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的主要内容,它与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开展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增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进步、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等有着直接而密不可分的关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绚丽多姿的文化内涵形成高品位、高质量的旅游产品,满足国内外广大游客的消费愿望。因此,需加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保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广告语言是广告的核心内容。无论何种语言都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其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民族心理、审美和价值观念,必定会反映到民族语言中来。语言的民族文化特点,不仅指"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还泛指这一概念所表示的外延:语言中反映和记录的一个民族的历史、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制度、宗教、民间习俗等。本文从价值观、文化心理和哲学思想这些因素出发,来探讨广告语言翻译的文化特点及其翻译。  相似文献   

3.
面对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现代化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的国内形势,大学生必须进一步却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日常生活和地理环境的特点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目前,各民族文化中的民族宗教、民族艺术、民族风情、民族习惯、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和融合,这些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民族文化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受到了极大冲击,鄂伦春族文化也没有幸免,面临着消失、衰退、变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特有的标志,如果民族文化的适应能力不强,那么文化很容易发生断层,许多珍贵的文化将会销声匿迹。因此保护形势十分严峻。本文对鄂伦春族文化现状及断层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西江苗寨是贵州乡村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迅速的村寨类旅游景点之一。旅游经济发展为村寨带来收益的同时,也成为西江苗寨经济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诱因。研究结合现有文献基础上,选取西江8个主体自然村寨为田野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和田野观察等方法对变迁指标进行搜集,并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探求西江苗寨生计、消费、文化传承3个方面的变迁状况;并应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探寻各自然寨基于区位条件差异而产生的分层现象。研究成果对指导民族地区村落文化保护、解决民族地区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受制于消费时代的文化逻辑影响,民族艺术原本得以存显的村落语境逐渐嬗变为一个文化消费空间.置身于这种新的文化消费语境中的民族艺术,一改其作为特定族群生活样式的文化属性,从而裂变为诉诸旅游文化消费需求的展演样式,以景观化和舞台化的叙事方式,能够不断适应新的文化语境,由此而成为一种崭新形态的消费文本,实质上已经成为消费时代民族艺术的一种新型存显方式.  相似文献   

7.
体育消费心理文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江 《开封大学学报》2001,15(4):60-62,67
体育消费是大众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其消费行为受价值观、审美取向、民族性格取向、民族思维方式、民风民俗等文化因素的影响。我们要把握文化与体育消费之间的关系,掌握体育消费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深层次规律。  相似文献   

8.
张婷婷  刘洪泉 《科技资讯》2007,(13):101-10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9.
浅谈文山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民族都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方面渴求经济的发展,以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的困境;另一方面又担心本民族传统文化在发展市场经济、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渐消失。为此,在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怎样保护和开发现有的民族文化资源,让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因子得到继承与弘扬,在推动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便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深层价值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称呼系统。每种称呼系统都是这个民族内部社会交际的产物,反映着该民族的风俗、文化。英汉称呼语中的异同反映了中美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长城带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十分广泛、深厚,历代各民族的历史和经济文化发展,各民族自身的形成与发展,都直接受益于长城带持续不断的经济文化交流。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感受到它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13.
唐建华 《科技信息》2006,(9):103-10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需要物质载体 ,离不开一定区域的经济形态和水平。任何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建设都有着自身的独特规律 ,深入探索和把握这种规律 ,科学制定区域民族文化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是促进民族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流行时尚的文化扮演引导消费的先锋队,西方商业文化及其享乐主义逐渐遮蔽了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核心价值。在经济全球化中,只有进一步认识民族文化艺术的核心价值,才能重塑自信心,综合创新,打造既有传统的脉络又有现代气息和当代精神的民族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文化差异常常干扰和影响学生的学习,作为教师应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8.
郝苏民先生长期从事民族学、民俗学、蒙古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在科学研究中强调民族间民间文化相互影响、各自变迁、互化,认为中华民族史就是各民族共同开发、保护和建设“一体中国”的过程。多元一体是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文化现象。我国56个民族创造了自己的文明源点,并在历史的文化传承和传播中,既保持特色又彼此渗透而形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凝结成一个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它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使文化规范的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20.
人们需要节日是因为节日可以调适社会群体的生活,广西11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节日中可资利用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广西在旅游开发中可以直接利用节日期间的民俗风情、民俗工艺品、民俗民艺表演,使之成为旅游者愿意消费的旅游产品;可以以一个民族的节日文化为主体,综合运用各民族的民族文化,使其汇聚在一起,让节日显得更加五彩斑斓,可以推出原汁原味的节日民俗动态性、参与性旅游产品。以民俗旅游的大市场需求为载体,把广西少数民族珍贵的节日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