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N-苄氧羰基氨基酸配位萃取拆分外消旋苯丙氨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外消旋中性氨基酸苯丙氨酸为研究对象,以N-苄氧羰基手性氨基酸为手性配体,研究其配位萃取拆分特性。着重考察了有机稀释剂、手性配位剂和配位离子种类、被萃取水相中苯丙氨酸初始浓度、萃取时的温度、萃取相pH值等因素对拆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低碳醇类正丁醇作有机稀释剂,所用5种N-苄氧羰基氨基酸(分别为Z-Phe、Z-Hyp、Z-Pro、Z-Glu、Z-Val)与Cu2+或Ni2+形成手性配位体后,以Z-Val作手性配体,萃取相pH值接近苯丙氨酸等电点时,萃取拆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研究在含有Cu^2+和N-n-十二烷基-L-脯氨酸手性配体的乳状液膜体系中手性萃取分离氧氟沙星对映体的效果,以及外消旋体的初始浓度、表面活性剂与有机溶剂的体积配比、内外水相pH值、从外水相到内水相pH值梯度变化以及配位金属离子与体系温度对液膜手性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乳状液膜手性分离最适宜的条件是:操作温度为20℃,Cu^2+为配位金属离子,Span-80和煤油体积比为11:89,OFLX外消旋体初始浓度为1.0mmol/L,内水相pH值为5.8,外水相pH值为3.0。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邻苯二酚紫(PV)为萃取剂,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混合有机溶剂(正己烷:环己醇=9:1)中形成反相微胶团萃取金属离子与邻苯二酚紫(PV)螯合物的条件,探讨了HCl介质中溶液酸度,萃取剂和表面活性的浓度条件对金属离子的反相微胶团分配行为的影响,该体系可用于Zr^4+-Al^3+,Zr^4+-Ge^4+定量萃取分离,初步探讨了反相微胶团萃取的萃取机理。  相似文献   

4.
溶剂提取和超临界流体萃取百合中的秋水仙碱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分别用有机溶剂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百合中的秋水仙碱,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秋水仙碱的含量.研究了提携剂、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对萃取的影响,并对2种萃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秋水仙碱的效果较好,有机溶剂提取秋水仙碱的效果较差;百合经氨水碱化后,在40℃和18 MPa下,用乙醇作提携剂,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秋水仙碱时,秋水仙碱浓度可从植物中的0.049%升高到6.38%.  相似文献   

5.
研究用2-氨基苯并噻唑(简写ABT)为萃取剂对把的萃取性能,萃合物的结构和萃取机理,实验表明在pH2.0用乙酸丁酯能定量萃取钯,而铂、铑、铱的萃取率小于5%。酸性硫脲溶液可将钯定量反萃。斜率法、吸收光谱说明萃合物为PdCl_2(ABT)_2,红外光谱说明萃取剂ABT是杂环氮与钯配位,环外氨基氮和杂环硫原子不参与配位。常见贱金属离子和铂族金属离子不干扰,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在常压和接近工业生产温度、浓度条件下,测定了若干过渡金属离子与多元胺配位络合催化的吸收速率和解吸速率。进而用最佳配位络合剂研究了影响吸收速率的因素、金属离子和配位活化剂的活性顺序以及最佳工艺特性;并分析了配位络合活化反应的机理,提出机理模型。由实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得到的数学模型中的各个参数,可望为改进目前的DETA脱碳工艺提供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L—苹果酸产生菌Aspergillus flavus HLD—12产酸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HLD-12菌株发酵L-苹果酸的特点.研究了碳源、氮源、温度、CaCO3、金属离子和促进剂等因素对HLD-12菌株苹果酸发酵的影响,确定了HLD-12菌株的最佳产酸条件,其中最适碳源为8%的葡萄糖,最适氮源为0.15%的(NH4)2SO4,CaCO3浓度为7%。生物素和丙氨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显著提高HLD-12菌株的产酸水平。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CO2萃取条件对a—VE用脂肪酸萃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豆油脱臭馏出物为原料,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浓缩a-VE,探讨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二氧化碳流量对a-VE和豆油脱臭馏出物中几种主要脂肪酸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时a-VE和几种主要脂肪酸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效果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萃取压力增加,萃取得率和a-VE含量随着增加,萃取温度升高,萃取得率下降,而二氧化碳流量对萃取效果影响较小。在萃取温度308K、萃取压力18MPa、二氧化碳流量6-10L/min的萃取条件下,可以获得较高的萃取得率和a-VE浓度。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高氯酸锂、钠、钾与2,2′-二硝基-4.5,4′.5′-双并-(15-冠-5)-二苯。基二硫化物(L)在有机溶剂中的反应。制备出了组成为mMClO_4·LnH_2O(M=Li,,n=2,n=1;M=Na,m=n=2;M=K,,m=1,n=2)新的固体配合物,运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讨论了金属离子与双冠醚及高氯酸根的配位情况。结果表明,金属离子的直径与冠醚孔穴直径之比值D_i/D_e是影响其配位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PT-28在硝酸体系中萃取三价镧系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研究了2-乙基已氧基甲基膦酸二(2-乙基己基)酯(代号PT-28)在硝酸介质中萃取三价镧系元素的行为,讨论了萃取剂浓度的变化、硝酸钠的浓度及温度变化对萃取率的影响,并对PT-28萃取HNO3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当前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工艺繁琐、费用居高不下等问题,采用廉价的改性油酸作为液体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并借助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温度、初始铜离子浓度、吸附时间及油酸改性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得出了吸附等温线和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当初始铜离子质量浓度为100 mg/L,吸附时间40 min,温度40℃,油碱质量比20∶1时,废水中铜离子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处理后的废水能够达标排放或回用;吸附后油酸能够用酸再生并得到硫酸铜。  相似文献   

12.
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对新疆枸杞中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本实验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固料比1:23,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3h.提取的枸杞色素外观呈橙红色浸膏,在波长445nm处有最大吸收峰.研究了不同光照时间、温度、pH值、氧化剂、金属离子等对枸杞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废茉莉花茶渣作为吸附剂,对含Cr(VI)溶液进行了吸附研究。分别考察了吸附时间、茶渣投加量、Cr(VI)初始浓度、茶渣粒径、温度、pH值等因素对废茉莉花茶渣吸附Cr(VI)的影响。在吸附时间2小时、茶渣投加量为30g/L、Cr(VI)初始浓度为40mg/L、茶渣粒径60目、 pH值2.5时,茶渣对Cr(VI)吸附率达98.7%。温度越高,茶渣对Cr(VI)吸附效果越好。废茉莉花茶渣对Cr(VI)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是比较合适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高效液相色谱配体交换色谱手性固定相的发展、制备及其在手性拆分中的应用,讨论了洗速、进样量、中心金属离子及其浓度、流动相pH值、柱温、有机改性剂等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阐述了对手性识别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的金属离子及表面活性剂对纤维素酶水解的影响,试验表明添加某些金属离子及表面活性剂能够促进纤维素酶的水解,其中Cu2 和Tween80促进效果最佳。50g反应体系在pH 5.0、温度50℃、预处理玉米秸秆(PCS)10 wt%、1300纤维素酶(泽生科技)加入量1g条件水解3 h,添加20 mg/L Tween80的水解液中还原糖浓度比不加Tween80时提高21.3%;添加0.13 mmol/LCu2 的水解液中还原糖浓度比不加金属离子时提高38.2%。  相似文献   

16.
离子液体一般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阴离子组成,室温下呈液体状态。具备许多优异的特性,在有机合成及其他领域,能显著提高选择活性和分离效率,是绿色化学所倡导的重要的新型溶剂之一。  相似文献   

17.
六价铬还原菌的筛选及其还原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福州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菌株,高效抗Cr(Ⅵ),能把水体中高毒的Cr(Ⅵ)还原成低毒的Cr(Ⅲ).研究了该菌的生长条件,探讨了pH值、温度、初始Cr(Ⅵ)质量浓度、接种量及共存金属离子对Cr(Ⅵ)还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杆菌,有较强的还原Cr(Ⅵ)的能力;在有氧、pH8.0、温度30℃及5.0g/L葡萄糖的条件下,20mg/L的Cr(Ⅵ)可完全被还原;且Cr(Ⅵ)的还原不受共存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废茉莉花茶渣作为吸附剂,对含Cr(Ⅵ)溶液进行了吸附研究。分别考察了吸附时间、茶渣投加量、Cr(Ⅵ)初始浓度、茶渣粒径、温度、pH值等因素对废茉莉花茶渣吸附Cr(Ⅵ)的影响。在吸附时间2 h、茶渣投加量为30 g/L、Cr(Ⅵ)初始浓度为40 mg/L、茶渣粒径60目、pH值2.5时,茶渣对Cr(Ⅵ)吸附率达98.7%。温度越高,茶渣对Cr(Ⅵ)吸附效果越好。废茉莉花茶渣对Cr(Ⅵ)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是比较合适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  相似文献   

19.
海藻粉用量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金属离子浓度,藻粉用量对2种常见大型海藻马尾藻(Sargassumfusiforme)和海带(Laminariajapon ica)吸附重金属离子(Cu2 、Pb2 、Cd2 、Ni2 )的影响.结果表明,100mg/L以内,海带对Pb2 的吸附率保持在99%以上,对Cu2 、Cd2 保持在90%以上;50mg/L以内对Ni2 的吸附保持在90%以上.藻粉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率,随藻粉投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单位重量藻粉的吸附量却随藻类浓度的增加而减少.选择藻粉的投入量在2.5g/L,既能够达到对各种离子良好的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