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风 《广东科技》2005,(10):37-37
记者:您认为广州的创新环境如何?它是否能被称之为“创新型城市”?张新政:在广州工作生活是一件非常舒适的事,东北菜、潮汕菜、川菜、湘菜、徽菜、法国菜、日本菜……各地美食都能在广州扎根发芽,单从这个吃的文化,我们就可以看出广州文化的基调,这是一个灵活、变通、吸收、兼容的城市,对待人才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定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实质,是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培育城市的气质,确立城市的品位。广州城市文化形象的建设就体现现代岭南文化的精神,其发展方向可定位:开放,创新,务实,高雅的现代化中心城市。提出人的素质是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根本,增强审美意识是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指导思想,确立人本原则是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核心,制定建设规范是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表征,城市建筑是一个城市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政治文化等等的沉淀,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是构成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象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为例,联系实际论述了建筑在塑造城市形象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饮食文化在香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猪、乳鸽、叉烧、冬瓜盅等港式菜(实质是粤菜)早就悄悄地上了我国北方的宴会桌;北京王府井等地也出现了香港美食城。香港饮食在大陆已经不是陌生的事物了。香港饮食的主流是广东沿海一带的传统饮食。不过,作为一个国际城市和东西方的接合点,香港广泛吸收了中国以至世界各地的饮食品种和烹饪技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几十年前人们说“食在广州”,后来人们说“食在香港”。香港成了一个国际性的“美食天堂”。在香港,可以吃到日本菜、泰国菜、越南菜、印度菜、中东菜、法国菜、意大利菜、葡萄牙菜等各国菜式,也能吃到内地的京菜、川菜、沪菜、湘菜、滇菜等等。近  相似文献   

5.
开经是广州回族一项重要的宗教仪式。在城市地域社区解体之后,开经活动扮演着凝聚家族成员,赋予个体文化认同符号,抗拒文化涵化的作用。在历史发展中,开经活动本身在内容与形式方面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是广州整个伊斯兰文化变迁的缩影,日后也将随着国内外移民的往来和参与,根据本地传统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6.
浅议广州建设山水城市与生态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论述“生态城市”和“山水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出发,分析了广州建设山水城市与生态城市的有利条件,提出建设广州南国“山水”大园林的城市宏观布局,和继承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合理改造旧城区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20世纪初广州的城市建设过程,总结了这一过程中广州表现出对传统城市形态继承和城市发展地域性多样化形态并存的特点。对其中的原因,如城市发展中始终渗透着商业文化意识、城市发展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和城市发展有赖于华侨投资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提出影响城市色彩特征的3大时代变迁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水平进步和文化风格驱动等.文章尤其通过对广州市现代居住建筑的色彩演进历程分析,研究城市色彩的阶段特征,阐释时代变迁的影响作用与缘由,通过梳理广州居住建筑色彩的发展脉络,探讨城市建筑色彩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农业布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市原来是一个人口不足二万的边境小镇.自建为经济特区以后,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去年,市区经常保持着十多万人.现在,城市人口正与日俱增.为了解决蔬菜供应问题,1979年与1981年从潮汕与广州两地迁进菜农4500人,规划菜地2500亩,但蔬菜紧缺状况并未得到解决.除蔬菜之外,尚有鱼、肉、蛋、奶、水果等副食品供应短缺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广大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秩序,已成为深圳经济特区建设一项十分迫切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意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大学城形象有待完善.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基础上,围绕大学城的七个意象要素,提出优化广州大学城形象的建议:发挥滨水岸线长的优势,突出岛的意象; 建环中心湖建筑群,强化城市中心形象,建入口标志雕塑,突显大学城精神; 创造丰富的节点,采用复合化功能分区; 加快资源的共享,将校区与保留村的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大学城的和谐发展; 创设有趣便捷的街道,增强大学城的可读性; 着力营造校园文化广场,保持地方文化的可持续性,创设文化大学城.  相似文献   

11.
正在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未来广州经济发展动力将发生变化,经济增长将呈现明显的新趋势、新动力、新结构、新特点、新格局,经济发展由要素与政策驱动转向制度、文化与创新驱动,开放型经济由单向度向多功能、广领域、双向开放提升。1由要素与政策驱动转向制度、文化与创新驱动历史上看,区位、要素、出口、政策"四大红利"推动了广州的经济崛起,奠定了广州在中国城市发展中的地位。2017年,广州经济总量达到2.15万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和后工业城市语境下,民俗文化被视为支撑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手段。以广州车陂社区的龙舟民俗文化为案例,探讨其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过程与机制,从而发现地方民俗文化在现代城市社区治理中的重要角色。研究表明:在龙舟民俗保护、传承、开发等关键过程中,地方文化精英和组织机构带领社区居民共同参与,从物质性、精神性、情感性和生态性等多维度对龙舟民俗文化进行重构。在车陂社区治理实践中,地方文化精英充分挖掘龙舟民俗文化内涵,使其与现代社区治理的多重目标相契合,进而为城市社区治理提供新动能。该研究为当前民俗文化的保育传承与城市社区治理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地图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入境旅游口岸城市——广州的入境旅游流的地理分布和扩散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广州入境旅游流以商务游客为主体,一站式游客和选址同一口岸出入境游客比例较高.(2)广州入境旅游流的分布范围较小,总体上呈现东多西少、南密北疏的特点,集中分布在泛珠三角和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3)广州入境旅游流扩散能力较弱,旅游流空间扩散强度在目的地城市间分布不均衡,集中扩散趋势明显,向丰性和趋高性是其空间扩散的主要特点.(4)广州入境旅游流网络为典型的核心边缘网络,整体结构简单且集中化趋势明显,核心区包括广州、桂林和北京等15个城市,核心城市对边缘城市的辐射效应弱.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条标准: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具有鲜明特色,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结合南涧彝族"跳菜"的实际情况进行比照分析,得出了南涧彝族"跳菜"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通过意象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大学城形象有待完善.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基础上,围绕大学城的7个意象要素,提出优化广州大学城形象的建议:发挥滨水岸线长的优势,突出"岛"的意象;建环"中心湖"建筑群,强化城市中心形象,建入口标志雕塑,突显大学城精神;创造丰富的节点,采用复合化功能分区;加快资源的共享,将校区与保留村的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大学城的和谐发展;创设有趣便捷的街道,增强大学城的可读性;着力营造校园文化广场,保持地方文化的可持续性,创设文化大学城.  相似文献   

16.
广州要想在国内外城市竞争中保持优势,关键是要优化综合发展环境,力争使广州成为国内外适宜于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这是广州在新世纪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该文构建测度城市国际化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国际化多重要素出发,系统分析和比较武汉与北京、上海、广州国际化发展的水平及优劣势,并提出优化路径.结果表明,武汉国际化发展的综合水平相对较低,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各方面的国际化水平都与三大城市存在全面差距,但武汉优质的劳动力资源是其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力量.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武汉最重要的任务在于“培育城市魅力”,多维度的整合城市自身特色,找准国际化发展的着力点、“四位一体”地推动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广州信息化一日游”是广州信息化领导小组一个尚未见诸媒体、尚未开始操作的设想。 提出“信息化一日游”的,是广州市信息中心副主任唐望生。对于正在数字化的广州,唐主任借鉴了热闹的“一日游”概念来增强记者的城市知觉:既然旖旎风光、醇厚历史可以提升旅游者的生活情趣和文化感悟,合理的信息化典型单位的路线设计与组合表现,也将直接让人感受到社会生产和生活品质的巨大提升。“数字化城市,数字改变生存方式是可以感受得到的。”唐望生日前在多种场合强调。 几天前,笔者与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几位同志交谈,他们感叹:内地描述的未…  相似文献   

19.
《工程与建设》2012,26(5):686-686
城市等级划分,最近有了新提法。日前,全球知名房地产管理和投资服务公司仲量联行发布报告,将全国城市划分为5个等级:(1)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相似文献   

20.
马磊 《广东科技》2007,(9):29-30
建立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和示范城市,是国家推进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截止到2006年5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全国已经建立了广州、武汉等9个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城市和49个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而在这份包括58个全国知识产权"尖兵"城市的名单中,广东只有广州和深圳位列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