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最缺少的是投资,而投资的主要来源应是国外国内的非官方资本。在市场经济社会中,非官方资本的投向具有趋利性和安全需求,因此西部大开发的根本性工作是法制准备。即按照市场经济规则,以西部特有的投资利益去吸引国外国内的民间投资。同时做好有利于投资的立法工作,提供具有法治保障的安全的投资环境和完善良好的法律服务。一、在西部大开发中进行法制准备的重要性西部大开发中所有重大问题都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而这包括西部开发政策实施中行政权力的配置、行使及其监督需要行政法对行政执法权威的确认和行政权力滥用的防止;高素…  相似文献   

2.
薛满红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96-96,197
西部大开发最缺少的是投资,而投资的主要来源应是国外国内的非官方资本,在市场经济社会中,非官方资本的投向具有趋利性和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3.
投资主体结构调整是投资结构调整的重点,也是我国全面实施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西部地区要改变以前不合理的投资主体结构,需要从转变投资观念,改善投资环境,投资主体以政府投资为主转向多元化投资,投资客体从硬件力向软件等方面来调整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我国加入WTO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利用西部地区现有的优势,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是一个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对此,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现行选择,应该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西部开发的“发动机”是投资,但由于西部地区的投资转移成本过高,阻碍了外部资金流向西部,从投资的空间流动理论出发,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投资转移成本(主要是投资交易成本)进行了分析,良好的投资制度是降低西部地区的投资转移成本,形成对外部资金集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经济大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五大问题,经济发展滞后,投资环境不够完善,科技创新能力不够,人才问题及全民综合素质问题,接纳外部投资力度不够,本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西部经济大开发有效展开的思路对策。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西部大开发中投资立法的重要意义,并借鉴国外投资立法经验,论述了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投资立法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投资环境分析对经营决策的重要性,通过对实例证明投资环境分析的失误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认为政府应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各方投资。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科技》2004,(1):27-27
权威经济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新开工的西部开发重点工程达到50个,投资总规模70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已有近六年的时间了,但是大规模西部基础设施投入对东西区域发展差异的缩小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这种政策效应的不稳定性与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政策的区域配制和西部基础设施投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着密切关联性。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西部基础设施投资的间接效应的区域比较和大开发前后的比较,分析了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效应,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