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晓龙 《科技信息》2010,(34):I0282-I0283,I0285
中国武术的发展,保持特色,突出个性是必须的,但更新观念,求实创新又是中华武术的活力所在。而坚持科学和谐发展观是有利于中华武术发展的最好方略。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检索、比较分析等方法,以当代中国价值哲学的理论为依据,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体育文化、中国武术文化的深层结构。通过与西方相应层次文化的比较,不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寻找中国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相似之处;分析中国武术进奥及进奥未成的利弊,促进中国武术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融摄了儒家、道家、哲学、医学、艺术学等文化内涵,而艺术与中国武术的融合造就了其独特的外在表现形象以及内在的精神内涵。中国武术从"技击术"到"技击的艺术"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中国武术中独特的艺术审美内涵。研究表明:中国武术是艺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情感精神的共同体验;中国武术具有艺术的肢体形象表现性;中国武术是具有丰富审美内涵的技击艺术。  相似文献   

3.
以70年间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体育电影作品为研究范围,以体育电影美学特征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分析、案例分析、文本研究等研究方法,从电影本体分析视听审美特征与主题内容,旨在寻绎总结出体育电影视听与主题的历史美学价值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为新时代体育电影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立平  彭闯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2):132-133,150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武术是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杰出代表,虽在文化孕育、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其强身健骨、拼搏进取,追求和平的教育理念是相通的.因此,本文从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武术的不同特点阐述出发,分析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找到奥林匹克与中华武术的契合点,借以进一步推动中华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阐释中国武术的非体育功用发展特征,探析中国武术的非体育价值.研究表明,非体育角度下的中国武术发展呈由外而内技术理论化;由散而整体系系统化;由分而融内容多元化的特点,在非制度的习俗性规范、国家层面的政治性媒介、丰富的艺术性元素、唯物辩证的哲学性理念等方面彰显其独特的非体育价值.提出应在武术挖掘、保护、研究工作中激活文化内生力,增进民族文化认同感;重视技击价值,促进武术均衡发展;加强遗产艺术化,延续民族优秀传统,在传播武术的同时辩证地看待武术,推动武术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生态美学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生态美学需要有一个哲学基础。启蒙运动以来,确立了主体性哲学的主导地位。但主体性建立在主客对立和主体对客体的征服的基础上,因此,主体性哲学是反生态主义的,主体性美学包括实践美学不能成为一种生态美学。现代美学已经完成了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型,只有主体间性才能成为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主体间性哲学把人与世界的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规定为主体与主体的关系,通过二者的交往、对话、沟通、融合而达到审美的境界。不仅现代西方美学包括生态美学是主体间性的,而且中国古代美学也是主体间性的,因而也具有生态美学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身体运动、身体动作带有明显的族群记忆和参与意识,是一种可供他人观赏的身体运动文化,天然地蕴含了以身体体验为主要感受形式的美好生活意蕴和身体审美内涵。研究通过对体育人类学审美维度的深入探讨与分析,有效回应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所涉及的身体审美性、表演性主题以及民族传统体育审美意识、审美文化等问题,为推动我国体育人类学、体育美学学科发展,促进体育理论探索争鸣和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理论方式都是以自己的哲学理论为根据而提出审美理论,从哲学的问题推演出美学问题。离开传统哲学就无法理解传统美学,离开理学的哲学问题,就无法厘清理学的美学问题。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美学是一种审美哲学,而非审美规则,我们不能站在文学家或者文学批评家的立场来看待和评价理学美学,而应该站在文化的立场来认识和理解理学美学。理学美学既是一种本体论的哲学美学,也是一种美善结合的伦理美学,同时还把“天人合一”的诗意境界作为其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本体化、功能化和思辨化,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客观的必然的环节。  相似文献   

9.
浅析体育中的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德平 《龙岩学院学报》2005,23(Z1):224-225
体育中蕴涵着丰富的美学因素.体育与美学共处于人类的生活当中,相互包容,相互促进.通过对体育与审美关系的分析,指出体育是审美创作的"生活源泉"和取材领域,同时,体育也要借助美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美学渗入体育,给体育运动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使体育具有审美价值.审美心理是体育运动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审美心理素质、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思维.  相似文献   

10.
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为促进东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提供了良好的交流与对话平台。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东方橄榄球抢花炮和西方橄榄球体育文化的起源发展、内涵、特征、功能和价值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探讨两者间的特性与共性,以深化文化交流的多种形式,实现中西体育文化互鉴、互相理解和促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对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武术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及中华民族特色而风靡全世界,这体现出我国运动和文化事业在当代所取得的成就.中国武术思想重视和而不同,这是传统思想使然.尝试将传统武术思想置于当代文化视野下进行深刻的剖析,着重论述重构中国武术思想体系的必要性以及文化视野下中国武术思想的核心构成,以此来推动我国武术文化的建设,提升武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中华武术的发展历程,讨论了中华武术的文化意义和功能。认为,中华武术是独具民族特色,集防身、健身、养生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武术运动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内脏器官等能起到全面的锻炼作用,能增强人体肌肉力量和伸展性,提高关节运动的幅度,有利于身体的柔韧、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武术运动具有壮内强外的健身价值、防身制敌的攻防价值、技击美与技艺美相融合的审美价值、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武术是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独具民族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纷繁的动作技法,融涵的拳理道义等特性在得到普及、推广的同时,也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遇到了"瓶颈"。主要采用实验教学方法对美育在武术教学中的实施进行了实证研究,目的在于寻找出新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习、练武术的兴趣,从而提高武术课的教学效果,为高校武术教学模式的丰富和多元化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论跆拳道运动的推广策略对我国武术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跆拳道发展的历程、推广策略以及所取得的成功之处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对中国武术发展有益的启示.旨在促进世界人民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的了解,完善中国武术的发展机制,增强武术运动的竞争力,加快武术的国际化步伐.  相似文献   

15.
当前武术运动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从传统武术运动中逐渐衍生出具备现代竞技运动性质与内涵的现代竞技武术运动。从事现代竞技武术运动并想要在比赛中获胜,首先必须明确现代竞技武术运动的特点与制胜规律。  相似文献   

16.
WTF跆拳道与KATA空手道是植根中国武术的运动项目,采用了几乎相反的技术发展思路,却均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推广和认可。本文从对抗技术中的格斗式、攻击技术、可攻击部位和套路技术对这两种运动项目进行比较研究,归纳了两种武道运动技术体系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项目发展的影响,为亚洲武道运动特别是中华武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形式,武术套路劲力的力度表现方式具有自身的特点。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分析论证了武术劲力的产生、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武术套路中力度表现方式及对运动训练影响的比较分析,提出正确解决武术套路中力度表现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文化学、体育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个视角,结合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现实语境,论述"武林大会"对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运用调查、访谈等方法对重庆市武术运动项目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认为重庆市依据独有的地域特征和人文特征打造武术特色全民健身计划是必要和可行的.基于全民健身视角分析重庆市武术运动项目的地域分布和发展普及的限制条件,并依据各区县现有公共体育服务资源浅析改进完善措施,旨在增强重庆市群众和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和综合素养水平,激发群众参与武术运动的兴趣,促进武术体育产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建国以来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主要发展线索,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历史研究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基础教育武术教学内容设计的演变过程做了系统的梳理,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段武术教学内容设计的特点,归纳了武术教学内容组织与分布特征,总结了武术教学内容设计的规律性历史经验。结论认为:(1)教学内容要处理好社会需要、学生个体、武术学科三要素之间的关系。(2)价值观念的转变是武术教学内容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3)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设计要注重基础性,并结合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和身心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