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钢琴曲的创作实践中,中国现当代作曲家在借鉴西方复调作曲技法的基础上,将古琴音乐元素融入创作,产生出具有古琴音乐风的复调钢琴曲。笔者以汪立三的《#F商调:书法与琴韵》、于苏贤的《赋格》、林华的《高古》3首钢琴作品为例,从古琴音色特性在钢琴曲主题上的新释,古琴音乐中的多声因素与现代复调技法的融汇方面对钢琴曲的创作特色加以解析,以期对中国钢琴艺术的特色探索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舒曼的艺术生平、钢琴作品、以及对其代表作套曲《狂欢节》的分析与鉴赏等三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了舒曼在钢琴音乐创作中的艺术思想、美学观念、基本特征和不柯贡献,令人信服地表明,舒曼不愧是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音乐杰出的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  相似文献   

3.
《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圣桑较有影响的钢琴协奏曲之一,这部作品中渗透着独特的审美个性和美学思想,是法国民族乐派与浪漫主义音乐思想并行的产物,揭示了圣桑独特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质。  相似文献   

4.
初步探讨了音乐中的若干美学要素:即音乐中的对称性美学、标题美学和旋律美学。分析了音乐中对称性的、音乐标题和音乐旋律的不同特点,以及它们在表达作品的作用。对于这些美学要素的讨论,有帮于我们更深刻地了解音乐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探讨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与美学理念.认为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创作显示出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对传统模式的抛弃,突出了钢琴与协奏乐队之间平等的对话原则.充满戏剧性的表现手法则显示出了启蒙运动时代基本美学理念与审美追求,作品充分地表现了莫扎特音乐的所有光彩和技艺.  相似文献   

6.
从音乐形态、表现手法等方面具体分析《变奏曲》这部钢琴作品,探究其中对中国传统戏曲效果的模拟,以及作者如何巧妙地借鉴皮黄丰富的音响和表现力并运用到钢琴音乐中。中西的结合,古今的碰撞、鲜明的色彩个性,这些特点使得这部作品成为探索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道路上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7.
论王建中钢琴作品的民族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中钢琴创作巧妙地将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古典、现代作曲技法相融合,体现了其钢琴作品的民族特色.本文从五声性音调、民族特色的节奏和多声性等创作特点,论述王建中钢琴作品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8.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民族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在明确理论定位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中国民间音乐对钢琴音乐的影响、中国钢琴作品所体现的民族性、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特点、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发展趋势、中国钢琴作品的分析研究等问题。这些成果将对今后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研究和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起到一个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并对有志研究中国钢琴音乐的人提供相关的专业资料。  相似文献   

9.
将人们熟悉的歌曲及旋律移植到钢琴作品中,这种创作手法在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钢琴独奏曲《松花江上》在曲式结构、和声织体以及美学特点等方面的分析,发现作者创作的有益经验,以期带给新时期的音乐创作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莫扎特继承并发展了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作曲家风格。在莫扎特钢琴曲的演奏过程中,从演奏的力度、速度以及键盘触摸的方式和音乐旋律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技巧与特征,同时,也能够凸显出莫扎特钢琴曲中包含的人文精神。因此,探究莫扎特钢琴曲的演奏特征以及演奏的技巧,对于推动钢琴音乐艺术的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是分析了莫扎特钢琴曲的弹奏特点,并且就莫扎特钢琴曲的演奏技巧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演奏者抓住莫扎特钢琴曲演奏的要点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中民族风格的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是西方键盘乐器钢琴与中国音乐文化结合产生的艺术结晶,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延伸和发展,因此演奏中国钢琴作品的关键是民族风格的准确诠释。本文从整体音乐结构的把握、富有民族韵味的旋律表达、中国化的音色处理、踏板的合理应用四个方面探讨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中民族风格的把握。  相似文献   

12.
山西民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源泉.钢琴曲《闹元宵》是《鲍元恺炎黄风情二十四首中国民歌主题钢琴曲》第六部分中的第二首,采用了《闹元宵》《绣荷包》两首山西民歌为创作素材,作品将民歌与钢琴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得山西民歌的魅力在钢琴上得以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3.
红色音乐文化在中国钢琴音乐发展脉络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广大中国群众在不同时期凝结的精神财富,表达了强烈的革命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本文以时间为脉络,介绍中国红色音乐文化钢琴作品的创作历程及发展概况,从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交融交织的发展节点中提取传统红色音乐文化所体现的特点与共性,深入挖掘红色音乐文化中的理想情怀与现实意义,探讨红色音乐文化在中国钢琴音乐发展中产生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传达情感最直接的一种艺术形式,只有从审美的角度理解一部钢琴作品,才能在演奏中完美的演绎出作品丰富的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15.
由传统乐曲改编的钢琴曲<夕阳萧鼓>以其独特的"形"、"神"、"韵"成为代表我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钢琴佳作.本文通过参照民族器乐合奏曲的分段标题,结合乐曲结构特点分析了<夕阳萧鼓>的钢琴演奏手法及音乐形象的把握与意境表现.  相似文献   

16.
陈思 《韶关学院学报》2002,23(7):103-106
如何对不同的钢琴作品作出合理的呼吸处理,是让音乐“活”起来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根据音乐特点划分出乐句,乐段等,通过呼吸变化的二度创作,反映出作品的深层意蕴。钢琴演奏在速度,力度上的处理与呼吸关系也很密切,演奏一部钢琴作品,反映了演奏的心声和情感,这些心声和情感往往通过呼吸来体现,器乐音乐有了呼吸才能有韵。  相似文献   

17.
J.S巴赫是西方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伟大音乐家,同时也是钢琴音乐史上划时代的人物,他奠定了古钢琴曲的形式基础.巴赫的音乐充满音乐内部结构的平衡与美感,是复调性程度最高的.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武术和西方体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哲学、文化学、美学的视角,以天人关系和身心关系为主线,通过对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文化进行比较,认为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的审美方式不同是因为哲学起点不同而导致的,而且中国武术的美学特征是辨证统一的关系,而西方体育的美学特征是二元对立的关系。通过比较以揭示中国武术审美特征来促进武术美学的发展,弘扬中国武术文化优势,为中国武术文化的交流、传承、发展提供一些现实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钢琴曲《皮黄》的创作采用京剧音乐为素材,语言技法圆熟,是钢琴与京剧相融合的一种新的尝试。本文从钢琴教学与演奏方面入手,从如何理解中国钢琴曲《皮黄》的音乐特征在节奏和速度上的把握、音质上的探索和触键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钢琴音乐民族化作一点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音乐文化氛围中,钢琴作为一种西方外来乐器与音乐文化,经过100多年的音乐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已经成为国人所喜闻乐见的一种音乐文化与艺术表现形式。我国近现代的音乐家为钢琴音乐创作注入了大量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内涵与精神,使我国的钢琴音乐逐渐符合国人音乐审美趣味、审美情感,同时也体现出民族音乐文化的审美取向。有关我国钢琴音乐民族韵味、民族风格独特性等问题,许多音乐界专家学者都做过较为充分的论述。本文围绕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坚持民族性的意义与审美观念的角度,阐述我国钢琴音乐艺术民族化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