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SCR处理系统是当前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之一,能有效地去除柴油机排气中的NOx。该文依据无空气辅助SCR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了一款添蓝控制器。试验证明,该控制器能满足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通用小型汽油机美国EPA 3排放法规的要求,对188F汽油机运用气道稳流试验、缸压采集试验、累计放热率计算等方法,研究气道流通系数、混合气浓度和点火提前角对汽油机CO、HC和NO_x排放的影响,分析排放特性、缸内燃烧压力、燃烧放热率、缸内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改进气道结构后,最大气门升程时进气道和排气道的流通能力分别增大39.5%和34.2%,气缸进气量增加,功率增大0.73 kW、燃油消耗率下降8.1 g/(kW·h),排放降低;点火提前角不变,改变过量空气系数φ_a大小,各工况下HC+NO_x存在一个最低值,研究得出低排放的理想混合气浓度特性,即标定工况下采用浓混合气(φ_a为0.835)以满足美国EPA 3排放法规,且过量空气系数随负荷的减小逐渐增大;其他参数不变,推迟点火提前角可以有效抑制NO_x、HC排放,但功率降低、燃油消耗率增加,综合考虑选取点火提前角为18°CA。188F汽油机经250 h劣化试验的CO和HC+NO_x排放结果为312.5 g/(kW·h)和7.1 g/(kW·h),低于美国EPA 3的610 g/(kW·h)和8.0 g/(kW·h)的限值,达到排放法规要求。研究工作为低排放通用小型汽油机研发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通用小型汽油机电控化,进一步提高其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开发了一套完整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采用美国Freescale公司16位单片机MC9S12XEP100为主控芯片,结合MC33812控制芯片,完成微控制单元(MCU)模块、电源模块、输入调理模块、输出驱动模块、控制器局域网总线(CAN)通讯模块等硬件电路设计。并编写底层驱动程序,对喷油与点火信号进行测试并分析,以168F型汽油机为样机完成发动机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用小型汽油机采用电子控制单元后,标定功率较原机提高了7.6%,最低有效燃油消耗率较原机降低了7.9%,最大扭矩可高达11.15 N·m,较原机提高了2.3%。按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小型非道路火花点火发动机排放法规进行排放性能试验,CO排放下降至259.18 g/(k W·h),HC+NOx下降至8.05 g/(k W·h)。电控样机排放满足EPA第Ⅲ阶段排放限值,控制单元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车用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采用美国Freescale公司16位高性能控制芯片MC9S12XS128开发一套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后处理系统控制单元,进行微控制单元(MCU)模块、电源管理模块、输入调理模块、输出驱动模块、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通讯模块等硬件电路设计。根据SCR工作原理,制定控制策略,设计和完善控制程序。以一种四缸柴油机为样机开展欧洲稳态测试循环(ESC)排放试验,并与原机进行比对。试验结果表明:安装SCR后处理系统的样机,NOx比排放量低至1.713 g/(k W·h),较原机的8.421 g/(k W·h)降低了79.44%,其中NOx最高转化率可达92.53%,平均转化效率达73.21%。柴油机NOx排放满足国Ⅴ排放标准,控制单元性能稳定,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非四排放法规的实施,对农用柴油机排放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了采用EGR技术路线的某农用柴油机喷油器安装深度、EGR对发动机排放的影响以及在等NOx排放条件下喷油提前角和EGR共同作用对燃油经济性、碳烟(Soot)等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在非道路瞬态排放测试循环(non-road transient cycle, NRTC)下,喷油器垫片在1 mm厚度时发动机的经济性和排放最优;与发动机在低负荷工况下运行相比较,发动机在中高负荷运行时,EGR率每升高1%,发动机排气温度降低40%,NOx的排放降低3%;在保证NOx排放满足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提高EGR率和延迟喷油提前角,低负荷时发动机EGR率通常设定在7.5%~10%,喷油提前角在4°~6°,中高负荷时EGR率通常设定在10.5%~12%,喷油提前角在8°~11°;发动机排气温度在420~460℃,满足发动机排气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6.
对柴油机和汽油机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柴油机排气污染的特点,阐述了柴油机NOx和PM的生成机理,通过图形分析指出柴油机排放控制的主要对象、难点及解决的思路.还介绍了燃料改进、增压中冷、四气门废气再循环、排气后处理等排放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7.
对一台 1. 342L稀燃汽油机的NOx排放进行研究.机内净化和排气后处理并行,一方面采用稀燃、快燃(滚流)和推迟点火的可控燃烧新方案来降低NOx的机内排放;另一方面采用原位合成的分子筛稀燃催化器Cu ZSM5对NOx排放进行后处理.在稀燃发动机典型工况下,燃油经济性较原机改善 14. 800时,NOx的排放最低可以达到 133×10-6.排气温度处于 220~450℃之间时,NOx的排放均处于 250×10-6以下.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排气污染的分析及其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柴油机和汽油机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柴油机排气污染的特点,阐述了柴油机NOx和PM的生成机理,通过图形分析指出柴油机排放控制的主要对象、难点及解决的思路。还介绍了燃料改进、增压中冷、四气门废气再循环、排气后处理等排放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9.
根据某型航空发动机排气喷嘴液压电磁阀的试验要求,设计了液压电磁阀的测试系统。测试系统从测试内容、系统组成、计算机控制原理、控制软件等方面着手,由液压控制系统、电子测量系统、软件控制部分组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电磁阀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飞机维修工厂的需要,工作状况良好,并在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矿用防爆柴油机作为无轨辅助运输车辆的动力装置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但在进排气系统中加装防爆装置使得进排气阻力增加,发动机动力经济性恶化。对某型防爆柴油机原机与加装防爆组件分别进行台架试验得出:在防爆柴油机排气系统中增加防爆组件后,排气背压有较大幅度增加,动力性下降,燃油消耗率增加。排气系统中加装水洗箱小负荷运行时对CO、NO_x和PM排放影响不大,大负荷时三种排放均有明显增加;而加装全部防爆部件后,进排气系统阻塞严重,CO、NO_x和PM排放平均增幅分别为33.33%、15.08%、和53.23%。外特性排放测试结果表明,加装全部防爆部件后CO、NO_x和PM排放增幅较大,防爆柴油机性能严重恶化。  相似文献   

11.
依据差动对焦系统的要求,给出了差动光电信号探测电路的实现方法。以高性能仪用放大器AD620BN、低噪声运放AD795JRZ和运放OP07EP为核心,设计了光电转换前置电路、信号调理及差分电路、二阶低通滤波器及伪零点消除电路,实现将差动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后续MSP430F149单片机系统电路处理后,产生调焦控制信号实现系统的自动对焦。实验测试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电路的可行性和正确性,符合差动对焦系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详细介绍了EPA功能块的设计与实现,概要介绍了EPA通信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以度二者之间的互连,通过案例分析详尽说明了EPA功能块在现场设备通信模块与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了EPA功能块的设计与实现,概要介绍了EPA通信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以及二者之间的互连, 通过案例分析详尽说明了EPA功能块在现场设备通信模块与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DOP-B07S200触摸屏(HMI)与DVP-40EH可编程控制器(PLC)相结合在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基于HMI和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包括从外部电路连接到HMI画面编辑、组件地址设置、画面Cycle宏与组件On宏编辑以及PLC软件设计等过程。现场使用能满足实际要求,运行稳定,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5.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以太网供电设备的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供电是EPA的关键技术之一,简要介绍了IEEE8.02.3af标准,系统分析了以太网供电设备的功能需求和总体设计,选用MSP430F148单片机和TPS2383A以太网供电电源管理器,基于I^2C-BUS通信规范,开发了符合IEEE802.3af标准的以太网供电设备,着重论述了该以太网供电设备的软件实现过程,最后给出了该供电设备在EPA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网络供电是EPA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IEEE80.3af标准,分析了以太网供电设备的功能需求和总体 设计。选用MSP430F148单片机和TPS2383A 以太网供电电源管理器,基于FC-BUS通信规范,开发了符合 IEEE80.3af标准以太网供电设备,着重论述了该以太网供电设备的硬件实现过程,最后给出了该供电设备在 EPA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7.
网络供电是EPA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IEEE802.3af标准,分析了以太网供电设备的功能需求和总体设计。选用MSP430F148单片机和TPS2383A以太网供电电源管理器,基于I~2C-BUS通信规范,开发了符合IEEE802.3af标准以太网供电设备,着重论述了该以太网供电设备的硬件实现过程,最后给出了该供电设备在EPA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特种泵试验台的设计要求和主要技术指标,提出了设计方案和主要设计参数以及试验台主要设备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9.
邓英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574-579,584
依据液压综合试验台的使用要求,设计了一套试验台水冷却系统,详细进行了相关的方案设计、热量参数计算和设备选型,水冷却系统的设计达到了系统的使用要求,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马贤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5):4186-4190
为生成电磁干扰试验环境,对短波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进行有效评估,提出了一种建于屏蔽室内、电磁信号有线注入式内场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架构。阐述了系统设计需求、组成和工作机理,对试验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明确了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