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山野菊花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Na NO2的清除作用为指标,评价黄山野菊花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山野菊花挥发油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亚硝酸钠有清除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74.75,97.44,45.60μL。黄山野菊花挥发油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均高于0.1 g/L Vc。黄山野菊花挥发油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绿茶为对照,研究了窄叶鲜卑花果穗和叶粗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还原能力。方法:采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和Fe3+还原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窄叶鲜卑花果穗中多糖、多酚、黄酮的提取率分别是40.3%、45.2%和21.7%,叶中提取率分别是52.3%、64.7%和29.8%,且叶提取物的多糖、多酚、黄酮含量均高于果穗。绿茶提取物中黄酮和多酚对清除DPPH、ABTS自由基起主要作用,而黄酮、多糖在果穗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和叶提取物清除ABTS自由基时起主要作用;窄叶鲜卑花中脂类物质质量浓度小于0.4 mg/m L时,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效果较好。果穗和叶提取物的还原能力差异较小,且两者中多酚的还原能力随浓度呈较好的量效关系,而多糖和黄酮的还原能力随浓度增加其增幅不大,说明果穗和叶中具有还原能力的物质主要是多酚。结论:窄叶鲜卑花果穗和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且叶优于果穗。  相似文献   

3.
以黄姜为原料,提取其中色素成分,以2,6-二叔丁基对苯酚(BHT)为对照,考察了黄姜色素成分对超氧物阴离子自由基(O_2·~-)、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及还原能力。结果显示,黄姜色素对超氧物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活性略低于BHT(IC50值为0.392mg/m L);对DPPH的清除活性(IC50值为0.334mg/m L)和对ABTS的清除活性(IC50值为0.123mg/m L)均高于BHT;在实验浓度内,黄姜色素表现出了较好的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IC50值为0.258mg/m L);此外,通过普鲁士蓝法测得色素的还原能力与BHT相当。由此可知,黄姜色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可望被发展成为一种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及生物药品基料。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藏红花花瓣中的多糖,得率为3.75%.联合蒽酮-硫酸法和DNS法测得多糖纯度为68.34%.对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粗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值为0.572μmol TE/mg;其对ABTS+、DPPH和羟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半数清除浓度EC50分别为76.26μg/mL、165.5μg/mL和880.4μg/mL.  相似文献   

5.
系统探讨民族药藤茶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藤茶的进一步产业开发与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分别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羟基自由基清除法、超氧阴离子清除法,以及FRAP法检测总抗氧化能力共4种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系统观察藤茶对不同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藤茶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显示出明显的清除或抑制作用,总抗氧化能力明显增加,且上述作用均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中药物对DPPH清除作用的IC50值为0.338 mg/m L,对羟基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50值为18.713mg/m L,对超氧阴离子抑制的最大活性值高达263.1U/L,总抗氧化能力也达到19.76 m M.表明藤茶具有确切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生天竺桂叶挥发油,并以总还原力、ABTS自由基和亚硝酸钠的清除作用为指标评价野生天竺桂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20%野生天竺桂叶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样品量与各项指标均呈量效关系;挥发油的总还原力、ABTS自由基和亚硝酸钠清除作用的IC50分别为79.99、6.21和132.07μL,对ABTS自由基和亚硝酸钠的清除作用优于1 mg/mL的维生素C和BHT。  相似文献   

7.
以轮叶党参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轮叶党参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138 W,超声时间14 min,超声温度35℃条件下,轮叶党参多糖的平均得率为12.48%;轮叶党参多糖CLPS1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OH,ABTS+有很好的清除能力,IC50分别为(3.04±0.35)mg/mL、(2.494±0.4)mg/mL和(3.41±0.59)mg/mL.  相似文献   

8.
银杏果壳粉经石油醚脱脂后,用蒸馏水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银杏果壳多糖提取最佳工艺;同时研究银杏果壳多糖和多酚的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结果表明,银杏果壳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25(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h,提取率89.74%;多糖对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强;多酚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非常强,其IC50值分别为0.35、0.10和0.78g/L,表明银杏果壳多酚是一种较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技术从桑葚中提取多酚,通过正交设计方法分别考察溶剂浓度、料液比和超声时间3个因素对桑葚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以优化桑葚多酚的提取工艺.并通过DPPH自由基抗氧化试验、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和铁离子还原力来评价桑葚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桑葚多酚的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70 min,浸提溶剂70%乙醇,料液比1∶30(g∶m L).在此条件下总酚提取率为4.014%.在抗氧化活性试验中发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样品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能力越强.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前后桑葚多酚的铁离子还原力、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分别为0.730、0.682、0.586 mg/m L和0.4536、0.556、0.290 mg/m L.由此可知,纯化前后桑葚多酚均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且纯化后的桑葚多酚抗氧化能力比纯化前的强,这表明多酚是桑葚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利用野生牛扁资源,对牛扁不同极性提取物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牛扁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其中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对ABTS、DPPH、·OH自由基清除活性较强;石油醚提取物对ABTS、DPPH、·OH自由基清除能力次之;水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好.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最低抑制浓度均为12.5mg/m L;正丁醇提取物对白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100mg/m L、25mg/m L.  相似文献   

11.
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温度对火龙果果皮总黄酮和多糖得率的影响. 并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设计L9(34)的正交实验,优化总黄酮和多糖的提取工艺. 此外,通过进行DPPH ·、ABTS自由基及·OH的清除实验,考察火龙果果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能力. 正交实验优化得出的提取时间3 h、料液比1 ∶ 30、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70 ℃为火龙果果皮总黄酮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 该条件下提取到的火龙果果皮总黄酮和多糖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7.87 mg/g和114.05 mg/g. 在373.44 μg/mL时,抗坏血酸对DPPH ·、ABTS自由基及·OH的最大清除率分别达到95.25%、99.57%、89.99%;而火龙果果皮提取物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8.64%、60.84%和61.77%,数据表明火龙果果皮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均达到对照品的2/3,证实火龙果果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能力,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提取原材料.  相似文献   

12.
泰山四叶参多糖的提取、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泰山四叶参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并测其含量,探讨其抗氧化能力.方法是建立热水提取、乙醇沉淀、Sevage法除蛋白及透析、纯化泰山四叶参多糖的方法,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其含量,并比较了不同浓度的四叶参多糖(200、400、600、800、100μg/ml)和抗坏血酸(Vc50、100、200、400、600、800、100μg/ml)的还原能力以及不同浓度的泰山四叶参多糖和抗坏血酸(均为40、80、160、320、600、800μg/ml)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显示,本实验提取得到泰山四叶参多糖含量为11.09%,泰山四叶参多糖的还原能力及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800μ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90%以上,接近抗坏血酸的清除率.因此,泰山四叶参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开发宁夏枸杞叶资源,研究宁夏枸杞叶抗氧化活性部位中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间关系.以乙醇做提取溶剂,再以不同极性溶剂对醇提液进一步萃取分离;并用DPPH法(DPPH.)测定不同极性萃取部分的抗氧化能力,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极性萃取部分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除石油醚萃取部位外,其他各萃取部分在一定质量浓度时,对DPPH自由基(DPPH.)清除率均达到90%,且与总黄酮含量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其中,正丁醇萃取部分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达到77.32mg/g,其清除自由基ρ(SC50)=0.048 3mg/mL,活性与维生素C相当.可为枸杞叶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油茶蒲为材料,采用响应面法结合Box-Behnken 实验设计,对热水法提取油茶蒲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考察提取时间、温度、液料比3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初步探究油茶蒲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85 ℃,液料比32 mL g-1时,多糖提取率最佳,为10.49 ± 0.21 % (n=4).在浓度0.6 mL g-1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到90%,总还原能力在1.4 mL g-1时与同浓度Vc效果相近,表明油茶蒲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龙眼品种资源中酚类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抗氧化性差异,选取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龙眼资源圃的24个龙眼品种,分析其果肉中游离态和结合态总酚、总黄酮物质的含量,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总抗氧化能力、FRAP抗氧化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四种不同方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差异;不同龙眼品种果肉总酚、总黄酮含量与DPPH、ABTS、FRAP、ORAC四种不同方法测定的抗氧化能力的变幅和变异系数较大,呈现出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不同品种龙眼果肉的多酚和黄酮的含量分别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和ORAC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而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EC50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采用快速聚类法将24个不同品种的龙眼聚成多酚及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的三大群类。不同品种龙眼果肉游离态和结合态酚类物质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提示酚类物质是龙眼果肉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酚类物质和黄酮类物质在龙眼果肉中主要以游离态存在,其中结合态平均占总酚含量的17.45%。  相似文献   

16.
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的方法(还原能力、DPPH法、TEAC法和脂质体过氧化)评价了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同时测定了其总酚、黄酮和原花青素的质量分数.结果显示: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中总酚、黄酮和原花青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5.55%、24.60%、23.86%.同时发现,根提取物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及ABTS自由基能力,当提取物质量浓度为0.20 mg/mL时,其在700 nm处的吸光值为1.472,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93.23%,TEAC值为0.69;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对大豆卵磷脂脂质体体系中所产生的共轭二烯氢过氧化物(CD-POV)的抑制率为79.03%(96 h),比槲皮素(84.67%)略低,而对丙二醛(MDA)的抑制率则为93.36%(96 h),同样略低于槲皮素(96.54%).可见,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具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分光光度法、DPPH法和连苯三酚红(PR)法对麻栎树皮提取物进行多酚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测定,讨论了用不同溶剂提取对多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70%乙醇进行提取,提取物中多酚含量最高,为(6 589.91±43.32)mg/100 g.抗氧化活性测试中,麻栎树皮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都表现出较高的清除率,其中麻栎树皮70%丙酮提取物的活性最好,在0.18 mg/m L质量浓度下,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0%,在0.38 mg/m L质量浓度下,对羟自由基氧化率为75%.  相似文献   

18.
采用冷浸提取法、回流提取法及超声提取法对贡山厚朴皮进行提取,对提取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回流提取法的多酚提取率最高,为10.2%.利用微生物纸片法、DPPH法以及连苯三酚红褪色光度法对贡山厚朴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评估,发现该提取物对活性氧(主要是1O2)有中等强度的清除活性,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活性,其半数清除浓度分别为0.744 mg/m L及1.805 mg/m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