的差异。由于平稳随机过程的铣床振动信号的双谱具有高度相似性而难以区分的特点,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多次微分后的双谱和双谱对角切片,结果表明:微分前具有高度相似性的双谱,在微分后呈现出了不同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差异性随着微分次数的增加变得愈加明显。因此,时间序列的微分运算可有效提取信号特征,以实现对高度相似性信号的区分与分析。由于在各种机械加工系统中,各种参数比如转速、材料及粗糙度等,都与信号的双谱特征有关,因此可以根据研究结果调整各种参数,从而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信号与系统》是现代信息科学的基础,初学者普遍感觉较难学懂。《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基础和灵魂便是卷积。卷积运算的难点在于确定卷积积分的积分限和在相应区间上的被积信号。卷积运算的本质是定积分计算。如何将卷积运算转化为大家熟悉的定积分运算,是文中探讨的核心思想。多数教材基于几何思想采用图像法计算卷积,文中对一种计算连续信号卷积的代数方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7.
卷积方法在信号与系统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卷积方法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然而要全面准确地计算卷积并不容易,本文阐述了卷积计算的几种方法,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利用卷积的定义可以解决比较简单的函数卷积问题,图解法则适用于求分段函数的卷积。如果参与卷积运算的函数含冲激函数或它的导数和积分,那么用算子法并结合卷积的基本特性计算则较方便。对于离散信号,用竖式乘法和图表法则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未经信道编码的M-PSK/DPSK数字通信系统中,M—DPSK信号非相干解调比M-PSK信号相干解调要损失3dB的信噪比,该情况同样出现在采用卷积信道编码的系统中.为了提高差分调制系统的性能,从级联编码的角度分析卷积编码、M-DPSK调制系统,采用Turbo算法实现对级联编码信号的接收.仿真结果显示,Turbo算法得到了比SOVA算法多3.5dB的增益.在小BER情况下,M-DPSK信号Turbo接收的性能好于M-PSK信号SISO译码.这种Turbo迭代思想也适用于具有类似级联编码结构系统的译码.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新的盲反卷积方法,以解决尖峰信号的盲卷积问题,该方法不需知道信号和噪声的先验知识。基于尖峰信号高斯混合模型,给出一个自适应反卷积滤波器和一个自适应零记忆非线性估计器,以实现信号的恢复。将进化计算和梯度算法相结合,对反卷积滤波器和零记忆非线性估计器进行参数寻优,从而获得良好的信号恢复效果。最后给出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在常见典型信号作用下直接确定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零状态响应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无须先求出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再去求激励信号与系统单位冲激响应的卷积和,而是把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问题化为直接确定另一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这种方法比传统方法简单而且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1.
R-Tree is a good structure for spatial searching. But in this indexing structure,either the sequence of nodes in the same level or sequence of traveling these nodes when queries are made is random. Since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object appears in different MBR which have the same parents node is different, if we make the subnode who has the most possibility be traveled first, the time cost will be decreased in most of the cases. In some case, the possibility of a point belong to a rectangle will shows direct proportion with the size of the rectangle. But this conclusion is based on an assumption that the objects are symmetrically distributing in the area and this assumption is not always coming into existence. Now we found a more direct parameter to scale the possibility and made a little change on the structure of R-tree, to increase the possibility of founding the satisfying answer in the front sub trees. We names this structure probability based arranged R-tree (PBAR-tree).  相似文献   

12.
针对前混合磨料射流系统存在的磨料涌出而导致对系统管件 ,尤其是喷嘴产生磨损的问题 ,对原有的射流系统进行了分析 .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 3种改进型系统 .对改进型系统进行了定性的理论分析 ,用试验手段得到高压管路的波速值 ,并用试验检验的方法得出了 3种改进型系统性能优劣的比较 ,认为改进 型系统较好的解决了磨料涌出并磨损管路元件的问题 .图 6 ,表 2 ,参 6  相似文献   

13.
The discovery of the prolific Ordovician Red River reservoirs in 1995 in southeastern Saskatchewan was the catalyst for extensive exploration activity which resulted in the discovery of more than 15 new Red River pools. The best yields of Red River production to date have been from dolomite reservoirs.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es of dolomitization is, therefore, crucial for the prediction of the connectivity,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heterogeneity of dolomite reservoirs.The Red River reservoirs in the Midale area consist of 3~4 thin dolomitized zones, with a total thickness of about 20 m, which occur at the top of the Yeoman Formation. Two types of replacement dolomite were recognized in the Red River reservoir: dolomitized burrow infills and dolomitized host matrix.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olomite suggests that burrowing organism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facilitating the fluid flow in the backfilled sediments. This resulted in penecontemporaneous dolomitization of burrow infills by normal seawater. The dolomite in the host matrix is interpreted as having occurred at shallow burial by evaporitic seawater during precipitation of Lake Almar anhydrite that immediately overlies the Yeoman Formation. However, the low δ18O values of dolomited burrow infills (-5.9‰~ -7.8‰, PDB) and matrix dolomites (-6.6‰~ -8.1‰, avg. -7.4‰ PDB) compared to the estimated values for the late Ordovician marine dolomite could be attributed to modification and alteration of dolomite at higher temperatures during deeper burial, which could also be responsible for its 87Sr/86Sr ratios (0.7084~0.7088) that are higher than suggested for the late Ordovician seawaters (0.7078~0.7080). The trace amounts of saddle dolomite cement in the Red River carbonates are probably related to "cannibalization" of earlier replacement dolomite during the chemical compaction.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叙述了对海南岛及其毗邻大陆边缘白垩纪到第四纪地层岩石进行古地磁研究的全部工作过程。通过分析岩石中剩余磁矢量的磁偏角及磁倾角的变化,提出海南岛白垩纪以来经历的构造演化模式如下:早期伴随顺时针旋转而向南迁移,后期伴随逆时针转动并向北运移。联系该地区及邻区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海南岛上述的构造地体运动提出以下认识:北部湾内早期有一拉张作用,主要是该作用使湾内地壳显著伸长减薄,形成北部湾盆地。从而导致了海南岛的早期构造运动,而海南岛后期的构造运动则主要是受南海海底扩张的影响。海南地体运动规律的阐明对于了解北部湾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矿化作用可以有效愈合混凝土裂缝,达到修复混凝土裂缝的目的.本文以带裂缝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设置0.2、0.3、0.6 mm三个裂缝宽度和20、30 mm两个裂缝深度,以巴氏芽孢杆菌为菌株,通过裂缝观测、超声波测试、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及裂缝内部微生物沉积物质的微观形貌分析,研究微生物对不同深度及宽度混凝土裂缝的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巴氏芽孢杆菌可有效修复混凝土表面裂缝;氧气的供给是微生物在裂缝内部矿化的重要环境条件,随着裂缝深度的增加,巴氏芽孢杆菌的修复效果减弱;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大,微生物在裂缝内部的矿化效果减弱.  相似文献   

16.
石油勘探开发建设项目评价是石油勘探开发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项目决策科学性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分析了石油勘探开发建设项目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然后从项目前评价、项目中评价、项目后评价、技改项目评价四部分讨论了项目评价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新的项目评价系统。指出:新的项目评价系统与传统的评价系统[1]的最大区别在于增加了项目中评价内容,并且对其它大、中型建设项目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7.
“物理”流变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一词,在中国古代最早见于战国,此后在各种典籍中被广泛使用。其含义泛指万物之理与自然规律,这种含义与西方古代“物理”一词的含义相近,明清时期西学东渐,“物理”一词的翻译几经变化,古代日本的科学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中国的影响,17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来华传教士译述的物理书籍也在日本被注释翻译,甲午战争后,中日两国之间科技交流的态势发生了逆转,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日中两国“物理”一词的译名先后确定,随着现代物理学的迅速发展,物理学研究的范围和对象又在不断地变化。  相似文献   

18.
学习普通话的重要环节是在语流中模仿普通话的节律。停延作为节律的基础,确定了语流中的音步组合,进而关系到协同发音、连续变调等一系列语音现泉。停延的研究对于普通话的朗读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提供的60篇短文为语料,对于文中的停顿做出了定量、定性的分析:普通话的音步组合层的平均长度为5—7个音节,影响各篇短文音步组合层长度的主要因素是文体风格。该文根据60篇短文的语音资料,提出了设置句中无标点停顿的语义原则、语法原则、语用原则。根据语义原则,只能在有助于语义表达的地方停顿。根据语法原则,只能在构成语法结构的地方停顿。如果在某种情况下构成了非语法停顿,那是为了满足节律的需要。根据语用原则,人们通过对语境的分析,以停顿为手段,实现表情达意的最佳效果和节奏的匀称感。文中以大量例句,对各种语法结构中的语音停顿现泉进行比较说明,做出了令人信服的阐释。  相似文献   

19.
采用基于地理坐标的镶嵌方法和剪切线的方法对两幅MODIS遥感影像做镶嵌时,在影像接缝处出现了黑色条带,条带值显示为-NaN或者0。主要针对这一现象介绍在IDL 7.0环境下编写的Delete_NaN程序和Delete_0程序的应用。该程序实现了消除黑色条带,并找回了丢失的数据,该程序运行速度快,操作简便,特别适用于MODIS遥感数据的影像镶嵌图。  相似文献   

20.
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诗歌的阐释,目的是进行诗与思的对话,归根结底还是探讨存在。诗与“在”的关系,是海氏诗学框架的核心内容,诗与“在”的关系又进一步引申为艺术与真理的关系,本从真理如何被遮蔽的问题入手,试图读解海德格尔诗学的内涵。艺术是无蔽的真理显明的一种方式,诗是危机的拯救,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海德格尔对诗与在的探讨最后又转入了对语言的探讨,无法走出语言的牢笼。只有在实践中,把艺术变成为社会变革的一个因素,才可以解放被传统理性压迫的力量,显现艺术的真理,确立艺术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