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双液相溶剂浸出棉籽中棉子糖和棉酚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油醚和甲醇双液相溶剂浸取棉仁粉,提取棉仁粉中的棉子糖和棉酚。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考察甲醇溶液的浓度、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棉子糖与棉酚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甲醇体积分数95%,提取温度35℃,提取时间40 min。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棉子糖和棉酚的浸出率分别为85.2%和83.1%。萃取后得到的棉粕中游离棉酚含量低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所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脱脂豆粕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溶剂对比实验及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从脱脂豆粕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提取溶剂及最佳提取条件.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70℃,物料比1:18,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2次.采用该方法从脱脂豆粕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为0.45%.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黑豆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采用超声提取法,以乙醇水溶液为提取溶剂,选择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物料粉碎度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考察各提取因素对黑豆中大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以优选出黑豆中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物料粉碎后过20目筛,以60%乙醇水溶液为溶剂,温度为50℃,超声提取50 m...  相似文献   

4.
苦丁茶中熊果酸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苦丁茶中提取熊果酸的过程中,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等对熊果酸浸出率的影响.正交实验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熊果酸的浸出率,提取时间的影响最大,乙醇浓度和固液比的影响次之;最佳回流提取工艺条件为:在85℃水浴中,以90%(体积分数)乙醇水溶液为提取液,液固比为14 : 1,提取2次,每次提取2.5 h时,熊果酸的浸出率可达到1.44%.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从苦参药材中提取氧化苦参碱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溶剂为乙醇溶液;最佳提取条件为:溶剂乙醇浓度为60%(V/V)、料液比为1:30、温度为80℃、时间为85min,在此条件下提取氧化苦参碱得率达到6.58mg·g^-1,较优化前提高了2.8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川芎中阿魏酸的提取工艺。方法:单因素实验确定川芎中阿魏酸的提取方法及溶剂,L9(33)正交试验表就溶剂浓度、溶剂加量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阿魏酸提取率进行优化。结果:影响提取率的因素是: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溶剂用量。最佳水平组合是:80%乙醇,15倍量,回流3h。结论:川芎粉碎品用15倍量、80%乙醇微沸腾回流3h提取阿魏酸,工艺最佳。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因素试验,应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时间对柞蚕中β-蜕皮激素提取的影响,探讨以乙醇为溶剂提取柞蚕(幼虫)中的β-蜕皮激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40%、料液比1:20、温度80℃,提取2.5h。接此工艺提取β-蜕皮激素,柞蚕中β-蜕皮激素的含量为0.0842%。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强化提取牡丹花黄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超声波技术对牡丹花黄酮提取进行强化,选择超声频率、乙醇浓度、超声时间、物料比为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优选出超声提取最佳工艺:即以70%的乙醇,料液比为1:20,在频率为22kHz的超声波下处理10min,提取率可达91.5%。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时间短,温度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甘草中甘草酸和甘草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优选甘草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甘草酸和甘草苷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提取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溶剂为乙醇,影响浸出的主要因素为乙醇体积分数、溶媒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最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5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该工艺合理,稳定可行,适合生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小型连续逆流超声提取设备,以稀乙醇为溶剂进行蓝莓果渣花青素提取生产实验研究,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乙醇浓度60%、投料比10倍、浸提时间40min,浸提温度35℃。在该条件下设备的日处理能力可达500kg,蓝莓果渣花青素的提取率超过4.6%.  相似文献   

11.
Progress in gold solvent extrac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old solvent extraction has been used to recover gold by analytical chemists for about one century. Due to the potential advantages of solvent extraction technology over present zinc-dust cementation and carbon-adsorption procedures in gold recovery, metallurgists have paid much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gold solvent extraction in recent years . Some promising extraction systems were proposed and studied. Recently some new progress in gold solvent extraction have been achieved in our research group. In the mechanism study on quaternary amine extraction system, a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model based on hydrogen bonding between modifier and Au(CN)2~ was proposed. For the stripping of quaternary amine extraction system, a procedure based on NaCI04 solution and saturated KCl solution was reported.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TBP从盐酸溶液中萃取分离锡与锌,发现如用煤油作稀释剂,则萃取过程会出现第三相。选用MIBK或癸醇作调相剂来消除第三相。作者解释了当用MIBK作调相剂,盐酸浓度大于7mol/L时,又会出现第三相的原因。萃取的最佳条件为:25%TBP-10%MIBK(或癸醇)-65%煤油;室温;6mol/L HCl;负载有机相中的杂质离子Zn~(2+)用6mol/L HCl洗涤,一次洗涤率达95%左右;负载有机相中的锡用0.24mol/L HCl反萃。实验比较了TBP萃取Sn~(4+)与Sn~(2+)的性能,解释了Sn~(4+)比Sn~(2+)略易萃取的原因。由于Sn~(4+),Zn~(2+)的竞争萃取,D_(Zn~(2+))随初始水相中[Sn~(4+)]的增加而减小,但当[Sn~(2+)]小于18g/L时,D_(Zn~(2+))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13.
油页岩溶剂萃取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实现油页岩的清洁、高效利用,自制液固萃取设备,采用氢氟酸酸化前处理方法,对油页岩进行了溶剂萃取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二硫化碳和N-甲基-2-吡咯烷酮(CS2-NMP)混合溶剂具有较高的萃取率,萃取率可达到8.9%,且萃取物含有的物质数量最多。CS2-NMP萃取物中烃类物质质量分数达到62.1%,成分类似于柴油;且含有β-雌甾醇、L(+)-抗坏血酸等高附加值的化合物。X射线荧光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经酸化处理后的萃余物因SiO2反应及有机质的溶解,萃余残矿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以2-乙基己醇或仲辛醇萃取回收母液中茶碱的工艺流程。讨论了pH值,温度和Na2SO4含量对萃取的影响。15℃,pH=6.7时,2-乙基己醇萃取母液中茶碱的分配比为0.7,pH≥8时分配比迅速下降。温度升高或Na2SO4浓度增高均促使分配比增大。负载2-乙基己醇可用NaOH溶液反萃取,反萃取为不均相化学反应过程,NaOH用量和动力学因素是使反萃取完全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醇类稀溶液溶剂萃取的盐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盐效应对乙醇、丁醇稀溶液萃取的影响 ,根据盐效应理论 ,采用改善萃取环境的办法 ,以正辛醇为溶剂 ,实验测定其对乙醇、丁醇的萃取平衡分配比。实验表明 ,盐的加入可以使分配比明显提高 ,盐效应有利于乙醇、丁醇的萃取。添加低价盐 ,醇的分配比随盐浓度的增加呈直线上升趋势 ;添加高价盐 ,醇的分配比上升较快 ,但随盐浓度的进一步提高 ,其上升趋缓。描述盐效应影响的经验公式对实验数据关联良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溶剂萃取法从盐酸溶液中分离锌、铜、铟、的过程。发现N 235,N 263从低酸度的盐酸溶液中优先萃取锌,MIBK优先萃取铟。N 235从含铜、铟的水溶液中提取Zn~(2+)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N 235-10%癸醇-80%煤油;2mol/L HCl;20~25℃;负载有机相中的杂质离子Cu~(2+),In~(3+),用2~3mol/LHCl洗涤除去;Zn~(2+)用0.1mol/L HNO_3反萃。  相似文献   

17.
实验针对焦化汽油催化氧化萃取脱硫中各种溶剂选择性、脱硫率、精制油的收率进行分析,确定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浓度为95%,萃取剂油比为1:1.  相似文献   

18.
以毛尖茶叶为原料,用加速溶剂萃取法提取茶多酚粗品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和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温度和循环次数对萃取率的影响。用二极管阵列高效液相色谱(DAD-HPLC)对照测定加速溶剂萃取的茶多酚粗品、微波辅助提取的茶多酚粗品和商品茶多酚。结果表明:茶多酚粗品的制备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160℃、乙醇体积分数60%、循环萃取2次。高温加速溶剂萃取法对茶多酚的粗提率较高,但其中儿茶素的总量却显著下降降低提取温度,则茶多酚中的主要功能成分儿茶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微波辅助提取法。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液液萃取过程中溶剂损失及两相返混问题 ,研究了相转化法溶剂固定化的制备技术。借鉴已有的微胶囊技术 ,选用聚砜 (PS)为膜材料、磷酸三丁酯 (TBP)为芯材的体系 ,用锐孔 -凝固浴法制备出球腔内包覆溶剂 TBP的聚砜微胶囊。讨论了聚合物溶液组成、过孔速度等因素对微胶囊的形态及结构的影响 ,并根据传质实验讨论其稳定性。结果表明 :聚砜质量分数在 10 %~ 15 %、 TBP质量分数为聚砜的 1.2~ 2倍的配比下 ,过孔速度控制在 3 m L.min-1左右 ,体积比为 1:1的乙醇 -水溶液为凝固浴制得的溶剂固定化微胶囊 ,其传质稳定性优于浸渍 TBP的 PS中空微球 ,4次重复性实验的传质效果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20.
红景天甙和酪醇是西藏红景天的主要成分,在溶剂萃取体系中的分配行为尚不清楚。采用不同的溶剂萃取体系研究了西藏红景天浸提液中红景天甙和酪醇的分离效果,考察了预处理、pH值、萃取剂等条件对分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提液经除鞣质预处理后可以降低萃取过程乳化现象;液-液两相萃取中,在pH值<9.0时,磷酸三丁酯(TBP)作为萃取剂时红景天甙和酪醇在有机相中质量分数分别可达60%和98%以上,下相可获得较纯的红景天甙溶液;采用TBP-聚乙二醇(PEG2000)-硫酸铵三相萃取体系,当pH值>10.0时,红景天甙主要分配于中间相和下相中,中间相约占70%,而酪醇主要分配在上相,约占65%以上,下相中质量分数低于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