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概述了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昆虫分类鉴定、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和分化、生态型分析等分子系统学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的较大进展.总结了AFLP的改进技术,并提出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RFLP、RAPD、AFLP、SSR、ISSR等遗传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特点.综述了DNA分子标记在林木遗传多样性研究、林木遗传资源研究、DNA指纹图谱研究和种质资源鉴定等方面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近年来RAPD,AFLP,PCR—SSCP和微卫星等分子标记技术在昆虫种群遗传结构、生物型鉴别、天敌识别及利用以及亲缘关系的鉴定、亲系识别等研究方面的应用,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AFLP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DNA指纹技术,该方法重复性好、特异性高、能反映生物基因组的细微变化,在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品系分析、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微生物分型与鉴定、生态位变化、抗性育种、动物近交系选 育、疾病诊断等方面应用广泛。本简述了AFLP分子标记的基本大批量、方法与特点以及在动植物、微生物、生态群落等方面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黄嘴白鹭遗传多样性AFLP分析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黄嘴白鹭为研究对象,探讨并建立其遗传多样性分析的Pst I/Mse I AFLP分子标记方法.采用黄嘴白鹭13个样品作为一个种群的池DNA,通过对AFLP方法中DNA提取、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电泳和银染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一套适合黄嘴白鹭的AFLP技术优化体系,为黄嘴白鹭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AFLP技术发展及其在水产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是一种有效的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既有RFLP技术的可靠性又具有RAPD技术的高效性.该方法高效、灵敏、模板需要量少、多态性强,且实验结果稳定性、重复性好.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技术的发生及发展,并主要阐述了该技术在水产生物学的遗传多样性分析、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遗传育种操作效应监测、种质鉴定、基因的定位及分离、系统分类和进化等方面的应用.同时预测了AFLP在水产生物甲基化研究中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利用11对AFLP引物组合,检测杜泊羊、藏羊和小尾寒羊池DNA遗传变异,构建了各个品种的AFLP DNA指纹图谱,根据AFLP分析结果,统计了每个引物组合在各个品种中检测到的多态性条带,计算了3个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并据此构建了UPGMA聚类关系图,分析了所研究羊种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11对AFLP引物组合在3个绵羊品种中共检测到312条带,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28.36条带,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其中藏羊与小尾寒羊遗传相似系数最高(0.672),杜泊羊与藏羊遗传相似系数最小(0.301),聚类结果与这些羊的育成史、分化及地理分布一致。  相似文献   

8.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修饰的基本方式之一,在调控植物基因表达、抵御逆境胁迫、防御外源基因侵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对DNA甲基化研究的深入,在AFLP技术基础上衍生的DNA甲基化敏扩增多态性技术(MSAP),以其高通量、高多态性、低成本、易操作等优点,在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及其在作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9.
AFLP技术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被称为“下一代分子标记”。是检测DNA多态性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可靠性强,多态性检出率高,因而被认为是最有效的DNA指纹分析技术,AFLP已广泛应用于分类学、种群遗传学、病理学、DNA指纹分析的研究和建立数量性状基因图谱,成为最主要的遗传标记,论述了AFLP的原理、特点、影响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及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朝天椒遗传多样性的AFLP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FLP技术对22份朝天椒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9对AFLP引物共扩增出724条谱带,其中97条为多态性条带,占总条带数的13.40%.聚类分析表明,材料间遗传距离GD变幅为0.028~0.677,平均值为0.306;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157~0.399,平均值为0.263;在遗传距离GD值0.360水平上,22份朝天椒材料可聚成三大类.AFLP标记揭示出这22份朝天椒材料遗传变异较小,遗传基础比较狭窄.  相似文献   

11.
利用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分析了鹀属(Emberiza)4种鹀(三道眉草鹀Emberi za cioides, 白头鹀Emberiza leucocephala, 白眉鹀Emberiza tristrami, 灰头鹀Emberiza spodocephala)基因组DNA的多态性. 在选取的39对引物中, 有11对能得到重复性好的多态性扩增条带, 每对引物扩增带数为27~76. 共得到535个标记位点, 其中429个为多态位点, 多态位点 比率达801%; 在UPGMA聚类关系图中, 4种鹀聚成一大类, 三道眉草鹀与白头鹀、 白眉鹀与灰头鹀分别两两相聚. 结果表明, AFLP可用于分析鹀属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FLP)可靠性强,多态检出率高,因而被认为是最有效的DNA指纹分析技术.利用这一技术,在不需要预先知道DNA序列信息的情况下就可以同时进行多数DNA酶切片段的PCR扩增.以小麦为材料,对AFLP指纹银染技术及实验操作中的关键技巧作了比较详尽的叙述,并建立起了AFLP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利用AFLP技术从基因组DNA水平上分析福建省主要坛紫菜栽培品系和诱变筛选获得的突变品系的遗传差异,在25对引物中,有11对能得到重复性好的多态性扩增条带,总共在667个位点能扩增出条带,每对引物扩增带数为24~90条,并且各对引物扩增结果均显示样品间存在差异.共得到522条多态性条带,占总扩增带的78.3%.根据AFLP图谱计算了不同样品间的遗传距离(D)和相似性系数(GS).优良品系GL和CCS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仅为0.264,不同样品间的相似性系数介于0.602~0.736之间.并根据D值绘制了它们的UPGMA聚类图谱.  相似文献   

14.
我国部分家鸭和野鸭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AFLP技术分析我国8种常见家鸭和2种野鸭基因组DNA的多态性,在选取的17对引物中,有9对能得到重复性好的多态性扩增条带.每对引物扩增带数在44-83之间.共得到513个标记位点,其中498个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率达97.1%;根据AFLP图谱计算了不同样品间的遗传距离(D)和相似性系数(GS).家鸭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在0.331~0.589范围内,绿头鸭、斑嘴鸭与家鸭品种(系)间的遗传距离分别在0.298~0.520和0.316~0.522之间.方差分析表明两组数据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知绿头鸭和斑嘴鸭在家鸭品种的形成过程中都作出了贡献.并根据D值绘制了它们的聚类图谱.  相似文献   

15.
AFLP标记在植物研究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AFLP分子标记技术原理及其特点,详述了AFLP-DNA指纹技术在植物研究中应用进展,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7号生理小种的A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AFLP技术对新疆棉花枯萎病菌7号生理小种的36菌株和2个标准枯萎病菌菌株进行了DNA指纹分析。结果表明:11对AFLP引物对供试菌株扩增出287条带,其中多态性带99条,占总带数的34.49%,棉花枯萎病菌7号小种的遗传距离变化在0.41~0.95间,平均为0.71,表明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利用NTSYS pc软件中UPGMA算法构建了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的亲缘关系树状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系的AFLP指纹多态性与致病力多态性不相关,但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与病原菌的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动物育种中AFLP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AFLP分子标记的原理、流程、技术关键及其优化措施.对AFLP技术的特点进行了评价.综述其在动物育种中的研究.最后对AFLP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