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碱裂解提取质粒DNA的改进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室中常用的质粒提取方法是碱裂解法.一般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相对耗时长,而且需要冰浴,条件较为严格,本文尝试对碱裂解法进行改进,即在控制菌体量的前提下连续加入溶液Ⅰ,Ⅱ,Ⅲ,进行质粒提取,简化了操作步骤,缩短了实验时间(由150 min左右缩短为110 min以内),质粒收率和质量不变.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研究沼泽红假单胞菌的野生质粒及其携带的基因信息,在常规碱裂解法基础上,对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AS1.2352中野生质粒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优化方法具有易操作、耗时少、纯度高等特点,所得质粒DNA纯度和质量均满足进一步分子操作的需要.同时,利用反向PCR技术鉴定该野生质粒,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比传统的质粒丢失法验证和考察质粒更为省时、可靠和直观.证明菌株携带4个野生质粒,其中2.3 kb的质粒序列与Escherichia coli pEC157 Rom-like protein gene有97.8%的同源性,推测1885~1887碱基为复制起点.  相似文献   

3.
两种质粒DNA纯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质粒是染色体外能够进行自主复制的遗传单位,在基因构建中常被用作基因的载体,实验中经常使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本实验对应用经典纯化方法和离心柱吸附纯化方法提取的质粒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离心柱吸附纯化方法提取质粒更快捷、更高效,是质粒提取的最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依据快检缓冲液筛选重组子克隆的方法,结合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的原理,经过试验摸索,应用了快检缓冲液直接裂解菌液,电泳后筛选重组质粒的方法,避免了提取质粒鉴定等繁琐步骤,其结果与菌液PCR、质粒酶切鉴定结果一致,可快速筛选出重组克隆.  相似文献   

5.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的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 ,在室温下裂解菌体和变性DNA ;用NH4 Ac和LiCl同步沉淀除去样品中的蛋白质和RNA ,降低了对超螺旋质粒的剪切作用 ,得到高质量的质粒DNA。  相似文献   

6.
盐生盐杆菌含耐盐相关基因DNA片段的克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盐生盐杆菌总DNA的BamHI不完全酶切片段与质粒pUC19连接成重组质粒,并以重组质粒转化E.coli JM101.经X-Gal-IPTG法筛选白色重组子,结合高盐平板检测,已经获得了3株比原受体菌的耐盐性提高30%-67%的转化子。重组质粒酶切电泳分析表明,被克隆的盐生盐杆菌含耐盐相关基因的DNA片段长度在1.0-3.5kb之间。  相似文献   

7.
一株耐盐细菌的鉴定及其耐盐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皖北砀山盐碱地中分离到一株耐盐细菌,该菌在肉汤培养基上可耐盐至7%,在基本培养基上可耐至3%.革兰氏阳性杆菌,具芽孢,芽孢表面有明显纵状突起。孢囊膨大,周生鞭毛,接触酶阳性,65℃不生长,可以葡萄糖为底物产酸产气,G C含量为52.7mol%,根据以上特性,检索鉴定该菌为浸麻芽孢杆菌(B.macerans)并对其质粒进行了提取和消除实验,证明质粒大小约为t3Kb。耐盐性状与质粒关系不大.同时对菌体裂解物作了SDS—PAGE凝胶电泳,证实在高盐(5%)情况下比低盐(0.5%)情况下的电泳图谱多出一条蛋白质带.此外还研究了耐盐性与培养基成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株吡啶降解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了一株能以吡啶为唯一碳、氮源的细菌,经鉴定为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 W12)。W12菌具有壮观霉素和潮霉素抗性。降解实验结果表明,W12菌能够将505.4mg/L的高浓度吡啶在26小时内完全降解,但不具有降解苯酚和喹啉的能力。质粒提取实验结果显示,W12菌含有两个大质粒,消除质粒后菌株的吡啶降解能力明显低于野生菌,因此该菌株所携质粒可能与W12菌的吡啶降解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9.
运用PCR扩增技术,以质粒pMD18-T-DNaseB为模板,扩增出0.5 kb截短的DNaseB基因,先将该基因片段与pMD19-T载体连接,确定该序列正确并进行大量繁殖后,再将DNaseB基因定向克隆入pET-28a( )表达载体中,构建新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DNaseB,转化该重组质粒至受体菌E.coliDH5a中,采用SDS碱裂解法提取该质粒DNA,经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和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插入的基因片段具有正确的DNaseB基因核苷酸序列,将pET-28a( )-DNaseB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过IPTG诱导其目的蛋白得到了表达.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氨基纳米黏土介导的转化方法,应用红色荧光蛋白DsRed标记生防细菌越南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vietnamiensis B418并研究标记菌株的功能稳定性。将带有DsRed基因的重组质粒pGEX-4T-1-DsRed转化导入B418菌株中,采用细菌培养法、继代培养法和平板对峙培养法检测标记菌株的功能稳定性。通过氨基纳米黏土转化体系成功获得了荧光标记菌株B418-DsRed,与野生菌株B418相比,其生长曲线和形态学特征基本一致。继代培养10代后,标记菌株在共聚焦显微镜下呈现亮红色荧光,能够提取到外源质粒pGEX-4T-1-DsRed,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获得荧光基因序列DsRed,证明标记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平板对峙培养试验显示,标记菌株B418-DsRed对尖孢镰孢菌和大丽轮枝菌抑制率分别为55.25%和67.55%,与野生菌株B418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外源质粒的导入未影响菌株的抑菌能力。以上结果表明通过氨基纳米黏土介导成功实现了伯克霍尔德氏菌B418的红色荧光蛋白标记,构建的标记菌株B418-DsRed可用于该生防菌在植物根际的定殖及与病原菌的互作研...  相似文献   

11.
一种适合芽孢杆菌质粒DNA提取的改良碱裂解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Birnboim和Doly的质粒提取方法为基础,通过缩短菌体培养时间,增加菌体收集量,并对提取过程中所用的三种主要溶液的用量进行适当调整等,摸索出质粒提取的一种改良碱法.用改良后的碱法对浸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质粒提取,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12.
GPDl是3撕酸甘油脱氢酶的编码基因,在酵母的耐盐通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耐盐酵母家族成员鲁氏酵母的GPDl对酿酒酵母的影响,本文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质粒YEplacl95一GPDl,并将其转入到酿酒酵母菌株W303中,得到工程菌株WYS.研究发现在菌株WYS中过量表达鲁氏酵母的GPDl,其耐盐性、抗性及甘油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菌株wY,特别是在含盐量为18%的情况下菌株WYS甘油产量提高了14.35%.说明GPDl的过量表达是菌株耐盐性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研究禽类多瘤病毒晚期基因多顺反子翻译调控的分子机制,设计和构建了与野生型病毒APV-1相同的在AUG位点有agno-1a突变区和7个插入氨基酸的新型重组病毒.用碱裂解法提取了APV-1 cDNA克隆pHL1003,全长线性目的片段由Acc I部分酶切后回收,再用T4连接酶将合成的agno插入片段磷酸化后与目的片段连接得到了重组质粒,最后转化至E.coli DH10b感受态细胞中筛选阳性克隆.经PCR,PAGE和DNA测序验证获得了APV-1突变cDNA克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根瘤菌吸氢酶基因的研究取得可喜进展,豌豆根瘤菌(Rhizobium lequminosarum)的吸氢基因已证实与结瘤基因连锁共同编码于大质粒上。慢生型大豆根瘤菌(R.japonicum)的吸氢基因则由染色体编码,并进行基因结构和核苷酸序列的分析。花生根瘤菌(R.Trachis)内源质粒的存在情况未见报道。本工作以某些具有吸氢能力(Hup~+)和不具吸氢能力(Hup~-)的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Hirsch和倒转停顿电场凝胶电泳(FIGE)等方法,检测花生根瘤菌内源  相似文献   

15.
从啤酒样品中分离出一株具有较强的耐酸、耐盐、耐胆盐及降胆固醇能力的细菌菌株Gan-1。利用多相分类方法,即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RNA核酸序列分析,鉴定菌株Gan-1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Gan-1);采用MRS-Broth培养基,模拟人体胃酸环境、渗透压环境和胆盐环境,测定菌株Gan-1在酸性及高胆盐环境作用下菌株Gan-1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菌株能够耐受pH3的环境、低于6%NaCl的高渗环境以及低于2.0%胆盐环境;菌株具有降解胆固醇的能力,培养至24h时,降解的胆固醇达24%。  相似文献   

16.
一种冰川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DS高盐法对冰川微生物总DNA进行了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不同区域的冰川都可以提取到长度大于15kb的DNA片段,所得DNA应用细菌16S rRNA基因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均能获得目的片段。因此,SDS高盐法是一种高效、简单的从小量冰川样品中直接提取DNA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用7%蔗糖的YEME液体培养基培养四环素产生菌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91-06,以链霉菌遣传操作法为基础,从该菌体中分离到质粒PSA314,分子量约为28.5kb(18.8MD)。该质粒经酶切分析表明,具有2个BamHI位点和1个EcoRI位点,用吖啶橙处理获得无质粒珠,其在孢子形成和菌落形态方面出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