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元盛世”的第22年,也即公元734年,李隆基“种麦于苑中,师(率)太子以下亲芟之。谓曰:‘此所以荐宗庙,故不敢不亲,且欲使汝曹知稼穑艰难耳’”。(《资治通鉴·唐纪》卷214)玄宗皇帝亲自种麦,且教太子知稼穑之艰难,其重视农业和粮食问题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2.
李闻 《今日科技》2005,(4):28-30
成立于1995年的浙江太子龙服饰有限公司,产品以商务休闲男装为主。2004年销售近8亿元。企业连年荣获“全国服装行业双百强企业”、“行业最佳经济效益企业”、“企业管理四星级”、“市级工业规模企业”等称号;“太子龙”产品被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评为“诚信产品”、“浙江市场消费者喜爱的品牌”、“浙江省名牌产品”;“太子龙”商标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2004年又获“最具竞争力100家名牌”称号,并被评为“夹克销量十大品牌之一”。太子龙的腾飞与总经理蔡冬冬角色的快速成功转型是分不开的。在2004年秋天的第二届国际营销节上,她与奥康、海尔、长虹、红塔、蒙牛、波导等企业负责人一起被评为中国十大营销经理人。  相似文献   

3.
中国山水画取材于自然实景,却不刻意于外在表象。正如唐代张躁所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跟前“如画”的江山,只是一个参照,呈现于绢素上的林泉丘壑,则完全是画家因形、因势、因情、因境,经由“搜尽奇峰”、“笔参造化”而幻化出来的另一奇异“自然”,即入画的“江山”。  相似文献   

4.
智慧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常态。建设“智慧江山”是促进江山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区域竞争,提升群众幸福感,营造新一轮发展优势的必然选择。推进“智慧江山”建设,宜早不宜迟。笔者在考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和对照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模式和新理念,现提出“智慧江山”建设的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梳理《全唐诗》中作于大明宫的挽歌,按照祭奠对象分为三类:祭奠皇帝的、祭奠太子的、祭奠皇后皇太后的,三者各有侧重。祭奠皇帝的挽歌突出皇帝的政治意象,重点是皇帝在位的功绩及葬礼情境;祭奠太子的挽歌则用“旌旗”“薤露”等凸显年轻太子去世时人们的伤悲;祭奠皇后皇太后的挽歌重点描述了女性的淑德、宗教信仰甚至生殖崇拜。虽然唐代宫廷挽歌由于祭奠对象的不同而导致侧重点不同,但是其艺术价值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6.
自夏商以来,我国君主权位的继承一直实行世袭制,公开立储。到了清代第三位君主雍正皇帝时,他却下诏废除公开册立太子的传统做法,创立了由皇帝生前秘密确定皇储的制度,即由皇帝在诸皇子中选择合意者,将其名字亲自写在纸上,一式两份,一份封藏在一个锦绣小匣中,只让宗人府令一人知晓,放置在乾清宫内御座上方的“正大光明”匾额后;另一份密藏在皇帝身边,以便他日归天之后与“正大光明”匾额后的谕旨相互印证而生效。皇帝临死前,召集朝中重臣启匾开匣,宣布新立皇太子的名字。皇帝驾崩后,皇太子即可登基,成为合法的新皇帝。  相似文献   

7.
元恂,北魏孝文帝的太子,后被废杀,年仅15岁。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废杀太子,是极为平常之事,往往不为史家所重视。而北魏孝文帝废杀太子元恂,却为史学家所注目。因为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其政绩为大多数史学家所称颂,元恂因反对其父某些改革,招致杀身之祸。近代不少史学家称颂孝文帝废杀元恂是大义灭亲之举,笔者过去亦有此观点,现在认为年仅15岁的元恂被孝文帝以“谋反”罪杀死,实为冤案,决非大义灭亲之举。  相似文献   

8.
9月6日“,浙江省第三届林业科技周暨中国江山木业科技洽谈会”在江山隆重举行,会上,有17个科技合作项目成功签约。依靠科技,兴林富民,成为这次“木科会”的主旋律,也展示了江山建设中国竹木加工产业大市的雄心。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的江山市,历来就是福建、江西木材进入浙沪苏等  相似文献   

9.
五月,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记者来到了位于渭源路园镇的渭源县太子食品有限公司。“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价值”,太子食品厂经理杨文俊说,“我之所以选择渭源作为我创业的地方,是为了带动更多的人走上致富路,以我的努力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  相似文献   

10.
朱元璋已经65岁,他的疑心和煞气,就像黄梅天笼罩南京上空的乌云,一天比一天阴沉浓重,躲是躲不过去的。凉国公蓝玉,由于没当上太子太师,曾在酒后放言:"我保住他大明江山,他还疑我!"过了几天,就有人告发,说蓝玉准备在朱元璋出南京城  相似文献   

11.
太白素絮语     
一、神奇而美丽的故事 1989年,著名的爱兰人士陈仲勤先生创造了莲瓣兰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他攀雪山越高岭,游跨金沙江,险渡澜沧江,穿梭于横断山脉的深山,辗转于“三江”河谷,在白雪皑皑的太子雪山山脉寻到酷爱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官办消防由来已久,不过古代消防并不称消防,而称火师。在周朝,称为司煊、司耀;宋代称防隅、潜火军;元代、明代称救火兵丁;清代初年称防范火班。古汉语中的“救”字,有阻止、控制的含义,古人所说的救火,也具有消防的意思。清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消防”一词从日本泊来,才有了消防队之称。巡警学堂有消防专业科系。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清朝中央政府成立巡警部,下设有消防处。皇家消防队由巡警部的最高行政长官(官衔称作“尚书”)徐世昌负责。消防队的最高行政长官称作“统带”,副职称作“邦带”。皇家消防队队员是从年轻力壮、忠于帝王的太监中挑选出来的,其职  相似文献   

13.
晓钟 《今日科技》2005,(4):27-27
“太子龙”是国内男士商务休闲服饰的领导品牌。作为一家在信息化、知识化和个性化方面快速前进的民营企业,浙江太子龙服饰有限公司越来越把企业管理、品牌形象作为整个公司发展的“核心”和“前线”,越来越把同客户的互动关系作为其生存、发展的首位指标来看待,越来越把特色文化的丰富内涵作为品牌发展的核动力。为了提升企业管理,塑造品牌形象,创造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4.
贾谊、晁错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贾谊主要活动于汉文帝刘恒统治(公元前179年—前157年)前期,十年有余。他曾多次上书提出法家主张,受到文帝的重视。公元前168年贾谊病死,终年不满三十三岁。晁错主要活动于汉文帝统治后期和汉景帝刘启统治(公元前156年—前141年)初期。当景帝还是太子时,晁错为太子家令,被誉为“智囊”;景帝即位后,对晁错很信任,起初任为内史,第二年就升为御史大失(副丞相)。晁错继承了贾谊的思想,先后向文帝、景帝一再提出“削藩”政策,这就引起了诸侯王割据势力的恐惧和怀恨。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等七国割据势力,果然借杀晁错以“清君侧”为名,发动了武装叛乱。由于内奸袁盎等人离间陷害,景帝一度动摇,晁错被杀。不久景帝明白过来,下决心平定了叛乱。贾谊、晁错先后所建议的法家政策措施,继续得到了推行。  相似文献   

15.
宋濂不仅是明代有名的政治思想家、文学家,还是一个著名的教育家。他有着很长的教育生涯,他不仅从事平民教育,还是太子之师、帝王之师。在他的教学实践和文章中,体现和阐发了一些教育主张和思想:教育为先;以儒家思想为教育之本;重视教师的作用;提倡、实行启发式、劝勉式教育;注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这座长3.5米、宽1.5米的食雕艺术品“江山多娇”是由潮菜特级名厨许育元先生用了近10天的时间精心雕刻而成的。它细腻逼真、精美绝伦,将潮汕饮食和潮汕文化完美地结合为有机的整体,堪称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极品,同时也是许先生献给潮好味发展店周年店庆最珍贵的礼物。“江山多娇”的原料重达1600多斤。其中单是假山就耗用了500多斤莲藕、200多斤生姜及300多斤萝卜。那些腾跃于假山之间的巨龙,是从台湾进  相似文献   

17.
郑勤勇  朱永春 《今日科技》2007,(11):I0003-I0006
江山木业:群星璀璨竞“两创” 近年来,江山竹木加工产业每年都以30%速度增长,驶入发展快车道。在产业红火的背后,一批孜孜以求、创业创新的企业家成为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善于学习、敢闯敢拼、奋勇争先,是他们共同的禀性。  相似文献   

18.
爱新觉罗·允祥,康熙帝第十三子.纵观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大落大起.康熙前期,他是一位"恩宠优渥"的皇子.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废太子事件"中,他莫名其妙地受到牵连,从此不但被冷落于政治生活之外,更在成年多年后未得到任何封号.而在雍正朝,允祥备受荣宠,"生荣死哀,备生人之全福".他在雍正朝的荣宠地位,除了其自身谦恭谨慎、安分自处之外,更与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分不开.他一心为公,勤勤恳恳,深得人心.此外,他更是投雍正帝所好,深得皇帝喜爱.这些因素,都促使他成为雍正一朝位极人臣的人物.  相似文献   

19.
文化的祖国     
《世界博览》2010,(2):74-74
中国历史上,其实有两个中国。一个是二十五史里的中国,叫做王朝中国。一个是贯穿了所有王朝的中国,叫做文化中国。《文化的江山——重读中国史》开篇说:“所有王朝都在兴亡交替中,短则数十年,长则数百年,难逃一亡,惟有文化中国越千年,历百世,还在发展,凝然而成文化的江山。”作者认为重读中国历史,要把历史放到江山中读,不要放在王朝里读,要用诗性的眼光读,不要用“资治”的眼光读,以诗性之眼,能读取文化的江山,用“资治”的眼光,只能围绕王朝打转,把历史读成阴谋诡计和打来打去。  相似文献   

20.
应试教育使语文教育走入了“死胡同”。根本原因在于狭隘的教育目的 ,脱离语文学科固有的人文意义 ,没有发挥它对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所起的特殊作用。孔子的教育价值观重视对人的塑造 ,重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既是实用主义的 ,又是超功利的。同时 ,孔子强调学习是渗透于生活中的 ,提倡面向人生、面向生活的“大教育观”。他的这些教育思想对于当今的语文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