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大豆的副产物豆粕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此文从豆粕的组成、营养成份、抗营养因子等方面入手,着重介绍了豆粕的特点以及近年来发酵豆粕的发展及研究成果。概括发酵豆粕的用途、工艺流程和优缺点。并时固态发酵豆粕在饲料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脱脂豆粕蛋白对乳酸菌增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脱脂豆粕经过 1398中性蛋白酶水解后 ,得到脱脂豆粕蛋白。在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培养基中添加脱脂豆粕蛋白 ,研究脱脂豆粕蛋白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脱脂豆粕蛋白 ,能够使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增殖速度显著提高 ,证明脱脂豆粕蛋白不仅作为强化营养添加剂 ,而且作为提高生产效率的一个因子 ,在酸奶等生产上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尿素酶活性检测在豆粕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豆粕中尿素酶活性的几种检测方法,从而强调使用尿素酶活性检测作为及时判断豆粕加工品质好坏的依据,避免劣质豆粕在饲料生产中使用,预防饲料质量问题引起动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对豆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利用超声波技术对低变性豆粕进行处理 ,引起豆粕结构的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 ,超声波处理的豆粕与参照组样品比较 ,经过特定超声处理的豆粕样品细胞变散、细胞壁破碎 ,这种状态更有利于细胞内有机物质的提取及有效物质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5.
豆粕发酵适宜菌株筛选及其发酵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尝试了多株对畜禽有益的微生物菌株发酵豆粕的能力,在优化豆粕发酵技术参数基础上,对发酵前后的多项指标进行了对比,筛选出可用于豆粕发酵的优良微生物菌种,并对发酵后蛋白肽含量检测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豆粕发酵后大分子蛋白得到有效的降解,发酵产物中小分子蛋白肽显著增加,同时发酵产物中蛋白酶活性>200 U/g,益生素>109 CFU/g,为发酵豆粕的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对豆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报道了利用超声波技术对低变性豆粕进行处理,引起豆粕结构的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超声波处理的豆粕与参照组样品比较,经过特定超声处理的豆粕样品细臆变散、细胞璧破碎,这种状态更有利于细胞内有机物质的提取及有效物质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利用四种工业微生物蛋白酶制剂对大豆制油副产物豆粕分别水解,得到了四种水解产物。豆粕的酶水解经“旋转组合设计”处理分别得出了四种酶水解豆粕的优化条件,水解度较已知前人的工作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黄浆粉替代豆粕酿造酱油的可行性。采用黄浆粉:豆粕:麸皮=3∶3∶4的原料配比,利用通风制曲和固态低盐发酵工艺较为理想,生产出的成品酱油符合ZBX66013-87标准,风味可与豆粕酱油毗美。  相似文献   

9.
利用发酵豆粕和发酵杂粕来代替鱼粉进行凡纳滨对虾的养殖试验.在发酵豆粕等氮替代10%鱼粉的对虾养殖试验中,发酵豆粕组与高鱼粉含量的对照组相比,凡纳滨对虾的生长非常接近,无显著性差异.在养殖结束时,凡纳滨对虾体质量与体长的比值要高于对照组.在发酵杂粕等氮替代10%鱼粉的对虾养殖试验中,发酵杂柏组与对照组及豆粕组相比,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均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发酵豆粕和发酵杂粕能部分替代鱼粉用于凡纳滨对虾的养殖.  相似文献   

10.
目前市场上木材用胶粘剂主要以"三醛胶"为主,其中含有致癌物质——甲醛,且石油为不可再生资源。而豆粕是可再生原料,并且不含甲醛等有害物质。论述了豆粕蛋白的改性制作胶粘剂的研究。首先进行了单因素方法对豆粕改性进行研究,然后进行了一系列其他的改性剂(SDS、尿素、戊二醛)对豆粕胶的改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SDS、尿素和戊二醛的浓度分别为1%,、1.5%,和1%,时,豆粕改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以初始体质量(22.40±0.30)g的健康埃及胡子鲇Clarias lazera为试验对象,在室内单循环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8周饲养试验,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去皮豆粕为植物蛋白源,去皮豆粕分别替代0%(CK),15%,30%,45%和6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5种等蛋白(40%)等能(15.8 MJ/kg)的半精制饲料,研究去皮豆粕替代鱼粉对埃及胡子鲇消化酶活力及肠道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埃及胡子鲇胃蛋白酶活力去皮豆粕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0%,45%和60%去皮豆粕替代组中肠和肝胰脏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5%和60%去皮豆粕替代组的前肠和后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下降(P0.05)。当去皮豆粕替代鱼粉45%和60%时,后肠淀粉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埃及胡子鲇的胃、肝胰脏、前肠和中肠淀粉酶活力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去皮豆粕对埃及胡子鲇的脂肪酶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去皮豆粕替代鱼粉对埃及胡子鲇肠道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当去皮豆粕替代鱼粉蛋白45%和60%时,埃及胡子鲇的中肠和后肠肠道组织结构完整性被破坏,部分肠绒毛脱落,部分上皮细胞与固有层分离,固有层结缔组织疏松,固有层变宽,肠长、肠体指数、肠长指数、肠道皱襞高度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发酵豆粕的品质与豆粕的利用率低等缺陷,用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以1∶1比例混合)为发酵菌株,进行单因素发酵豆粕的试验。以发酵温度、料水比、接种量及发酵时间为单因素,经优化试验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的最佳条件:发酵温度为37℃,料水比(m/V)为1∶1,接种量为5%,发酵时间为48 h,此时发酵豆粕粗蛋白质量分数增幅最大为62.3%,呈偏碱性的酱香味;酿酒酵母菌优化后的发酵工艺条件:发酵温度为31℃,料水比(m/V)为1∶1,接种量为5%,发酵时间为60 h,此时发酵豆粕粗蛋白质量分数为53.8%,具有浓郁的酵母香;乳酸菌发酵豆粕的最佳条件:发酵温度为37℃,料水比(m/V)为1∶1.2,接种量为7%,发酵时间为72 h,此时发酵豆粕粗蛋白质量分数为48.6%,有酸香味。  相似文献   

13.
枯草芽孢杆菌KJ发酵豆粕制备新型蛋白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脱脂豆粕粉为原料,具有分泌丰富酶系能力的菌株枯草芽孢杆菌KJ为发酵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优发酵降解条件.得出最佳发酵工艺:豆粕粉6%,葡萄糖2%,接种量9%,菌龄12 h,经发酵48 h后,豆粕粉蛋白中小分子肽含量达58.86%,比发酵前提高了37.99%.  相似文献   

14.
以脱脂豆粕为底物,通过正交实验和水解蛋白曲线的分析,确定了用稀酸处理脱脂豆粕的最佳酸提条件以及用胰蛋白酶酶解脱脂豆粕的最佳酶解条件。最佳酸提条件为温度60℃,时间5h,固液比4%。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40℃,酶-底物浓度比1.5%,底物浓度5%,pH9.0,时间15h。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微波处理、水浴加热、超声处理及高压均质对高温变性豆粕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通过实验证明微波处理和水浴加热对提高高温变性豆粕氮溶解指数效果明显,并对两种加热处理方式进行了正交L9(34)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微波(700 W)处理在pH 8.0,底物质量分数3%,时间5 min时氮溶解指数达到70.39%;加热处理高温变性豆粕的较佳条件为pH 8.0,反应时间90 min,底物质量分数为1%,其溶液氮溶解指数可达74.81%;但在较高底物质量分数(3%)下,加热处理高温变性豆粕的氮溶解指数只达到63.96%.微波处理后蛋白质的其他功能性要优于酶处理后的,因此微波加热处理高温变性豆粕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就高变性豆粕的胰蛋白酶水解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胰蛋白酶水解蛋白质的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值为80。水解高变性豆粕的最佳条件为:温度45℃,pH值80,时间为6h,底物浓度为90%,酶量/底物为8000I·u/g。在此条件下,高变性豆粕中蛋白质可有6315%水解溶出  相似文献   

17.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莉  陈美荣 《科技信息》2010,(26):337-337,334
本文建立一种检测大豆豆粕中大豆异黄酮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分析方法。以染料木素为标准品,在其紫外最大吸收峰260nm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豆粕中异黄酮的含量。回归方程A=0.1676X-0.0118r=0.9982,平均回收率为99.84%,相对标准偏差为1.03%。方法简便、重现性好,使用的试剂毒性小且廉价易得,可作为检测豆粕中异黄酮含量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8.
以初始体重为(10.45±0.85)g的青鱼为试验对象,以含有等量鱼粉蛋白和植物蛋白的青鱼专用配合饲料作为对照组,用豆粕、菜粕按蛋白含量1:1的比例分别替代25%、50%、75%、10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5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在试验室条件下饲养青鱼4周,研究配合饲料中豆粕和菜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对青鱼消化酶活力和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豆粕和菜粕替代25%鱼粉组、替代50%鱼粉组和对照组对青鱼肠道、肝胰脏蛋白酶活力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而显著高于替代75%鱼粉组和替代100%鱼粉组(P<0.05),但豆粕和菜粕替代鱼粉对青鱼肠道、肝胰脏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豆粕和菜粕替代25%鱼粉组、替代50%鱼粉组和对照组对青鱼干物质、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豆粕和菜粕替代鱼粉比例进一步的增加,青鱼蛋白、脂肪和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结果表明,豆粕和菜粕替代25%鱼粉组、替代50%鱼粉组的青鱼消化酶活力和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豆类期货市场的的套期保值的绩效,选取了豆粕、大豆和豆油三种商品期货作为研究对象,利用OLS、ECM和ECM-BGARCH模型分别估计豆粕、大豆和豆油的最优套期保值比例,通过构建套期保值绩效指标来评价套期保值效果.实证表明,利用豆油期货来套期保值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但豆粕较差;比较3种方法所估计出的最优套期保值比例的套保效果,发现ECMBGARCH模型用于估计套期保值比例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20.
开展了为期63 d的饲养试验以评价豆粕替代鱼粉对日本黄姑鱼生长、体组成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配制了3种等氮饲料,以豆粕蛋白分别替代0%、20%和40%的鱼粉蛋白,饲养初始重大约5.67~5.77 g/尾的幼鱼。结果显示,各组间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值没有显著差异性存在(P>0.05)。然而添加豆粕的D2和D3组的摄食率和FCR值显著地高于鱼粉组,PER的值显著地低于鱼粉组(P<0.05)。日本黄姑鱼的内脏比、肠脂比和丰满度的值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存在(P>0.05),但高水平豆粕添加组(D3)的肝体比最低,且显著地低于D2组(P<0.05)。不同饲料处理对日本黄姑鱼体成分和背肌组织成分组成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总之,在本实验条件下,豆粕可以替代40%的饲料鱼粉蛋白而没有引起日本黄姑鱼生长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