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分析了城市环境意识及发展历程,论述了现代生态城市的理论意义与构建框架。按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从城市植被、选址与布局、住宅建筑、产业、政治、文化等诸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林展 《科技信息》2011,(1):I0360-I0360,I0355
通过对城市化进程发展的探讨,从建筑物理环境声、光、热的角度,分析了当今城市环境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指出生态城市是营造健康良好的城市物理环境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吉林市依托其“三面临水、四周环山”的自然山水环境,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以生态的、人文的视角解读城市空间,以生态的策略引导城市发展,以生态的技术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探索生态城市规划的设计手法,从资源环境入手,分析山水格局、生态景观廊道,倡导绿色生产及资源循环利用,优化城市生活环境,构建和谐文明、人与山水完美相融的现代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态交通规划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的交通拥挤、交通环境污染严重、交通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以及传统交通规划理论的不足,对交通规划理论进行研究。根据城市模式的演化趋势,在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生态交通系统的概念,构建了城市生态交通规划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该理论框架充分考虑了交通环境承载力和交通发展的相互作用,通过确定合理的交通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可提高城市交通环境容量,解决现有的城市交通问题,并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城市建设就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生态城市建设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环境、消除噪声、吸烟滞尘、美化生活。从长远看,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生态城市建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科学规划,统一管理,逐步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因地制宜地引导城市发展。把城市逐步建设成为既适宜于人类生存,又适宜于经济迅速发展,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6.
从城市生态空间概念出发,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为例,阐述了城市生态空间对生态环境构建的影响,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的途径,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首先从城市结构、城市功能、关系协调三方面分析了生态城市的特征,然后分析了惠州市目前建设生态城市的环境、经济、社会条件,最后针对惠州生态城市的建设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结合武汉市自然环境与建设方针,探讨武汉市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问题,认为武汉市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切实做好环境敏感区的保护规划;②合理规划生态绿地空间;③规划城市外貌与建筑景观,使二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高珊 《科技信息》2008,(14):317-317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意识到园林景观可以艺术化地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能使城市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园林城市成为了人们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0.
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途径与措施--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国际生态城市研究的背景,理论、科学内涵及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并以上海市为例,从生态城市的结构,功能和城乡生态协调性等方面,探讨了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生态足迹、城市化与循环经济--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经济学家认为,经济系统是生物圈生态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环境承载力是人类可安全施加给环境的最大“荷载”量,其关键问题是某一特定数量的人口需要多大面积的生产性土地来支撑.城市是人类消费物质、能源最强烈的节点和全球生态系统压力最大的“生态黑洞”和“熵黑洞”,城市自身无法实现可持续,但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生态足迹概念模型从人类需求占用角度为评估人类对环境系统的承载压力及环境可持续状态提供了较好的测量方法.通过上海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生态足迹的计算及变化分析,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讨论了城市化及生态退化的关系,分析了生态足迹贸易对环境的作用,指出了城市对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地位.当前的城市化必须摒弃过度扩张的发展模式;杜绝奢侈消费,重新考虑现行经济增长政策的隐性成本;开展清洁生产,充分综合利用好现有资源,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城市人均生态足迹及对其支撑区域的生态压力,建设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2.
城市优美环境的要素与层次理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优美的城市环境不仅是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基本组成要素,更是城市形象、城市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之一。本文总结了当前城市化进程中阵痛型、永久性、生态性和社会性城市化四大类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了构成城市优美环境的要素与层次理论。城市环境要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质地貌与水文、土壤、植被、野生动植物等)和人为因素(城市规划、建筑、交通设施与工具、市政设施以及市民素质)。这些城市环境要素在六个层次上的优化,是创建城市优美环境的理论框架。这六个层次依次为:卫生美、环保美、生态美、艺术美、色彩美和文明美。唯有这六个层次的全面发展,城市才能拥有真正优美的环境,才能成为最佳人居环境,才能具备基本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利用环境功能指数对城市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功能进行评估,设计了相应的评估方法。对马鞍山市七个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功能进行了评估,分析讨论了各功能区的环境功能变化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此项研究为马鞍山市合理利用土地、制订生态规划,使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尖锐。在城市规划中强调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良性循环的聚居环境越来越重要。阐述了生态城市及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生态问题,结合有关实例研究探讨了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与主要内容,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策略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伴随着发展所带来的环境、资源的压力也与日俱增,生态安全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本文从我国城市发展初期的“生态失落”型发展的特点,以及生态安全的脆弱性和系统性等方面进行评述,通过城镇生态安全来认识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商艳 《科技咨询导报》2008,(13):114-114
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中的生态人居环境是人类渴望拥有的健康、舒适、美观的居住环境。这要求人、居住环境,自然的和谐、平衡。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多良 《甘肃科技》2006,22(10):229-231
在论述河西走廊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发展现状的同时,阐述了应用有机农药防治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对人居环境造成危害破坏的严重性。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强调了构筑城市环境绿地,应立足生态、体现自然,生态园林建设要着眼现代人文艺术的城市生态园林绿化理念,提出了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实现具人文特色绿化生态网络的途径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8.
依托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系、环境工程系、城市信息研究中心和城市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等建立起来的“地理科学与城市环境”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第五期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态学与生态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不仅具有维持其组织结构、活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而且还具有满足人类合理需要、为人类提供支持服务的功能。城市生态健康是指包括人类、植物和动物群落在内的生物群落复合体的健康,是由城市人王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的健康,其研究尺度为城市内各单元的生态健康,从建筑生态健康、拥挤环境下的生态健康、交通生态健康以及代谢生态健康等4个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目前城市所面临的生态健康问题,旨在推进城市生态与生态健康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市景观的类型及其环境生态效能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问题主要是由城市的景观格局变化或用地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在城市的自然景观用地中,绿地和水域是两种对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景观生态类型.景观生态用地在城市中的分布格局、平面形态及生态体的垂向伸展等状况,都对其生态效能的发挥深具影响.因此,提出用分布指标、形态指标和体量指标3项指标体系来全面真实地刻画生态源地的生态效能,为科学地评价和比较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