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研究分析腰椎骨质增生并发腰腿痛的中医辨证分型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8例腰椎骨质增生并发腰腿痛的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论治.结果 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的改善,腰腿痛明显改善或消失,腰椎骨质增生得到较好的改善,患者基本能够正常进行腰部活动,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结论 通过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的方式治疗腰椎骨质增生并发腰腿痛,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其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瘾瘕”范畴。本文主要从中医辨证论治角度对子宫肌瘤的治疗采取分型论治,并强调要以理气活血,化瘀消瘾为主,辅以扶正固本,祛痰除湿,益气养阴之法;治疗中要徐图缓攻,衰其大半而止,并注重后期调护,坚持巩固用药。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中医对精少症的辨证论治规律,以指导临床治疗研究.提出了从肝肾论治精少症的论点,同时也要重视脾胃后天之本.辨证分型为三大证候,即精热证、精瘀证、精虚证,对此三大证候,论述了其病因病机和主要临床表现,确立了治疗法则和方药.对精热证治以清热泻火,湿热者则清利湿热,虚热者则清热养阴;对精瘀证治以化瘀通精活络,寒滞肝脉者治以温经散寒,化瘀通精;对精虚证则治以补益法,偏阴虚者则补阴填精,偏阳虚者则补阳填精,对阴阳虚损寒热不明显者,则大补精气,对气血两虚者则治以补益气血以充先天之精.对精少症形成了理法方药统一的比较规范的辨证论治体系,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中医现代化,根据55年中医临床治疗癌症的经验,结合三辨治癌的临床应用病例,将中医学与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相结合,开发参西衷中三辨论治人工智能开方专家系统.该系统利用计算机的分治法、回溯法、深度算法等,形成"三辨会诊"模块,模拟处方思路.结果表明,三辨论治理论框架适合于目前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有效地为临床医生提供咨询、经验、研究成果和各种最新信息,最终提出供医生参考的处方组合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营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临床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依据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理,运用中医辩证分型及西医分期治疗的原则,把14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均在西医分期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法下进行营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肾功、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变化。结果与结论:两组血脂、肾功、24小时尿蛋白定量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92.86%,对照组为72.90%,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营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临床中医辨证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在临床应用中的探讨,及辩证论治与理法方药的临床灵活运用分析。  相似文献   

7.
尚建华 《甘肃科技》2003,19(10):139-140
为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将 2 0 0例冠心病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 1 32例用中医理论辨证分型论治 ,对照组 68例采用复方丹参片 3片口服 3次 / d,2 1 d为一疗程 ,分别从症状、发病次数、心电图 :ST- T变化 ,观察其疗效 ,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 P〈0 .0 5 )。  相似文献   

8.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治疗学的精华。论治与病证紧密相连,论治总是针对具体的病和证而言。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出现的各种症状的概括,它较全面地反映了人体系统状态参量的客观指标,而这些指标又受性别、年龄、七情、六淫、饮食、劳逸等内外诸因  相似文献   

9.
以临床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数据为基础,数据挖掘方法应用与中医经验分析及传承.共收集原始AECOPD病案447例,采用C4.5算法建立了AECOPD辨证分型决策树模型,为该病的中医证候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探讨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中医骨伤特色治疗和现代西医手术治疗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因此在进行治疗时要选用适当的治疗方法,拟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取长补短。主要阐述了桡骨远端骨折的中西医论治,从分型、中医治疗、西医手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其优势等方面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1.
用流延法成功制备3种不同配比的壳聚糖-明胶共混膜,并对共混膜在不同湿度、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湿热处理。FT-IR谱图和XRD谱图分析表明,经湿热处理后壳聚糖-明胶共混膜内有类似胺形成。壳聚糖-明胶在热引导下发生类似交联并引起的结晶发生变化。延长湿热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温度均能使共混的无水结晶峰加强。  相似文献   

12.
应用正则摄动方法研究了湿空气在等厚度环肋上传热传质时,在一定体积条件下,产生最大传热量时的最优几何尺寸,所得结果对工程设计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传统湿热高温灭菌和微波灭菌培养料栽培的平菇生长及产量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处理的培养料,菌丝满袋时间和出菇时间都明显缩短,平菇生长及产量也明显提高,同时其生物学效率,节能率及投产比明显优于湿热高温灭菌,其中微波处理8 min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使用耦合了平板海洋的三维大气环流模式, 探究理想条件下极地增温放大现象的产生机制。实验中关闭海冰和云的辐射效应, 固定地表反照率, 并将海洋经向热量输送设置为零。通过控制地表蒸发的有无, 模拟湿大气和干大气两种情形。模拟结果显示, CO2浓度加倍后, 湿大气环流模式中存在极地增温放大的现象, 而干大气环流模式中不存在这种现象。在干大气环流模式中, 地表增温幅度基本上不随纬度变化, 即均匀增温。湿大气环流模式中, CO2浓度加倍导致的直接辐射强迫和水汽反馈导致的辐射效应都是热带比极地更强, 唯一能够解释湿大气中极地增温放大原因的是从赤道向极地的大气能量传输增强。在干大气环流模式中, 从赤道向极地的热量输送及其变化比湿大气弱很多, 因此无法支持极地增温放大现象。干大气中的均匀增温是CO2的直接辐射强迫和普朗克效应相互竞争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 与水汽相关的经向热量输送是地球极地增温放大的关键因素, 而在基本上没有水汽的火星上, 可能不会出现极地增温放大现象。  相似文献   

15.
The concepts of entransy, entransy dissipation and transfer resistance are introduced into liquid desiccant dehumidification analysis to reveal the irreversibility and moisture transfer resistance between moist air and liquid desiccant.By analyzing a typical water (vapor) transfer process coupled with heat transfer, we define the concepts of mass entransy of water and its dissipation, derive the expression of moisture transfer resistance (MTR) that reflects the irreversibility of water transfer during dehum...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指导深埋防护的热工设计,通过对影响防护工程热工和热舒适特性相关因素的分析,计算了全国151个主要城市的热工分区指标值,建立了寒冷、干燥、潮湿、热湿4个深埋防护工程的热工区划;基于热工分区和热舒适适应性模型理论,提出了适用于防护工程的热舒适模型。基于热舒适模型, 减小了设计温度与室外空气温度、地温的差值,有利于降低采暖和制冷能耗。通过对典型城市的应用分析表明,采用热舒适模型,新风能耗节能率为6%,围护结构节能率在寒冷地区为20%,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7.
The classical condensation model of water vapor is coupled with the Euler equations to calculate transonic flows of moist air with non-equilibrium condensation. By means of this model, numerical computations are implemented to investigate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n NACA 0012 airfoil in transonic flows of moist air at various angles of attack and relative humidities,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dry air flows. For different angles of attack considered at 50% relative humidity, the lift decreases 30%?40%. The pressure drag increases when the angle of attack is smaller than 1.4° and decreases when higher than 1.4°. At zero angle of attack, with the relative humidity rising from zero to 90%, the pressure drag increases exponentially. At 90% relative humidity, the pressure drag increases 160%, and self-oscillation takes place periodically and alternately over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of the airfoil. The oscillation is caused by the interactions of local supersonic flow and heat release in the condens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复合材料及其结构的问世与发展,梁弯曲理论的研究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导出了复合材料梁考虑湿热作用和剪切影响的最一般的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作适当简化可得目前广泛应用的各种梁理论。  相似文献   

19.
地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特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新疆盐碱土地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的特点,进行了一定供水条件下地下滴灌入渗实验,并观测了大田地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和盐分数据,结果表明地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的特点是:滴头附近含水量最高,并向周围湿润锋处逐渐降低,对于均质中壤土,则均匀降低,湿润体近似圆柱,垂直方向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的分布图类似抛物线,而含盐量的分布则是在滴头附近最低,向周围湿润锋处逐渐升高,即含水量和含盐量的分布范围基本相同,含量高低相反。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含湿气体横掠冷却液柱流阵列冷凝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受冷却液柱流表面的影响,冷凝阻力主要集中在液柱流表面附近;凝雾产生受湿蒸汽过饱和度控制,其分布受冷凝推动力影响;因液柱的降液流动,增强了气相的湍动,强化了传热传质过程。本文研究结果得到了含湿气体冷凝实验数据的验证,模拟值与实验数据较吻合,相对误差小于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