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气体钻井钻遇地层出水以后泥页岩自吸水导致黏土水化引发的井壁失稳问题,提出了气体钻井泥页岩表面仿生处理工艺技术,研制了一种仿生泡沫处理液。室内综合性能评价表明,该仿生泡沫处理液具有良好的泡沫性能,其抗盐、抗油、抗温、抗岩屑污染能力强,同时展现出强效、持久的泥页岩抑制能力。采用该仿生泡沫处理液处理后的泥页岩岩样,可将泥页岩表面的润湿性能由亲水性向疏水性转变,从而起到阻止地层水液相侵入泥页岩地层内部的目的,大幅度提高泥页岩在清水中的强度,达到维持泥页岩地层井壁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活度平衡理论很早就被提出并应用在泥浆滤液防塌性能的研究和设计中,但长期以来由于无法取得泥页岩地层水样,致使泥页岩地层水的离子活度难以通过室内实验测定,也阻碍了该理论在泥浆设计中的应用。本文对地球物理测井在这一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充分认识和利用现有测井资料,结合泥质砂岩地层的“双水模型”,可以确定泥浆滤液与地层水溶液的离子活度比及地层水溶液的离子活度,从而可对泥浆滤液防塌性能(或抑制泥页岩水化的能力)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3.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及高压压汞分析技术对长庆油气田陇东长7地层组构进行研究,并对阳离子交换容量、膨胀率、分散性及页岩稳定指数等理化性能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陇东长7地层主要是由石英和长石组成的泥质致密粉砂岩,黏土矿物质量分数约10%,其成分以伊利石和绿泥石为主,含有一定量的伊/蒙间层;岩心孔隙度小,渗透率低于0.5×10-3μm2,无微/大裂缝存在,属于超低渗地层;地层的膨胀率和分散性属于中等偏弱,其中页岩稳定指数(SSI)值中等偏低,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值中等偏高,膨胀率为4%~19%,回收率为88%~92%。该地层井壁失稳的物理化学因素是黏土矿物经钻井液长期浸泡而发生水化膨胀。  相似文献   

4.
 加蓬G区块是中石化海外重点勘探开发区块,LPC和ANG复杂地层钻井施工中出现了严重的井壁失稳问题。通过破碎地层的泥页岩岩心表观特征分析、泥页岩钻屑清水浸泡试验、泥页岩黏土矿物分析和泥页岩滚动回收试验得出,以伊/蒙混层和伊利石为主的黏土矿物组分和微裂隙发育特征是加蓬G区块破碎地层井壁失稳的外在物质条件;钻井液滤液沿裂隙和微裂隙进入地层深部,使黏土矿物水化膨胀,使井壁失去平衡,是导致坍塌掉块的内在原因。制定了钻井液密度应力防塌、屏蔽封堵防塌、优质钻井液体系配方等综合防塌技术措施,在加蓬G区块进行了现场试验,G-9井和G-10井2口井LPC和ANG地层的平均井径扩大率分别降低到11.6%和12.1%,井身质量较邻井有显著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井壁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5.
渤中区块东下段及以下地层泥页岩破碎性发育,已钻井井壁坍塌严重。通过综合分析破碎区地层特性,地质力学特征,以及钻井液性能的适应性,明确了渤中区块破碎性地层的井壁失稳机理,并提出了定制化的技术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块泥岩地层为硬泥页岩,微裂缝发育,孔缝宽度为2~6μm,具有弱水化性质。东下段及以下泥页岩地层属于中等偏低强度地层,在聚胺PEM钻井液中浸泡7 d后,岩石强度下降40.82%。同时,上覆岩层压力和水平最大地应力之间差值较小,水平最小地应力值较低。井壁失稳机理主要为地层受走滑断层伴生正断层控制,钻井坍塌压力相对较高,地层微裂缝发育,钻井液封堵性不能满足微裂缝封堵要求,同时,破碎区泥页岩存在安全稳定周期。建议使用密度为1.40 g/cm3的聚胺PEM钻井液,在破碎区中钻井安全周期超过10 d,并添加3%的TEX封堵剂增强钻井液封堵性能。研究结果能够有效指导渤中区块开发井的安全钻井。  相似文献   

6.
页岩储层导流能力影响因素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支撑剂粒径、铺置浓度、嵌入程度对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是目前实验的主要研究方向。由于压裂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影响因素不断出现,因此有必要对支撑裂缝导流能力影响新因素进行研究。使用创新设计的压力试验机首次开展了循环应力加载模拟开、关井过程引起的地层应力波动对页岩储层支撑裂缝导流能力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地层应力波动对页岩储层导流能力的影响较大。随着循环加载次数的增加,页岩储层裂缝宽度降低,支撑剂的破碎率开始上升明显,后来趋于平缓。该因素的研究对压裂方案设计优化和现场施工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碳泥质页岩地层的赋存特性研究,分析了碳泥质页岩地层孔壁失稳的力学、化学、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因素,提出了施工碳泥质页岩地层必须采用综合治理的措施来防止碳泥质页岩地层孔壁失稳的对策,提高钻探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新疆富蕴县温迪尔喀拉一带的上泥盆统地层,根据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原则,划分出卡希翁组(包括砂岩-页岩段、安山岩段和泥质粉砂岩段)和也尔克喀腊火山岩(包括安山岩段和角砾-凝灰岩段),并讨论了地层划分对比方面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南堡沙河街组硬脆性泥页岩是典型的井壁易失稳地层,钻井过程中,井壁垮塌、漏失现象频发。目前,针对页岩井壁失稳现象,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面影响下的井壁垮塌。然而,实际钻井过程中,由于泥页岩层理、裂缝等结构面发育,导致地层漏失明显,严重制约了安全高效钻井。因此,本文基于室内力学实验,考虑页岩结构面发育特征,融合页岩沿基体破裂、沿层理或裂缝破裂及沿裂缝扩展等多类漏失机制,构建了一种新的硬脆性泥页岩地层漏失压力预测方法,明确了地层漏失压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层理与天然裂缝作为典型弱结构面,是硬脆性泥页岩地层漏失的主要控制因素。相比较均质地层,结构面发育的页岩地层漏失压力明显降低,安全井眼轨迹方位减少,钻井难度增大。此外,受弱结构面影响,难见沿基体的破裂漏失现象。漏失优先出现在天然裂缝面,天然裂缝对漏失影响强于层理面。研究成果可为硬脆性页岩地层钻井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对实现页岩地层安全高效钻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灰岩地层纵波速度对地层压力变化敏感性较低,若采用传统针对砂泥岩地层的模型进行孔隙压力计算可能导致较大计算误差。伊朗Y油田上部地层主要为砂泥岩夹孔隙型灰岩地层,中下部为大段孔隙型灰岩地层。针对该油田孔隙型灰岩地层岩性、异常高压形成机制、地球物理响应特点,形成了一套孔隙型灰岩地层压力综合检测方法。对于中部具有泥岩夹层的灰岩地层,优选传统基于泥页岩沉积压实规律的计算方法;对于无法提取泥岩点的大段孔隙型灰岩地层,采用多元速度模型和有效应力定理进行检测。方法在Y油田20口井得到应用,检测精度达90%以上,为井身结构和钻井参数优化提供了重要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11.
苏里格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建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4):3443-3445
苏里格气田是目前发现中国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是典型的"六低"气田。储层具有典型的辫状河沉积特征。苏里格庙地区是上、下古生界两套含气层系叠合发育区。山1段~盒8段为开发目的层,为一套河流相砂泥岩沉积。砂岩发育,砂地比高,地层总沉积厚度约100 m。岩性主要为灰色、灰白色含砾粗砂岩、不等粒砂岩与绿灰色、紫红色泥岩不等厚互层。通过反复对比识别出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界面,其标志明显在全区分布比较稳定。根据以上研究成果,结合岩电特征和旋回组合,将目的层段划分盒8上、盒8下、山1三个层段,细分为9个小层。  相似文献   

12.
山东侏罗 - 白垩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中生代地层主要发育侏罗系和白垩系,沂沭断裂带以西的鲁西南、鲁中、鲁北地区发育侏罗纪至早白垩世地层,而断裂带以东的鲁东地区主要发育白垩纪地层。用古生物、火成岩年代分析结果对山东侏罗白垩系地层进行了划分和对比。将沂沭断裂带以西的坊子组归于早中侏罗世,三台组归于中侏罗世,分水岭组暂归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西洼组归于早白垩世;将沂沭断裂带以东的莱阳组和青山组归于早白垩世,王氏组归于晚白垩世。  相似文献   

13.
安塞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详细划分安塞地区延长组层序,论述层序演化特征,并分析层序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方法在对露头剖面、钻井岩心及测井曲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层序界面识别、准层序组样式、层序的划分和对比、沉积体系域识别及其组合样式,划分层序并进行分析。结果把延长组化分为4个三级层序,分别对应长10—长9,长8—长7,长6—长4 5和长3 2—长1期沉积;层序1至层序4分别经历了湖盆形成及扩张期、鼎盛期、回返期、萎缩消亡期;区域规模的储层大都处在低位体系域中。结论层序控制着生储盖的组合、储层的展布及储层的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宜川地区延长组层序进行详细划分,论述层序演化特征,并分析层序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方法在对露头剖面、钻井岩心及测井曲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层序界面识别、准层序样式及演化、层序的划分和对比、沉积体系域识别及其组合样式,对地层进行划分。结果该地层自下而上为S1,S2,S3和S4;S1至S4分别经历了湖盆形成及扩张期、鼎盛期、回返期、萎缩消亡期。结论研究区的层序对于生储盖的组合、储层的展布以及储层的储集性能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研究区有利储集层为长8和长6油层组。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西部主要含油气盆地之一,对它的构造、沉积、成藏等地质研究较早,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对于该盆地的层序地层学方面的研究却不成熟,且多集中于区块研究,层位也主要是侏罗系地层.通过对全盆地范围内的露头、地震、钻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首次建立起全盆地范围的层序地层格架,将准噶尔盆地自下而上共分为4个一级层序,9个二级层序和29个三级层序.并对各级层序特征进行了分析(地层的分布).  相似文献   

16.
Recently ,theinterestinglowlatitudeandlowaltitudeSnowballEarthhypothesis[1,2 ] iswidelyreco gnized ,and greatlystimulatingthestudyoftheNeoproterozoicglaciations ,whichmaybecloselyre latedtothewell knownEarlyCambrianbio radiationevent.By 1980 ,theNeoproterozoicglaciationinSouthChinaisbelievedtobedividedintotwoglaciationsandoneinterglaciation[3~ 5] ,namely ,theearlyChang’anGlaciation ,lateNantuoGlaciationandFu luInterglaciation .However ,thereweredifferentwaysofcorrelation ,themostobvious…  相似文献   

17.
Single_zircon evaporation method was employ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o determine the age of the iron_bearing rock series in Precambrian strata in the western sector of the northern Qilian Mountains. Three zircon ages from the diabase of the Aoyougou ophiolite previously put into Upper Lithologic Formation of the Zhulongguan Group are (1 840±2), (1 783±2) and (1 784±2) Ma respectively, whereas the zircon ages from the welded breccias in the Zhulongguan Group are (733±7), (738±4) and (604±6) Ma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y should belong to the bottom of the middle Proterozoic and the upper part of upper Proterozoic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8.
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地层发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从北往南跨度大,地层厚度、沉积相类型变化较大,层序地层发育模式存在多种不同的认识,也给层序地层划分对比带来很大难度。针对地层发育模式存在的争议,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原理,对各种地层发育模式进行了详细论证,最终明确了楔形减薄的地层发育模式,建立准确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对于地层等时划分对比、沉积规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思路与常规油气藏有着本质的不同,层序地层学是预测岩性地层油气藏并揭示其分布规律的有效理论和方法。综合运用岩性、测井、三维地震等资料,识别出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三级层序界面,建立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将研究区目的层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并通过初始湖泛面和最大湖泛面的识别,划分出层序内部低位体系域、湖侵(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根据古地形、盆地结构、断陷演化和地层特征,建立了研究区目的层层序模式:单箕状斜坡式和双箕状顺列式;并初步分析了层序模式与油气的关系,预测了岩性地层气藏的分布。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对新疆阿拉套山泥盆系所作的详细研究,初步确定了该区泥盆系地层层序,建议新建两个岩石地层单位—吐孜萨依群和赛里克组。首次在该区发现放射虫化石和海相玄武岩地层。为探讨该区泥盆系的时代以及大地构造环境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