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隶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的涟水方言中首次发现有儿化现象存在。涟水方言儿化词总量较少,主要是一些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且使用频率较高的时间词、称谓词和其他普通名词;儿化实读表现与儿化音节本身的韵母类别有关;老派儿化现象比新派丰富,较之于老派,新派儿化现象呈现出明显的萎缩态势,此态势主要与普通话渗透等因素有关。涟水方言儿化现象主要是历时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归纳浙北杭嘉湖方言中小称音的类型,探讨其地理分布和特点.认为杭州方言的儿缀小称带有明显的官话色彩,余杭方言的儿缀小称是吴语小称音中的典型类型,嘉善方言的小称变调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小称泛化现象,临安玲珑方言的小称调是一种与声调系统有关的小称泛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洛阳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洛嵩片,以洛阳老城区方言为代表。通过实地调查,对洛阳方言的声韵调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排列了洛阳方言同音字汇。  相似文献   

4.
洛阳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洛嵩片,以洛阳老城区方言为代表.通过实地调查,对洛阳方言的声韵调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排列了洛阳方言同音字汇.  相似文献   

5.
广西田林县平塘乡汉语方言属西南官话,由于其历史和地域等因素而具有比较鲜明的自身特点。文章分门别类收录具有当地方言特色的常用词语若干条,为汉语方言研究提供一份比较详实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6.
罗磊 《科技信息》2007,(32):126-128
济南方言属于汉语官话方言大区(也叫北方方言)的冀鲁官话区,在鲁西的中部方言中有代表性,是山东快书和吕剧的艺术语言基础。本文在学习、参阅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走访了许多济南的老住户,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整理,对济南方言的语音、语法,尤其在词汇、词法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求证、考察,并与普通话进行了比较、分析,使济南方言词法的研究更通俗化、生活化、口语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使对济南方言感兴趣的朋友"品尝"到"原汁原味"的济南方言。  相似文献   

7.
东北官话和西南官话是北方方言次方言中相距最远的方言,二者语音上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首先从人口迁徙的角度讨论了二者各自的历史渊源,提出了幽燕方言—汉儿言语—东北官话;巴蜀方言—土司通语—西南官话的历时演变的预设,然后比较分析了它们在语音上的差异性,讨论了两种方言之间的关系,最后阐述了二者比较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汉中方言属于西南官话,与普通话相比,汉中方言在语法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单音节名词、形容词、量词可以重叠;指示代词用"这"、"兀"、"捺";有一批有方言特色的虚词;在句法上一些特殊句式有自己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9.
汉语中,前缀虽无后缀丰富,却独具特色。莱州方言隶属胶辽官话亦是如此。通过对莱州方言名词前缀、动词前缀、形容词前缀较为系统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在构词法上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万州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区西南官话成渝方言片的万州话点.本文从构词法的角度,对万州方言词语的内部构成进行描写,从语言本身的角度揭示了万州方言词语的内部构成特点.  相似文献   

11.
结合历史文献、普通话和汉语方言材料,论证了寿县方言表"丢弃"义上声词[p 24]的本字是古全浊上声字"拌"。今读上声的"丢弃"义是"拌"字本义,这个意义的"拌"在属于古楚国的汉语方言中原官话核心地区仍然使用。"丢弃"义"拌"字在兼并"秚"字的"搅和"义时处于"古全浊上归去"的历史音变时期,从而产生了本义今读上声而后起义变读去声的音变规律例外现象。  相似文献   

12.
以北方官话为基础写成的《金瓶梅》,吸收了大量山东方言和俗语,这已为《金》学界所公认。作为土生土长的鲁南人,我更明显地感到书中还有不少典型的鲁南方言、俗语没有为研究者和《金瓶梅辞典》等书所注意,或者虽有解释但却欠准确,可能培读者准确地理解原文带来不便。故个人不揣浅瓶,列举部分条目,予以例释。  相似文献   

13.
重庆方言隶属于北方方言中西南官话,是西南官话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方言歇后语是重庆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对重庆方言歇后语的探究,可以增加人们对方言魅力的感悟。  相似文献   

14.
孝感话属西南官话。这个地区的方言,历来认为是典型的楚语,而今流行的方言词语中保留了许多古语遗迹。一些有间无字的方言词,可以从古书上找到来源,考出本字。  相似文献   

15.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现属渭南市管辖,其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对常见于富平方言的近代汉语词汇如"夜来"、"恓惶"、"投到"、"厮赶"、"年时"、"过活"等进行音义考释,并结合其他白话作品或方言说明其对于汉语历史研究和地方文化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邵阳县金称市方言中重叠式名词从语音、语义和语法3个方面进行了描写分析。邵阳县金称市方言中重叠式名词语音上呈现模式化特征,同形重叠式名词通过异调变音来区别意义。这些词主要分布在器物、植物和人物称谓的具体性口语词之中,绝大对数不具备小称指爱等色彩意义。重叠纯粹是一种构词手段,重叠后一律不儿化,不带儿尾,子尾等词尾。从金称市方言中重叠式名词可以看出西南官话对湘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攀枝花市现代汉语方言属于官话大区西南官话小区的一个方言小片。但是 ,攀枝花市作为 2 0世纪 60年代中期才组建起来的一个新兴工业城市 ,建市初期就集体迁来了全国各地各方言区的 3 0余万移民 ,此后每年又不断有大量的外地人口进入。从全市来看 ,移民不仅在数量上所占比重较大 ,而且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各个社会领域中占有绝对优势 ,他们对该市方言语音的发展变化的影响很大。 3 0多年来 ,各种方言语音相互影响、作用和融汇的结果 ,使该市方言语音系统内部的构成情况显得较为复杂 ,我们通过对大量调查资料的整理研究 ,…  相似文献   

18.
"广南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滇南片"[1],该方言的形容词生动形式极为丰富.文章从语言事实出发,对广南方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进行客观描写,归纳出了广南方言形容词具有"AA+呢"式、"ABB+呢"式、"AABB+呢"式、"ABAB+呢"式等四种重叠式和一些特殊四字格的生动形式,并对其构成形式、语义功用和语法功能等作了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四川方言的一支和西南官话的代表,四川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与北方方言区的代表北京话存在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李伯清却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说普通话",四川方言之所以单列出来成为方言的一种,自然存在着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将从词汇角度出发,以李伯清"假打"评书为语言材料,研究独特的四川方言词汇系统,特别是老成都话中的特色词汇,并与普通话词汇进行对比,以达到推广普通话,展现四川方言独特魅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徐建 《皖西学院学报》2010,26(4):136-138
太湖方言属赣方言怀岳片。古全浊仄声字在太湖方言中的今读存在三个历史层次:古江淮官话残留的底层,赣方言语音层,与普通话、江淮官话接触形成的语音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