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同时满足绿色生态混凝土强度及植生要求,提出绿色生态混凝土的目标空隙率(25%左右)和28d目标强度(5~10 MPa);根据绿色生态混凝土组成材料(碎石、水泥、粉煤灰等)性能试验结果及拟定的目标值,提出了一种新的绿色生态混凝土配比设计的方法,设计了绿色生态混凝土试验配合比,根据所提出的配制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利用绿色生态混凝土的强度和空隙率试验结果建立强度与空隙率的数学模型,并对配比进行优化,根据优化的配合比进行了生态混凝土配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行之有效,根据该方法配制出来的生态混凝土强度和空隙率能够满足既定要求,植草能够很好地生长,完全满足工程实践要求,能够较好地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2.
为同时满足绿色生态混凝土强度及植生要求,提出绿色生态混凝土的目标空隙率(25%左右)和28 d目标强度(5~10 MPa);根据绿色生态混凝土组成材料(碎石、水泥、粉煤灰等)性能试验结果及拟定的目标值,提出了一种新的绿色生态混凝土配比设计的方法,设计了绿色生态混凝土试验配合比,根据所提出的配制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利用绿色生态混凝土的强度和空隙率试验结果建立强度与空隙率的数学模型,并对配比进行优化,根据优化的配合比进行了生态混凝土配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行之有效,根据该方法配制出来的生态混凝土强度和空隙率能够满足既定要求,植草能够很好地生长,完全满足工程实践要求,能够较好地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3.
结合西北地区大断面城市隧道混凝土结构所使用的材料配合比进行配制试块,通过对3种不同混凝土进行冻融循环试验(0,50次,150次)和加速碳化试验(0,1周,2周),研究两者对混凝土的耦合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冻融破坏是混凝土碳化腐蚀的催化剂,能够加速混凝土的碳化进程;碳化反应在早期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但是150次冻融循环且碳化2周后,较大水灰比的混凝土强度由200MPa降为98MPa;经过冻融、碳化耦合作用后,混凝土的劈裂强度比抗压强度低很多.  相似文献   

4.
在混凝土及其砂浆中掺入少量化学外加剂可改善混凝土的性能,经济效益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该产品是有机盐与无机盐复合型,是适应齐市地区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它由减水剂、早强剂、防冻剂等各种原材料复合而成。其关键是三乙醇胺由液态转化为固体盐类。该项成果解决了冬季现场施工因外加剂计量不准、掺不匀而影响工程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5.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水泥混凝土路面适应日益发展的交通运输所必需的载重量大、速度高、车流量大等要求,同时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维修养护费用少等许多优点.但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脆性材料,由骨料、水泥、水以及存留在其中的部分气体组成,在具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情况下,混凝土硬化并产生体积变形,由于组成混凝土的材料其变形不一致,互相约束产生初始应力,造成在骨料与水泥石粘结面之间或水泥石本身之间产生微细裂缝,这些裂缝既不规则,也不连贯,在外界因素影响下,还可能发展成宏观裂缝.  相似文献   

6.
一、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衡量棍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指标是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所用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照混凝土强度的表达式,当水灰比相等时,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强度就高;反之,混凝土强度就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试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强度的方法是错误的,这样只能增大混凝土的和易性,使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收缩和变形量加剧.所以,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提高混凝土质量就主要从这两方面着手,采取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 减水剂是一种活性材料,在混凝土中掺入少量(一般占水泥重量的0.2~1.5%)减水剂后,可以达到如下技术经济效果: 1、在保持和易性不变的情况下,掺减水剂可使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减少10-25%,从而大幅度提高混凝土早期或后期强度。 2、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掺减水剂可使混凝土坍落度增大10-20厘米,从而满足泵送混凝土等新工艺的要求。 3、在保持混凝土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掺减水剂可降低单位水泥用量10-15%。 4、在普通水泥中加入不同性能的减水剂,可分别制得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缓凝高强混凝土、早强混凝土、超早强混凝土等。  相似文献   

8.
研究一种具有针对性的桥梁桩基混凝土配合比,以促进低温地区冬季桥梁建设工作的推进。模拟各种配合比条件下桩基混凝土凝结状况,测定其凝结时间,对凝结硬化时外界温度、混凝土外加剂掺量、水胶比大小以及矿物掺合料掺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界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温度并不重合;温度的下降抑制了水泥水化的速度;减水剂不会改变混凝土凝结时间随外部温度改变的大致规律;早强剂对桩基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初凝时间上;随着温度的下降,矿物掺合料对凝结时间的影响也会相应减小;水胶比的提升总体上会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相似文献   

9.
半刚性沥青混凝土是结合了水泥刚性混凝土和沥青柔性混凝土的优点的新路面材料和防水材料,通过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两种试验方法对半刚性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试验得出AC1-6和AC-20浸水马歇尔稳定度最高分别达到20.59 MPa和19.96 MPa,冻融劈裂强度比最高分别达到91%和93%,都能满足规范规定的值,并且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发现沥青的含量和水泥的含量对半刚性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的影响都会出现峰值,使其能够结合混凝土界面粘附性研究从而进一步的全面、准确的评价该材料的抗水性能.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烧结铝矾土、石英砂和黑碳化硅作为混凝土骨料,选用优质硅灰、石英粉、高效减水剂、钢纤维等,制备了超高强高耐磨的混凝土.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探讨了骨料掺量、骨料级配、石英粉掺量和水胶比对标准养护28 d和90 ℃热水中养护48 h的混凝土强度和耐磨性的影响.通过对烧结铝矾土、石英砂和黑碳化硅三种骨料混凝土性能的综合评价,得出烧结铝矾土是一种优质的矿质集料,可用来制备超高强高耐磨混凝土.  相似文献   

11.
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修补混凝土结构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加固技术.它利用对混凝土有很强的渗透性和足够的粘结强度的树脂加固补强.本文研究了低温下应用改性环氧树脂对东北地区冷库的修复补强.  相似文献   

12.
应用"硅酸盐水泥+活性矿物掺合料+高效减水剂"的技术路线、磁化水混凝土技术和常规的制备工艺,利用本地来源广泛的石子、石渣等原材料进行了低碳超高强石渣混凝土(GSHSCUS)试验,系统研究掺合料、养护制度、养护龄期等对超高强石渣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探讨其规律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普通工艺、廉价的本地材料及低至350 kg·m~(-3)的水泥消耗量完全可以制备抗压强度达到128.8 MPa的低碳超高强混凝土.在试验参数范围内,绝湿养护、冷水养护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影响超高强石渣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依次为水胶比、硅粉掺量、水泥用量、偏高岭土掺量和粉煤灰掺量;超高强石渣混凝土的单位质量水泥贡献的质强比约为普通混凝土的4.17倍,约为高强混凝土(HSC)的2.49倍,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2.02倍.因此,以低用量水泥配制的超高强石渣混凝土是低碳绿色混凝土,是低碳经济时代混凝土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赵震 《河南科技》2006,(21):42-43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特点及损坏类型 1.沥青混凝土路面特点. 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使用粘结力较强的沥青材料作结合料,因而大大增强了矿料间的粘结力,提高了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使路面的使用质量和耐久性得到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表面平整、不渗水、行车舒适、噪音小等优点,因而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它也经常受到天气、温度、行车以及材料等方面的影响,以及路面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原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而这些病害又对行车速度、路面使用寿命、乘客舒适性以及交通安全等带来了有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把玻璃钢与菱镁混凝土复合在一起制成新型构件,从组分材料特性和组合结构两方面综合阐述了玻璃钢-菱镁混凝土复合构件的优越性,对该构件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其结果显示,在强度、刚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玻璃钢-菱镁混凝土柱较之角钢、普通混凝土柱有轻质高强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正>一、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衡量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指标是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所用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照混凝土强度的表达式,当水灰比相等时,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强度就高;反之,混凝土强度就低。  相似文献   

16.
沥青混凝土具有相当高的强度,良好的防水性能以及产生弹性和塑性变形的能力.沥青砼路面平坦而富有弹性,从而相对减小交通噪音,保证车胎良好的路面附着力.尽管沥青混凝土有上述优点,但它在铺设5年左右,就会失去那些优良特性,产生路面裂缝,继而发生路面破坏.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之一就是沥青的老化.为了延长沥青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人们曾向沥青混凝土中加入各种化合物以强化沥青材料性能,如向路面注入各种油脂或加入纤维以强化路面等等.所有这些措施都导致路面铺设成本大幅度的提高,而更重要的是降低了路用性能.能否找到一种办法,既设法防护道路,使其免受那些损害路面的种种因素的作用,进而达到强化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并改进路面养护方法的目的.TL聚合路面强化剂的问世,使这一愿望得以实现.经平顶山市平临路、许南路、洛界路部分路段的试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钢筋混凝土是一种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在其微观相组成之间主要结合力是范德华力。因此其抗拉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当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就产生裂缝。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工程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现就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控制混凝土裂缝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8.
化学腐蚀严重威胁着地铁结构的耐久性.通过分析地铁结构、外部环境、化学腐蚀机理,提出一种混凝土强度等级与保护层厚度相协调的应对地铁耐久性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中,为了满足柱轴压比的要求,同时又要控制柱截面不过大,柱子采用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是一种必然.而对于以受弯为主的楼层梁板,过高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却是不需要且不适宜的,前者指对其抗弯承载力的贡献不明显,后者则指对构件承受非荷载应力(混凝土收缩应力、温度应力等)不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满足桥梁工程对修复材料提出的抗扰动、抗裂及快硬的实际需求,拟制备一种桥梁修补用的抗扰动快硬混凝土。【方法】首先,对高抗扰动混凝土材料在凝固过程中非振动条件及振动条件下的凝结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其次,测试两种条件下终凝后2 h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抗压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强度、新旧黏结劈裂抗拉强度及新旧黏结抗折强度;最后,对高抗扰动混凝土的28 d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及抗压弹性模量展开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在振动频率为5 Hz、竖向振动速度为2.5 cm/s的条件下,高抗扰动混凝土材料的凝结时间、早期及28 d力学强度均满足实际工程要求,其中早期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得到显著提升,相较于正常工况分别提高了8.54%、15.53%。【结论】利用该抗扰动混凝土浇筑桥梁横隔板,能有效提升新旧横隔板结构层间的黏结性能,研究成果对今后开展桥梁加固与修复具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