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道路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碎化,定量评价道路建设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失对道路设计和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道路线路的选择直接决定着对生态系统影响程度的大小,因此道路方案的比选分析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而言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以临策铁路天鹅湖至额济纳段线路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系统稀缺性和生物量损失为评价指标,分析不同线路方案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失。结果表明:临策铁路天鹅湖至额济纳段绕避胡杨林保护区方案与其他三个方案相比,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失最小,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
青藏铁路工程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青藏铁路冻土区段高寒生态系统主要分布类型及其变化背景,利用对青藏公路工程的类比调查数据,研究了不同高寒生态系统对工程扰动的抗干扰能力和受损后的自然恢复能力,以及不同生态系统与冻土环境的相互关系。综合考虑干扰场地土壤环境,冻土条件以及不同生态系统对干扰的抵抗与恢复能力等要素,提出了评价青藏铁路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干扰度方法和定量评价模型,基于未来不同气候演变情境及其与人类工程活动耦合下冻土环境变化及其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结合青藏铁路施工方案,定量评价了青藏铁路工程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严重干扰施工地带对高寒草甸草地只有中等程度影响,影响区高寒草地植被覆盖度将维持在50%以上,高寒草原区重工程扰动地带除了局部有明显影响外,大部分地区只有中等至轻度影响,而中度与轻度工程扰动区域,工程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3.
赵军  刘喆  赵媛 《甘肃科技》2011,27(4):8-10
生态脆弱区具有生态系统对外界的干扰非常敏感、生态环境恢复能力很弱的特点.随着生态旅游的不断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程度日益加剧,尤其对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其明显.因此,不适当的生态旅游将加剧脆弱区生态环境的退化,破坏生态环境的完整和健康.为此,在分析我国当前生态旅游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980-2008年定西人类活动指数、生态环境指数和政府干扰指数进行了构造模拟.通过对其演变轨迹的分析,结果表明定西市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不断加强,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废弃物排放加剧了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虽然国家宏观政策对地区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的干扰影响程度逐渐加强,但是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陇南山区生态环境的特点,认为其是以干旱河谷为基带的较为特殊的山地生态系统,具有较明显的过渡性和敏感性.选取自然、社会和经济等人文因素建立了陇南脆弱地域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地域生态脆弱程度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陇南地区生态系统脆弱度为0.18,属轻度脆弱区.14年来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92年以前为重度脆弱性,脆弱指数大于0.30;1992年以后,为轻度脆弱性,脆弱指数小于0.30,且逐年下降.说明该地区生态环境正在向良性方向转化.其中农民收入的增加、人口素质的提高以及环保政策的有力支持,是该地区生态环境向良性转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及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胁迫和干扰,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度降低,森林生态系统脆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文章根据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特点并通过调查分析,分别从冰暴雨雪、矿山开发、有害生物以及人为因素等方面系统阐述和分析了影响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胁迫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以期为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草海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关系,草海湖泊接纳了来自区域内生产生活产生的各种污染物质,加之草海作为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对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差,在流域强烈的外界人类活动干扰下,草海脆弱的生态环境逐渐退化。在草海高原湿地,面对巨大的农业生产与旅游开发中的人为干扰,急需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和治理。综合分析了造成草海地区主要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污染物的种类及分布特征,并对草海湿地污染情况进行评价,以期为草海湿地土壤环境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和生态指标法,建立铁路线路生命周期内环境影响定量评价模型.对铁路线路从建筑原材料生产、建设施工到开通运营直至拆除等生命周期各个阶段,采用人类健康损伤、生态系统破坏、资源能源消耗3个终点破坏评价模型,按照评价目的和范围的确定、清单分析、分类和特征化计算、标准化和加权分析4个步骤,对铁路线路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作定量评价,并以某铁路线路为例,进行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铁路线路生命周期中,资源能源(含运营列车能耗)消耗对环境影响所占的比例最大,约占线路生命周期内对环境全部影响的67%;生态系统破坏次之,约占21%;对人类健康损伤最大的时期是在施工阶段;对生态系统破坏和资源能源消耗最大的时期是在运营阶段;运营阶段对环境影响的贡献最大,施工阶段次之.  相似文献   

9.
铁路客运量预测是铁路旅客运输组织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主要依据之一。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出发,提出了铁路客运量预测的影响因素体系,并建立了铁路客运量多目标灰关联评价模型。该模型的应用,可以对各个地区的铁路客运量影响因素进行评价比较,并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其层次结构及对客流的关联度,对于提高现有铁路运量的预测精度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AHP法在江西脆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区域脆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结合本区脆弱性的特点,建立了江西省脆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得到了4个层次的层次单排序。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各层次各因子相对的权重,用于评价江西省脆弱生态环境的脆弱程度。结果表明,江西省脆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目标要素B以人为干扰脆弱(B2)为主,占73%;指标层(D)中20个指标相对应总目标A的权重值排序结果显示,森林覆盖率所占的权重最大,达0.2044,水土流失强度的权重次之,为0.1825,二者占20个指标的比例达39%之多,平均各占19.5%;其他18项指标之和只占61%,平均各占约39%,且单项权重值均小于0.1,足以反映影响江西省脆弱生态环境程度的主导因子是人为干扰脆弱为主,即森林覆盖率和水土流失强度。  相似文献   

11.
在西沙琛航岛地质调查中,应用数字钻孔摄像技术,通过引入RMDI法开展对珊瑚礁完整性的分析研究,结合岩体分级标准,构建珊瑚礁完整性指数与珊瑚礁完整程度的对应关系,实现针对珊瑚礁完整性的工程评价。通过对CK1孔和CK2孔的摄像勘察和统计分析,按照基于RMDI法的珊瑚礁完整程度分级标准,对两孔进行珊瑚礁完整性评价,与实体岩芯保持一致,并估算出两孔之间珊瑚礁的岩体完整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珊瑚礁完整性评价中,按珊瑚礁完整性指数构建的分级标准是可行的;按RMDI法建立的珊瑚礁完整程度是准确的;针对珊瑚礁的钻孔摄像勘察和统计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态恢复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恢复生态学是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进行评价是当前恢复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对生态恢复进行评价,可以及时了解生态系统状态、生态恢复程度等信息,用以指导生态系统管理并提供决策支持。本文概述了生态恢复评价以及对生态恢复评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现状,以期从多角度、多途径判断和分析生态系统恢复状况。  相似文献   

13.
丹江口水库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汉江中游的襄阳水文站1946~1995年日均流量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变动范围分析(RVA)法分析了丹江口水库建库前后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特征变化,定量评价了水文情势改变程度.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对汉江中下游河流水文改变程度为39%,属于中度改变.水文情势的改变,影响了水库下游重要生物资源的生态环境条件,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完整性以及生物多样性,建议尽快改变现有水库调度模式,开展丹江口水库生态调度研究.  相似文献   

14.
青岛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地理空间分区。其目的是明确区域生态安全重要地区,分析区域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脆弱区,为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提供基础和前提。以青岛市域尺度生态系统为对象,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指标评价的基础上,综合了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青岛市生态系统叠加影响,形成了青岛市生态功能分区方案,将青岛分为“三区一线”,24个生态功能亚区,为制定经济技术政策、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生态脆弱性成因入手,利用遥感技术较为全面地分析了青海湖环湖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在评价各个影响因素的具体权重时,采用遥感技术采集的数据表达并评价,并以微度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与重度脆弱4个等级来进行程度区分,为青海湖环湖地区生态环境的环境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区及其开发治理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贵州碳酸盐分布广,喀斯特强烈发育,人类赖以生存的喀斯特环境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本文根据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人地矛盾分析原则和区域完整性原则,从组成生态环境系统的因素入手,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通过指标筛选及权重的确定,求得以县(市)域为单元的生态环境脆弱度。经综合评判,将全省划分为强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和轻度脆弱区等三大类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区。最后,针对各类型区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今后开发治理的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常德市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生态系统完整性脆弱,生物多样性降低;污染负荷持续增长,环境自净能力差;城市景观高度破碎,城市生态网络破缺;洪涝围垦干扰,洪水调蓄能力下降。常德市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主要为:加强景观生态规划,优化景观布局;加强生态系统调控,提高生态承载力;突出薄弱环节,加大污染治理和建设力度;转换经营观念,树立生态建设导向;内化外部经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监督管理能力,强化监管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林火可以改变森林生态系统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反映火后森林生态系统环境中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变化模式,阐明林火干扰下森林生态系统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于理解森林生态系统对林火干扰的响应机理至关重要。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总结与分析了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影响模式,以及林火干扰对植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认为森林生态系统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主要受到火烧因子(火烧强度、火烧频率、火烧后恢复时间)、植被类型及土壤性质3个方面的影响,针对林火对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从林火干扰对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的影响机制、林火干扰下多重元素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建立林火干扰下植物-凋落物-土壤复合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关系等3个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深入了解林火干扰下植物调控策略,明确林火干扰后多重化学元素间相互耦合机制,完善以植物-凋落物-土壤为复合整体的地上地下养分输入输出的关系,对于深刻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平衡,以及合理制定林火管理措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变化是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驱动因素。气候变化影响下生态系统服务稳定持续的供给水平深刻影响着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笔者通过分析国内外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已有研究成果,全面系统总结了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趋势。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水平、生态系统服务相互关系、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的影响以及极端气候事件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分析认为,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研究应在不同尺度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变化特征的影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影响下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类型识别及其空间格局特点分析,气候变化影响下全球尺度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构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保护规划,小尺度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未来极端气候事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研究可以深化生态系统服务变化驱动机理研究,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干扰对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所受到的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进行了系统辨识.重点分析了海平面上升、台风暴潮等自然干扰,围垦、大型海岸工程(填海、码头建设等)、环境污染和保护区建设等人为干扰对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通过分析认为:人为干扰已成为河口湿地景观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需要加强对各种干扰的合理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