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发电机定子接地的危害,中性点接地方式,单相接地故障时的基波零序电压,三次谐波电势,并介绍了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  相似文献   

2.
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是最常见的一种故障,而且往往是更为严重的绕组相间或匝间短路故障发生的先兆,因此定子接地保护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的要求、种类及应用。并具体分析了相应定子接地保护的原理、保护范围及配置特点。最后介绍了广州珠江LNG电厂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大型汽轮发电机发生定子绕组一点接地后,虽然不会发生即时的重大危害,但是很有可能进一步导致绕组相间或匝间短路严重事故的发生,因此,定子接地保护应该被足够重视,在及早发现设备隐患与防止保护误动之间找到平衡点,预防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本文介绍了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的种类、技术要领及应用情况、配置特点,最后介绍珠江天然气发电厂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
为了避免注入式定子接地保护在抽水蓄能机组启动过程中长时间被闭锁,对机组的启动过程及保护等效电路进行分析,得出抽水蓄能机组在变频启动过程中,若电机定子发生单相接地时,其低频分量会影响注入式定子接地保护的灵敏度.采用抽水蓄能电站发电机注入武定子接地保护方案可在电机频率与注入源频率接近时,提高故障接地电阻计算的准确度,并采用窄带通滤波器来减轻电机低频分量对保护的影响,扩大了保护运行范围.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较准确地计算出故障接地电阻,与传统方案相比提高了保护灵敏度,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接地故障零序电压的数字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结构,建立了新的接地故障时零序电压的数字仿真模型。某些难以处理的因素会使机端对中性点三次谐波电压之比值在不同正常运行工况下发生变化,对此本文建议用实测值来修正仿真结果,并给出一种简便的修正方法。该仿真可被用来分析各种定子接地故障保护方案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严小强  马文涛  郭宏科 《科技信息》2007,(13):82-82,128
本文介绍了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的概念及方式,以宝二发电公司300MW汽轮发电机为实例深入计算分析了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方式,提出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对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方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仿真大型同步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故障,提出了暂态多回路模型,该模型将定子绕组划分成多个单元,将定子绕组对地分布电容等效为准分布参数的电容.为验证仿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一台12 kW同步发电机实验样机进行了单机空载、中性点电阻接地情况下的定子单相接地实验,并给出了实验结果.对比发电机机端三相电压、中性点电压的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各电压的绝对偏差不超过电压幅值的7.0%, 验证了采用准分布电容参数的定子单相接地的多回路暂态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其零序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红 《科技资讯》2008,(30):106-107
电力系统中性点是指发电机、变压器的中性点且指变压器Y形接线,运行方式共三种: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以及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方式。中性点的不同运行方式,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特别是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有明显的影响,而且将影响系统二次侧的继电保护及监测仪表的选择与运行。本文主要介绍了中性点三种接地方式的特点及其在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常见零序保护方式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9.
以Z型接线接地变压器的原理为基础,对电网中普遍应用的接地变压器的零序阻抗的计算进行阐述,也提及了三相电力系统单相接地时零序电流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现有的绝大多数汽轮发电机中性点侧只引出3个端子。通常装设的完全纵差保护只能反应相间短路故障,纵向基波零序过电压保护和故障分量负序方向保护等对匝间短路故障都存在较大的动作死区。为提高汽轮发电机匝间短路故障的保护动作率,通过分析机端等值负序阻抗在电机内部不对称故障和外部不对称情况下的不同规律,提出了基于相角范围的负序阻抗方向判据。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各种防误动措施,提出了一种新的发电机定子内部不对称故障保护方法——由负序电流启动的故障分量负序阻抗方向保护(Z2′)。运用"多回路分析法",对两台典型汽轮发电机所有可能发生的内部短路故障进行了仿真计算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Z2′保护对定子内部不对称故障(尤其对内部匝间短路故障)的灵敏性和保护范围都优于现有的其他原理保护,能为只引出3个中性点的汽轮发电机提供高质量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