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道广西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12种:紫云山复叶耳蕨Arachniodes ziyunshanensis、德化鳞毛蕨Dryopteris dehuaensis、细叶鳞毛蕨D.woodsiisora、荔波鳞毛蕨D.liboensis、吉首鳞毛蕨D.jishouensis、光轴肿足蕨Hypodematium hirsutum、异叶书带蕨Haplopteris heterophylla、大叶角蕨Cornopteris major、翠绿针毛蕨Macrothelypteris viridifrons、石门毛蕨Cyclosorus shimenensis、心叶薄唇蕨Leptochilus cantoniensis和粗状姬蕨Hypolepis robusta。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基生鳞毛蕨Dryopteris basisora H.Christ及其混淆种类进行分类订正研究.承认基生鳞毛蕨D.basisora H.Christ、硕果鳞毛蕨D.fructuosa(H.Christ) C.Chr.和脉纹鳞毛蕨D.lachoongensis (Beddome) B.K.Nayar S.Kaur为独立的种,将D.pseudovaria (H.Christ) C.Chr.作为硕果鳞毛蕨D.fructuosa (H.Christ) C.Chr.的异名处理.文中附有这3个物种的分类检索表、分类特征照片、文献引证和地理分布等.  相似文献   

3.
采用铝盐显色分光光度法研究了5种鳞毛蕨科植物的总黄酮含量,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5种鳞毛蕨科植物的总黄酮含量在5%~8%;狭顶鳞毛蕨的总黄酮含量最多(8.24%),其次是半岛鳞毛蕨(6.53%)和戟叶耳蕨(5.2%),变异鳞毛蕨(5.01%)和暗鳞鳞毛蕨(5.01%)的总黄酮含量最低;5种鳞毛蕨科植物的黄酮提取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且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添加量在实验剂量范围内与其抗氧化活性(铁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清除活性)呈正相关.为鳞毛蕨科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重庆蕨类植物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重庆蕨类植物新记录31种l变种,它们是膜蕨科的蕗蕨;碗蕨科的粗毛鳞盖蕨;中国蕨科的陕西粉背蕨和滇西旱蕨;铁线蕨科的单盖铁线蕨;裸子蕨科的峨眉凤丫蕨、长羽凤丫蕨、阔带凤丫蕨、紫柄凤丫蕨和耳羽金毛裸蕨(变种);蹄盖蕨科的峨山蛾眉蕨;金星蕨科的齿牙毛蕨、小茯蕨、迷人凸轴蕨、狭脚金星蕨、瘤羽假毛蕨、密毛紫柄蕨、星毛紫柄蕨、对生紫柄蕨、兴文溪边蕨和沼泽蕨;铁角蕨科的贵阳铁角蕨和都匀铁角蕨;球盖蕨科的鱼鳞蕨;鳞毛蕨科的台湾鳞毛蕨、黑鳞远轴鳞毛蕨、大果鳞毛蕨、密鳞鳞毛蕨、长镰耳蕨、深裂耳蕨和亮叶耳蕨以及水龙骨科的太白瓦韦.  相似文献   

5.
采用铝盐显色分光光度法研究了5种鳞毛蕨科植物的总黄酮含量,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所研究的5种鳞毛蕨科植物的总黄酮含量在5 - 8%;狭顶鳞毛蕨的总黄酮含量最多(8.24%),暗鳞鳞毛蕨的总黄酮含量最低(5.01%);5种鳞毛蕨科植物的黄酮提取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且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添加量在实验剂量范围内与其抗氧化活性(铁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 清除活性)呈正相关. 为鳞毛蕨科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重庆蕨类植物新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重庆蕨类植物新记录31种1变种,它们是膜蕨科的蕗蕨;碗蕨科的粗毛鳞盖蕨;中国蕨科的陕西粉背蕨和滇西旱蕨;铁线蕨科的单盖钱线蕨;裸子蕨科的峨眉凤丫蕨、长羽凤丫蕨、阔带凤丫蕨;紫柄凤丫蕨和耳羽金毛裸蕨(变种);蹄盖蕨科的峨山蛾眉蕨;金星蕨科的齿牙毛蕨、小茯蕨、迷人凸轴蕨、狭脚金星蕨、瘤羽假毛蕨、密毛紫柄蕨、星毛紫柄蕨、对生紫柄蕨、兴文溪边蕨和沼泽蕨;铁角蕨科的贵阳铁角蕨和都匀铁角蕨;球盖蕨科的鱼鳞蕨;鳞毛蕨科的台湾鳞毛蕨、黑鳞远轴鳞毛蕨、大果鳞毛蕨、密鳞鳞毛蕨、长镰耳蕨、深裂耳蕨和亮叶耳蕨以及水龙骨科的太白瓦韦。  相似文献   

7.
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分析结果表明,梁野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40科、79属、147种,物种多样性丰富,区系起源古老.优势科为水龙骨科、鳞毛蕨科、金星蕨科和凤尾蕨科,优势属为凤尾蕨属、卷柏属、鳞毛蕨属、瘤足蕨属、铁角蕨属和复叶耳蕨属,科、属组成优势现象明显;分布区类型在科、属水平上以泛热带分布和世界分布为主,而种的地理成分则以热带亚洲分布、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为主,表现出明显的热带亲缘,具有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的大娘山植被类型以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主.考察研究表明:蕨类植物区系由29科,56属,103种组成.区系成分中,科一级以水龙骨科、鳞毛蕨科和蹄盖蕨科为优势科,属一级以凤尾蕨属、鳞毛蕨属、蹄盖蕨属、假瘤蕨属和铁角蕨属为优势属.地理成分中热带成分占总数的46.4%,温带成分占总数的30.4%,东亚成分占总数的55.4%,其中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占总数的34.7%,因此该区系为典型的中国-喜马拉雅蕨类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标本采集、鉴定及资料查询可知,区域内蕨类植物区系特征表现为:①物种组成丰富,共48科109属414种,其中优势科是鳞毛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铁角蕨科和卷柏科;优势属为铁角蕨属、鳞毛蕨属、蹄盖蕨属、耳蕨属和卷柏属;②科与属均具有热带、亚热带亲缘关系;③特有属、种现象明显;④该区东亚地理成分占优势;⑤属内种系贫乏,该地域表现为过渡性特征;⑥与邻近区域比较物质丰富,物种综合系数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江西产的蹄盖蕨科Athyriaceae、金星蕨科Thelyplerid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的26新种.主要为中文及拉丁文的特征集要,详细描述将见于江西植物志第一卷.模式标本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  相似文献   

11.
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资源调查 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野外调查及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蕨类植物资源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有蕨类植物25科36属79种(包括2变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铁角蕨属、肿足蕨属、复叶耳蕨属、耳蕨属,优势种有井栏边草、贯众、渐尖毛蕨、黑足鳞毛蕨、阔鳞鳞毛蕨。世界分布类型有11科12属,热带分布类型有13科18属,温带分布型有1科5属,中国特有分布1属1种。紫金山蕨类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亲缘性,与安徽的板桥、浙江的龙王山有较大的亲缘关系。在中国蕨类植物区系分区上,紫金山属于东亚区的华东—华中植物地区。紫金山蕨类植物区系是江苏蕨类植物区系的代表区系,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普通凤丫蕨(Coniogramme intermedia)和中华蹄盖蕨(Athyrium sinense)为江苏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12.
第一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自然》1999,(6)
二级保护物种蕨类植物观音座莲科法斗观音座莲(Angiopteris sparsisora)、二回原始观音座莲(Archangiopteris bipinnata)、亨利原始观音座莲(A.henry-i)、铁角蕨科对开蕨(Phyllitisjaponica)乌毛蕨科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天星蕨科天星蕨(Christensenia assamica)桫椤科(所有种)(Cyatheaceae spp.)蚌壳蕨科(所有种)(Dicksoniaceae spp.)鳞毛蕨科单叶贯众(Cyrtomium hemionitis)七指蕨科七指蕨  相似文献   

13.
莫菲  杨龙  陈训 《贵州科学》2005,23(3):56-59,45
贵州喀斯特地区蕨类植物现已发现28科,73属,257种(包括7变种,3变型,1杂交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属划分为15个类型(变型)。本区系热带分布属占62.13%,温带分布属占10.61%,具有过渡性。以水龙骨科、鳞毛蕨和铁角蕨科为主体,仍属于耳蕨-鳞毛蕨区系。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省尤溪县农药药源蕨类植物资源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具有农药活性的野生蕨类植物共有24种,分属18科23属.含有2种及以上的科有水龙骨科、鳞毛蕨科、风尾蕨科、乌毛蕨科、金星蕨科.具有较大商业开发利用价值的种类有半边旗、海金沙、蕨、狗脊蕨、蜈蚣草、紫萁、乌毛蕨、阔鳞鳞毛蕨等.该文列出了每种农药药源蕨类植物的中名、科名、学名、习性、活性部位和功能分类,对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该区的农药药源蕨类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上海分布新记录的四种鳞毛蕨属植物,即假红盖鳞毛蕨、桃花岛鳞毛蕨、轴鳞鳞毛蕨和高鳞毛蕨,并附有新记录种的特征照片;对新记录种及其近缘种的分类特征进行了描述,对新记录种的地理分布进行了补充.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标本馆(NPA).  相似文献   

16.
河南伏牛山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河南伏牛山蕨类植物区系4个特征:(1)本区系有蕨类植物29科74属222种(含变型);(2)优势科是鳞毛蕨科、蹄盖蕨科和水龙骨科,主要属是鳞毛蕨属、蹄盖蕨属、耳蕨属、瓦韦属;(3)本区系属内种系贫乏,除少数几个属种类较多外,1~2种的属有52属,占属的总数70.27%;(4)种的区系成分在地理分布上与秦岭的联系最为密切,其次是西南、日本  相似文献   

17.
山东蕨类植物区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蕨类植物有24科、39属、96种和9变种,以鳞毛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和鳞毛蕨属、卷柏属、铁角蕨属、蹄盖蕨属为优势科属、区系成分以东亚分布为主,达45种,占全部种类的42.9%,其中中国-日本成分35种,占33.3%;其次为中国有成分和山东特有成分,在起源上具古老性,并与热带区系有密切的关系;山东蕨类区系成分在早第三纪时已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上海分布新记录的四种鳞毛蕨属植物,即假红盖鳞毛蕨、桃花岛鳞毛蕨、轴鳞鳞毛蕨和高鳞毛蕨,并附有新记录种的特征照片;对新记录种及其近缘种的分类特征进行了描述,对新记录种的地理分布进行了补充.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标本馆(NPA).  相似文献   

19.
浙江磐安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野外调查和已有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浙江磐安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并与国内其他8个地区的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现知磐安有蕨类植物34科60属112种(包括各种变种和变型),优势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卷柏属、铁角蕨属、复叶耳蕨属.科的分布类型以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属的分布以泛热带分布为主,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暖温带性质,无特有属;种的分布以东亚类型为主,特别是中国-日本分布类型最多,亚热带至暖温带性质显著,表明该区应置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范围内.磐安的蕨类植物丰富程度不大,区系与天目山、庐山、黄山、金华北山等区系关系最密切,可以归入同一自然区,而与太白山、长白山等区系关系较为疏远.  相似文献   

20.
浙江九龙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野外调查和分类处理的基础上,对九龙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九龙山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由35科74属222种(含变种)组成,主要的科是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和铁角蕨科,它们包含的种数占总种数的64.41%;主要的属为鳞毛蕨属、铁角蕨属、复叶耳蕨属、卷柏属和瓦韦属。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属的分布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性质为主,种的地理成分以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最为突出,共占79.73%,表现出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点。与邻近6个山地比较,与九龙山蕨类植物区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浙江凤阳山。九龙山有80种中国特有分布蕨类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