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置管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仅行开腹手术)、SAP组(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诱导SAP模型)、APD组(SAP模型基础上行APD干预),每组10只。3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后24h取材,光镜观察胰腺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评分;检测血液及腹水中淀粉酶、TNF-α、IL-1β含量;取肺组织检测其中TNF-α、IL-1β、NF-κB含量;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HMGB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无腹水产生,而SAP组有腹水产生;与假手术组相比,SAP组、APD组血清中的淀粉酶、TNF-α、IL-1β含量明显升高(p0.05);两组肺组织中MPO、MDA、TNF-α、IL-1β、NF-κB含量也明显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也观察到两组肺组织中HMGB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镜下见以上两组胰腺及肺组织损伤程度也较假手术组明显(p0.05)。而与SAP组相比,APD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APD可通过引流出含大量有害物质的腹水,降低SAP大鼠血液中的炎症水平,减少肺组织中炎症介质的表达,从而减轻SAP大鼠肺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AMI患者20例(AMI组),48小时内劳力型心绞痛加剧和出现自发性心绞痛患者24例(UAP),典型心绞痛发作,其性质在1~3个月内无法改变的SAP患者18例(SAP组).健康对照20例,采用美国库尔特公司的ACL-9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其血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MI组和UAP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均高于SAP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但AMI组与UAP组患者之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体内处于高凝状态,抗凝和溶栓治疗有助于降低冠状动脉实践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腹腔置管引流(Abdominal Paracentesis Drainage,APD)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胃肠动力改善的影响。方法大鼠SAP模型通过胰胆管以12 ml/h的速度注入5%牛磺胆酸钠(0.1ml/100 g)完成,小肠推进指数是以10 g/L台盼蓝1.5 ml灌胃后半小时处死大鼠(小肠推进实验)测定小肠台盼蓝推进距离与小肠全长的比。第一部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6小时组、12小时组和24小时组,然后进行小肠推进实验,选取三组中小肠推进指数最小的实验组时间点表示大鼠胃肠动力最弱的大概时间点,开展后续实验。第二部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SAP组)、实验组(APD组),每组10只。根据第一部分结果,于造模后24小时进行小肠推进实验,并对比各组大鼠腹腔内大体改变,HE染色观察胰腺病理改变;腹主动脉采血,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胃动素(motilin,MTL)、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以及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水平。结果对比不同时间点小肠推进指数,发现在SAP造模成功后24小时小肠推进最慢;假手术组未产生腹水,SAP组和APD组均产生腹水;与假手术组比较,SAP组、APD组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血清TNF-α、IL-1β以及VI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而小肠推进指数、MTL及CCK均显著降低(P0.01);与SAP组比较,APD组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较轻,血清TNF-α、IL-1β以及VIP水平均降低(P0.05),而小肠推进指数、血清MTL及CCK均升高(P0.05)。结论 APD有效地改善了SAP模型大鼠胃肠动力障碍,可能机制与引流出腹水以及其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肠粘膜免疫屏障功能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SAP组(A组)、SAP引流组(B组)、假手术对照组(C组)。观察术后12、24h大鼠死亡率,各时相点腹水量。分别予术后的第6、12、24h采集血液、腹水、肠液、肠组织、胰腺标本,冻存以备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及腹水淀粉酶活性,ELISA法测定血清及腹水IL-6、TNF—a浓度,胰腺组织冰冻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肠液sIgA水平,肠组织作CIM+T淋巴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分别于术后6、12、24h,通过各项指标的检测,有以下发现:①术后同时相点A、B两组大鼠血清及腹水淀粉酶、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大鼠水平,且术后同时相点A、B两组大鼠胰腺组织水肿及出血坏死程度均较C组大鼠显著加重。②对肠液sIgA的检测发现,术后各时相点A、B两组大鼠均显著低于C组大鼠水平。且A、B两组大鼠肠组织中CIM+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也均显著低于C组。③术后同时相点B组大鼠血清及腹水淀粉酶、IL-6、TNBa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大鼠水平;B组大鼠胰腺组织水肿及出血坏死程度较A组明显减轻。④术后同时相点B组肠液sIgA水平显著高于A组水平;且B组肠组织中CIM+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较A组显著增加。结论SAP发病早期,通过腹腔置管引流将富含诸如IL-6、TNF-α等炎性因子的腹水引流出体外,对肠粘膜免疫屏障功能起到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辐照豚鼠慢性湿疹模型豚鼠的皮肤超微结构改变。方法豚鼠32只,以2,4-二硝基氯苯(DNCB)为抗原,小剂量多次刺激豚鼠背部皮肤制备慢性湿疹模型。随机分为辐照组3组和对照组,辐照组以频率10MHz、声功率3W的连续波直接辐照模型皮肤真皮层,3组分别于辐照后1、7和14天取材,对照组不辐照立即取材,做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辐照前可见表皮角质层增厚明显,成纤维细胞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细胞间隙加大;辐照后第1天和7天可见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肿胀、微吞饮小泡数量多,成纤维细胞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但细胞间隙变小;第14天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聚焦超声可用于治疗湿疹,有利于微血管和胶原纤维的增生与修复,可使患处上皮细胞及真皮组织的超微结构趋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体外观察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和健康人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 HUVECs)小凹蛋白 1(caveolin 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的 HUVECs,分为健康组(DMEM+健康人血清,n=8)、透前组(DMEM+尿毒症患者透前血清,n=18)、透后组(DMEM+尿毒症患者透后血清,n=18).采用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组化SABC法和 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内 caveolin 1蛋白的分布和含量.结果 MTT法筛选血清最佳干预时间和浓度分别为12小时、10%的血清干预浓度.与健康组比较,透前组细胞内 caveolin 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透后组改变不明显(p>0.05);而透后组细胞内 caveolin 1的蛋白表达水平较透前组细胞内 caveolin 1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结论血液透析不能降低尿毒症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的发生率,caveolin 1的变化可能是尿毒症血透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加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围术期不同时点应用帕瑞昔布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年龄25~50岁,体重45~80kg的ASA Ⅰ-Ⅱ级择期行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分为帕瑞昔布术前组(PR组)、帕瑞昔布术后组(PO组)、对照组(CO组),每组20例。PR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帕瑞昔布40 mg;PO组在关腹前30 min给予帕瑞昔布40 mg;CO组在麻醉诱导前和关腹前30min分别给予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分别在术后2 h、4 h、8 h、12 h、24 h、48 h进行痛觉评分,并记录各个时点曲马多的使用量、PCIA按压次数,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与CO组相比,PR组和PO组术后8 h、12 h、24 h、48 h的VAS评分降低,相应时间点的曲马多用量减少(P0.05)。PR组术后24 h、48 h PCIA按压次数减少(P0.01),术后24 h镇痛满意度提高(P0.05)。PR组、PO组两组间在术后曲马多用量、PCIA按压次数、VAS评分及24 h镇痛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或术毕时单次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 mg,均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曲马多的使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但不能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前静脉给予帕瑞昔布未发现超前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老年哮喘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补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天,10天/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咳、痰、喘及哮鸣音变化情况,同时记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50例中总有效率为68%;观察组50例中总有效率为90%.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使用舒血宁注射液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老年哮喘患者的症状、体征,疗效可靠,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检测GD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L-6、IL-10、IFN-γ三种细胞因子水平于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关系,探讨其与甲状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取GD患者共32例.缓解期患者组共33例为确诊的GD患者,接受系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临床症状缓解,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者定为缓解组.以上两组患者均无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另取正常健康人40倒.均无甲状腺疾病史及甲状腺疾病家族史定为正常对照组.取所有受试者静脉血测定FT3、FT4、TSH、TMAb、TGAb、IL-6、IL-10、IFN-γ值.结果 IL-6:GD组较缓解组显著增高(P<0.01),缓解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IL-10:GD组与缓解组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GD组与缓解组无明显差异(P>0.05)IFN-γ:GD组与缓解组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GD组与缓解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IFN-γ可诱导甲状腺细胞Ⅱ型抗原的表达,进而增强这些细胞的免疫原性.IFN-γ单独或与TNF-α联合作用可促进甲状腺细胞表达胞间粘附分子Ⅱ(ICAM-Ⅱ)及HLA-Ⅱ类抗原.并且TNF-α可增强IFN-γ对TEC的MHC-Ⅱ分子抗原的高效表达,而表达的异常则可使自身免疫反应得以发生及进行性发展.随治疗过程的进展,IFN-γ仍处于较高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反映了免疫治疗过程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10.
CAG方案治疗低增生急性白血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AG方案治疗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HAL)的疗效.方法 对23倒HAL病人采用CAG方案,阿克拉霉素(AcLa)10~20mg/d,静脉滴注,总剂量100~150mg,阿糖胞苷10mg/m2 Q12h皮下注射,连用2~3W,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50ug/d皮下注射.结果 23倒HAL病人的总有效率69%,其中完全缓解(CR)10例,占43%,部分缓解(PR)6例,占26%,未缓解(NR)7例.结论 CAG方案治疗效果好,可有效缩短外周血粒细胞减少的时间,降低化疗相关死亡率.为HAL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DNA拷贝数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分离研究对象(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34名,健康对照组17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PBMC线粒体DNA相对舍量,其与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线粒体DNA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患者单个核细胞线粒体DNA拷贝教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425)其中并发症组mtDNA拷贝数显著低于无并发症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线粒体DNA含量显著下降,与患者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且低水平的线粒体DNA拷贝数提示并发症发生率的升高,因此,线粒体DNA拷贝数可作为潜在评估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这一发现值得进一步大型,前瞻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环雌二醇(E2)、4-羟雌二醇(4-OHE2)、2-甲氧雌二醇(2-MOE2)水平及4-羟雌二醇:2-甲氧雌二醇(4-OHE2:2-MOE2)比值与绝经后乳腺癌危险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绝经后34例乳腺癌、40例乳腺良性(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囊性增生病)疾病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循环雌二醇、4-羟雌二醇、2-甲氧雌二醇水平并计算4-羟雌二醇:2-甲氧雌二醇比值。结果乳腺癌组及乳腺良性疾病组循环2-甲氧雌二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乳腺癌组及乳腺良性疾病组4-羟雌二醇:2、甲氧雌二醇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乳腺癌Ⅰ期~Ⅲ期各期循环雌二醇、4.羟雌二醇、2-甲氧雌二醇、4-羟雌二醇:2-甲氧雌二醇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羟雌二醇、2.甲氧雌二醇、4.羟雌二醇:2-甲氧雌二醇比值在乳腺癌ER(-)组与E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R(+)组雌二醇水平较ER(-)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2.甲氧雌二醇与绝经后乳腺疾病负相关;4-羟雌二醇:2-甲氧雌二醇比值可能预示绝经后乳腺疾病危险。  相似文献   

13.
解聚复肾宁对糖尿病大鼠肾脏H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解聚复肾宁(JJFSN)对糖尿病大鼠肾HGF表达的影响及肾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法建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解聚复肾宁治疗组、依那普利治疗组、JJFSN+依那普利治疗组。12周后,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BG)、尿素(BU)、24h尿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清除率(Ccr);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HGF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胰岛素(Ins)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肾脏超微结构。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FBG、BU、β2-MG明显降低,Ccr明显升高,血清Ins含量增加,肾组织HGF表达明显上调,肾组织病理变化减轻,其中以J+Y组改善最显著(P〈0.05)。结论JJFSN对DM大鼠肾脏形态争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肾脏HGF表达、保护胰岛β细胞、延缓肾脏纤维化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14.
将RMgCl(3倍量)和ZnCl2(1倍量)混合原位生成高效亲核性烷基化试剂有机锌酸复合物,来对二茂铁基酮进行烷基化反应,制备二茂铁基三级醇。获得了对二茂铁基酮的高效烷基化结果,如i-PrMgCl与二茂铁基乙酮的烷基化产率从20%提高到91%,还原副产物产率相应从36%降低至0%。较炕基锂和格氏试剂,前者能够有效地进行二茂铁基酮的烷基化,该方法将成为非常好的通用烷基化方法,并为工业化大量生产二茂铁基三级醇探索了道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实验室条件下果蝇杂交后代所表现出的基因连锁、互换与自由组合效应,计算白眼、卷刚毛、小翅基因座位间的距离,并探索可能的基因互作。方法将三隐性(白眼、卷刚毛、小翅)与残翅两种品系的果蝇进行杂交,并使F1代互交,对正反交的F2代进行表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发现F2代出现新性状小皱翅,将其分为3种情况进行讨论,计算出了3个基因座位闻的距离。结论果蝇小翅和残翅基因互作产生了新性状小皱翅;在统计上它是一种“例外”新性状,而不是小翅或残翅范畴里的特情。  相似文献   

16.
一种处理高浓度渗滤液的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对渗滤液有机物和氮类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在充分结合准好氧结构优势和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准好氧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渗滤液的工艺。单周期渗滤液处理实验和按L9(3^4)运行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矿化垃圾有效高度为900mm,温度为20—35℃,运行周期为1—3d,水力负荷为5~32L/(m^3·d),COD负荷为210-1280g/(m^3·d)的条件下,COD、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能达到98%、94%和80%以上;渗滤液回灌后,水质和水量分剐在9h和24h后趋于稳定;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渗滤液优先流会增加;在保温状态下,冬季的处理效果优于夏季。该技术不但解决了其他类型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总氮去除效率不高的难题,还具有较好是渗滤液减量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我国传统植物草石蚕块茎中水苏糖的定性分析和定量检测方法。采用薄层层析(TLC)法定性分析,选择乙酸乙酯/甲醇/水/冰醋酸(3/2/1/2)为展开剂,采用二苯胺-苯胺一磷酸为显色剂。该条件下水苏糖Rf值为0.47,显色点为棕黄色,斑点清晰,与其他糖分分离良好。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HPLC—RID)法定量检测,采用Kromasil NH2柱,流动相为乙腈/水(55/45,v/v),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进样体积10μL,该色谱条件下,水苏糖峰出峰对称性好,时间较短(9.5min),水苏糖浓度在1.0~8.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回收率在96.O%~102.5%之间。在生产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采用其中一种或者两种方法结合,以满足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剂量超声预辐照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消融兔肝VX2瘤的增效作用及其对残留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52只荷瘤免于接种后20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超声预辐照组(A组)22只,单纯HIFU组(B组)20只,对照组(C组)10只.A组首先接受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