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探查联合低温等离子体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效果和优点。方法:对35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行鼻内镜探查,找到出血部位,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消融凝固术后,观察其效果。结果:35例患者,全部查明出血部位,经一次处理后出血停止,治愈率100%,无并发症。结论:内镜探查联合低温等离子体消融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2.
鼻内镜下鼻后段出血医用生物蛋白胶止血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后孔等处难治性出血的止血方法。方法:对21例鼻后段难治性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使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封闭止血进行疗效观察。结果:21例患者均在1次处理后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医用生物蛋白胶对鼻后段难治性出血的治疗疗效明确,无痛苦,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的诊治意义及价值.方法: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内镜检查明确病因及出血部位。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止血方法,行内镜下止血治疗.结果:191例患者中,182例明确诊断。确诊率97.6%.并对其中63例内镜下可见活动性出血灶的患者行内镜下止血治疗,有效58例,再出血5例,止血有效率为92.1%。再出血率为7.9%.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行急诊内镜的诊治是安全可靠的。确诊率和止血率很高。再出血率相对较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7月至2007年2月间,经病理学确诊的35例真菌性鼻窦炎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35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定期在门诊复查,清理,鼻腔及各鼻窦口开放良好。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创伤小、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是治疗该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若出血较剧,多为鼻腔局部较大血管破裂所致,如不及时止血,严重者将危及患者生命。以往,我们多使用传统的前鼻或后鼻孔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以机械性压迫使血管闭合而达到止血的目的。我科自微波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撑喉内镜下治疗喉部病变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方式.方法全麻下经支撑喉内镜对47例喉部病变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治疗,部分患者术中微波处理残灶及出血区.结果47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诊1~12个月,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前已发生声嘶的44例患者术后3w内发声恢复正常,3例咽喉异物感患者1月内症状消失.结论支撑喉内镜下手术治疗喉部病变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创伤性小、结构功能保留好、恢复快、复发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撑喉内镜下治疗喉部病变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方式。方法全麻下经支撑喉内镜对47例喉部病变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治疗,部分患者术中微波处理残灶及出血区。结果47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诊1~12个月,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前已发生声嘶的44例患者术后3w内发声恢复正常,3例咽喉异物感患者1月内症状消失。结论支撑喉内镜下手术治疗喉部病变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创伤性小、结构功能保留好、恢复快、复发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病理、命名、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3例典型病例.结果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病理是鼻出血、变性坏死、血管增生机化、黏膜炎症、息肉样改变等为基本病理改变.临床特点是患者长期反复鼻流血或鼻涕带血、鼻塞,中鼻道黏膜多有水肿、息肉样改变.CT显示上颌窦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高,上颌窦膨胀性扩大,内壁吸收破坏.经鼻内镜下手术可见:上颌窦内充满一完整的暗红色团块组织.手术完全清除后可痊愈.结论 本病单侧多发,是由上颌窦内积血、积血机化压迫上颌窦各壁诱发的以长期鼻出血、鼻阻塞为主要症状,CT多表现为占位性病变,是一种少见的鼻部良性疾病,手术可治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支撑喉内镜下治疗喉部病变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方式.方法全麻下经支撑喉内镜对47例喉部病变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治疗,部分患者术中微波处理残灶及出血区.结果47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诊1~12个月,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前已发生声嘶的44例患者术后3w内发声恢复正常,3例咽喉异物感患者1月内症状消失.结论支撑喉内镜下手术治疗喉部病变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创伤性小、结构功能保留好、恢复快、复发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病。近年来,随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激光、微波等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鼻出血的治疗取得显著进展。我科自2005年8月应用等离子射频低温治疗鼻出血以来,共收治患者35例,疗效显著,,患者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纵观多年来国内外有关激光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林林总总 ,所涉甚广 ,其中有不少较成熟的经验 ,还有一些为大家所共同关注的课题。鼻出血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的急症 ,绝大多数由鼻病引起 ,可间歇反复出血 ,亦可为持续出血 ,治疗中常根据出血情况和出血部位选用适当方法进行止血。我科自 1 998年6月起应用 Nd:YAG激光治疗鼻出血 49例 ,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49例中 ,男 32例 ,女 1 7例 ;年龄 6~ 68岁 ,平均 33岁。出血部位 :鼻腔前部出血者 39例 ,占79.6% ,其中鼻中隔黎特尔区粘膜糜烂、溃疡、血管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及内镜胆管下内支撑引流术,通过其治疗胆道梗阻的应用效果。方法:常规ERCP后,根据病变选择适当的引流方式。结果:26例胆道梗阻患者实施了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和(或)内镜下胆管下内支撑引流术,疗效满意。结论:内镜下胆管引流术是解除胆道梗阻安全而且有效的方法,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鼻内镜下鼻腔内鼻泪囊开放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14例患者随访半年,全部治愈.结论:对于因鼻泪管阻塞导致的溢泪患者,可考虑在鼻内镜下行鼻腔内泪囊开放术.  相似文献   

14.
张玉丽 《甘肃科技》2006,22(6):195-195,163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对52例鼻出血患者的微波热凝治疗。结果有效率100%,且无并发症。结论与传统填塞止血方法相比,微波止血具有定位准确、方法简单、效果好、痛苦小的特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7月至2007年2月间.经病理学确诊的35例真菌性鼻窦炎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35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定期在门诊复查,清理,鼻腔及各鼻窦口开放良好.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创伤小、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是治疗该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下脉冲激光治疗老年顽固性鼻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金娟 《甘肃科技》2008,24(3):126-127
目的探讨老年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76老年顽固性鼻出血的病人中,26例行前后鼻孔填塞,50例在鼻内镜下脉冲激光治疗。结果两组病人的治愈率分别为65.4%和92.1%,其差异具有显著的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顽固性鼻出血的病人采用内窥镜下脉冲激光治疗,视野清晰,操作简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中纤维内镜在消化道大出血急诊剖腹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不明原因急性消化道大出血须急诊剖腹探查的患者进行术中内镜检查,总结和评价其应用价值.结果:19例患者通过术中内镜检查明确了出血部位及原因,其阳性检出率达95%.其中十二指肠降部单发腺瘤2例,十二指肠水平部Dieulafoy病1例,十二指肠淋巴瘤1例,空肠间质瘤2例,回肠淋巴瘤2例,小肠海绵状血管瘤5例,小肠动静脉畸形5例,胃空肠吻合口出血1例.检查用时15-20min.患者经术中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及原因后行相关手术治疗,术后无1例出现消化道再出血.结论:不明原因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急诊剖腹探查时,术中内镜的应用大大提高病变检出率,及时明确出血部位而采取相应治疗,且定性准确、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掀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方法在鼻内镜下对20例患者行鼻前庭囊肿掀盖术。结果20例均痊愈,随访1年以上,均未见囊肿复发和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掀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赵云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14):5753-5759
为探讨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UGIB)患者消化内镜检查的最佳时机。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并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736例急性UGIB患者。根据就诊后内镜检查时间分为急诊内镜组(12小时内)和择期内镜组(12小时后)。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内镜相关资料、介入栓塞率、外科手术率、输血量、30天内的再出血率、死亡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本研究共纳入428名患者,其中326名患者进行了急诊内镜检查(76.2%)。与择期内镜组相比,急诊内镜组心率明显增加( =0.043)而收缩压降低( =0.061)。14例(3.3%)患者内镜治疗失败后请血管介入科行经动脉栓塞,6例(1.4%)患者转入普通外科行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 =0.115, =0.561)。两组患者平均输血量和住院时间没有明显差异( =0.138, =0.799)。30天内再出血率为10.0%(43/428),急诊内镜组为11.7%(38/326),择期内镜组为4.9%(5/102)( =0.048)。30天总死亡率为6.8%(29/428),急诊内镜组和择期内镜组没有差异(7.7%和3.9%, =0.189)。UGIB患者择期内镜与急诊内镜相比,30天再出血概率低,介入栓塞率、外科手术率、输血量、30天死亡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没有明显差别。UGIB患者在血液动力学稳定后,宜采用择期内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下鼻甲骨修整法治疗53例慢性肥厚性鼻炎并行随访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术后1周内鼻塞明显好转,随访4周-2年,仅1例复发,结论:下鼻甲骨修整法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显著,术式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