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大规模流媒体分发系统设计思路.首先,分析网络和节点异构性对流媒体传输的可信和可靠需求,构建出大规模、复杂网络环境中可信流媒体分发系统拓扑结构;然后,研究动态系统环境下能保证流媒体服务质量和各种粗细粒度调度方法,设计出自适应网络节点异构性的数据调度策略和算法;接着,研究面向流媒体的网络测量方法,基于实时流媒体传输质量的评估,提出了自适应流媒体传输调节的方法;最后,分析了流媒体系统提供服务的机理,确定系统的状态信息和关键数据,分析各种故障和攻击情况下系统的可用性,提出了流媒体传输故障检测方法和系统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的流媒体网络技术中,基于P2P技术的流媒体网络技术和传统的C/S模式的流媒体网络技术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传统的 C/S 模式的流媒体服务系统由于服务器性能和服务器端的带宽资源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流媒体业务质量的提高和容量的扩大;P2P流媒体通过利用普通节点的资源为其它节点提供服务,在不改变现有网络配置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大规模流媒体分发系统设计思路.首先,分析网络和节点异构性对流媒体传输的可信和可靠需求,构建出大规模、复杂网络环境中可信流媒体分发系统拓扑结构;然后,研究动态系统环境下能保证流媒体服务质量和各种粗细粒度调度方法,设计出自适应网络节点异构性的数据调度策略和算法;接着,研究面向流媒体的网络测量方法,基于实时流媒体传输质量的评估,提出了自适应流媒体传输调节的方法;最后,分析了流媒体系统提供服务的机理,确定系统的状态信息和关键数据,分析各种故障和攻击情况下系统的可用性,提出了流媒体传输故障检测方法和系统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基于P2P网络平台上流媒体播放技术,它将P2P网络技术和流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闲置的带宽资源和存储资源,突破了传统的流媒体播放系统带宽瓶颈。它采用多点下载和文件分块重组方法,一边下载一边播放,能够保持节目流完整而流畅地播放。  相似文献   

5.
在许多的P2P的数据共享的分布式系统中到底在网络上有多少节点能够或者愿意提供这些资源的支持,特别是在带宽方面.讨论了一种基于CollectCast的点对点的流媒体Promise系统正是对这种问题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通过用多个发送节点来提供对一个接收节点的支持.通过仿真证实此流媒体系统能够在网络即使不稳定性的情况下在接收端都可以达到很优的播放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解决目前网络视频系统带宽要求高、系统伸缩性差、大规模用户同时在线时的服务器瓶颈等问题,提出基于P2P流媒体的网络视频系统设计方案.方法 将对等网络(P2P)理论应用到流媒体系统中,采用混合网络模式,运用应用层组播技术和区域自治思想构建组播树,根据实际情况对组播树进行动态调整,采用适合的缓存机制实现媒体数据的平稳传输.结果 通过对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采用P2P流媒体技术的网络视频系统在扩展性、服务器带宽要求、视频播放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善.结论 在不改变现有网络带宽下,P2P流媒体技术是实现网络视频系统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流媒体数据将成为网上传输的主体,然而,目前的Internet采用的是“尽力而为”的工作方式,不承诺保证流媒体的低延时、高带宽要求.针对目前网络的低可用带宽、高丢包率、长延时、网络的动态抖动、网络和终端设备的异构性等方面,介绍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保证流媒体应用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基于P2P流媒体技术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流媒体播放方式基于C/S集中式网络模式,对于高带宽、实时性和突发流量这三大困难很难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而P2P技术采用分布式网络模式,很好的解决了网络带宽瓶颈等问题。在流媒体技术中融入P2P技术,用户可以提高节目播放质量。本文介绍了几个典型的P2P流媒体模型,并给出了一个具体的P2P流媒体直播系统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随着无线网络与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流媒体业务量正在逐级攀升。在异构家庭网络中,有线网络的带宽变化、抖动和丢包,无线网络的带宽变化以及多种样式的用户终端,都对可靠QoS保证的流媒体分发带来了很大程度的挑战。在充分考虑上述可能影响流媒体分发的因素后,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流媒体自适应分发系统,实现了有线网络感知,无线网络感知,终端感知以及策略分析模块,分别感知有线无线网络参数和终端参数,并对现有的流媒体QoS模型进行了优化,最终实现系统基于环境变化的流媒体自适应分发。在论文的测试阶段,笔者设计了12种测试环境分别对系统各个模块和整体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可知,文章提出的系统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用户环境(网络参数和终端性能等)来动态调整服务策略,为用户提供可靠QoS保证的流媒体分发服务。  相似文献   

10.
P2P流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互联网中的主要应用,为了保障和优化流媒体系统的服务质量,基于LStream P2P流媒体直播系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分布式、可扩展的P2P流媒体测量平台.采用被动测量的方法实时监控系统关键节点的性能参数信息,同时根据系统记录的节点活动信息,统计、分析用户的网络行为,使管理人员能及时对系统进行实时监...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流媒体系统的各种性能指标和流媒体服务器的平台性能限制之间的关系。我们通过改变下列条件:连接数,并发活动的媒体文件的数量,以及流媒体的编码格式和码流,来测量流媒体服务器的CPU空闲时间,IO等待,内存,网络带宽的变化,找出流媒体服务器的性能指标和制约瓶颈。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高服务器处理瓶颈的能力,可以进一步提高流媒体服务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Research of the streaming media system architecture based on net-RAID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 IntroductionRecentdevelopmentsincomputersystemsandhigh speednetworkshavepropelledtheresearchonmultimediasys temsandstimulatedtheemergenceofstreamingmediaapplica tions .ThistrendispartlypromptedbythewidedistributionofsoftwarefromindustrysuchasRealNetworksandMicrosoftWindowsMedia,andtheadoptionofapplicationlevelprotocolssuchasRTP[1 ] andRTSP[2 ] forstreamingmediatransmission .Inthetypicalstreamingmediasystem[3] ,thestoragede vicesareattachedprivatelytothestreamingmediaserver.Un fortunate…  相似文献   

13.
随着IP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带宽的急剧增加,流媒体服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CORBA技术开发流媒体服务是一种全新的完整解决方案。本文对基于CORBA的流媒体服务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了一个服务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14.
对于地理上分布较广的流媒体服务系统,采用分布式流媒体代理服务器集群,可减少上联广域带宽消耗,缩短访问距离,增强服务能力,关键要解决代理服务器的协作问题.用户请求调度的判定问题实际上属于NP完全问题,提出分布存储的流媒体代理服务器协作算法,并对近似解和最优解之间的相对偏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基于P2P的流媒体技术很好的解决了传统流媒体带宽不足的问题,从而得到广泛研究;但是由于流媒体严格的时序性要求,使得P2P流媒体技术的使用存在瓶颈.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ulti-Agent的P2P流媒体技术应用模型,利用多Agent的移动性和协作性,在各个节点构建状态信息树,通过对节点状态信息树的更新和维护,可以有效的解决Peer服务节点的搜索定位以及Peer节点离开或失效处理等问题.文章首先对目前各种流媒体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接着提出基于Multi-Agent的P2P流媒体技术的应用模型,着重介绍节点状态信息树的构建过程和更新过程;最后指出其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面对大规模的流媒体直播应用,传统的C/S(Client/Server)模式遇到了大量并发服务的巨大压力,P2P技术作为最有潜力的解决方案成为研究的热点.P2P直播技术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从P2P文件共享,到多播树,到多播网.目前P2P技术正在逐步进入商业运作.如何利用内网的上传带宽,加快流媒体数据的复制速度,减少结点与源结点的传输延时,保证结点之间的准同步播放,提供富媒体的业务等,仍然是P2P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相比目前的P2P流媒体分发算法,提出推送模式的P2P流媒体分发算法,结合了新数据块优先调度,能够利用处于防火墙内的结点的上传带宽,加快了流媒体数据复制的速度,进而减少缓冲的时间,并保证了结点之间的准同步回放.  相似文献   

17.
在参考已有的流媒体代理缓存理论基础上,采用前缀缓存+补丁算法的缓存管理策略,参照流媒体服务器的工作原理,采用RTSP协议作为流传输协议,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流媒体代理缓存系统.经实验测试该系统提高了系统的字节命中率,进一步减少对网络带宽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