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任红亮  张峰  黎从辉 《科技信息》2012,(14):450-451
本文根据单个工程同一场地内不同PHC管桩不同部位的桩身完整性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曲线,浅谈PHC管桩在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测试信号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结合基桩完整性PIT现场对比试验,对低应变反射波法现场测试和室内分析出现的典型疑难检测信号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感器粘贴好坏、盲区内浅部缺陷的存在及深度变化、长桩段扩颈桩的存在、桩周土层软硬夹层的组合特性及嵌岩桩桩底岩土特性变化等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曲线上均具有典型的反射信号,正确认识这些反射信号的特征,可以保证低应变反射波法具有较好的基桩完整性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原理,通过该方法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检测中应用情况的研究,分析了在现场检测中影响桩身缺陷反射信号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4.
刘顺利 《广东科技》2008,(8):188-190
桩的动测技术在工程检测中应用广泛。根据作用在桩顶上的能量是否使桩土之间产生塑性位移,可以分为高应变和低应变两种检测方法。本文中,对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低应变反射波法,是一种运用应力瞬间或稳定激振的方庿在桩的顶部激振,实际测试桩基顶部的速庞时程曲线或者速庞的导纳曲线,经过波动理论的分析或者频域的分析,对于桩基全身的完整弼来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针对在桩身出现的破裂、涨缩、空洞等问题,进行此实验监测波速值和波动图来判断其完整弼,实验利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42根桩基,观测此...  相似文献   

6.
根据低应变反射波法测桩工作原理,分析了反射波法检测大直径嵌岩桩的技术难点,并结合某工程中的检测实例对反射波法检测大直径嵌岩桩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为大直径嵌岩桩的质量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袁玉贤 《科技信息》2008,33(3):327-328
桩基在施工过程中易出现断裂、缩颈、扩颈、离析等质量问题,低应变反射波法是近年来应用比较广泛的无损测桩技术.文章介绍了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结合工程实例,对低应变反射波法用于桩基检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们常用的一种基桩检测方法就是低应变反射波法,该文简要的对低应变反射波法的改进方法以及它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又对低应变反射波法测桩的基本原理进行简单的介绍,并根据在工程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桩基在施工过程中易出现断基、缩颈、扩颈、离折等质量问题,低应变反射波法是近年来应用比较广泛的无损测桩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结合现场数据采集和室内试验数据分析,总结了目前低庄变检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低应变反射波法桩基检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反射波低应变法检测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现场数据采集和室内数据分析处理两大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分别从桩头的处理、传感器的选择及安装、激振方式、截止频率的选择、时域和频域结合分析、滤波技术、曲线放大、完整性、扩径和缩径、离析及断桩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反射波法低应变在实际的桩基检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建立了以桩的连续杆件模型和土的线弹性模型为基础的低应变数值计算模型,并利用行波理论求解波动方程;编制了计算程序,通过拟合计算,分析桩的完整性,并对应力波在桩中的传播规律进行了研究。工程桩计算对比表明,理论计算曲线与实测曲线有较好的一致性,拟合所得缺陷位置及类型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文章对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具有理论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管桩因承载力高、稳定性强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各领域服役过程中出现了竖向裂缝问题。为充分阐明管桩竖向裂缝产生的原因,并基于裂缝产生机理提供有效防治措施,提高管桩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寿命,解决由管桩开裂产生的各种工程问题。通过总结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对不同使用领域的管桩竖向裂缝的产生机理、裂缝危害、裂缝防治措施及裂缝检测技术进行综述,为管桩工程裂缝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非完整桩扭转振动问题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提出了非完整桩在瞬态激振力矩作用下扭转振动的数值计算模型,并用有限差分法计算了非完整桩的扭转振动,得到了各种典型缺陷桩对应的理论曲线。定量计算结果表明,桩周土的性质是影响扭转波衰减的一个重要因素;桩周土越软,扭转波衰减越慢,缺陷反射和桩底反射越明显,此时利用扭转波进行基桩完整性检测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基桩低应变动测正演问题的数理模型及计算方法,并据此计算了桩身浅部缩颈、断裂时低应变动测时域和频域理论曲线,提出了判断桩身浅部缩颈、断裂的方法,对浅部缺陷桩的动测曲线进行分析和判断,证实了这种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5.
管桩低应变检测中的三维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三维柱坐标下桩土系统瞬态振动的计算模型,根据弹性动力学方程、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确立了定解问题.利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编制了相应计算程序,得出该定解问题的数值解,探讨了完整桩在竖向激振力作用下的瞬态动力响应,给出了桩顶不同位置的速度时程灰度图,并比较了桩顶与桩底各点竖向速度时程曲线的差别.基于管桩的低应变完整性测试数据,验证了该数值算法的可靠性及其反映波在管桩中传播的三维效应的可行性.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特别是在三维波动方程无法求得解析解的条件下,该数值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郭得令 《科技信息》2012,(11):393-394,380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如果采取措施不到位尤其是在地质条件差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桩身质量缺陷,其中有相当多的缺陷发生在桩的浅部。本文提出了在低应变检测过程中尤其是当桩身存在浅部缺陷时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并通过几个检测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7.
基桩完整性检测的多点检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应变反射波法在基桩完整性检测中占主导地位,但目前的检测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桩头附近存在测试盲区;桩深部的缺陷较难识别;还存在桩的二维或三维效应等。这些问题仅靠目前的单点检测系统来解决是很困难的。提出了一种多点检测系统,即多点拾振、多点激励,应用以多次覆盖原理为中心的数据处理方法,有效地抑制了干扰,提高了信噪比和测试精度。该系统还可推广到结构的完整性检测。  相似文献   

18.
灌注桩凭借承载力高、施工工艺成熟、施工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中。有效确定灌注桩的承载特性和充分掌握承载特性的测试方法,是确保建(构)筑物安全使用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本文围绕灌注桩承载特性和承载特性关键测试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和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的最新研究现状,系统归纳了灌注桩承载特性的影响因素和荷载传递规律,重点介绍了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高应变法、静载荷试验、自平衡试验等灌注桩完整性和承载特性测试方法的原理与特点,简述了分布式光纤测试技术在灌注桩承载性能测试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对灌注桩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以及桩身荷载传递规律进行了概述与分析,最后基于目前灌注桩承载特性及测试方法的研究不足与缺陷,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以促进灌注桩承载特性测试方法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完整桩瞬态纵向振动的模拟计算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提出完整桩受瞬态激振力作用下纵向振动的模型,并用有限差分法计算桩的瞬态纵向振动.理论计算响应与工程桩的反射波法动测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桩身各点纵向振动时程由空间曲面网线图表示,用该图非常直观地研究了桩中应力波的传播过程.文章对桩基低应变动力检测具有理论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低应变基桩缺陷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低应变条件下建立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基桩缺陷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桩土相互作用阻尼系数时速度波沿桩身的衰减规律.应用一维波动理论求解了瞬态锤击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的定解问题,得到了不同桩侧土阻尼系数时桩的速度响应,论证了速度波的衰减是时间和桩侧土阻尼系数的函数.利用速度波的衰减规律和缺陷处能量的分配规律,得到考虑了桩土相互作用影响的缺陷定量分析关系式.为了验证这个关系式的适用性,分别对完整桩、缩颈桩和扩颈桩进行了不同纵向应力下的模型试验.通过完整桩试验反演阻尼系数,利用得到的阻尼系数和缺陷桩桩顶速度响应曲线进行缺陷定量分析,结果得到的桩缺陷程度与实际缺陷程度基本一致,误差在6%以内.结果证明,缺陷定量分析关系式确定的桩缺陷程度与实际缺陷程度是基本一致的,建立的基桩缺陷定量分析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