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RATS1基因对人食管癌细胞c—myc基因表达的降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含有RATS1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V1与含有neo抗性基因的表达载体pDOR-neo经Lipofectin法共转染人食管癌细胞系EC109细胞。结果发现:转染RATS1基因后的抗性克隆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并且逐渐脱落死亡。经RT-PCR分析发现,转染后有RATS1基因表达的细胞克隆,c-myc基因表达降低,两者呈反向相关,即RATS1基因表达愈高,c-myc基因表达降低愈  相似文献   

2.
探讨大鼠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上游增强子元件及作用于其上特异性结合蛋白与该基因在癌细胞中高表达的关系,用荧光素酶的报告系统在HeLa及CBRH7919细胞中增强子元件I(GPE I)及增强子元件Ⅱ(GPEⅡ)的活性,并将GPEⅡ的增强子活性部位定位于其上游84bp的GPEⅡ-1区域内。分析对比不同细胞中结合于GPEⅠ核心序列(cGPEⅠ)、GPEⅡ-1上特异性核合蛋白,发现HeLaCBRH79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PCD有关的基因、蛋白质、信号等方面介绍了PCD的研究进展.线虫的ced-3、ced-4、ced-9,哺乳动物的c-myc、c-myb、myd、Bcl-2Mcl等是调节PCD的重要基因.ICE家族蛋白酶、Fas、PARP、蛋白激酶A、酪氨酸蛋白激酶、整合素等蛋白质或酶与PCD密切相关,而自杀信号、生存信号、外部信号等是PCD重要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4.
小麦叶绿体psbA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CR直接从小麦叶绿体基因组扩增到完整的psbA基因,并构建了psbA基因的克隆pTD1Ⅱ。为研究psbA基因在E·coli中的表达,将完整的psbA基因正向插入高表达载体pKK223-3中构建表达克隆pKTD1。含有重组表达质粒的转化细胞经IPTG诱导后提取总蛋白,经SDS-PAGE分析,小麦叶绿体psbA基因能在E·coli中表达32kD的D1蛋白,表达的D1蛋白占细菌总蛋白的3%以上。  相似文献   

5.
以细胞分子原位杂交方法对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类白血细胞系HL-60和CEM,以及正常人白细胞中C-myc基因的表达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证明:HL-60细胞中C-myc基因有异常高水平的表达;而在CEM细胞和正常人白血球与淋巴细胞中则没有明显的C-MYC转录产物,Southern分析表明,HL-60细胞基因组中C-myc基因的异常高水平表达,与该基因的大量扩增紧密相关,还对两种癌细胞系的癌变机理和细胞原  相似文献   

6.
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染色技术测定65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标本的CD44v6、VEGF、C-erbB-2和nm23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示CD44v6、VEGF、C-erbB-2及nm23在NSCLC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6.2%、78.5%、63.1%及73.8%,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上述四项指标阳性率与NSCLC的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组CD  相似文献   

7.
应用PCR定点突变技术,分别扩增出-3位碱基是A或T的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基因c1,c2,平端克隆到自行构建便于PCR产物克隆的通用载体pBlueoS中后,利用经PCR引物在c1及c2末端引入的酶切位点,切出c1,c2基因,构建出pX3-c1和pX3-c2.在Sf9细胞中瞬时表达c1,c2基因,乙肝核心抗原放免检测结果表明,两种形式的c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差异.说明-3位是否为A对c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人rabl3基因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的胚胎cDNA为模板,用PCR方法筛选获得rab13基因,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和原核表达载体pGEX、pET-15b和pMAL-c2中,把rab13基因转染入牛肾上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CE细胞)中,免疫荧光染色显示Rab13定位于BCE细胞胞质内膜性细胞器上,在为rab13基因对膜通道调节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现普遍认为细胞凋亡是基因介导的细胞死亡,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导致细胞凋亡的基因有ced3、ced4、p53、c-myc、E1A以及ICE基因等。抑制细胞凋亡的基因有ced9、v—ab1、v-raf、E1B、P35、bcl-2及相关基因(BHRF、LMW5-HL、Bcl-X_L)等,这些基因在不同的生存因子以及在不同的细胞中,作用效果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S-preS1融合基因SA-28插入质粒载体pAO815的EcoR I位点中,将其置于Pichia Pastoris 酵母AOX1启动子控制下,利用电转化技术,融合基因表达单元链同HIS4基因被整合到受体菌SMD1168基因组中。对得到的工程菌进行发酵和表达产物的研究表明:SA-28基因在该系统中的表达受甲醇诱导调控;SA-28融合基因的表达产物具有S和PreS1的双重抗原性。用  相似文献   

11.
实验采用PEG介导法转化小麦,用GUS基因作为标志,用荧光法测定Actl-GUS、Emu-GUS、35S-GUS三种质粒转化小麦细胞后的瞬间表达强度,以比较Actl、Emu、35S三种启动子在小表中的表达强度.结果表明,Actl和Emu的强度大致相等,均比35S强.采用Emu为启动子带BYDVCP基因的质粒和经改造过的Act1为启动子带有抗潮霉素选择标记基因的质粒共转化小麦“济南177”的原生质体.转化6d后,用潮霉素进行筛选,最后得到两块抗潮霉素的愈伤组织,转化后4个月,经PCR检测,证明CP基因已整合进一块愈伤组织的细胞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几种癌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细胞凋亡的分子调控机制,用光学显微技术、DNA凝胶电泳和Northernblot方法,研究了去除生长因子和蛇诱导的两个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系统中p53、c-Hras、c-myc和bcl-2基因的表达。发现去除生长因子诱导细胞的凋亡过程中,P53基因表达显增加,c-H-ras和c-myc基因表达无变化;蛇毒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P53有达显增加c-H-ras和c-myc基因表达无变化。在正常生  相似文献   

13.
在0.12mol.L^-1KCl溶液中,西咪替丁在单扫示波极上有一灵数极谱波,峰电位EP=-1.09v(VS.sce)。峰电流ip与西咪替丁浓度在1.0*10^-61.5*10^-5mol.L^-1范围内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肿瘤转移是引起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1]。对肿瘤抑制基因的研究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nm23基因是目前研究得较多和认为最有前途的肿瘤抑制基因,它已从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系K-1735中克隆得到。有证据表明,来源于人的nm23-H1和nm23-H2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与人红细胞NDPK的两个亚基A、B等同,且与果绳awd基因高度同源。本实验利用pET表达系统在大肠杆菌E.coliBL21(DE3)中高效表达了重组nm23-1(鼠源),SDS-PAGE扫描结果显示,表达量高达43.2%。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和活力测定,证实nm23-1蛋白确实具有NDPK的功能,从而为进一步探讨nm23基因家族在抑制癌细胞转移方面的功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外报道的JEV(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基因组全序列,针对JEV E基因5′端设计合成一对特异引物,以日本脑炎病毒内蒙古分离株M73-1RNA为模板,经RT-PCR扩增,获得366bp的JEV E基因cDNA片段。将此片段重组于质粒pUC19中,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PCR扩增,酶切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JEV M73-1 5′端126个核苷酸序列与JEV日  相似文献   

16.
环状芽孢杆菌中具有强启动活性DNA片段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曾用启动子探针型载体pSUPV1从环状芽孢杆菌C-2菌株(BacilluscirculansC-2)中克隆到一个具有强启动功能的2.4kb片段BC6.对该片段作作的进一步缺夫分析表明,其3’端约0.7kb片段具有单独的基因启动子功能,序列分析表明BC6片段3′端有典型的原核生物的基因启动子结构,现有BC6的5’端的1.2kbXhiI片段的重组于pBR322的EcoRI位点,观察其对两侧具有不同  相似文献   

17.
酞菁铁—表面活性剂薄膜修饰电极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酞菁铁(FePc)掺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的氧仿溶液,并涂布于热解石墨电极表面,待氯仿挥发后即制得FePc-DDAB薄膜电极,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在KBr溶液中该薄膜电极有2对还原氧化峰,第1对峰的Epcl=-0.64V,Epal=-0.29V(vs.SCE)第2对峰的Epc2=-1.04V,Epa2=-0.94V着重探讨了第2对峰的电化学行为,估计了该体系的电化学参  相似文献   

18.
在pH=2的HCl溶液中,硅酸根与钼酸铵形成的杂多酸在Vc存在下,于NH3-NH4Cl底液中有一灵敏还原波.峰电位为-1.06V(vs.SCE),检测下限1×10-8molL-1.应用于水样中硅酸根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SpltNPVp49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新发现的杆状病毒凋亡抑制基因p49基因的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以SpltNPV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了预期大小的约1.3kb的DNA片段,将此片段克隆到pGEM-T载体上并直接测序。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为SpltNPV完整的p49基因开放读码框。与已知的杆状病毒p49基因的序列同源性为87%,与之对应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3%。它是首次从SpltNPV中克隆到的抑制细胞凋亡的  相似文献   

20.
用PCR扩增和克隆鸡贫血病毒衣壳蛋白VP2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种鸡贫血病毒(CAV)Cux-1毒株于MDCC-RP1细胞中,并用经狄高辛标记的CAV衣壳蛋白VP1基因克隆DNA作为探针在斑点杂交中检测和比较了各代细胞中CAV DNA水平。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CAV DNA水平较高的MDCC-RP1细胞基因组DNA中扩增出CAV衣壳蛋白VP2基因片段约650bp的编码序列,将该PCR扩增的产物于EcoRI和KpnI位点克隆到pUC19质粒载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