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1,2-二环戊二烯基四甲基二硅烷与丁基锂作用生成[四甲基二硅撑]双(环戊二烯基负离子盐),后者随即与六羰基钨反应形成1,1-[四甲基二硅撑]双[环戊二烯基三羰基钨负离子盐],(Me2SiSiMe2)·[Cp′(CO)3W-]2·2Li+(I).(I)分别与六种卤化物反应,生成在钨原子上引入取代基的产物:(Me2SiSiMe2).[Cp′W(CO)3R]2,(R:Me,C2H5,2;PhCH2,3;CH2COOC2H5,4;CH3CO,5;P3hSn,6).(I)用醋酸处理后,随即分别与CCl4,NBS及I2作用,生成相应的钨卤化物,(Me2SiSiMe2)[Cp′W(CO)3X]2,(X:C1,8;Br,9;I,10),(I)与Fe3+/H3O+作用发生氧化偶联,生成双核W-W键产物(Me2SiSiMe2)[Cp′W(CO)3]2,11.(Cp′=C5H4)  相似文献   

2.
Fe(CO)12与双(二烷基氨基硫代甲酰基二硫)R2NC(S)S2C(S)NR2(R=Me,Et,i-Pr,NR2=NC5H5)反应,得到四个新的含前配体劈开的S,SCNR2和NR2配位分子的三核铁羰基族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及IR,^1HNMR和MS谱学表征。它们是Fe3(CO)6(μ3-S)2(μ,η^2-SCNR2)2(μ-NR2)(Ⅰ:R=CH3,Ⅱ:C2H5);Fe3(CO)8(μ3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9个新型1,4-二氮丁二烯「Ar-N=C(R)-C(R)=N-Ar,R=H,Me;Ar=CnH2n+1O-C6H4,2,4-(C4H9O)(Me)-C6H3」化和物的合成,并通过热台偏光显微镜对其就介晶性进形了研究,化合物9(Ar-N=C(R)=N-Ar,R=H,Ar=2,4-(Me)(C4H9O)C6H3)的单晶结构显示,晶体成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70703(3)  相似文献   

4.
硅基取代环戊二烯基二羰基铁负离子[η^5-RC5H4Fe(CO)2]^-(R=SiMe3,I;Si2Me5,Ⅱ)与铁碘化合物(η^5-C5H5)Fe(CO)2I反应,除得到新的Fe-Fe化合物外,还分离到另两种母体Fe-Fe化合物;桥连化合物(η^5,η^5-C5H4SiM32OSiMe2C5H4)[Fe(CO)2I]2(6)与铁负离子[η^5-C5H5Fe(CO)2]^-(Ⅲ)的反应,仅分离到各  相似文献   

5.
(N(P(C6H5)3)2(HFe3(CO)11)与异氰酸苯酯反应,酸化后给出了簇合物Fe6(CO)14(μ-CO)3-(μ-η^2-OOCNC6H11)异氰酸苯酯的C=O双键劈开加氧,以(μ-η^2-OOCNC6H11)形式配位于2个铁原子,异氰酸苯酯的苯加氢还原子为环己烷,同时表征了产物的IR,^1HNMR和MS谱。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醇盐化合物Bi(OR)3(R∶CH2CH2OCH3,CMe2Et)作前驱体,Sol-Gel法合成Bi2O3多晶粉末的过程,探讨了Bi(OR)3性质及合成条件对产物物相的影响,并考察了Bi2O3微粉的颗粒性质.结果表明,Bi(OR)3的水解、聚合速度越快或在富氧气氛下煅烧干凝胶利于β-Bi2O3的生成,而乏氧气氛煅烧干凝胶或较小的升温速度则利于α-Bi2O3的生成,最后得到的Bi2O3微粉颗粒近似为球形,粒度范围为60~120nm.  相似文献   

7.
有关文献报道了[Na(DB18C6)CH3OH2]2W6O19的合成与晶体结构.本文应用相同的反应物,选用不同的实验条件合成出了另一种新型冠醚多酸超分子配合物,并进行了x四圆衍射测定.该晶体C49H82W6N2Na2O40为四方型,空间群为Pr/mbm,α=1.7095(3)nm,C=2.8243(5)nm,V=8.254(2)nm3,Z=54,Mr=2488.33,Dx=2.035/cm3,μ=9.51cm-1,F(000)=4704.最后一致性因子为R=0.0546和Rw=0.0632.该配合物由[Na(DB18C6)(H2O)2]+与W6O19通过静电作用而组成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6个苯甲酸衍生物RC6H4CO2H(R=o-NH2、H、p-NH2、o-OH、m-Cl、o-COOH)与铽Tb(Ⅲ)的二元配合物在350nm紫外光激发下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的荧光强弱顺序为R=o-NH2>H>p-NH2>o-OH>m-Cl>o-COOH并注意到,标志Tb3+的超灵敏跃迁强度的量:蓝光(491nm)与绿光(545nm)的相对强度比(IB/G)与配体的酸常数pKa(L)及配体的平均极化率α(L)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定量地探讨了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索新型绿色发光材料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N-间甲氧基苯基亚胺基二乙酸合铜(Ⅱ)二水化合物[Cu(CH2COO)2NC6H4OCH3]·2H2O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bca,a=1.0725(3),b=1.0851(4),c=2.1827(5)nm,v=2.540(2)nm3,Z=8,Mr=336.8,Dx=1.76gcm-3,μ=18.1mm-1,F(000)=1376。结构由直接法解出,偏离因子R=0.078。Cu(Ⅱ)离子与亚氨基二乙酸分子中一个氮原子、两个水分子氧原子和两个羧基氧原子配位形成一变形四方单锥构型。Cu(Ⅱ)离子到四方单锥顶点O(7)原子(水2)的键长为2.279×10-1(4)nm,长于配位基平面内Cu-O和Cu-N的平均键长[1.939×10-1(4)和2.051×10-1(4)nm]。  相似文献   

10.
用乙酸、硫氰化铵与氨基酸反应,得到4个2-硫代乙内酰脲配体S=CNHC(O)CH(R)N↓H,它们分别与Co2(CO)8反应,合成出两类4个三核钴羰基硫簇合衍生物:Co3(CO)7(μ3-S)〔μ-η2-SC=NC(O)CH(R)N↓H(Ia,Ib)和Co3(CO)6(μ3-S)(μ-η2-SC=NC(O)CH(R)N↓H)(:CNHC(O)CH(R)N↓H)(Ⅱc,Ⅱd).对4个族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IR谱、1HNMR和MS表征,并推测出它们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1.
同位素标记化合物在反应机理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在文[1]曾报道了以动力学同位素效应方法对正辛基锂的热分解β-H消除反应的研究。为了此项研究,我们按下述路线合成了尚未见报道的含氘量高的2-d_1-正辛基锂。本文将报道其详细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2.
聚多氟烷氧基磺酰亚胺锂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N (SO2 Cl) 2 和不同的含氟二醇 ,合成了 6个新的聚多氟烷氧基磺酰亚胺锂盐 ,并用IR ,1HNMR ,19FNMR等进行了结构表征 .经GPC测定出这些多氟聚合物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 2 0 0~ 4 90 0 ,聚合度为n =4~ 9.用DSC研究表明 ,这些聚合物锂盐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电化学研究表明 ,它们在有机溶剂中的导电性能和阳极抗氧化性能均十分优越 .  相似文献   

13.
Li2CO3在KCl-LiCl熔体中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连续脉冲-示波器法和电位扫描法研究了Li2CO3在KCl LiCl熔体中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在负于氯离子析出电位前有一氧化电流峰,这一结果被连续脉冲-示波器法所证实,是添加Li2CO3引起的O2-离子放电生成CO2的电流峰·在KCl LiCl体系中,反电动势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添加Li2CO3后,在同样的电流密度下反电动势则明显降低·以Li2CO3代替LiCl作为电解生产金属锂的原料,不但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降低了锂的生产成本,是电解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将准相位匹配光学参量振荡器(QPM-OPO)置于激光二极管(LD)端面泵浦的声光调Q1064nm-Nd:YVO4激光器谐振腔之内,获得了信号光单谐振的内腔光参量输出。在声光Q开关重复频率为25kHz的条件下,内腔参量振荡的阈值仅为0.9W(LD功率)。在6WLD泵浦功率下,获得了350mW的信号光输出。通过在120℃~250℃范围内改变PPLN晶体的温度,信号光输出实现了在(1493~1538)nm波段的调谐。  相似文献   

15.
实现了基于周期极化铌酸锂的人眼安全波段全固态可调谐高重复频率内腔光学参量产生过程,得到了1.6w的二极管泵浦阚值,最大输出信号光功率为330mW,并在(1.497~1.517)um范围波长可调。  相似文献   

16.
崔小琴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2):8757-8760
采用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两次沉淀除镁,可以实现高镁锂比的盐湖卤水的提锂和碳酸锂制备。实验结果表明:该法能够使镁锂比为40∶1的盐湖卤水得到较好分离。母液蒸发浓缩提锂后,在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40 min,沉锂剂滴加速度25 mL/min条件下能够制得高纯度碳酸锂。  相似文献   

17.
以碳酸锂、四氧化三钴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 iCo0.95A l0.03Zr0.02O2,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组装实际电池测试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实际电化学可逆容量达142mAh/g,3.6v以上电压放电容量比例达85%,循环性能好.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多种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的炭材料的性能,结构特征与在电池反应过程中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这些炭材料的进一步改进,开发出实用化的炭材料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摘要:当锂原子处于基态((1s)^2s组态)或第一激发态((1s)^2p组态)时,其能量可用变分法计算,如果用变分法计算锂原子第二激发态(1s)^23p组态能量,则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由于锂原子第二激发态((1s)^23p组态)的三个电子处于不同的壳层,不能采用单参数的方法,同时,由于3p电子较远离原子核,对1s电子的影响较小,也没有必要用计算第一激发态中的双参数方法;二是要保证锂原子(1s)^23p组态波函数与基态及第一激发态波函数的正交。基于以上两点,这里给出一种用变分法计算锂原子(1s)^23p组态能量的具体方法,计算过程直观,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当接近。  相似文献   

20.
对高比容量、低成本的氧化镍钴锂材料的合成及其在18650型锂离子电池中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合成出的批量5kg的氧化镍钴锂材料的放电比容量达到180mAh/g以上.以其为正极,MCMB和天然石墨为负极组装的一批18650电池,最高放电容量为2297mAh,质量比能量为190Wh/kg;电池100%DOD,800mA充放循环600次,容量为初始容量的65%;50%DOD,1A充放循环1000次,放电终了电压由3.45下降到2.98V;电池经过过充、过放、短路、挤压等安全试验,未发生起火、爆炸现象.对电极的制作工艺和电池的设计工艺进行优化,设计出的18650样品电池容量为2530mAh,质量比能量达到210wh/kg,体积比容量550wh/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