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黄杨苗圃除草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黄杨(Buxus sinica)苗圃中施用10个配方的除草剂,筛选出3个较理想配方B、BD、BH,除草效果分别为:93.2%、97.5%、97.6%。用这3个配方的不同浓度分别于3月上旬、3月下旬、4月中下旬进行除草试验,结果表明:3月下旬用药量较低,效果好、有效控草期长;0.3mL/m^2的BD为最佳配方,除草率为99.5%。化学除草所需费用只占人工除草费用的24.4%~32.84%。  相似文献   

2.
黄缘阿扁叶蜂是我市用材林松类树种马尾松、云南松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该早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入土作土室,在土室内变为预蛹越夏越冬,次年2月中旬羽化,5月上旬为幼虫主要要危害期,5月中下旬幼虫开始下树。幼虫期用20%氰戌菊酯、25%灭幼混合喷雾,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从内蒙古太仆寺旗自然死亡的柳毒蛾虫尸中分离提纯多角体.其平面图呈不规则形状,有三角形、四~六边形和近圆形.大小相差悬殊,直径在0.94~2.47μm之间.约有56.4%的多角体在1.60~2.10μm之间,平均为1.78μm.多角体硷解后释放出短杆状病毒束,大小为204~416nm×104~294nm之间,有42%的病毒束在345~365nm×161~185nm之间,平均为358×170nm.约74.1%的病毒束包埋4~7个病毒粒子.病毒粒子呈杆状.统计表明,约72.8%的病毒粒子长度分布在310~320nm之间,平均大小为315×49um.测定不同龄期幼虫单体多角体产量的结果显示,5龄幼虫比4龄和3龄幼虫高得多.  相似文献   

4.
油葵是世界第二大油料作物,也是我国五大油料作物之一。目前在我国年种植面积约133.3万hm2。近年来,随着全省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条锈病持久控制技术措施的实施,引进和种植高产、高效作物,有效进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是目前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为此,结合项目实施,我们于1998-2000年在陇南条锈病常发易变区的天水汪川、麦积崖湾、甘谷五家庄进行了油葵春播和夏播复种引种、栽培试验和试验示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为今后大力发展油葵奠定了基础。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新葵杂4、6号,分别由新疆农垦科学院提供。1.2试验方法1.2.1不同播期栽培时期对产量的影响春播于4月初一中旬在天水汪川进行,夏播于5月中旬-7月上旬在麦积崖湾、甘谷五家庄进行。1.2.2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的影响,对复种油葵在麦积崖湾进行油菜田直播和麦茬移栽试验5月下旬-6月中旬,甘谷五家庄进行麦茬直播6月下旬-7月上旬试验。1.2.3不同海拔高度适应性及丰产性试验;在天水秦城海拔1400、1700、1800、1830、1850米5个不同海拔高度区域内种植,观察其适应性,测定产量表现。1.2.4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在天水海拔1...  相似文献   

5.
黄嘴白鹭的繁殖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年3月~1992年9月在河南信阳南湾水库牌坊鸟岛对黄嘴白鹭的繁殖、生长和恒温能力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是:(1)成鸟三月下旬到达繁殖区,九月下旬离去;(2)巢离地平均高14.71±1.80m,巢内径29:90±1.22×27.18±1.66cm,巢深4.27±0.91cm;(3)平均窝卵数3.73±0.47枚,卵平均重30.65±3.09g.卵径48.04±2.21×35.95±1.65mm,(KW=0.494);(4)孵化期为23.10±1.29天,孵出率为91.67%,初生重为23.25±1.95g,孵化期间卵的失水率为其体重的23.82%,育雏期约为35~40天;(5)幼鸟生长模型为Wt=393/(1+e2.9320-0.2511t)R2=0.99;(6)恒温能力发育分三个时期,即迅速发育期、缓慢发育期和恒温期,恒温能力发育完善之日正是鹭鸟羽毛完全覆盖丰满之时;(7)雏鸟食性组成主要有两栖类(46.73%),泥鳅(43.61%)和鱼(9.66%)。  相似文献   

6.
嘉陵江瓦氏黄颡鱼的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通过对瓦氏黄颡鱼周年渔获物标本的生物学分析和对其产卵场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雌鱼的性成熟系数为2.35%~30.44%,平均为13.12%;雄鱼的性成熟系数0.65%~1.98%,平均为0.92%。5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其产卵期,盛期在6月,属于一次性产卵类型。最小性成熟年龄为2龄。最小性成熟个体雌鱼体长11.3cm,体重25.3g;雄鱼体长11.2cm,体重24.1g.繁殖群体雌雄性比为1:1.17.体长11.3~17.9cm,体重25.3~101.4g的个体绝对繁殖力为1248~12417粒,平均3883粒,与体长L的关系式为F=3.3673×L ̄(2.6483)与体重W的关系式为F=56.8070×W ̄(1.0759).成熟卵粒卵径为1.41~1.87mm.繁殖群体的年龄组成以3龄为主,2龄次之,以补充群体占优势,还提出了保护这一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磐安县1999年种植夏季高山蔬菜667gm2,其中高山台地茄子约有68hm2,每667m2平均产值达胡2800元,而笔者直接负责种植的13320m2高山茄子(海拔650m),每668m3平均产值达到3500元,效益净增25%。总结原因主要是在栽培技术上把好五个关。一、确定播种期翻种期直接关系到上市期效益,它的确定主要受海拔高度与上市期两方面影响。1.海拔高度的影响高山台地栽培茄子海拔必须在500m以上,这样才能保证茄子光泽好、晶质优、效益好。受海拔高度影响,翻种期底限为3月下旬至5月上旬。海拔高…  相似文献   

8.
栽植密度是影响新红星苹果树体生长和早果早丰的重要因子。经过连续7年对所试验的1m×4m,1.5×3.5m,1.5m×4m,2m×3m,2m×4m五个栽植密度的调查研究认为:新红星苹果在河北省北部山区株距以1.5~2m,行距以3.5~4m较为合适,其树体大小、株间交接和行间间隔较易控制,早果早丰性强,产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9.
苏云金杆菌SD-5菌剂对豆天蛾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SD-5菌剂对豆天蛾系统地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不同龄期敏感性试验,对卵的毒力试验,田间药效试验,示范及推广。结果:孢晶混合物和纯化晶体感染3龄虫72hLC50分别为3.02×10 ̄6个孢晶/ml和1.86×10 ̄6个晶体/ml,且晶体致死速度较快;不同龄期的幼虫对SD-5菌剂敏感性有一定差异,小龄虫更为敏感。喷施SD-5菌剂对豆天蛾卵的孵化无明显影响,但孵出的幼虫48h内死亡率高达91.6%~100%;田间小区试验SD-50.5亿/ml防效为91.7%,优于7216;大田示范推广125.48hm ̄2.防效达92.35%~98.73%;SD-5防区内天敌种类和数量明显高于化防区。  相似文献   

10.
对电解工艺与Ni粉粒度和粒度组成的关系作了研究。结果表明:ρNi2+为3g/L时,粒度小于10.8μm的粉末可高达99.3%;电流密度为1500A/m2时,粒度为2.7~8.1μm的粉末占全部粉末的80%;随着(NH4)2SO4含量增大,Ni粉粒度变粗;电解液温度以40~50℃为佳;每次刷粉时间以20~30min为宜.  相似文献   

11.
1982年4月至1984年7月在广州中山大学校园内调查了竹林和荫蓬两种不同生境内白纹伊蚊卵、幼虫、蛹、成虫的季节消长。结果表明,未成熟期出现在2月上旬至12月中旬,5月末和9月末分别出现主、次两高峰,冬季12月中旬至2月上旬,幼虫仍有少量可存活过冬,但密度很低。12月下旬至1月末不见蛹,其它季节数量很少。成虫始见于3月下旬4月上旬,5月中、8至10月为取食高峰,12月至3月上旬不见成虫。成虫在秋季10月中、下旬开始产滞育卵,逐渐积累,并越冬。次年3月上旬大量滞育卵孵化。文中讨论了季节消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探讨了防治策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银杏超     
The insect appears to b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Provinces of Jiangsu, Anhui, Zhejian, Guangxi etc. where ginkgo trees grow, doing damage to twigs and young branches, thus seriously impairing the growth of the tree and the yield of seeds.It is now known that each insect takes a whole year to pass through one life-cycle and that the pest mature at the end of March or in the first fortnight of April and lay their eggs between the second half of April to early May. The pests do serious damages to ginkgo trees from mid-April to late June at the larva stage after they are hatched from eggs. In mid-November, they begin to turn into pupae to survive the winter.Elderly trees or those growing with less vigor are liable to such insect attacks. The insect has a preference for light rather than darkness, a dry corner than m ist ones. The incidence of infestation decreases with higher latitudes. Vertical distributions have been discerned and the pest has not been found as yet in areas over 800 metres above sea level. As regards the method of preventing the insect attack, use 80% DDVP emulsion diluted with 800 times as much water to spray the leave portions and use DDVP oil spray to kill larvae in tree branches and twigs. Whitewash tree trunks to stop the eclosion of adult insects.  相似文献   

13.
樟缀叶虫是樟树的一种重要害虫,该虫在福建一年发生4代,以蛹在叶苞中越冬,翌年3月上旬羽化。卵期3—4天,幼虫共5龄,幼虫期18~36天,蛹期8~16天,越冬蛹期148~166天。成虫寿命3~7天。每雌产卵量96~274粒。3~4月期间施放白僵菌粉炮以及喷洒80%敌敌畏、90%氰戊菊酯或90%敌百虫对该虫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中华微蛾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技术。中华微蛾在河北省昌黎县一年发生一代,老熟幼虫在虫瘿内越冬,翌年春季3月下旬开始钻出虫瘿,在虫瘿外部结茧化蛹,成虫于6月中下旬开始羽化,卵单产于新梢中部,幼虫7月上中旬开始孵化,幼虫钻入新梢内为害,形成大量虫瘿,严重影响新梢发育和树冠成型,影响杏树的产量和品质。试验采用3种不同药剂进行树干注射防治,虫口减退率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王元康 《武夷科学》2008,24(1):65-68
刚竹毒蛾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 1年发生3代,以卵和初孵幼虫越冬,越冬幼虫翌年3月开始活动,6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孵化盛期,8月下旬为第2代幼虫孵化盛期,11月出现第3代幼虫。气温是影响刚竹毒蛾危害的重要因素,在防治上要抓住幼虫3龄期前和成虫期进行防治,使用2.5%溴氰菊酯、80%敌敌畏和柴油按1:0.5:50制成的油烟剂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蜀柏毒蛾是福建省柏木的一种重要害虫,在福建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5月上旬始见成虫。第一代幼虫5月中旬孵出,第二代幼虫9月中旬出现,幼虫危害严重期是3月下旬至5月中旬,其次是7月下旬至8月下旬。林间防治以PIB5×108个/mIPoNPV 20%氰戊菊酯(1:15000)倍液喷洒,或是PIB5×108个/mIPoNPV 5亿孢子/g白僵菌 20%氰戊菊酯(1:15000)的配比,防治效果最好。病毒的防治运期应掌握在5月上旬。  相似文献   

17.
枸杞木虱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枸杞木虱在西宁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土缝及附近杂草枝杈处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虫开始活动,4月下旬在新发嫩叶上产卵.若虫孵化后营固定生活,取食芽梢汁液,导致新叶畸形,提早干枯落叶.在越冬代成虫发生期及第一代、第二代2~3龄若虫发生盛期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可有效地降低该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柑桔花蕾蛆是我省柑桔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为害花为主,该虫在我省一年发生一代,3月中下旬化蛹,4月上旬羽化,幼虫4月中旬即开始大量为害花蕾。采用成虫出土前地面喷洒3%呋喃丹颗粒剂和花蕾露白时喷雾90%敌百虫800倍和80%敌敌畏1000倍的混合液其防效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云南松梢木蠹象是鞘翅目、象虫科的一种蛀食云南松、华山松害虫。在盐源县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枝梢内越冬。3月上旬越冬后幼虫在受害枝梢内取食为害,4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成虫羽化始期,6月上旬为盛期,6月下旬交尾,7月上旬产卵,7月中旬幼虫开始孵出,7月下旬进入越冬状态。防治技术主要是4月下旬至6月下旬采用人工卫生伐除虫枝集中烧毁及掌握有利时机进行化学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20.
以甜樱桃巨红13-38为试材,对其花药发育时期和不同时期愈伤的诱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孢子母细胞越冬前已经形成,一直持续到次年的2~3月份,3月中旬开始减数分裂,3月末形成四分体,4月初形成单核期小孢子,4月中旬形成成熟花粉;花药单核期时诱导的愈伤状态最好为绿色,较致密,愈伤诱导率是各时期中最高的,为4.8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