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一点定位”法和“二点定位”法在测定溶液pH值时引起的误差比较分析,得出“二点定位”法能准确测定和校正溶液pH测定值,消除标度值和电极斜率不相符时产生的误差,导出准确计算式,并用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木材pH测定过程产生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阐述了木材pH值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包括重复测定产生的不确定度、样品质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加入的萃取液体积引入的不确定度、配制缓冲溶液产生的不确定度以及pH计引入的不确定度。并且计算了各不确定度分量与扩展相对不确定度,为正确评价和使用检测结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Pilodyn在华山松活立木木材材性估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活立木采用Pilodyn(无损检测仪)进行野外测试,并与用实验室测定的木材基本密度、木材管胞长度和宽度比较。结果表明:华山松南北方向上Pilodyn探测值没有显著差异,与木材外侧基本密度、木材基本密度得到的检验结果一致。探测值与木材外侧基本密度及木材基本密度实测值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木材密度的贡献率最大(52.86%~63.74%)。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Pilodyn探测值估测木材密度的模型。Pilodyn测定值不仅能估测华山松外侧木材基本密度,同时也能够估测华山松整个径向的木材基本密度。  相似文献   

4.
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和大叶山杨(P.davidiana var.macrophylla G.L.Zhang)木材的解剖特征、纤维形态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测定与分析,对2种木材的气干密度、干缩系数、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拉强度、抗震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冲击韧性、硬度、抗劈力强度等进行了对比研究;对2种木材的冷水抽出物、热水抽出物、质量分数为1%的NaOH抽出物、乙醚抽出物、苯醇抽出物、pH值、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木素含量等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种木材解剖特征相近,大叶山杨的力学强度值略高于山杨,抽出物质量分数比山杨低,细胞壁物质质量分数比山杨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测定了pH值对空气氧化亚铁离子的影响,证明溶液的pH值是影响亚铁离子氧化速率的重要因素,探讨了亚铁氧化反应的各种机理并提出铁的水解产物破坏水合亚铁离子“遮蔽效应”的自动催化氧化机理。  相似文献   

6.
邻二氮菲分光度法测微量铁溶液PH范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电部于1978年1月颁布的“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78)水电生字第9号)文中规定:测定铁含量时溶液pH值为3.8~4.1。这个pH范围过窄,导至操作技术极难掌握。本工作证明,溶液的pH值可展宽到3~5,这无疑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研究了3种沙生灌木的构造和酸碱特性。研究结果表明:①3种灌木材的纤维形态较好,纤维含量高,是生产纸浆、纤维板和刨花板的优质原料。②3种灌木材均呈弱酸性,pH值在5.27~5.48之间,酸性接近;3种灌木材总缓冲容量在0.469mmol~0.494mmol之间,其中酸缓冲容量在0.026mmol~0.028mmol之间,碱缓冲容量在0.441mmol~0.468mmol之间;脲醛树酯胶固化时间随3种灌木材的pH值和减缓冲容量的增加而增长。  相似文献   

8.
为消除人造板中游离甲醛污染问题,采用漆酶处理木材生产无甲醛人造板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为探讨漆酶处理木纤维最佳工艺条件,采用两种漆酶(白腐菌漆酶,漆酶Ⅰ、曲酶菌漆酶,漆酶Ⅱ)处理思茅松边材,处理条件为pH(2.0~6.0),温度(30~80)℃,时间为1h,2h.3h,酶用量分别为10u/g、20u/g、30u/g,并测定处理后木材的活性氧自由基(Ros)浓度。结果表明,漆酶处理后思茅松边材ROS浓度显著提高;pH值、温度、处理时间和酶用量对ROS浓度变化均有影响,本试验条件下两种漆酶处理思茅松木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3.0、50℃,2h,20u/g。  相似文献   

9.
灯盏花乙素解离常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灯盏花乙素解离常数pKa值.将灯盏花乙素溶于一系列pH值磷酸缓冲盐溶液中,选择合适波长测定吸光度并计算其pKa值. 结果表明: 灯盏花乙素在一系列pH值缓冲盐溶液中表现为二次解离,在pH值5.86~8.62的缓冲盐溶液中,选择335、385和395 nm作为测定波长,计算得到pKa1为7.77;在pH值8.78~12.28的缓冲盐溶液中,选择260、320和330 nm作为测定波长,计算得到pKa2为10.19. 研究结果为预测灯盏花乙素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铝的电位-pH图及铝腐蚀曲线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在pH=2~16范围内,铝的腐蚀电位pH图,对铝腐蚀电位pH图中的各临界线上的反应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铝在水溶液中腐蚀的钝化pH值范围,并建立了在不同pH值范围内,铝的腐蚀电位方程;还测定了在pH=7时,纯水及人造海水中铝的腐蚀极化曲线·  相似文献   

11.
杨树锈病抗性遗传特性及基因克隆策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全基因组测序工作显示,抗病基因往往呈簇状分布,采用合理的策略克隆出物理上独立的抗病基因,可为抗病育种工作提供捷径。笔者从杨树锈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寄主对锈菌的抗性、抗锈病基因克隆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近年来关于杨树抗性遗传位点的确定,抗性基因克隆策略的发展及可能的应用,并对杨树抗病育种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用CZC提高意杨人造板的耐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森林资源有限,利用意杨发展胶合板生产具有较大的价值。意杨定向刨花板的制造,对提高木材利用率则有更大的作用。 根据木材的天然耐久性,Wilkinson把木材分成五级——显著耐久、耐久、中等耐久、耐久差和易腐蛀,并把杨木列入最低一级。所以,利用杨木制作人造板,除须了解其生产最佳工艺条件外,尚应研究提高它的耐久性。 近年来国外应用的四种主要耐水性盐类防腐剂是:CCA(铬化砷铜)、CZC(铬化氯化锌)FCAP(氟/铬/砷/酚)和ACC(铵化砷酸铜)。其中使用最多的是CCA。衡量木材防腐剂适用性的主要因素是,它对环境污染的大小、提高耐久性的程度、在木材中的持久性和处理费用的多少。五氧化二砷是CCA的主要成分之一,人们顾虑它具有致癌性。我国对CCA的配制和应用中的动物毒性测定尚乏研究。CZC也是目前国外采用的一种木材防腐剂,它能抗水淋失,并具防腐和滞火两种性能;它的成分对人毒性低,处理和使用中的安全可得到保障。因此本试验采用CZC作为处理剂。  相似文献   

13.
意大利杨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用投影显微镜测定了意大利杨木(I—214、I—72、I—63、I—69)的纤维长度、宽度、壁厚和腔宽,其结果为:纤维长度1040—1130微米,宽度22—24微米,长宽比45—47,壁厚2.38—3.06微米,腔宽10.92—13.88微米,壁腔比0.37—0.49。分析了四种意大利杨木的化学组成,其结果为:灰分0.52—1.03%,热水抽出物2.14—3.45%,苯-醇抽出物1.84—2.24%,1%氢氧化钠抽出物17.84—21.88%,木素22.37—23.40%,酸溶木素1.72—2.38%,综纤维素77.35—80.62%和戊聚糖24.48—27.17%。 从纤维形态看,意大利杨木纤维较短,但是纤维的长宽比较大和壁腔比较小,从化学组成看,意大利杨木的综纤维素含量较高,木素含量较低,蒸煮时碱消耗低,生产化学浆的得率较高,得到的纸浆易漂白。因此,意大利杨木是制浆造纸较好的原料。  相似文献   

14.
15.
沉淀吸附法提取苦丁茶中的熊果酸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依次用碱和酸作沉淀剂,D型树脂作吸附剂,研究了用沉淀-吸附法提取苦丁茶中中熊果酸的工艺.得到的优化条件为:将苦丁茶的乙醇提取液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碱化至pH值约为10.96,过滤除去多酚等杂质,沉淀后,滤液先用体积分数为10%的H2SO4酸化至pH值为4.00,再用相同体积的pH值为4.00的酸性水溶液稀释,得到熊果酸沉淀粗产品;粗产品用甲醇溶解后,将样品溶液pH值调整为7.07,洗脱液pH值调整为11.0,用D型大孔树脂吸附,分步洗脱,收集体积分数为90%乙醇溶液的洗脱液,浓缩结晶得到熊果酸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沉淀分离后产品纯度为23.12%,回收率为92.90%;吸附分离后产品纯度为90.23%,回收率为98.02%,总回收率为89.09%.  相似文献   

16.
马占相思木材酸碱性质与抽提物含量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年生马占相思木材酸碱性质和抽提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马占相思木材平均pH为5.34,呈酸性,其酸缓冲容量和碱缓冲容量分别为0.142mmol和0.053mmol,两者的比值为2.68,其冷水、热水、1%NaOH和苯-醇的抽提物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84%,5.75%,15.98%和6.09%;心材的酸缓冲容量和冷水、热水、1%NaOH及苯-醇的抽提物含量明显高于边材,并随着树干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而pH和碱缓冲容量则低于边材,并随着树干高度的增加而增大;pH与酸缓冲容量及热水、1%NaOH和苯-醇的抽提物含量呈负相关,而与碱缓冲容量和冷水抽提物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杨树萌芽更新及持续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杨树萌芽更新特性生产纸浆、能源及刨花板等木材原料是一种轮伐期短、产量高、投资少的重要经营方式。笔从杨树萌条的发生形式、影响杨树萌芽更新能力的因子、影响萌条生长的因子、杨树萌芽更新林分的生产力及萌芽林分持续生产力的维护等5个方面阐述了杨树萌芽更新的技术和生产力的维护,杨树萌条的发生形式以萌芽条为主,根蘖条相对较少,且萌条大多成簇状分布;杨树萌芽更新能力与伐桩年龄、轮伐期长短1伐桩粗度、采伐季节  相似文献   

18.
木竹重组材抗弯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根据混杂复合材料理论,将重组木的构成单元——木束与重组竹的构成单元——竹束,采用混杂方法复合,并对3种不同的混杂形态和不同混杂比进行了木竹重组材的结构设计及抗弯力学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与重组木相比,木竹重组材的比模量略有提高,比强度提高较大;3种混杂形态中,以竹束为表面的夹芯结构的比模量及比强度最高,均匀混杂的木竹重组材的抗弯性能最低;木竹重组材的抗弯性能均随竹束用量的增大而有不同程度地增大。重组竹的比模量和比强度分别比重组木高出50%和120%。  相似文献   

19.
 针对超疏水性材料应用过程中性能不够持久的问题,以杨木为例,通过实验研究了具有高强度超疏水性能的杨木材料的构建。采用真空加压方法将二氧化硅合成原料注入杨木内部,使正硅酸乙酯、氨水、乙醇在杨木微米级导管内发生溶胶-凝胶作用而生成SiO2纳米粒子,在不破坏杨木原本结构的情况下实现二氧化硅与木材的复合,使杨木材料形成更强健的二维多级粗糙结构,并经十八烷基三氯硅烷修饰使杨木材料表面获得高强度的超疏水性能。检测结果表明,该超疏水性杨木材料样品在水、腐蚀性液体(酸液/碱液)、常见有机溶剂中以及一些常见条件下均保持了优异的超疏水特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