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乔春霞 《科技信息》2010,(20):I0232-I0233
为实现语音信号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本文设计了以DSP为核心的、基于USB2.0的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该系统利用DSP的高性能数据处理能力,提供了能从麦克风获取实时语音信号并加以分析的方法,同时实现了DSP与PC机之间的数据高速、可靠的传输.  相似文献   

2.
以TI公司的C6000 DSK板为基础,在板上扩展数据采集接口硬件,实现了软件化调制解调器.在系统实现上,做到了实时语音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并在所设计的调制解调器上进行调制.在本文中,介绍了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所用的硬件平台,分析了硬件仿真结果,并给出系统运行调试时对实时语音信号调制解调处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款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声卡和Matlab的数据采集工具箱低成本地实现了语音信号的实时采集,并利用Matlab强大的数值计算和信号处理功能高精度地完成了语音信号的分析工作,具有使用方便、价格便宜、通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该文实现了一个实时语音驱动的虚拟说话人面部动画方案。随着语音信号的输入,同步生成对应的面部动画。这种实时语音驱动的虚拟说话人在可视电话、虚拟会议、音视频聊天等即时通讯与娱乐媒体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由于音素是最小的可分发音单元,因此构建音素识别器,对输入语音信号进行实时音素识别。为提高语音与口型的同步效果,改进了音素识别与输出算法。考虑协同发音影响,利用动态视素生成算法,将识别得到的音素转化为对应的面部动画参数序列。最后用参数序列驱动按照MPEG-4面部动画标准参数化的3-D头部模型,实现面部动画的同步生成。主观MOS评测结果表明:本文所实现的实时语音驱动虚拟说话人在的同步性和逼真度上的MOS评分分别达到了3.42和3.50。  相似文献   

5.
该文采用多线程模块化结构实现了一种基于局域网的语音通信实验系统。通过PC机声卡采集和播放语音信号,采用UDP/IP协议在局域网中传送语音数据包,实现点对点双向实时语音通信。该设计除了能测试语音质量、压缩比和编解码延时外,还可把改进或实现的其他标准语音编码器添加到系统语音编解码模块中,实现语音通话。实践表明,实现的系统可用于语音信号处理等相关课程的实验和理论教学。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语音信号参考独立分量分析(ICA with Reference,ICA-R)算法中参考信号选取难的问题.依据语音信号传播机理和Bessel函数展开系数对语音信号的表征能力,提出了基于Bessel函数展开的语音信号建模方法,利用Bessel函数展开系数作为变换系数,用少量的系数构建ICA-R中的参考信号来实现对期望语音信号的提取,并将该方法运用到语音信号隐藏技术中.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从混合语音信号中提取期望语音信号,并能有效地实现语音信号的隐藏与恢复.  相似文献   

7.
谭津 《科技资讯》2012,(3):13-14
设计一种基于MATLAB的实时语音可视化时频域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计算机声卡和语音采集工具箱采集实时的语音信号,并通过MATLAB进行时频域分析处理后,将语音信号进行可视化输出。同时使用MATLAB的GUI设计工具进行界面的设计,通过简单的图形界面简化操作过程及参数的修改和调试。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一种实用的语音信号实时延时方法、对信噪比作了估算,描述了采样频率的选取方法,并对延时时间作了推导。它和一般语音处理器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时序控制的方式相异。实践证明,通过对逐个存贮单元的先读后写方法,能使语音信号不断输入,延时信号不断输出,从而逼真地模拟了回声,扩大了用途。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利用TMS320VC5416DSP和TLC320AD50C实现语音信号采集、处理并实时回放的系统;同时提供了一个语音采集,处理程序,经测试,回放后的语音人耳感觉不到失真.该系统可用于多种语音处理场合,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自适应基追踪去噪的含噪语音压缩感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含白噪语音信号压缩采样后采用基追踪方法重构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基追踪去噪方法,该方法根据原含噪信号的信噪比自适应选择重构最佳参数,从而在重构语音的同时提高原信号信噪比。把该方法运用到含噪语音压缩感知中,对重构语音进行了主客观评价,并分析了不同压缩比下的重构性能。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方法既实现了压缩采样,又在重构信号时实现了语音增强,优于基追踪重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DSP的语音信号自适应滤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自适应滤波噪声抵消法一般均采用双声道系统,其结构十分复杂,针对这个缺点,提出选取原始输入的延时信号作为参考噪声输入,设计一种利用DSP处理器对语音信号进行自适应滤波的的单声道系统.该系统利用音频芯片TLV320AIC23和TMS320VC5509 DSP共同搭建,实现了语音信号的采集、传输及噪声信号的自适应滤波处...  相似文献   

12.
多路远程语音传真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一种先进的多路语音传真监控系统,系统采用先进的声码器对语音进行压缩和合成,同时采用时分复用技术和现代数字通讯技术,通过1根电话线实时传输4路高话音质量的语音,从而以最少的信道资源实现远程的、一点对多点的监控。系统还能远程记录传真信号及主/被叫号码等信息,该系统通过试用,效果令用户满意,目前已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3.
SDN环境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DDoS攻击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s,SDN)提出了全新的架构思想,但控制器易受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的攻击导致资源耗尽.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SDN环境下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DDoS攻击检测算法—RF-SVM(Random Forest-SVM). 首先,根据DDoS攻击和分类特点结合数据包头信息选择关联的六维特征;然后,利用随机森林计算特征权重并筛选特征,得到一个最优特征子集;最后,采用SVM算法检测DDoS攻击,以达到较好的分类性能. 在相同场景的实验结果表明:RF-SVM算法比SVM算法和RF算法具有更高的检测率、查全率和F1值.  相似文献   

14.
分析多次采样取平均值和经典的包络均值方法,指出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改进的增量包络均值滤波(I-EMF)算法:先将采样信号递归平均重建,以削弱幅值过高的噪声信号点;然后在实时提取的重建信号上下包络中引入合理的衰减量;最后计算包络均值作为真实信号的估计值.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该算法具有较好的信号处理与去噪性能.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利用数字信号单片处理器 TMS32020实现话音信号 A 律压扩码与线性码的实时转换方法,分析了这种转换引入的转换噪声,给出了实时转换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小波变换的语音段起止端点检测算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语音段起止端点检测算法.传统的语音段起止端点检测算法大都是在时域上根据能量累积的大小判别语音段和噪声段,这些算法只是适用于高信噪比的情况.对于低信噪比的情况,这些算法往往要借助平均过零率等辅助特征.这样做不但增加了算法的复杂度,而且也未必奏效.单音节或浊辅音汉字的平均过零率与噪声的平均过零率大致相当.根据小波变换的特性,针对主要由白色噪声组成的噪声背景,提出一种新的语音段起止端点检测算法.这种算法根据白色噪声在小波变换域各个子带的平均能量变化平缓的特点判别语音段和噪声段.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即使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也能正确判别语音段和噪声段.  相似文献   

17.
波形变换域浊音语音的一种分帧自适应编码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波形变换编码算法中,影响语音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浊音语音编码进产生的量化误差。本在Mozer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波形变换域分帧自适应编码新算法。采用这种算法用近代的单片数字信号处理器对编译码容易到实时处理,而短时量化信噪比的平均值可达6dB。  相似文献   

18.
采用色泵噪声和实、虚部间关联的量子噪声驱动的单模激光增益模型,运用线性化近似方法,计算了调制信号输入时激光系统的稳态光强关联函数C(t),研究了系统的动力学性质,发现泵噪声及量子噪声实、虚部间关联等均对光强关联函数随时间的演化形式有较大的影响;当泵噪声的色关联为短时关联时,光强关联函数随时间的演化经历了从单调衰减到出现极小值再到趋于稳定的过程;当泵噪声色关联为长时关联时,关联函数随时间的演化经历了从单调衰减到周期性振荡衰减的过程.这表明周期性信号和泵噪声的"色"对激光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二代小波的消噪算法,可以有效地消除激光回波信号中的噪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信噪比,降低激光回波信号中所含有的噪声,与传统小波去噪算法相比,该算法计算简单,适合于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20.
IP电话语音传输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现了Windows平台上的实时语音传输,在此平台上,通过大量的实验,对丢包前后的语音时域、频域波形做出了分析,并采用了MOS分和信噪比(SNR)来比较了3种语音恢复方法的优劣。最后详细分析了时延、抖动、丢包率和语音包的大小对语音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