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江西赣南花岗岩地区的崩岗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崩岗是一种特殊的冲沟地形。它发育在土层深厚的红色丘陵坡上,是赣南地区常见的一种侵蚀现象。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崩岗对国民经济的危害很大。由于它的发生和发展,丘陵坡面遭到了强烈地切割,平整的土地被显著地缩小,大量泥沙随着股流冲出沟谷淹没农田、淤塞河道,造成严重的水旱灾害。因此,研究崩岗的侵蚀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田水利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赣南发育崩岗的岩石种类很多,有花岗岩、变质岩和砂砾岩等。在这些多种不同岩性的地区中,花岗岩地区的崩岗形态最多、规模最大,发育也最完善,因而在赣南地区具有最广  相似文献   

2.
采用修订的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调查还原法和淹没分析等方法,对天然淤地坝多年平均拦截泥沙量和天然淤地坝所在黄土洼小流域侵蚀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1年坝淤地及上游丘陵沟壑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8 116.14t/(km2·a);RUSLE模拟的淤地坝及上游丘陵沟壑侵蚀区土壤侵蚀模数为7 714.73t/(km2·a),通过与实测值对比,模拟精度为95%。模拟的黄土洼小流域强烈侵蚀、极强烈侵蚀和剧烈侵蚀区域占流域面积的53.18%,研究区土壤侵蚀严重;黄土洼天然坝地的泥沙主要来源于坡度大于15°的粱峁耕种区、沟间地和坝地边缘。黄土洼小流域进行人工水土保持措施后侵蚀模数降低26.15%;天然淤地坝将周围控制区域的泥沙全部拦截,对黄土洼小流域泥沙拦截贡献率高达77%,水土保持效益明显。黄土洼天然淤地坝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还可淤积泥沙体积约为2.303×106 m3。  相似文献   

3.
黄河、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及森林植被保护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流失土壤60亿t,占世界总侵蚀量(600亿t)的1/10,每年的入海泥沙量约20亿t,占世界入海泥沙量(240亿t)的1/12。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但造成土壤中养分流失,化肥、农药等污染物对水质的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且大量的侵蚀泥沙淤积湖泊、抬高河床,降低了其调泄洪水的能力,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此外,表土的大量流失,土层变薄,土壤性状恶化,导致土壤生态系统的抗灾功能减低。为此,在分析我国主要水土流失类型区黄河、长江流域土壤侵蚀的成因、特点、危害及其与植被恢复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森森植被恢复技术。  相似文献   

4.
以通用土壤侵蚀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为理论基础,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建立了山地城市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市2000,2005,2010年的土壤侵蚀敏感性进行评价,通过对比分析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结果与水土流失面积以验证评价结果的精确性和科学性,并对土壤侵蚀敏感性各强度类型之间时空变化来源与去向及其与下垫面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敏感性面积与水土流失面积总体一致;重庆市2000—2010年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敏感区面积分别减少了20 676.10,1 995.89km2,水土流失极强度和土壤侵蚀极敏感区面积增幅分别为63.08%,59.1%,且土壤侵蚀极敏感区域并不一定发生极强程度的水土流失;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降级地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沿岸地区,土壤侵蚀敏感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东北部山区,其时空分布格局与降雨侵蚀力高度一致;未利用地的土壤侵蚀潜在危险指数(Index of soil erosion potential danger,SEPDI)最大,其次是草地、林地、耕地、湿地、人工表面,总体上SEPDI值随着海拔和坡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0年间,局部区域土壤侵蚀敏感性恶化趋势比较明显,但研究区土壤侵蚀整体情况有所改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5.
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流失遥感数据和典型地区监测资料显示,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流失有3个显著的特点:土壤侵蚀模数低,以水土漏失为主要过程,坡耕地是重要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的突出危害是导致严重的岩溶内涝灾害和大面积耕地丧失。21世纪以来,国家和广西区政府对于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高度重视,组织实施了一大批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 000km~2,遏制了石漠化,降低了土壤侵蚀模数,形成了高效生态产业,创建了弄拉、龙何等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土保持模式。但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漏失和内涝灾害防治力度不够,建议进一步加大力度实施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漏失、内涝防治以及耕地资源丧失的水土保持工程。  相似文献   

6.
北京西部、北部山区是北京的绿色生态屏障以及主要的水源保护地区,对于北京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由于各种因素,北京山区的局部地区已经出现了水土流失现象,因此研究土壤侵蚀是非常有意义的.以2007年北京一号小卫星数据为源数据,在ArcGIS软件中进行北京西山地区土壤侵蚀等级及分布现状的提取,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影响土壤侵蚀三大要素进行分析,及时掌握了研究区土壤侵蚀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北京西山地区土壤侵蚀面积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陕西汉江沿岸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陕南汉江沿岸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出发,指出水土流失和三废污染是区内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重点,而低山丘陵、河谷川道及县城是保护治理的重点地区,阐明了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在指导思想上应明确的问题和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8.
从陕南汉江沿岸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出发,指出水土流失和三废污染是区内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重点,而低山丘陵、河谷川道及县域是保护的重点地区,阐明了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徨在指导思想上应明确的问题和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陕北多沙区乡村聚落水蚀泥沙分布规律,探讨乡村聚落的土壤侵蚀问题,为加强该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乡村聚落径流、泥沙观测小区,根据观测的降雨径流泥沙数据资料,在粒度分析实验室用英国生产的Mastersizer-S型粒度仪测定样品粒度,对侵蚀泥沙样品进行粒度分析。结果陕北乡村聚落侵蚀泥沙的粒径分布呈"M"型,有2个明显的波峰,分别是10~50μm的粗粉沙和1~5μm的粘粒,其中粗粉沙的含量最多,达到了40%左右,粘粒的含量次之,达到了20%左右,二者的含量总共达到了60%以上;但是,通过对庭院、户间道路和户间空地的侵蚀泥沙在相同降雨条件下进行分析发现,侵蚀泥沙粒度在共性之中却有一定的差异性:在相同的降雨强度下,侵蚀泥沙粒径中<5μm细颗粒的含量以户间道路最少,庭院和户间空地次之,而>50μm颗粒的含量却以户间道路为最多,庭院和户间空地次之。结论陕北多沙区侵蚀泥沙中主要是粗粉沙和粘粒物质;户间道路径流挟沙能力最大,侵蚀强度也最大,可携带走较多的粗颗粒泥沙,和较少的细颗粒泥沙;而庭院和户间空地径流挟沙能力最小,携带走的是大量的细颗粒泥沙,粗颗粒泥沙较少。这说明在加强治理黄土高原乡村聚落中土壤侵蚀的同时,聚落中户间道路的土壤侵蚀问题应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
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的横断山区高山深谷地貌显著,土壤侵蚀剧烈,水土流失严重.本文以昌都地区为例,以清华大学数字流域模型为平台,模拟了该地区的土壤侵蚀状况;通过设置多种情景进行分析,预测了降雨量、土地利用方式和植被覆盖程度等因素变化对该地区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雨量变大显著增加土壤侵蚀,降水量减少或植被所占比例增加,能够减弱土壤侵蚀.在各高层带上植树种草能够有效减弱土壤侵蚀,然而"退耕还林(草)"的可行性有待未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流域泥沙过程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黄土高原地质地貌复杂,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泥沙源区,并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土高塬沟壑区为代表.沟壑区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侵蚀产沙现象,并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表现出迥异的水沙运动规律.为此需将流域分为坡面与沟道两大系统分别研究,本文描述坡面侵蚀产沙、沟坡区重力侵蚀和沟道水沙运动的主要现象,分析各水沙过程的主要机理.揭示出可依据坡面径流建立坡面侵蚀产沙模型;根据水流的诱发作用,用沟坡土体失稳的随机力学模型模拟沟坡重力侵蚀;考虑影响水沙运动的多种要素,建立沟道系统的高含沙水沙模型.流域泥沙过程机理的研究为建立符合实际物理图景的水沙模型系统,完成流域泥沙过程模拟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演化的基本地理过程是由流水侵蚀所造成的水土流失过程,并分别讨论了该区土地素与上地单元的物流特征,通过数学计算和相关分析,证明黄土沟坡土地素物流强于红土沟坡,梁地和谷地土地单元的迳流和泥沙输移达到0.921和0.923的相关程度。  相似文献   

13.
沂源县位于淮河流域最北部,地处沂蒙山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土壤侵蚀严重.笔者以GIS为工具,以RS为主要数据来源,利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对淮河流域沂源县的土壤侵蚀情况做出估算,得出沂源县土壤侵蚀总量及其分布规律,为今后的土壤侵蚀动态监测及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土壤侵蚀产沙量的人工神经网络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土壤侵蚀产沙过程和神经网络模型特点具有某些相似的基础上 ,采用三层前馈网络模型 (BP算法 ) ,模型的第一层有 5个结点 ,分别代表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前期降雨量 (用前 1 0天降雨总量表示 )、径流深 ;第三层只有一个结点 ,表示土壤侵蚀产沙量 ;隐层的结点数采用“试错法”确定为 3个。利用四川某地水土保持试验观测资料 ,对土壤侵蚀产沙量进行模拟及预测 ,通过分析比较 ,显示了具有较好的模拟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5.
郭后风沙区沟壑遍布,沙丘林立,风蚀,水蚀交加,严重的水土流失随季节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危害形式。为此,进行了以科技为先导,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耕作措施相结合,沙、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晋陕蒙交界地带的披砂岩丘陵区是黄游中游河道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之一。侵蚀十分严重,已导致沟谷面积迅速扩大,土层加速变薄及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大量流失。强烈侵蚀的原因,一是历时短强度大的暴雨;二是水分入渗能力差.导致地表径流增大的披砂岩岩性特性;三是包括滥樵、乱垦和过牧的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了有效地防治披吵岩丘陵区的严重侵蚀,首先应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大力做好坡地的治理;其次,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并重,认真治理沟道;第三,必须制止乱垦,采用合理的耕作系统;第四,以草定畜,制止过牧。  相似文献   

17.
攀枝花地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攀枝花市部分地区的Landsat-5 TM(1988年)和Landsat-7 ETM (1999年)遥感数据,通过遥感图像信息挖掘,提取植被覆盖度、沟谷分布、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壤成土母质等信息,结合地形数据等水土流失因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获取水土流失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区水土流失的强度等级以及动态变化进行分析评价.研究表明,水土流失变化主要发生于植被覆盖不良的荒地和坡耕地上,其中坡耕地水土流失变得最严重,大部分为强度及强度以上级别水土流失区.从地貌上看,水土流失变化主要发生在低山、丘陵地区,这些地区人类活动频繁,植被破坏严重,大量开垦耕地,有利于水土流失发生.从岩类上看,半胶结砂岩、粘土岩岩组和紫红色泥岩、砂岩、页岩岩组分布区,由于多开垦为耕地,抗蚀能力弱,且多未实施保水保土措施,因此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矿山企业在进行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中,会引起水土流失等环境灾害问题。本文论述了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了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和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对安徽省金属矿山水土流失的原因、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提出了矿区水土保持措施与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相结合等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土流失问题的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水土流失直接威胁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所有的生态破坏中,水土流失称之为"环境破坏第一杀手".针对我国山地丘陵面积大、地质条件复杂、人为破坏加速、水土流失严重的实际情况,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整治经验及对野外工作所积累大量数据的分析,以生态恢复学为指导,总结了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研究了水土流失治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讨了水土流失给生态安全造成的巨大危害,展望了水土保持的预期目标,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