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人们实现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时期,"人文关怀"这一理念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以人为本的真实体现,蕴含着更新的时代内容和特殊地位,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探寻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蕴含的价值,就要明白人文关怀的现实依据,认清人文关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真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提出加强和改进人文关怀的有效对策,切实将人文关怀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人文关怀的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已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又一次从理论的高度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效发挥其在大学生道德提升、思想进步、人格完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文关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娟 《科技信息》2010,(28):89-89,91
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也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人文关怀的新理念,为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人文关怀失当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更有效地践行人文关怀,应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关注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关注大学生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探索实现人文关怀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文关怀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要以大学生为本,关注他们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发展和完善.从情感角度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丈关怀的实现,可以发现:生命情感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基础、道德情感是关键、幸福感是归宿.  相似文献   

6.
"微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但是,目前高校运用微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并不令人满意。为充分发挥微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多重优势,同时,也为了进一步规避微传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负效应,必须加强"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建设,也就是要健全相应的领导机制、分工机制、运行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凝聚人、塑造人、提升入的社会功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即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详细地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应纳入人文关怀的理论依据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人文关怀在操作上的必要性,以期对新世纪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用人文关怀的理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的工作方法,是促进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需要教育者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始终把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放在首位;着力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注重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循环能够持之以恒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人类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的创新发展。在当今社会倡导人文关怀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被赋予了新的视角和新的研究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念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真之意的回归,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方法的新视角,为提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效性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正是在人文关怀理念指导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时代重任。对辅导员而言,坚持以学生为本,将人文关怀理念贯穿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辅导员要以人文关怀为先导,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特点和成长规律,主动关心和爱护学生,为他们实现人生价值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社交网络的兴起,微博等成为大学生在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工具,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微时代"的社交工具和模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及挑战,并提出了"微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后"大学生身上镌刻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上彰显出来的新变化,为高校学生管理提出了新课题和新任务。辅导员要根据这一群体的特点,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朋辈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着手,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探索出符合"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对策。  相似文献   

13.
姚奎栋  赵楠  银国涛 《科技信息》2013,(13):154-155
本文基于十八大报告指导精神,全面深入分析了我国高校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了注重人文关怀引导大学生提升道德素质的具体建议,切实可行的解决了大学生道德素质建设方面的不足。本次研究通过对高校人文关怀机制及政治教育现状,探讨总结出了当前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及高校人文关怀缺失的不利影响。在贯彻十八大精神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高校人文关怀机制全面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4.
张基建 《科技信息》2012,(25):124-125
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部门和广大学生辅导员应对严峻挑战的客观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思想和毛泽东教育学说新形势下全面继承和发展表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对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开创高等院校教育改革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着力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大学生的心理疏导,促进大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殷黄丹 《科技信息》2012,(19):196-196
泰勒管理思想标志着科学管理时代的到来,其中新思想是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起到了借鉴意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成分,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大学生追求的人文关怀、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能从泰勒管理思想中受到启示,转变思想教育管理模式,将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永成  曹航 《科技资讯》2011,(4):168-168,170
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内涵的梳理和辨析,分析了现阶段在校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特点,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微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接触信息,且网络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重要平台,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影响。该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分析"微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汤海丽 《科技信息》2010,(34):I0042-I0043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一直受到党和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中共中央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扬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明确地把以人为本提升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内容。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里,胡锦涛进一步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1]笔者认为,新时期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体现人文关怀是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要求,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党的十七大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当前在校的“80后”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向上,但思想的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学习、就业等压力明显增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着眼于“80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20.
试析“两课”教学的价值取向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雅玲 《海峡科学》2008,(7):99-102
在"两课"教学中重视人文认知功能、挖掘人文教育资源、实现人文关怀价值,是有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