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如何应对网络对大学生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加强网络条件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新时期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论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过程、教育效果的实际体现,进一步提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技术发展,网络文化的冲击已成为必然,它带着促进文明发展的使命而来,却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高中生深夜外出翻墙上网不幸坠亡;大学生沉溺网络熬夜猝死这样的负面影响。网络文化无疑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代表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它存在的价值的毋庸置疑的。但是正确地认识并选择网络文化,取长避短,才是真正需要的网络文化,对自己的发展有所帮助。该文将着重探讨网络文化对高中生带来的影响,以及教师在加强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需要做出哪些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张金华 《科技信息》2011,(12):I0216-I0217
网络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必然。本研究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代意蕴进行分析,并就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提出了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网络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成为当代思想文化的一个日益突出的重要阵地。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与时俱进,日益广泛地运用网络作为其载体来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对人类的社会行为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因此,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紧迫感,深刻地领会和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思想政治工作的指示,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钟喆  徐继开 《山西科技》2010,(6):123-124,130
网络作为一种传媒介质,发展到现在已经远远超出传统意义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网络本身已经具有了文化的内涵,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更是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伴随着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校园网络文化悄然诞生。针对这一文化的形成,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重大挑战,如何加强新型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网络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应该关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特征,提出了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丽娜  张鼎立 《科技信息》2012,(18):276-276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手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作为育人的摇篮,要认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充分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育人作用,努力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刘文革 《科技资讯》2011,(17):181-182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网络文化已成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网络文化具有存在虚拟性、内涵丰富性、传播快捷性等特点,它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双重的,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要予以积极正确的引导,不断加强和改正网络化时代高校的思想工作。本文着重解析了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影响,详尽阐述了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深入探求了网络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新途径,为构建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献上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深刻影响,也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高校应该正视这些挑战,科学分析和深入研究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使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工具和有效栽体,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诸多挑战。新媒体的及时性和超越空间的性质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成为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风向标和增强剂。随着网络的深度发展和网络环境的日益复杂化,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了挑战,把握"三个导向"、抓住"三个关键"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主体性意识的增强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网络化的生存方式极大地促进了人的主体性扩展.在思想教育领域中,网络教育的引入则改变了大学生传统思想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极大地增强了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这迫切需要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式,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适应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12.
网络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分析论述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构建网络系统管理制度体系和网络信息安全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互联网全天候全方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今信息时代的一种新方法,做好学生工作,开拓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渠道和空间,是做学生工作的现代手段,更是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概念化、形式化、理想化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方法是要发挥学生的参与精神,目标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唤起和激发学生内在的教育需要,做好教育方式的三个转变,广泛开展兴趣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突现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5.
王忠 《长春大学学报》2002,12(6):100-102
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深刻影响。积极探索利用网络优势,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独特功效,对于实现信息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以学校为主导,借助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实现主要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主体、教育载体实现社会化。  相似文献   

17.
王燕红 《长春大学学报》2014,(2):200-202,207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网络应用媒介,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同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育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在微博网络环境下,高校必须正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利因素;必须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必须提升网络媒介的社会责任感;必须在微博上将普遍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影响及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上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环境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发展带来机遇,也给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带来冲击,需要不断研究和积极应对,切实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领域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玉新 《长春大学学报》2014,(12):1719-1721,1725
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课题组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走访调查及对问卷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足,如实效性偏弱、学科地位相对较低、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部分学生缺乏信仰甚至有迷信思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薄弱等。其中三个现象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然后尝试从四个方面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以期为更好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