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结合兵团特殊体制和历史使命,兵团党委确立了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场风文明、环境良好、管理民主”为主要目标的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历史任务。团场是兵团履行屯垦使命的基础和主要载体。兵团通过繁荣团场经济,深化团场改革,发展团场公共事业,提升团场综合实力和职工生活水平,增强团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使团场真正成为屯垦戍边的坚固城堡,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战略基地和职工群众的安居乐园。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清徐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增强龙头企业的实力、加快产业化基地的发展速度、稳步增加名牌农产品的数量、探索与内部成员的利益联结机制等措施推进清徐县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途径在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还面临经营组织整体竞争力弱、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采取提高龙头企业发展水平、培育农业主导产业等方面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4.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建设现代农业,才能使我国农业从传统落后的小农经济中走出来,进而在国际市场中有竞争优势。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居于核心地位,是联结农户与市场的纽带。我国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及模式不断变化,从最初的"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向"公司+中介+农户"及股份合作制转化。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推进,"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的合作组织形式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湄潭县坚持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步伐,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健全农产品现代营销体系,加强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和品牌打造,全面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潍坊市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很多大宗农产品已经走上外向型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农业产业正在形成产业化经营组织规模不断扩大、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农企等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市场拓展多元化的格局,为中国外向型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7.
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有效措施,推进农业产业化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现实选择。而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组织中的核心,产业化的发展关键在于龙头企业的带动,可以说没有龙头企业就没有产业化。兰州猪场作为兰州市猪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兰州市猪产业化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结合...  相似文献   

8.
王锋  张业  熊伟 《科技咨询导报》2009,(10):208-208
铜仁地区是典型的农业山区,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农业经济的必然选择。本文对铜仁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析,为我区农业龙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献言。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秦皇岛市畜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该市畜牧业发展中尚存在现代化规模养殖程度低、龙头企业优势不明显、产业化内部利益联结不紧密、无公害产品比重不高、政府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为促进秦皇岛市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加强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完善利益机制、提高科技服务和政府管理水平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开发优势资源为基础,建立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模式。以市场来牵动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来带动商品生产基地,基地联结农户的链锁形式,从而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产品商品化,服务社会化和经营管理企业化。为推动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找准主导产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依靠科技,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县的自然优势,建设好具有我县地方特色产品的生产基地,创办好农牧业最终产品的加工企业,把公司、基地、农民联结起来触为一体,真正培育出我县的名牌产品,实现我县的农业产业化,达到农民增收、企业盈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农业龙头企业是指以加工和销售为龙头,联结基地和农户,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能够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规模型企业。实践证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培育和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核心是辐射、带动农业、农民。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近年来,苏州市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这些昂起来的“龙头”带动着千千万万的农户走向市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到2005年底,苏州市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或利税超50万元的规模型农业龙头企业共有企业330家,比上年同期增加42家,实现销售收入510亿元,利税总额25.5亿元,出口创汇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6、17.0%和3.1%,联结农户125.6万户,带动各类种、养基地面积433.7万亩。两个省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实现交易金额和交易量分别比上年增长29.2%和4.3%。  相似文献   

12.
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对加快安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近年来,安徽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一些企业的竞争力开始凸显,促进了产业集聚,联农带农富农作用日益显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推进安徽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要大力培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强化要素保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争创名优品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13.
保险是以集中起来的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用于补偿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一种经济补偿制度。兵团农业保险以兵团的特殊性,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兵团农业保险体制的复杂性、操作的简单化。兵团农业保险由1986年成立之初的低保费,低成本赔付制度,与目前农业经济"二高一优"的高收入、高产出的产业发展日趋不相适应。同时,团场农业保险的强制性与保险业自愿的原则不相协调,造成农业保费收缴时,农工的无奈,灾害理赔时农工的怨气,农工对农业保险情绪较大,进一步影响兵团农业保险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业龙头企业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调查石家庄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状况基础上,分析了石家庄市龙头企业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石家庄市龙头企业发展的若干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劳动分工深化的必然产物,其形成是农业生产从专业化到社会化、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就是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产业的过程,它是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根本性交革。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培植龙头企业,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兵团团场职工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其闲暇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此,基于职业教育准确定位职业院校教育与新疆兵团职工闲暇教育的结合点,从闲暇观念的塑造、闲暇能力培养以及闲暇心理维护等方面全面把握兵团职工闲暇教育内容,并从闲暇教育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制设置、教学模式设置等方面做好闲暇教育工作,以帮助团场职工充分利用闲暇时间,从而不断提高团场职工的文化素质及生产技能。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是深化农村经济改革的突破口,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也是政府职能的优化过程。推进农业产业化要规范政府行为,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有正确的定位,把农业产业化作为系统工程来抓,要注重自身并引导相关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建立协调的利益机制,进行组织创新与产权改革,促进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并强化龙头企业的培育与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实现加工番茄的优质、高产、高效生产,通过总结分析品种选择、种植方式、水肥管理、病害防治、合理采收等各项生产管理技术,进行加兵团八师工番茄优质高产生产栽培技术总结。以期为新疆特别是兵团的加工番茄种植生产提供借鉴参考,为进一步实现团场职工增收,企业增盈,团场增效的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农村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其中以人民公社为主体的集体化生产模式早已成为历史,在经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之后,农业产业化经营又走上了历史舞台。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断延伸和迅速扩展,这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略和举措,正成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但市场形势的转变也催促着实践的不断变化,必须坚持以动态的观点来发展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大连华都食品集团就是一个新发展起来的具有产业化格局的龙头企业。经过四年多的实践,该集团逐步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适合企业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并不断创新,先后被大连市评为星级企业、AAA 信誉级企业,被瓦房店市评为市文明单位,发展地方产业“九五”创业立功先进单位。借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巡礼这一活动,我们有幸拜访了大连华都食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善涛先生,并就订单农业和入世等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20.
李龙 《科技信息》2009,(26):21-22,24
笔者通过对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调查和分析,认为目前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存在数量呈增长趋势但实力不强;规模化增大但辐射力不强;经营模式有变化但内部管理很差;科技有进步但质量不强;政府投入加大但还不够。提出了充分利用资源,加强政府宏观构建产业集群,协助企业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主张出台政策吸引外资进入农业生产环节。创新地提出并强调了目前龙头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和质量管理问题,首次提出政府买单,依托农林类高校建立农业龙头企业管理培训的长效机制与对策。积极探索以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为核心的龙头企业发展新模式,以推动湖南农村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