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中、外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找出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相比存在的成绩差距,提出了如何使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水平现状及与世界男子十项全能成绩差距进行分析和对比,并针对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训练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九运会与十运会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成绩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运用SPSS12.0软件,采用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我国九运会与十运会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成绩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出近年来,我国全能运动及其成绩结构发展的态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以及类比等研究方法,对1900年-2001年处于不同运动水平(8000分、8500分、9000分)的世界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各子项成绩进行了纵向对比分析,意在探析不同运动水平之间各子项在安排、搭配、以及优先发展顺序上的内在规律性特点,以期能为我国十项全能运动的重新崛起,提供一点理论方面的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该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对比法对世锦赛与我国全运会十项全能运动的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我国男子十项全能目前还落后世界先进水平的问题所在,提出了提高成绩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全运会、世锦赛男子前8名十项全能运动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全运会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与世锦赛运动员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撑杆跳高、1 500米、标枪、铁饼、铅球、400米项目上.②全运会、世锦赛运动员各项、各名次的正态性较好(p>0.05),说明运动员各项能力发展不一,各名次能力有强有弱.③73%的中外全能运动员速度、弹跳或弹跳、速度类项群得分最高,其次是力量类,最后是耐力类项目.④建议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提高投掷项目水平,加强技术性较强的弹跳类项目的训练,缩小耐力项目与国外运动员的差距,并强化速度类项目.  相似文献   

7.
就田径中全能运动( 男子十项、女子七项) 项目的初期训练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各阶段的训练手段、方法以及任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女子十项全能运动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女子十项全能运动员整体水平不高,与世界运动员水平有很大差距,但发展空间很大,未来奥运会如果将女子十项全能列为比赛项目,将是我国冲击奥运奖牌的项目。  相似文献   

9.
将11届全运会男子十项全能前八名成绩与2011年世界锦标赛全能成绩,运用灰色关联的"优势分析"法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揭示总成绩与各构成单项间的关联程度,找出目前国内外十项全能各优、劣势项目的差距及客观规律,提出相关见解,以求为我国十项全能运动员最优化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岳群英 《科技信息》2008,(15):276-277
在文献资料法的基础之上,对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高水平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运动成绩有一定的进步,但是与国外高水平运动员相比,各个项目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井且个别项目差距显著。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相应提出改善这种现状相应的、积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十项全能运动是由不同单项群组成的一个独立的综合性比赛项目,它要求运动员既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又要有适应高强度比赛的心理素质,本文以运动心理学的理论结合十项全能训练的竞赛特点对十项全能运动员比赛前,比赛中和比赛后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十项全能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意义、重要性和心理技能的训练方法加以阐述,目的在于加强十项全能运动员心理方面的训练,使得运动员在较大强度的比赛中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取得理想成绩.  相似文献   

12.
采用比较分析、灰色协调分析等方法对中外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的十项全能运动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十项全能运动员技术等级中,国内只有跳远成绩为平均一级水平,而国外技术等级平均较高;国内十项全能运动员在十项单项平均数成绩上与国外运动员存有显著性差异;国内十项全能运动员整体协调程度,成绩分段由不协调逐渐变协调,由不稳定到稳定,国外运动员随着成绩的提高变为不协调;在整体子项对成绩的影响上,国内运动员由力量型逐渐向速度型和跳跃型转变,而国外运动员的强项为跳跃项目。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部分高校田径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水平较低,其制约因素主要是训练时间、经费投入、生源状况、运动队管理体制、教练员业务能力、科研水平、运动员奖励机制及竞赛体制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振兴我国高校女子全能运动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校某十项全能运动员经过6个多月的短期训练,总分成绩从4986分提高到5689分,获得江苏省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十项全能第二名,根据该运动员训练前后的成绩,分析安排训练与准备比赛的思路与方法,探讨了高校十项全能新手短期训练科学化的问题,旨在提高高校十项全能运动水平和训练效益。  相似文献   

15.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优势分析法,对我国第九、十届全运会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前8名的成绩进行分析,并将我国第十届全运会女子全能项目的单项前8名成绩与世界女子七项全能项级运动成绩进行了比较研究;寻找出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为我国该项目的科学选材、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七项全能项目的各单项成绩与评分表具有...  相似文献   

16.
结合高校十项全能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点和训练条件,从力量、速度、耐力三个主要方面阐述了高校十项全能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17.
王寿明  高峰 《科技信息》2011,(32):I0138-I0138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游泳比赛成绩进行分析。研究显示:中国女子实力超群,居于亚洲霸主地位;男队全面崛起,与日本男队平分秋色;男子蛙泳、男子蝶泳、男子仰泳、男子混合泳是日本队强项;女子项目和男子自由泳、男子自由泳接力是我国在亚洲具有竞争优势的项目;我国部分项目已经具备世界一流水平,中国游泳正处于全面崛起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张择、吴迪以及亚洲5位优秀男子网球选手的身体形态、年龄、职业球龄、参赛场数和主要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张择、吴迪与亚洲优秀男子网球选手之间的差异,为我国男子网球选手竞赛管理和技战术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Internet搜索获取相关数据资料,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世界优秀男子十项全能选手成绩进行关联分析,探索其成绩进展的原因,并对我国优秀运动员齐海峰提供训练借鉴.数据统计表明,世界优秀男子十项全能选手在训练初期已具备很高的速度或力量基础,在提高过程中以速度训练为主促进其他项目的发展,并将投掷项目作为训练突破口,是提高全能运动成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第十四届釜山亚运会中国软式网球男队比赛的观察、统计,来分析我国软式网球男子运动员在团体、单项比赛中的技战术、心理等方面与其他亚洲强队还有着怎样的差距,这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我国软式网球项目在今后道路上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