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新时期以来,军旅作家开始把目光转向军人自身,把笔触伸向军人群体的个案和人性深处.作为当代皖西籍著名军旅作家的徐贵祥,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从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去把握军人,辨证地表现军人的共性和个性、自然性和社会性,大胆地描写军人性格的二重性乃至多重性.本文从作家对战争、历史、未来的理性表现中,分析徐贵祥军旅小说的独特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徐贵祥军旅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塑造的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活丰满。徐贵祥军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文革”前17年小说最大的区别就是他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深入发掘和对敌我双方人物形象客观深入的刻画。新时期以后,军旅作家由描写战争转变到描写战争中的“人”,对英雄进行重新审视,把英雄当“人”来写,这方面,徐贵祥军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也显得相当丰满鲜活。  相似文献   

3.
1985年以前,是莫言小说创作的早期阶段。受传统军旅文学和当时各种社会、文学思潮的影响,莫言早期描写当代军人生活的作品,表现出了鲜明的转型特征,一方面依然注重塑造当代军人的光辉形象,歌颂当代军人的奉献牺牲精神,另一方面,又密切关注新时期文坛变化,不断实践和深化文学在改革开放年代出现的新观念、新方法,在过去和未来之间,走出了一条蹒跚之路。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交战双方都注重创造诱因影响对方参战军人情感,尽己所能努力创造诱因,使得战争性质日益复杂,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战争残酷性骤然提高。加之,情绪控制武器的直接使用和心理战的广泛应用,使参战官兵在战场环境中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抑郁、怯战等不良情感。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文中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旨在引导我军官兵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预防和摒弃不良情感反应,在战场上从容应战,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孙犁小说中隐含作的考察,发现作情感的介入愈加明显。充满残破的时代和人生使他愈加忧伤,残酷的战争给他深爱的农民带来物质的苦难和精神上的巨大伤痛,孤僻、敏感的性格使他对和谐人际关系过分在意。他执着地追求真善美,看到的却是美的毁灭,而自己又无能为力。正直、坦诚的性格使他表现真实的社会人生、无情地解剖自己。他小说中的隐含作和真实作一样至死也摆脱不了忧伤。  相似文献   

6.
《乱世佳人》(又名《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生前发表过的唯一小说。本文就主人公斯嘉丽的人生经历、性格形成、情感纠结、婚姻悲剧和女性意识等多方面进行阐释探讨,来解读该形象的神奇魅力。  相似文献   

7.
严歌苓是中国文学界中典型女性作家的代表,由于长期在海外生活,她的生活经历比较复杂,其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与主流女性创作思潮有一定的距离,她在小说中表现了女性情感的细腻以及敏锐,塑造出很多性格比较鲜明的女性形象。严歌苓小说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针对边缘人物女性的命运描写,着重描述的就是女性边缘人物。基于此,该文主要对严歌苓小说中女性边缘形象展开分析,深入地理解严歌苓小说的创作特点,揭示出严歌苓小说里边缘女性人物的命运情感。  相似文献   

8.
从生命本能到价值追求:哈代的女性形象──“性格和环境小说”研究之五朱宝荣在“性格和环境小说”中,与男性角色相比,女性形象格外显得鲜明、生动,而且多数写来招人怜、惹人爱。这大概是每位读者都会得出的最初阅读印象。实际上,英国另一位大作家伍尔夫早就这样评论...  相似文献   

9.
1990年代到新世纪初的军旅小说经历了一个解构-重建-发展的过程。解构时期的“农家军歌”和“大院小说”侧重对军人的世俗化写作,重建时期作家再次意识到英雄出现的必要性和紧迫感,努力寻找当代英雄。新世纪前后,一系列长篇小说出炉,英雄以群体方式亮相文坛,英雄形象得以重塑,英雄叙事走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乱世佳人》(又名《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生前发表过的唯一小说。本文就主人公斯嘉丽的人生经历、性格形成、情感纠结、婚姻悲剧和女性意识等多方面进行阐释探讨,来解读该形象的神奇魅力。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已经不再有20世纪80年代那样的轰动效应,这个时期的小说创作形成了迥异于新时期小说的叙事特征。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文学所处的文化环境,市场化是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转型得以实现的巨大动力,而现代性则更是中国文学自新文学诞生以来甚至更早的时间内持续的现代化诉求。把20世纪90年代的小说放在这样的全球化、市场化,追求现代性的历史背景下来考察,会发现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有了期盼世界认同的努力和尝试。在这样的理想下,小说创作在思想表现方面虽然失却了深度模式但是却成就了叙事意义上的另一种成绩。  相似文献   

12.
周代以来的武舞,以歌咏战争来歌颂本王朝以武力平定天下,用在祭祀场合.以后又有用以欣赏的表现战争、表现武力的舞蹈.以后又有诗作叙写现实的武功,诗人以艺术表演来显示武功,至此,文学艺术中对武功的表现实现了从武力崇尚到艺术表演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周代以来的武舞,以歌咏战争来歌颂本王朝以武力平定天下,用在祭祀场合。以后又有用以欣赏的表现战争、表现武力的舞蹈。以后又有诗作叙写现实的武功,诗人以艺术表演来显示武功,至此,文学艺术中对武功的表现实现了从武力崇尚到艺术表演的历程。  相似文献   

14.
军旅文学是军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从先秦军旅文学、汉唐边塞诗、宋代军旅文学中的爱国忧国情怀和明清古代战争经典小说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古代军旅文学的历史发展风貌,并指出,不同时代的军旅文学昭示出不同时代的核心精神支柱与核心价值理念,一部军旅文学史就是一部围绕着民族核心价值观而不断地建构-弘扬-再建构-再弘扬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迷惘的一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欧内斯特·海明威以他非凡的才华和真实的情感写出了一部部几乎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小说.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是其中之一.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充分反映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理想破灭、精神空虚与孤独的"迷惘一代"的坎坷命运.笔者通过对美国战后的一代人的精神危机,着重从男女主人公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对爱情的态度与追求截然不同出发,分析了海伦的无私给予、哈利的麻木索取;海伦的温柔体贴、哈利的冷酷无情;指出是战争毁了人们的理想与爱情,战后的和平与繁荣亦无法抚平他们心灵上的创伤;小说中男女主人公都曾想与命运抗争,最终都以失败告终.高大、宏伟、洁白无暇的乞力马扎罗山被哈得看作是"上帝的庙殿",但对于海伦却是渴望而不可及的地方.透过<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无望与无爱的"爱情",海明威激起了我们对战争的痛恨与谴责、对自由与和平的追求、对爱情的珍惜及对妇女前途、命运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大众文学”又称“通俗文学”,是比“高雅文学”更具商品化意义的种类。日本大众文学开始于20世纪初,在30年代得到定位。战后,由于“中间小说”的发展,日本大众文学越发难以界定。进入90年代后,日本大众文学除了具有时代特征外,历史题材、海外题材、移民题材等也被纳入其创作范畴。推理小说、情感小说、风俗小说等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日本大众文学的多样性。国际化、求异化、商品化越发成为当今日本大众文学创作和发展的一种趋势和主流。  相似文献   

17.
2 0世纪 90年代文学 ,虽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特征 ,但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结束 ,而只意味着它的尚未完成与进一步展开。一百多年来 ,作为心灵呼吸、挣扎和创造的特殊方式 ,文学基本上延续着晚清以来无数前辈的努力包括他们的局限 ,用自己的方式体现着现代中国的天命。  相似文献   

18.
在制定了运动员个性异性化量表的基础上,对女子柔道运动员个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运动年限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女子柔道运动员的个性出现了男性化变化趋势.笔者对这种变化的原因从训练学、心理学和社会学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蔡锷感愤于近代中国对外战争的屡战屡败,认为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中国国民缺乏日本、欧美等国的军国民精神,并从教育、思想学派、文学艺术、社会风俗、体育锻炼、武器等八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弱不堪战的原因;并大声疾呼要在中国实行全民皆兵的军国民主义,其核心就是陶铸"国魂",以新的"国魂"振奋全民族的军国民精神。蔡锷以军国民主义为基础,在近代革命战争实践中所形成的一整套近现代革命军事思想与国防建设思想,对中国近现代革命战争与一大批杰出将帅的培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虽然不是纯粹的军事理论家;但他在对先秦军事思想充分吸纳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独立思考,形成了独到的战争观。司马迁对战争人才、作战指导原则及战争目的也有自己的认识。司马迁的战争观涉及战争观的基本方面的同时,在理论性与系统性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它通达而富有智慧,具有鲜明的历史理性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